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4008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应试策略例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评价理念应运而生。近年来考试说明语文科的考试能力要求中出现了新的层级探究。这种创新试题是对原有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挑战,在复习备考中应当予以重视。一、什么是现代文阅读的探究:“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的最高能力层级。探究性试题的特点是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

2、求: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 “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在把握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主张等角度去思考,以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当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

3、断。二、“探究性”试题的类型: (一)探究文本的丰富意蕴 这种题型要求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领会文本给予我们的其他启示。为此,要求我们在阅读时不能浮于表面,要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去粗取精,抓住文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 如:2008全国卷 马缨花问: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解析:文章前面用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作者“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每到晚上回到家,仿佛进入了古墓,“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只有充满香气的马缨花让“我”温暖,让“我”把它当成自己的知心

4、朋友。十多年后,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走过了许多新地方,看到过许多新东西,当“我”看到长在阳光下的马缨花时,“我”的情感也随之激动,“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作者在马樱花上寄寓的情感,也正是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参考答案:“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的感情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的态度的变化。(二)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人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述、心理活动等,

5、虽然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沉淀其中的民族思想、理念等,却是根深蒂固的,有的虽然历经千年,却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为此,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时,往往需要探究民族的心理、理念和人文精神等,才能对此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如: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二十年以后问: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参考答案: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

6、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三)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风貌,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都能透过作品表现出来。所以,我们探究文学作品或文本时,一定要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挖掘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进而了解这个时代人物的人生价值取向。 如:2009年江苏卷 上善若水问: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6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要立足文本、立足自我,去感悟体验,结合时代精神,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先学做人”“工程质量优先”等等都可与“上善若水”互相生发。要注意到2000多年的雨鉴证了都江堰的工程质

7、量,这一善事泽被千秋万代,与那些害人的“豆腐渣”工程,自由天渊之别。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市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四)探究文本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道、法各有千秋,思想内涵也各不相同,延伸开来的思想文化体系更是千差万别。所以说,一般文本的文化内涵绝不是孤立的、个别的,而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如果我们能拓展思维空间,发挥良好的探究精神,一定能够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往往别有洞天。 如2009年山东卷 记住回家的路 问: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

8、泉,但同时拟也要造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题目要求谈谈在阅读作品形象、体会主旨后所受的启发。这句话含蓄形象,内涵全面,兼容了顺应天性、开放心态的追寻过程与自我定位、全力以赴的家园意识。此题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 参考答案: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闭塞与拒绝,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出去闯荡一番。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坚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五)探究文本的形象 记叙类文体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揭

9、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产生这种特征的深层原因,进而反映社会生活。但是,文本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对人物及时代的反映往往是零星的,琐碎的,不全面的,为此,我们就要结合已有的知识或课外知识,来进一步丰满人物的性格。 如2007高考海南、宁夏卷 林冲见差拨问: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解析:第一问: 两种身份:教头身份。配军身份。第二问: 四种性格和心理:谨慎小心。沉着冷静。隐忍顺从。顾及颜面。(六)探究

10、文本的写法 任何一篇名作,除了内容的深刻、人物形象的丰满生动外,在写法上也常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风格流派等,无不渗透着作者的苦心经营。为此,我们分析文本时,不能走马观花,而应深入挖掘文本不同的写法及这些写法在表现文章内容方面的深刻作用。 如:2009高考全国卷 彩色的荒漠问: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分)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应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作答:第二问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应从以物写人的角度理解。参考答案:第一问:作者采用了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

11、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第二问: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地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七)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作品或文本,前人多有论述,见解也基本达到了共识。但如果我们能更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另有所得,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对作品或文本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如:2008高考广东 河的第三条岸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

12、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三、“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注意事项 做“探究题”要求我们紧紧记住三个词:由点到面,放入

13、背景,带入自我。认真阅读文本,从中摄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试题要求广泛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透过现象发现其本质性的东西,然后将探究性的结果呈现出来。试题开放性很强,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鼓励创新,思想要活跃。具体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答题时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回答这类题字数往往要掌握篇幅的尺度,要在合理的篇幅内回答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题目,绝对不能写太多的闲话,也不能寥寥数语。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让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也让答案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但观点仅仅明确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什么观点都能够作为答案的话,那么就没有探究的意义了,所以,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这样,才能让观点站得

14、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所得的意义。探究意味的得来,就是通过个性阅读,对作品丰富意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其次,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下一步就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了。同样,在不长的篇幅里,想要准确、充分地阐述观点,就一定要紧扣观点,找准论据。这里,必须要注意,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能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是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文本意识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

15、要得到强化。再次,要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实质就是一道小文学评论题。既然是文学评论,就可以按文学评论的方法来答题,因此,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础知识,对提高个性阅读的质量,提高答题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对散文主题的评论,就要注意不同样式的特点, 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常常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抒情散文要求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同时还要注意考察作品的精神境界,而散文的精神境界体现在许多方面,诸如作品中的人生观念和是非观念、情绪内涵和格调、意境的开阔程度以及立意的深远程度等。”考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在阅读作品时就能为题目有一个明确的解读方向,不会漫无边际。最后,要做到条理清晰。经过思考之后做到观点明确是基本要求,强化文本意识,有理有据。在这样的前提下,组织语言进行答题还应做到条理清晰。有些学生一百多字的内容看不出明确的思路,甚至一逗到底。没有明晰的思路是思维混乱,思考不深,缺乏自信的表现。平时训练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用分号或序号表明层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