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4044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解析全套.doc(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专题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3.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2、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4.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脱氧核糖D. 磷脂5.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 n-m B. n-2mC. n+m D. n+2m6. 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A抗体 载体 蛋白质B群落 生境 生态系统C神经元细胞体 神经元树突 神经元轴突D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7.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A. 胰岛细胞 B. 造血T细胞C. 效应B细

3、胞(浆细胞)D. 口腔上皮细胞8.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A纤维素和脂肪 B纤维素和蛋白质C淀粉和蛋白质D淀粉和脂肪9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 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10细胞膜上一般不

4、含 A胆固醇 B磷脂 C糖蛋白 D血红蛋白11.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细胞学说 B分离定律C进化学说 D中心法则12.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13.正常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的很多结构退化消失,但保留了大量线粒体,因为线粒体可以合成精子运动所需的A乙醇 BATP C胰岛素 D淀粉14.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15.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

5、间具有识别作用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16.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 B C D1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B. 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C. 有分

6、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D. 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1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下图所示四种细胞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A B C D19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0为精子运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A. 中心粒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二、非选择题21.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 上填适当内容的

7、文字。)(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图2、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在其中进行的循环、的名称分别是 。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 层。(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 。22. (2009福建5月)下面为人体蛋白质的有关代谢问题,请回答:(1)蛋白质是人体的的重要营养物质,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其原因是_(3分)。(2)

8、人体内的某些氨基酸不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其原因是_。(3)食物中的蛋白质系消化和吸收后,必须先通过_(1分)作用形成不含氮的部分才能转化成糖类和脂肪,含氮部分将在_(器官,1分)中形成尿素而排出体外。(4)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现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食物中的蛋白质系消化将更多的被分解形成尿素随尿液排出,如果在喝牛奶的同时多吃些糖类食物就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请你设计实验探究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蛋白质)是否能更多的被分解。实验材料与用品:生长状态、体形大小等基本一致的正常小白鼠20只,15N标记的牛奶液,糖类,等。实验原理:(5分)_。实验步骤:选材及处理:选择生长状态、

9、体形大小等基本一致的正常小白鼠20只,_,等量分为A、B两组 ; 饲喂:_; 检测:几小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白鼠排出尿液中的15N含量。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_。_。23.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 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请分析回答: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_u、K、Ca、Zn、P、Mg、Na、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在神经兴奋的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是_。 (2)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其中_是细胞

10、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2008年初的严寒天气给南方许多地区的农作物带来了灾害,作物细胞内_的比例下降,导致作物代谢活动减弱,甚至停止。 (3)有些减肥药的主要成分是利尿剂,服用后使人体失去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因而在服药期间会出现口渴、尿多、疲劳等症状,服用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水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有和_等。 (4)有人将海水稀释直接用于无土栽培,其现实意义是_。如用这种稀释的海水栽 培蔬菜,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_. 24.下图(一)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二)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二)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图(一)图(二)a

11、ebfcgdh(1)图(一)中表示的细胞器是 ;表示的细胞器是 。(2)图(二)的ah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它的骨架是 。(3)图(二)的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 (填字母),c结构上的是_。(4)若图(一)是浆细胞,其分泌物是 ,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浆细胞的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除c以外)。(5)图(二)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请填写字母)(6)如果图(一)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_,原因是_。25. (江苏)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背景知识: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图-1)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

12、“油水”界面, “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应该怎么排列呢?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再高速振荡,形成油水乳液,油水乳液中磷脂小滴的结构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3)材料分析探究-1探究-2推导结论 提出问题1925年,高特和戈来格尔用丙酮提取出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学生得出了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亲水疏水图-1: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图-2: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图图-3:高速震荡成油水乳液,乳液小滴中磷脂分子排列图图-4:细胞膜磷脂分

13、子分布图(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表明: 。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 _ _ .

14、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 .参考答案:1答案:A 解析:肽链的盘曲和折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功能肯定发生改变;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所以A不正确。2答案:ABC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类激素能调节生理代谢,脂肪能储存能量,而携带遗传

15、信息是核酸的功能。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内的一些能量物质的相关知识。A中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中糖原最终代谢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C中蔗糖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乳糖水解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D中生长激素不是能源物质。4答案:C解析:氨基酸由主要由C、H、O和N四种元素组成,核苷酸由C、H、O、N和P组成,脱氧核糖是一种戊碳糖只由C、H和O组成,磷脂由C、H、O、N和P组成。5答案:C解析: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两个O,形成蛋白质缩合过程中要脱掉水,2n-(n-m)=n+m。6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和并列独立,但又有共同部

16、分。所以满足条件的是A抗体和载体结构不同,但是有共同属性蛋白质。7答案:D解析: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A、C中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中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而D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制品的化学成分,棉、麻是植物产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真丝是动物产品是蚕分泌的蛋白质。9答案:C解析:虎克只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本栓组织,发现“细胞”,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

17、施旺提出的。坎农提出了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但不是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提出的,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韦尔穆特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只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C正确10答案:D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因此选D。11答案:A解析: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达尔文提出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2答案:

18、D解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体和细胞膜中都含有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14答案:B解析:据图此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细胞中还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选项ACD都为真核细胞,所以答案为B。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进出细胞膜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大

19、小与物质交换之间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越慢,故错,正确。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提供能量,因此正确,而精子的细胞质大部分都消失,只保留细胞核,利于运动,因此选择B。17答案:C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中的线粒体提供;核糖体是蛋白质形成的场所,由蛋白质和RNA构成;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主要与细胞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分裂有关,并不是只在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存在;溶酶体负责细胞内消化,内含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一些衰老破裂的细胞器清除掉。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有细胞壁,所以为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0、为动物细胞。19答案:B 20答案:B21答案:(1)3 13 8 5或12(5、12均可)(2)都由双层膜包被 线粒体、叶绿体 三羧酸循环、卡尔文循环 14(3)细胞核的DNA(图4结构中的DN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1)根据图像左侧为高等动物细胞模型,右侧为高等植物细胞模型,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植物细胞中水溶性色素存在于液泡中;结构15应为核仁其主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由三者图像特征可以判断依次为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三者在结构上均是由两层膜包被;线粒体内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即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叶绿体内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在即叶绿体

21、基质中进行卡尔文循环;叶绿体产生的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呼吸依次穿过类囊体膜、叶绿体膜(双层)、细胞膜(两层)和线粒体膜(双层)共计7层膜,14层磷脂分子。(3)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其内的DNA主要由母本传给子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场所,其内的DNA可以由父本传给子代。22答案: (1)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储存,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而人体内组织蛋白每天都要分解、更新一部分。(3分,每点1分)(2)糖类在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酮酸)(2分);(3)脱氨基(1分);肝脏(1分)。(4)实验原理: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被利用,最终会被分解形成尿素随

22、尿液排出(1分)。在实验动物空腹时(1分),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的牛奶液饲喂小白鼠,一组不补充糖类,而另一组同时给予补充糖类作对照(2分),通过检测和比较两组小白鼠排出尿液中的15N含量,来探究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蛋白质)是否更多的被分解(1分)。 实验步骤: 饥饿处理12小时(一段时间)使其呈空腹状态(2分,相同意思即可);A组饲喂15N标记的牛奶液,B组饲喂等量15N标记的添加了只含淀粉饲料的牛奶液(2分); 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结论:尿液中15N含量A组多于B组;说明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蛋白质)被分解更多(2分)。尿液中15N含量A组少于B组;说明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蛋白质)被分解

23、更少(2分)尿液中15N含量A组等于B组;说明空腹喝牛奶时不影响营养物质(蛋白质)的分解(2分)解析: 由于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并且人体内组织蛋白每天都要分解、更新一部分,不能在体内储存,因此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在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脱氨基形成的含氮部分在肝脏中形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空腹喝牛奶时,蛋白质中主要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部分进行氧化分解供能,并没有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用于合成各种蛋白质)。脱氨基作用增强,使尿液中的尿素含量增加,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来判断氨基酸是否被更多地分解。

24、23答案: (1)K、Ca、P、Mg、Na K、Na (2)结合水自由水 (3)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运输物质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答出两点即可)(4)节约淡水资源(或利用海水资源等) 稀释后所含离子的种类及其浓度是否适宜蔬菜生长24答案: (1)核糖体 内质网, (2) 双层磷脂分子,(3)、 mRNA,(4)抗体 高尔基体,(5)a、e、c,(6)不能 细胞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 。25. 答案: (1)水(2)见图(两层磷脂分子层的亲水性头部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细胞膜的中间)(1分)(3)水分子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 在“脂质体”中加入CHIP28,于

25、清水中放置相同时间后,观察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脂质体”体积变化情况(2分)。相应的膜蛋白、ATP(缺一不给分)(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2)细胞的代谢【专题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2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

26、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3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5.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

27、图是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 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析的酶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7.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 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8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9.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

28、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10.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A. 提高淀粉酶活性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 防止玉米粒发芽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11.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 淀粉酶、纤维素、溶菌酶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1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29、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3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浓度过低 B浓度过高C浓度过低 D浓度过高14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试管编号实验处理CO2溶液+光照白光蓝光红光绿光碘液+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A B C D15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

30、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16. 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17.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B. 只要提供,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和ATP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

31、还原反应18.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遇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19.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

32、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20.大气中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项 目物 种355molmol-1的539molmol-1的不施磷肥施磷肥/20 kghm-2a-1不施磷肥施磷肥/20 kghm-2a-1净光合速度/molm-2s-1欧州蕨2.183.743.625.81石 楠1.376.765.431

33、5.62蒸腾比率/molmol-1欧洲蕨1.402.372.223.86石 楠 0.250.66 0.712.10*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微摩尔数。A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B两种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C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浓度都高于355 molmol-1二、非选择题21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

34、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22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

35、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因为_。(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_和_。(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23已知,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溶液,0.0

36、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原因是_。24(1)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CO2浓度为(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原因_。(3)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

37、面植物_。25.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_和_。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_。供作物_性吸收无机盐离子。(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_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其生理原因是_。(3)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当BEC时,可采取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

38、选用_光最有效。(4)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番茄花蕾可提高坐果率。参考答案:(试题尽可能有解析,至少一半有解析,简单解析就行)一、 选择题1答案:A解析: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蛋白质的合成,涉及肽键数量的变化;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只是使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水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不发生蛋白质的合成;蛋清中加入NaCl是使蛋白质析出,不发生蛋白质的合成。所以A正确。2答案:C解析: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3答案:D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否是是据表可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所以选择D。4答案:D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