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7949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培训课件方案.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信息技术,王 丁,2019/5/12,2,2,新的安全生产方针,2019/5/12,新的安全管理体制,3,2019/5/12,新的法规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将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 突出事故风险管理,给企业一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4,2019/5/12,如何落实导则,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做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实施工作的通知(应指信息201329号) 抓好学习宣传工作 制定配套实施办法和措施 加强检

2、查指导,5,2019/5/12,6,应急救援与事故管理的关系,应急信息体系建设,2019/5/12,目录,健全完善应急信息体系运行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应急信息体系建设的要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方法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技术要求 九大业务子系统,8,2019/5/12,健全完善应急信息体系运行管理机制,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转变,工作理念:从事后救灾抢险转为全面危机管理 工作方式:从依赖行政手段转为依法行政和综合治理 职能设置:从权力分散(业务)转为集中领导(职能) 工作重心:从灾害修复转为灾前防范和建立完整的预防体系,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正纳入经常化、制度化

3、、法制化的轨道,9,2019/5/12,健全完善应急信息体系运行管理机制,安全生产应急信息体系建设的要求,安全生产应急信息体系建设主要要求,10,2019/5/1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方法,工程技术,监控装备,救援装备,信息技术,11,2019/5/1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方法,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功能定位,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时作为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等联合办公会商、协同应对指挥的重要场所,实现指挥调度、辅助决策、应急保障、综合业务管理等功能。,监测预警中心,平时对重要风险因素和风险源、重大施工作业场所开展视频监控,实现对专业机构预警信息的监测响应,对生产运行数据的汇聚展示,满足监控服务、预警预测

4、等要求。,信息发布中心,汇总、核查各类敏感信息、预警信息、突发事件信息,开展跟踪研判,及时向领导同志和相关单位报告、发布;同时作为上报信息的编报平台。,综合办公平台,满足24小时值班职守、内外联系,综合协调、办公运行等业务管理需要,实现日常的综合信息门户展示和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12,2019/5/12,1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方法,2019/5/1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14,规 范 和 标 准,外 部 系 统 接 口,网络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有线通讯系统,业务数据库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综合应用平台,应急救援指挥系统,14,2019/5/12

5、,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技术要求,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核心技术 及创新,基础技术,安全& 应急系统,支撑,关键,基础,15,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应急值守系统,处警调度,接警值守,16,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系统,17,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系统,预案培训及演练,预案调阅与执行,预案编制修订,预案库,18,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桌面演练管理系统,正向推演,逆向推演,应急培训,演练策划,在线演练,基础支撑,相对于传统预案实用性强,通过低成本的方式,将预测预警、人员机构、应急资源、应急响应行动方案整合在一起,用户可以自由

6、组合动态展示,并可对事故和应急响应进行动态模拟推演。,19,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系统,依据大量案例的解剖分析 运用国内外权威的事故后果数学模型 结合GIS动态的、直观的显示模拟分析结果 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参考,20,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21,资源调度平台,指挥机构调度,救援队伍调度,技术装备调度,专家资源调度,通讯信息调度,资 源 基 础 库,资 源 动 态 变 化 监 控,调度数据库,21,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应急救援分析统计系统,数据录入 统计分析报表 叠加汇总 选择汇总 分类汇总 多维汇总 多年

7、(月)数据对比分析 统计查询 二维表模式 图形模式 打印输出 信息发布,22,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重大危险源登记 重大危险源自动辨识 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 重大危险源危害分析 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测 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23,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系统,24,2019/5/12,九大业务子系统-动态参数监测监控系统,公共环境气体探测 可燃气体探测 挥发性有机气体探测 安全生产告警监测 液位 温度 压力 湿度 动态视频监控 技监数据采集 移动危险源动态监管,总公司安全管理中心,基层企业安全管理中心,25,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基础知识,2

8、019/5/12,27,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2019/5/12,28,应急救援体系的分类,2019/5/12,29,2019/5/12,30,现阶段企业应有的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预案;第69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0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9/5/12,31,现阶段企业应有的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9、防治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9/5/12,32,现阶段企业应有的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

10、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十四条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2019/5/12,33,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包含的四阶段,2019/5/12,34,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2019/5/12,35,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2019/5/12,36,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2019/5/12,37,预案文件层次,2019/5/12,38,应急管理组织

11、保障,企业组织,2019/5/12,39,区域应急救援组织体制的建立,2019/5/12,4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备的八大部分28个要素:,一、基本内容,二、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三、应急救援工作策划 1.危险辨识与评价 2.应急资源评价 3.应急机构与职责 4.应急机制 5.法律法规要求,四、应急救援准备(程序) 1.应急救援设备(施)、物资 2.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3.预案演习 4.公众教育 5.应急救援互助协议,五、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1.报警程序 2.警报和紧急公告 3.指挥与控制 4.通讯 5.人群疏散与安置 6.警戒与治安 7.医疗与卫生服务 8.

12、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9.现场抢险与控制 * 10.应急人员安全 11.环境保护 12.信息发布管理 13.应急救援资源管理,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程序),七、应急救援预案维护和改进(程序),八、应急救援预案支持附件,2019/5/12,第41页,28个要素 1.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发布令:宣布预案生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应急机构署名页:应急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签名。 预案分发记录页:预案接收部门签字。 预案修改记录页:修改人签字。 术语与定义等。,2019/5/12,第42页,28个要素 2.方针与原则 阐明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以及预

13、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列出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目标。 13502847634 ,2019/5/12,第43页,28个要素 3.危险辨识与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人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布局及交通情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等; 形成附件。,2019/5/12,第44页,28个要素 4.应急资源评价 分析和评价目前企业和社会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

14、急设备(施)、物资、等; 基本应急装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明工具、防护工具; 专用应急救援装备:消防、医疗、应急发电、大型机械等; 形成附件。,2019/5/12,第45页,28个要素 5.应急机构与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定任务的负责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职责; 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的职责;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形成附件。 特定任务包括: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通讯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2

15、019/5/12,第46页,28个要素 6.应急机制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参与; 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协调机制、应急公众沟通机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征用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各应急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2019/5/12,第47页,28个要素 7.法律法规要求 明确列出国家、省、市涉及应急救援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形成附件。,2019/5/12,第48页,28个要素 8.应急设备(施)、物资 准备用于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

16、、办公室等保障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存放地点及获取方法; 形成附件。,2019/5/12,第49页,28个要素 9.应急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等。,2019/5/12,第50页,28个要素 10.预案演习 描述预案演习的目的; 制定每年演习计划; 各应急方参加预案模拟演习; 描述对演习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2019/5/12,第51页,28个要素 11.公众教育 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

17、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宣传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法、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的知识。,2019/5/12,第52页,28个要素 12.互助协议 描述与临近企业、消防、医疗、检测、武警、临近城市或地区建立的互助协议; 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的互助协议; 形成附件。,2019/5/12,第53页,28个要素 13.报警程序(由下到上) 确定报警的机构及原则; 确定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制定报警信息单,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如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危险物质、伤亡情况、影响范围、事态控

18、制情况等; 13502847634 HANDINHAND0121CN.COM,2019/5/12,第54页,28个要素 14.警报和紧急公告(由上到下) 警报和紧急公告的机构和标准原则;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应明确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协调警报器的使用及每个警报器所覆盖的地理区域; 重要的公告信息(包括健康危险、自我保护、疏散路线、医院等); 特殊情况下警报:警报的盲区、特殊需要的人群及地点、使用机动方式协助发出警报或逐家通报等; 制定标准化或填空式公告样本。,2019/5/12,第55页,28个要素 15.指挥与控制 建立协调总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指挥; 建立现场指挥、协调和

19、决策程序,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有效地确认响应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响应等)和抢险救援行动指令;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 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等。,2019/5/12,第56页,28个要素 16.通讯 应建立应急救援过程中保证各部门通讯网络畅通的程序; 规定所需的各类通讯设施,确保通讯器材完好; 维护通讯系统; 设立备用通讯系统;,2019/5/12,第57页,28个要素 17.人群疏散与安置 确定实施疏散的紧急情况;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机构和负责人; 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

20、蔽护场所的规定; 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需要的疏散时间,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等; 做好疏散人群的生活安置,保障条件;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核查疏散人数,记录疏散情况; 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 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医疗、消毒、治安等的安排; 临时安置场所的标志。,2019/5/12,第58页,28个要素 18.警戒与治安 确定警戒的机构和职责; 应制定事故现场警戒和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畅通; 交通管制、路口封锁、指挥中心警戒、事故现场警戒; 制定对特殊设施和人群

21、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确定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情况和规定。,2019/5/12,第59页,28个要素 19.医疗与卫生服务 医疗资源的数量; 规定紧急医疗服务的组织,伤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方法; 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 急救点设置,化学品受伤和疾病感染人员的隔离、净化和治疗; 死亡认定与处置; 医疗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人员的正确治疗方法等。,2019/5/12,第60页,28个要素 20.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为现场的救援决策提供支持; 现场监测包括:事故的规模,事态的发展趋向、伤亡情况、危险物质的浓度及

22、扩散状况,食物、水源、环境卫生污染监测等。,2019/5/12,第61页,28个要素 21.现场抢险与控制 * 现场抢险的目标和原则; 现场抢险的操作程序; 现场抢险人员的要求; 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要求; * 针对特殊的风险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火灾等,需进一步制定详细的抢险程序和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应急救援人员、专家、技术、方法、材料、设备等手段达到控制和消除事故目的。,2019/5/12,第62页,28个要素 22.应急人员安全 为保证应急人员在抢险中免受伤害,应建立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程序,保证其安全; 内容包括: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报告规定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登记

23、规定 应急救援人员的清点规定 消毒程序 安全与卫生设备的正确配备 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2019/5/12,第63页,28个要素 23.环境保护 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故,应建立环境保护程序; 控制环境污染扩大的方案; 及时清除污染; 对环境污染水平的监测; 对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污染通告等。,2019/5/12,第64页,28个要素 24.信息发布管理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接触的机构和发言人,准确发布事故信息; 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批准程序和格式; 准确通告事故发生、救援及人员伤亡情况; 为公众了解防护措施、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2019/5/12,第

24、65页,28个要素 25.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应制定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资源供给程序,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的调配与高效使用; 内容包括:应急资源供给的机构 应急资源调用指令的响应 应急资源供给的记录 应急资源快速运抵现场的要求 应急设备的及时回收与清点等,2019/5/12,第66页,28个要素 26.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应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证据; 内容包括: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机构和负责人; 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环境影响区域的污染消除与连续检测要求;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2

25、019/5/12,第67页,28个要素 27.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 应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改(修订)、审核、批准和发放的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应经常检查和修改的信息: 应急人员的身份和电话; 企业或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 工厂地图的变化; 运输路线的变化; 应急服务组织; 应急资源的变更; 新的重要机构,新的居民区等。 根据演习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2019/5/12,第68页,28个要素 28.支持附件 (1) 危险分析附件 (2) 通讯联络附件 (3) 法律法规附件 (4) 应急资源附件 (5) 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6) 技术支持附件(危化品数据库等) (7) 互助协议附件 (8) 技术专家附件 (9) 各种表单 (10) 其他支持附件,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