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8101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288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8页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8页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8页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8页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成果-甘肃联合大学.ppt(2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经济学基础 教 学 课 件,主讲老师:安春梅 陈兵建 刘 畅 石富刚,甘肃联合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精品课程,经济学基础教学课件,经济学基础教学课件,高职高专财经类核心课程 经济学基础,目 录,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 生产理论,第五章 成本理论,第七章 分配理论,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理论,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第一章 导 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定义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构成

2、第三节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返回总目录,第一节 经济学的定义,一、经济学的定义 1.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产和交换有关的种种活动,即物质利益关系(或生产关系)。(卡尔马克思) 2.经济学分析经济总体的运动价格、产量和失业的趋势。一旦理解了这些现象,经济学还帮助政府判定能够影响总体经济的政策。(亚当斯密) 3.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及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这些物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英罗宾斯)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组织他们的消费和生产的活动。,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目前,西方学者认识比较一致的一般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

3、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美,保罗A萨缪尔森),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二、经济学与资源稀缺,1、稀缺性的概念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稀缺性概念理解 (1)稀缺性的相对性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 (2)稀缺性存在的绝对性 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地方,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的问题。 3、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三、经济学与资

4、源配置,(一)选择 1.选择的概念: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 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2.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 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 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二)经济决策者:家庭、厂商、政府以及其他国家 (三)市场:市场是买者和卖者借以进行交换的手段(或场所);市场把交易双方(供给和需求)联系起来,决定价格和数量。,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构成,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 1.含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

5、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解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实现了资源配置最优化,结果是增进了社会利益。,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完全理性。 第二,完全信息。 第三,市场出清。,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五,市场结构理论 第六,分配理论。 第七,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八,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二)宏观经济学 1.

6、含义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几点注意: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第二,解决问题:资源得空分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会导致市场失灵。 第二,政府能且应该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缺点,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二,国民收入决定理 第三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四,济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二、

7、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研究的目的相同。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4.两者相互补充、互为前提。,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第三节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实证分析 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二)规范分析 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基本分析方法,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1.边际分析法,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8、,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5.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市场与均衡价格 第四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的概念 1、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在理解需求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的是,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 2、需求的分类:需求包括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市场需求:指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二

9、、需求表、需求曲线,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1.需求表: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这个表明某种商品(上例中的鸡蛋)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需求表。 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的。,2需求曲线: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根据需求表我们可以作出需求曲线,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P,Q,O,D,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它表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三、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1、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其他商品的价格 (3)

10、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4)消费者嗜好 (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6)政府的消费政策 (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2.需求函数,(1)定义: 如果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 (2)表达式: D = f (a,b,c,d, n) ,D表示需求量; a,b,c,d,n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 如果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 = f (P) D 需求量,P 价格,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四、需求定理,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1.需求定理的内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

11、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其他条件不变:指除商品本身价格外,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如收入、消费者嗜好、相关商品价格等)都不变。 2.需求定理的例外 : (1)炫耀性商品 (2)吉芬商品 (3)投机性商品,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 (1)含义: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P,O,Q,P1,Q1,P2,Q2,D,a,b,(2)图形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需求的变动 (1)含义: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

12、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P,O,Q,P0,D1,D0,D2,Q1,Q0,Q2,(2)图形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二节 供给理论,一、供给的概念 1.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 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在理解供给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的是,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供给。 2.供给的分类:供给括个别供给和市场市场供给。 个人供给:指单个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 市场供给:指市场上所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供给表 、供给曲线 1、供给表: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我们可以用

13、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这个表明某种商品(上例中的鸡蛋)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供给表。 供给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供给曲线: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根据供给表我们可以作出供给曲线,供给曲线的特征: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斜率为正值,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P,O,Q,返回本章,返回总目录,三、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3)供给者的数量 (4)生产要素的价格 (5)生产技术的变动 (6)政府的政策 (7)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8

14、)其他因素,如气候、时间、创新等,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供给函数,(1)定义: 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2)表达式: Sf (a,b,c,d,n) 如果不考虑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而只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把供给函数写为: Sf (P),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四、供给定理,1、供给定理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其他条件不变:指除商品本身价格外,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如厂商目标

15、、生产技术的变动、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都不变。 2、供给定理的例外 (1)劳动力的供给具有特殊性。 (2)某些供给量无法增加的商品,如土地、古董、文物等的供给。 (3)某些投机性商品如股票、证券市场供给的不规则变化。,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1)含义: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P,O,Q,P1,Q2,P2,Q1,S,b,a,(2)图形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供给的变动 (1)含义: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

16、线的平行移动。,P,O,Q,P0,Q1,Q0,Q2,S0,S2,S1,(2)图形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三节 市场与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 1.定义: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P,O,Q,D,S,P0,Q0,E,2.图形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均衡价格的形成,P,O,Q,D,S,P1,D1,S1,P2,S2,D2,E,1.P1时: S1D1P,P0,2.P2时: D2S2P,3.P0时: DE=SE达到均衡,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1.

17、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0 Q3 Q1 Q2,D2,结论是: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0 Q3 Q1 Q2,P,P1,P2,Q,S3 S1 S2,D,P3,E3,E1,E2,结论是: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求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视两者变动的方向、变动的程度而定。 4、供求定理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返回总目录

18、,返回本章,第四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一、弹性的概念 弹性是指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需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简称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化的比值。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用 Ed 来表示。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指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d = 需求量的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如下:,返回总

19、目录,返回本章,3.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1)第一类情况, ed=,0 10 20 30 40 50,5 4 3 2 1,需求完全有弹性,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0 10 20 30 40 50,需求完全无弹性,Q = f ( P ),5 4 3 2 1,P,Q,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第三类情况, ed =1,5 4 3 2 1,需求单位弹性,P,Q = f ( P ),0 10 20 30 40 50,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4)第四类情况, ed 1,需求缺乏弹性,P,5 4 3 2 1,Q = f ( P ),0 10 20 30 40 50,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5)第五类情况,

20、 ed 1,P,需求富有弹性,5 4 3 2 1,Q,Q = f ( P ),0 10 20 30 40 50,A,B,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此种商品的耐用程度。 (6)时间。即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调整需求量的时间。,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 需求的交叉弹性 1.定义: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引起该商品需求变动的 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2.计算公式:,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21、若e12 0, 为替代商品;若e12 0,为互补商品;e12=0,无任何关系。,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三)需求收入弹性,1.定义: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它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收入量和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上的一个弹性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也是一个在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弹性概念。 2.公式: 需求的收入弹性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 3.需求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西方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

22、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三、供给弹性,1.定义:供给弹性又称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2.公式表示:,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1)若esl,表示富有弹性; (2)若esl,表示缺乏弹性; (3)若es1,表示单一弹性; (4)若es,表示完全弹性; (5)若es0,表示完全无弹性。,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4、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供给的价格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23、方面: (1)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 (2)时间因素。 (3)调整产量的难易。,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效 用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 第三节 序数效用理论,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一节 效 用,一、效用及其特点 (一)效用的含义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我们可以从消费的主体与消费的客体两个方面讨论效用。从消费的主体来讲,效用是某人从自己所从事的行为中得到的满足;从消费的客体来讲,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二)效用的特点 首先,效用是人们对物品的一种主观心理感觉。 其次,效用

24、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最后,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心理评价。,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一)基数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计量效用大小的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是早期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它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二)序数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只与偏好排列的顺序有关,而与效用绝对值的

25、大小无关。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总效用 总效用(记为) 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 它是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得到的效用单位的加总。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记为)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即增加一单位 物品的消费所 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x(/),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表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表(货币的边际效用=2),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下图所示,返回总

26、目录,返回本章,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 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一特征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 一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二是经济合理性原则决定的。,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5.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也是商品,也要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 但是

27、,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据基数效用论者的解释,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所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对于这种微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略去不计。这样,货币的边际效用便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1.含义: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货币额与他实际支付的货币额的差额。 2.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Pd=f(Q),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返回

28、总目录,返回本章,三、消费者均衡,1.含义: 研究某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2.实现均衡的条件: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消费者均衡条件公式,约束条件: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x与y不变;消费者的嗜好不变。用公式表示为: yyM 必要条件: (MUx/x)(MUy/y),返回本章,

29、返回总目录,四、需求曲线的推导,由表3-1可以得到反映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论者指出: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 1、偏好的完全性 2、偏好的可传递性 3、偏好的非饱和性,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点,(一)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

30、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 (二)特点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数;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3.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 向坐标原点的曲线; 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无差异曲线的图形表示,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

31、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四、无差异曲线的两种特殊情况,(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2)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五、预算的束线(预算线),1.含义: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方程: I = P1X1 + P2X2,2.预算线的图形,3.预算线的变动,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六、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者指出: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商品的价格不变,只有在既定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

32、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四章 生产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厂 商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五节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一节 厂商,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厂商有三种组织形式(即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 (一)个人业主制企业。 (二)合伙制企业。 (三)公司制企业。,二、厂商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实际情况是: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厂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的最

33、大化; 2、在公司制企业里,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经营者往往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3、但在长期中,我们仍然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一)生产:是指与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有关的一切活动过程。或者说,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二)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产品所投入的经济资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常见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短期生产理论

34、与长期生产理论 1、短期与长期 经济学中所讲的短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L,K)等都是可以变动的时期。 2、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 固定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随之变化的投入。变动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简写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能提供的全部最大产量。 平均产量(简写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35、。如果研究劳动因素的平均产量,如下式: APL=TPL/L=f(L,K0)/L 边际产量(简写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如研究劳动的边际产量,如下式: MPL=TPL/L=TPL(L,K0)/L,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的相互关系,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三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解,四、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o,L,TPL APL MPL,TPL,APL,MPL,E,H,L3,L2,F,L1,生产的第二阶段(L2

36、L3)是合理投入区域,区域,区域,区域,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Xl、X2Xn) 其中, Q代表产量,Xi(i =1、2、3 n)代表第 i 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该生产函数表示: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n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L、K) 其中,L表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表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数量,Q表示产量。,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等产量线,

37、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劳动与资本的四种组合方式,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K,L,Q,2.等产量曲线的图形表示,A,D,6,1,1,6,由劳动与资本的四种组合方式表我们可以得到等产量曲线的图形。,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第一,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低。 第二,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因为每一条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第三,等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因此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四,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三、边际技术替代率,1.边际技术替代率

38、的含义: 在保持相同的产量时,减少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MRTSLK = K / L L 代表劳动的增加量 K 代表资本的减少量 2.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四、脊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在图中,有一组等产量曲线,把每一条等产量曲线上斜率由正变负的点连接起来得到OE线,把斜率由负变正的点连接起来得到OF线。OE线和OF线被称为“脊线”。“脊线”以外的等产量曲线都为正斜率,“脊线”以内的等产量曲线为负斜率 。,“脊线”以内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脊线”以外

39、为非经济区域。,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五节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等成本曲线 1.含义: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2.等成本方程: C =wL + rK 上式中,C代表生产者的总成本 w、r 分别是劳动、资本的价格 L 、K 分别是劳动、资本的数量,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等成本曲线的图形表示,o,L,C/r,K,C =wL + rK,C/w,A,B,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在长期生产中,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谓生产要素的最优组

40、合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也称为生产者的均衡。下面分两种情况来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一)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0,A,L,B,K,E,R,S,K1,L1,Q1,Q2,Q3,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L,A,E,Q,K,B,R,S,L1,A,A,K1,B,B,0,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三、生产扩展线,生产扩展线,0,A,L,B,K,E3,Q1,Q2,Q3,A,A,E2,E1,B B,N,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四、规模报酬,1、规模

41、报酬的含义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2、企业的规模报酬分类 (1)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五章 成本理论,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总成本分析,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一、显明成本与隐含成本 1、显明成本 2、隐含成本 3

42、、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1、会计成本,2、机会成本,三、利润,1、经济利润,2、正常利润,3、会计利润,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1、总不变成本(TFC) 2、总可变成本(TV) 3、总成本(TC),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4、平均不变成本(AFC),5、平均可变成本(AVC),6、平均总成本(ATC),7、边际成本(MC),二、短期成本表和短期成本曲线 1、短期成本表,AFC=TFC/Q,AVC=TVC/Q,AC=TC/Q,TC MC= Q,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短期成本曲线形状及其相互关系,(1)短期成本曲线形

43、状,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各种曲线的特征,TFC曲线是一条与产量轴平行的直线,说明总不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它表示在短期内,无论产量如何变化。总不变成本TFC是固定不变的。 TVC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STC曲线由水平的总不变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垂直相加而得到的。它的形状与短期总可变成本曲线完全相同,只是在纵轴上加一个总不变成本。 AFC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逐渐向产量轴渐近的曲线。它表示短期平均不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但永远不能与横轴相交。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呈U型。,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这是由于当产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时,起初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相对不变要素投入量是较少的,因此,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会提高生产效率,边际成本递减。但当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最佳比例以后,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就会降低生产效率,边际成本递增。 (4)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1.长期总成本(LTC) 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相应地,长期总成本函数写成以下

45、形式: LTCLTC(Q) 2.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 根据对长期总成本函数的规定,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出发,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在下图中,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STC1、STC2和STC3,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从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看,STC1曲线最小,STC2曲线居中,STC3曲线最大。,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长期内: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必然会选择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TC降低到最低水平,即在STC2曲线上的R点进行生产。类似地 Q1选择STC1曲线P点.,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特点,(1)长期总成本曲

46、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2)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3)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含义: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LAC(Q)= LTC(Q)/ Q 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推导: 根据长期和短期的关系,可由SA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推导,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LAC曲线的形状,SAC曲线U型(原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 LAC曲线U型(原因)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规模内

47、在经济 决定LAC曲线 规模内不在经济决定LAC曲线,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长期边际成本是指在长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用公式表示为: LMC(Q)=LTC/Q 由于LTC是厂商最优产量时的最低短期总成本STC。 因此,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与STC曲线相切于最优产量那一点。,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也可以由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得到,如下图所示。,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厂商收益和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

48、均衡 第三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四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五节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均衡,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第一节 厂商收益和利润最大化,一、厂商收益 厂商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货币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可以分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总收益(TR表示) 2.平均收益(AR表示) 3.边际收益(MR表示) 收益是产量与价格的乘积。所以,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收益就是产量。,返回总目录,返回本章,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1.利润 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当总收益超过总成本时,此超过额为厂商的利润;当总成本超过总收益时,此超过额为厂商的亏损。总收益超过总成本最大时,利润最大;总成本超过总收益最小时,亏损最小。设利润为,则有:=TRTC。,2.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