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8439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物理课堂建构物理之美.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年5月12日,1,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李波,2012年12月29日,陕西省2013年中考物理研讨会,走进物理课堂 建构物理之美,-中考第一轮-章节复习浅谈,2019年5月12日,2,中考第一轮-章节复习浅谈,中考复习许多学校一般均采用“三轮”复习法:(1)章节复习 (2)板块复习(3)综合模拟。其中第一轮复习-章节复习耗时最长,也是“三轮”中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复习阶段。,从满怀颀喜,第一轮章节复习必须达到的三个目标:,查缺补漏,巩固提升,熟练应用,如何利用?,如何解决?,如何应对?,2019年5月12日,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教学纲目,2019年5月12日,4,中考第一轮-章节复习浅

2、谈,教师篇,学生篇,中考篇,我们应做的,学生必做的,共同达到的,上好复习课,选好复习资料,拟好检测试题,2019年5月12日,5,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2019年5月12日,6,紧扣教材,触发学生记忆,回想所学基本内容。,建构本章知识网络,体现物理知识的逻辑发展规律。,突现本章基本概念、重要公式、必知内容。,计划、安排所需复习课时。,2019年5月12日,7,1 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 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2 压力的大小及示意图:,方向,作用点,F,重要的概念着力突破,引导学生关注物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强化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

3、随堂练习,及时解决易错、易混知识点。通过与重力图示的对比,达到对两种不同性质力的更深刻的理解。,紧扣教材,但不据泥于教材。在较高于中考的基础上,实现对复习内容纵向的挖掘、横向的拓展。,2019年5月12日,8,4 实验探究及结论:,(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A,B,C,D,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七环节,在复习中更应着力强化。如“猜想”不等于“胡思乱想”;“设计方案”要遵循正确的物理方法;“结论”的得出必须注重前提条件。,本实验的复习也可采用“逆向”法。如先展现“结论”,后让学生寻求得出结论的“方案

4、”。避免学生机械记忆物理规律的现象。,2019年5月12日,9,甲、丙,精选优秀中考试题,及时抽查学生对上述实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物理方法的认识程度和评价他人实验方案的能力。,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评卷工作,此类试题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部分考生不能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完成此类试题。,2019年5月12日,10,知识详解,压强,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 公式及变换:,3 单位:,N,m2,N/m2 , 读作牛每平方米,1Pa=1N/m2,(注:一粒西瓜籽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20Pa,砖超过1000Pa),压强是本章第二个重要的概念,复习时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与密度、速度、功率

5、等概念的定义方式相类比。培养“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思唯。,依托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注意单位及其换算。特别是“受力面积”大小的判定和计量单位。,物理量符号的书写要做到规范,如压强(p)的书写应为小写。,2019年5月12日,11,试题赏析,(杭州中考)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安徽中考)图示:三种材料的密度之比为3:2:1,取其质量之比为1:2:3,制成相同高度的圆柱体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6、 A1:2:3 B3:2:1 C1:4:9 D1:1:1,固体的压强,6104,2.5105,不变,B,析:,对柱体而言,,巩固压强计算方法的同时,处理学生易犯的错误(单位换算)问题。物理公式不仅是为了计算,还能做出推理。,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培养解题的计巧。通过公式的演绎、推理,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年5月12日,12,(中考改编)学过压强以后,王丹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她的质量为50kg,为了测量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她绘制了每一小格的边长为2cm的方格纸,穿上平底鞋站在方格纸上,描出的鞋印如图所示。(g取lONkg),(1)王丹

7、每只鞋印的面积为 m2。 (2)王丹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试题赏析,固体的压强,3 10,1.5610-2,(3)你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来测量鞋印面积的方法。请跟同学交流一下.,解:由公式,结合题目已知可得:,答:王丹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站在泥地上踩下一个柱形的鞋印,测出鞋印坑的深度为h,然后把密度为、质量为m的沙子倒入坑中刚好把坑填满。根据这些物理量可推导出鞋印面积,通过改编试题,使课堂训练更适合我省中考要求,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实现高效复习的目的。,平底鞋面积的测定,既丰富了复习内容,也开拓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8、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9年5月12日,1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用菜刀切菜,用切蛋器切熟鸡蛋,用风镐在水泥路面上打孔,增加书包带的宽度,铁路铺设枕木,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返璞归真,回归教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充分体现学科特点的作用。,2019年5月12日,14,2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取材少,操作方便的演示型实验,往往能更快、更直观的展现物理现象。透过“现象” 认清“本质”是中考考查的常见题型。,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复习,应重视实验操作方法的复习。如:什么现象能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等问题的提出,既能使实验复习落在实处,也可避免学生对物理

9、规律的机械记忆。,2019年5月12日,15,A,选择此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从物理现象出发,分析、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同时也是全面检测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掌握情况。,反向选择题(选错)是我省近年中考选择题的常规试题,对学生知识的容量要求较大,复习时应加以有效指导。,2019年5月12日,16,将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考核渗透在实验数据的分析之中,达到既考查知识又考核能力的目标。对复习而言,也达到了拔高的目的。,试题的第(1)设问,主要检测学生对液体压强规律的理解记忆情况。但要求学生要学会审题,谨防无谓的失误。,2019年5月12日,17,s,而,由于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

10、方向的压强均相等。,上述推理中,我们假想的“液片S”实质上是物理学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建模法,除了“液片”之外,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还建立了哪些物理模型?,光线,力的描述图,杠杆,磁感线,定量、精密的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获得过程,不仅体现了“理想模型法”在物理学的重要性,而且展示了物理学的逻辑美。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进行较高层次的一次训练。,由于我省中考对此知识点未做考核要求,在复习中教师应依据学生情况,斟情处理。,2019年5月12日,18,试题赏析,液体的压强,C,A,主要用来计算或判断液体压强大小和变化,计算固体压强使用该公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注意:,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提升学生对

11、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推理性应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液体压强规律的更准确的理解。,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能从中体味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学会正确选择和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年5月12日,19,当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时,各部分液面总是相平的。,作为初中物理学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原理(运动相对性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械杠原理、功的原理)之一,连通器原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广泛。同时该原理的生成过程,也利于学生对“建模法”重要性的认可,也是对压力、压强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巩固。,2019年5月12日,20,1 大气存在压强的证据,大气有重力,具有流动性,且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存在着压强

12、。,2 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p=gh=13.61039.80.76(Pa)=1.01105Pa,通过一到两个“证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其它“证据”,提高学生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做为复习课,不应只是知识大量的堆砌、识记。,对于托利拆利实验,必须让学生理解该实验测定的物理依据。这样更利于学生对大气压大小的认可。,2019年5月12日,21,例:(2008陕西)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U型,一端插入左边杯中,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

13、强将 ,右杯中的水在 作用下流入左杯。,减小,3 密封气体的压强变化规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大气压,“挤压气球”、“夏天爆胎”等现象说明了密封气体的压强在生活中也有其实际的应用,同时也谨防学生将之与大气的压强混淆。,尽管近年来对大气压的中考要求较低,但着眼于物理学科的思维特点而言,凡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知识还应有度的讲炼。,2019年5月12日,22,试题赏析,大气压强,A 用吸管吸饮,饮料上升,B 吸盘上挂毛巾,吸盘不掉,C 用滴管吸取液体,D 帕斯卡 “裂桶实验”,2(2010镇江)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

14、无关的是( ),1(兰州中考)如图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D.稍微下降一些,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题1在考查学生对测定大气压物理依据认知情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2作为中考易考知识点,着眼于学生对与大气压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2019年5月12日,23,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估测大气压的值,海平面处的大气压称之为1标准大气压,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将不停的减小。同时大气压还与季节变换、

15、天气变化等因素有关。,(1)影响液体的沸点,(2)影响人的呼吸,高(低)压锅,“高山反应”,原理:,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应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规律的认可和应用。,利用注射器来测定大气压的实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其中包涵了实验原理、操作要求、误差产生的原因、受力面积的确定等。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学习。,2019年5月12日,24,试题赏析,大气压强,1(义乌中考)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16、为1.01105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 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2 (湖南中考)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 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3(北京中考)以下各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A高压锅 B抽水机 C拔火罐 D吸盘式挂衣钩,c,A,A,点拨:p0=水银gh水银= 水gh水,所以水银h水银= 水h水,h水=10.34m,应对中考,及时检测和巩固。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同时也应达到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渗透

17、。,2019年5月12日,25,1 规律:流体流动时,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3 现象:,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展示流体压强的规律。对于应用中的弧圈球现象,有一定的难度,可加以引导、分析,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缜密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其他现象加以巩固。,“运动”改变了世界!,2019年5月12日,26,1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2 浮力产生的本质:,由公式F=pS得:F左=F右,合力为零。,而F上F下 ,所以F合=F上-F下。,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压力的合力。,液体的浮力,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所以复习中,重点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理想物

18、体所受压力,使学生认知浮力的本质就是压力的合力。通过河流之中的桥墩-提高对浮力的理解。,?,2019年5月12日,27,3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的方向刚好相反),三种常用的确定浮力大小的方法中,阿基米德原理应从探究的角度加以重点复习(不是验证性实验)。由于是复习,学生可能会通过记忆完成猜想,教师应针对其猜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浮力何尝不是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2019年5月12日,28,2(哈尔滨中考)木头、小鱼、石块、海螺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它们所受的浮力,错误的是 ( ),C,通过重力与浮力的示意图,既表明了两种力的联系和区别,也要求学生要注重审题,准确作图。,通过四种物体在水

19、中所处状态,检测学生综合应用定义或原理解决浮力大小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定义是基本、原理能通用、状态有条件。,A木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B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 C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D海螺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它的压力差,2019年5月12日,29,试题赏析,浮力,4(恩施中考)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和石块做“探究浮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实验中的几个情景如右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1)石块所受的浮力: N; (2)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 N; (3)本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水的重力【F浮=G排】,1,1,3

20、 (盐城中考) 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 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 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逐渐减小到零 B先减小后增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逐渐增大,A,通过设计性的实验,对称重法确定浮力的方法加以复习。由于设计方案略有变化,也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的一种考核。,解决浮力大小问题时,一定要先注意分析物体所处状态,然后将各种将其他方法综合应用。,2019年5月12日,30,F浮,F浮,G木,G石,(2)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3)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此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 F浮=G物),2 知识拓展

21、:,F浮=G排=液gV排,G物=m物G=物gV物,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液 物时,物体上浮,当液 物时,物体下沉,当液= 物时,物体悬浮,此规律只适用于实心物体,通过浮、沉条件的分析,结合物理学定量的计算公式,总结出物体浮、沉判断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一次训炼。,2019年5月12日,31,重力不变,利用空心,增大V排,增大浮力。,浮力不变,改变自身重量。,密度计如何测密度?,说说它的升空原理?,先通过轮船和潜水艇的浮与沉原理分析,引导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孔明灯”和“密度计”,巩固和提升对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2019年5月12日,32,试题赏析,浮力,

22、1(中考改编)图示为我国自行改造成功的“辽宁号” 航母。设若此时航母上的一架舰载机飞离了航母,则有(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2(梅州中考)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投入盛有100mL酒精的量筒中(已知酒精=0.8103 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2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 A物体沉在量筒底部 B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 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A,A,对“状态法”、“排液法”的检测和巩回。,2019年5月12日,33,解:(1)m排=m1m3 F浮=G

23、排=m排g=(m1m3)g,(2)m工艺品=m2m3,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的密度,是对测密度这个实验方法的一种拓展,也是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复习时,对此方法加以归类。,2019年5月12日,3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和谐的学、教氛围,推陈出新的复习内容,物理哲学的知识建构,教师篇,2019年5月12日,35,用人文思想点燃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世人真正接受了 大气压的存在,测定了大气压的大小,1643年 6月20日,1654年 5月8日,科学发展的不易,科学发展不分国界,德国,意大利,学科内涵,实

24、验科学,严密的 理论科学,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定量的 精密科学,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物理是什么?,2019年5月12日,37,压强-概念-哲学建构图,压强,2019年5月12日,38,液体压强-规律-哲学建构图,2019年5月12日,39,阿基米德-原理-哲学建构图,2019年5月12日,40,-关于复习资料与测评,复习资料,复习测评,宁精勿滥,宁缺勿糙,章测评,月测评,教师篇,毕业班的复习工作,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统一进度、协调并进,传承团队精神,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才智。所以对于每一次的章测评也好,还是学校的月测评也好。采用轮流主笔,他人查评的方法,确保试卷的质量。考虑到复习中学校月考和区两次检

25、测等因素,章测评时间控制在50分钟之内,任课教师自主择时使用,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自我调整的时间。,2019年5月12日,41,学生篇,-学生必做的,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中考复习课的关键不是我们讲了多少,而是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了多少。我们的讲要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的讲要培养思维和方法。为此,在学生自我复习中,我们采用“三台阶”巩固训练法。,提前复习,习题纠错,建构知识,提前三天下发复习讲义,建立资料错误纠错本,填空题的改错要求分析错因,体现准确答案的形成过程。,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要呈现缜密的思维过程。,2019年5月12日,43,防止学生的纠错流于形式,加强个别生的单独指导。,2019年5月12日

26、,44,指导学生学会对是是而非的题型进行收集。,一题多解,注意解题技巧。,2019年5月12日,45,对于一些典型的选择题,要求学生二次呈现分析过程。,2019年5月12日,46,归纳题型,总结方法。,学会收集类似题型,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2019年5月12日,47,纠错不应只是对错误的更改过程,而是对错误形成过程的一个反思!,2019年5月12日,48,指导学生自我学习,注重解题方法。,2019年5月12日,49,物理方法的建构,2019年5月12日,50,电学计算公式的的建构,2019年5月12日,51,物理学重要原理及其应用的建构,2019年5月12日,52,物理规律的建构,注重实验

27、过程的建构,2019年5月12日,53,物理知识逻辑关系的建构!,2019年5月12日,54,4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鱼在上浮的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逐渐增大 B鱼在下潜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浮力不变 C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大小不相等 D水面下游动的鱼体积变大时,它受到的浮力也会变大,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费力杠杆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 C太阳、地球、乒乓球、分子、电子是按物体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 D相距较近的两般船平行向前快速行驶时容易相撞,是因为液体压强与流速有关,A选项考查液体压强规律; C选

28、项逆向考查浮沉条件; B、C两选项考查浮力与V排的关系。计2分。,此题属组合型反向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较广。其中D选项检测了本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计2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0年),2019年5月12日,55,27.干旱地区的农民将装水的塑料瓶底部扎个小孔给农作物进行滴灌,小荣同学发现如果瓶子底部小孔不接触土壤,水流出一些后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的气压_ _ (远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若将小孔与土壤充分接触,水会缓慢地流到植物的根部,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减少水的_ 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而节约用水。,30.如图实验研究的是_ _规律。,此题第一空考查学

29、生对密封气体压强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计1分。,考查学生对仪器的认识,对仪器用途的认识和对此实验目的的大致了解情况。占2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0年),2019年5月12日,56,33. 上海世博会采用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纯电动中巴车用于接待来宾。该车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参考表中数据,完成以下要求:(g取10 Nkg) (1)该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 _; 电动车与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比较,它的优点是_ _(写出一条即可) (2)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空载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5m2。 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该车在最大功率下,以最大车速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5

30、km, 需要多长时间?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此类题考查学生从铭牌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问主要检测了学生对压强计算公式p=F/S的掌握情况。计3分。,2010年我省中考在本章内容的命题中,题型涉及了选择、填空、实验仪器、计算四个类型。考查了压强基本计算、浮力变化的判断、液体压强和密封气体压强等知识点。总计7-9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0年),2019年5月12日,57,8国家重点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中。2011年3月5日,载有200t电力设备的超大型运输车“公路列车”(如图,全长约80m,有180个大轮子)从湖南衡阳出发,以很缓慢的速度驶向青藏

31、高原的过程中,两个多月(行驶时间约600h)行驶了3000多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路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0km/h B.公路列车安装有很多大轮子, 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公路列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其牵引力大于阻力 D.公路列车刹车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以国家重大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公路列车”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其中B选项考查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计2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1年),2019年5月12日,58,28提示:在(1)、(2)两小题中选做一题,若两题全做,只按(1)小题计分。 (1)如图-1所示,橡

32、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起。如图-2所示,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增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明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 。 (2)如图-3所示实验,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开一个小孔,插入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观察到由小孔喷出雾状的水。该实验的原理是 。,简易的器材和装置,通过对比性的实验,考查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此题若设问为:以上现象主要说明什么?更显精采。计2分,难度与上一题相当,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考查学生对流体压强知识的掌握情况。计2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1年),2019年5月

33、12日,59,33.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 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3m2。 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 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1. 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 是多大? (2)如图-2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 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相比往年浮力的测试内容,2011年我省在中考浮力知识的考核中,增加了难度。此题检测

34、了学生对漂浮态下物体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展开式的计算、同一直线多力的平衡等知识点。计6分。,2011年,我省在本章内容的考查中,题型涉及了选择、说理型演示实验、综合计算。从知识点上谈,检测了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及流体压强规律、浮力综合计算。总计8-10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1年),2019年5月12日,60,7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较大的属性 C 西岳华山海拔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D 为地球带来光明和生机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26

35、.如图所示,直升机的螺旋浆高速旋转时,螺旋桨上方的空气流速 较大,压强较 ;当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时,它受到的升力 方向是 。,B,此题依然属组合型选择题,其中C选项检测了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属本章知识规律的考查。计2分,分别考查了流体压强和飞机升力在飞面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方向问题。计2分,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2年),2019年5月12日,61,33图示为某型号压路机,其部分参数如下表其中。振动频率30Hz是指压路机在施工中钢轮1秒钟压路30次。(g取10N/kg ) (1) 压路机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 1.8105 N; 钢轮的质量大、与地面 接触面积小 ,对地面的压强大。 (2

36、) (3) ,又属铭牌问题,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检测了处于水平面的静止物体其产生的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和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计2分,2012年我省中考在本章知识的考查中,相比上一年,无论从难度,还是从占分多少(总计4分)来看,减小了不少。但一些必考知识点:如压强大小影响因素,液体压强规律、浮力及浮沉条件等将仍是今后命题的集中点,但知识难度要求不高。,中考篇,-三年中考分析(2012年),2019年5月12日,62,中考篇,-第一轮复习反思,一、研读课标,明确复习目标。,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与人

37、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个人想法:参考外省中考命题,作适当的提升。,2019年5月12日,63,中考篇,-第一轮复习反思,二、因地制宜,制定可行计划。,我校属区公办学校,面向全区招生,目前下设57个教学班。班级教学均已实现网络下的多媒体化。这也为复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近70人的毕业班人数,也给复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依托学校软、硬件设施,制定复习策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考虑学校月考、区两次质检、假期等因素。复习计划我们具体到周安排,

38、并告知学生。全组任课教师,齐心协力,互推互进。,2019年5月12日,64,中考篇,-第一轮复习反思,三、课堂高效,避免题海战术,理想的高效课堂可能无人可及,但高效课堂的理想却应人皆有之。,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我们的作法:倡导学生提前复习,逐步养成学生自我纠错习惯。,2019年5月12日,65,中考篇,-第一轮复习反思,四、师生共勉,建构美丽物理,每一个章节复习的结束,也意味着一个知识体系建构的开始。多年的毕业班教学生涯,看过了太多学生应付性的、毫无逻辑性的知识网络图。在可笑、可叹之余。也反思着其中的原因。的确,单单从学生学习的时间上而言,似乎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原由了。所以近几年来,我着力引导学生完成小范围哲学建构图。,个人想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考寄托着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成功的希翼和默默的祝福!,中考复习一场浩大的攻坚战。既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品质和心智砺炼等全方位提升的机会,也是对教师业务能力、指挥应变能力、敬业精神的检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