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774453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主要问题:,一、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的关系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四、教育科技的关系 五、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社会大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间存在着经常而密切的联系。 在第一章中我们纵向考察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及其社会属性。本节我们将横向考察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教育与人类社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许多子系统,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社会因素都拿出来与教育论关系。根据社会的定义,我们取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些关

2、键因素,探讨它们与教育的关系,进而论述社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由于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这样,我们在经济基础中取社会人口、生产力、科学技术;在上层建筑中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来探讨这些社会中的子因素与教育的关系,从而明确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内部结构。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二)教育

3、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生产性),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所指的人,必须是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当人尚未具备任何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时,还只是一个可能的劳动力。要把这种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在现代社会中就必须依靠教育。马克思曾经说过:“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人(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 人(现实的劳动力) 需要生产知识、生产技能和劳动经验 靠教育获得; 体力型的劳动力转化为(靠教育)脑力型劳动力;

4、普通劳动力转化为(靠教育)专业的劳动力。,2.教育通过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它在未运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劳动者掌握以后,运用于生产过程,才能体现出来。而劳动者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过程,就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因为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通过教育,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起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知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教育)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参与生产带来经济效益,3.教育能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5、,创造新的生产力。,现代教育不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发展着新一代的智力和创造能力,鼓励新一代去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同时现代教育还利用它所掌握的知识优势,从事着科学研究,生产出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被劳动者掌握以后,在生产中创造出新的生产力,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国1982年高校科研成果570项,其中带来经济价值的有466项, 这些新科技的运用,年经济效益共达5亿元以上。美国的高等学校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日本各大学的科研人员占全国的40%以上。,(三)关于教育的经济效益与教育先行的认识 关于教育的经济效益 经济对教育起着制约作用

6、;教育会推动经济发展。那么,教育投资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能否度量,自然会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 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他在1924年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根据苏联国家计划经济制定的大量分析表和综合表,用统计方法,得出了“一年的学校教育比起同样时间在工厂工作平均能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约1.6倍” 的结论。 为了证实教育投资确实能在经济发展中收到效益。许多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宏观的研究 。美国经过多方计算,他们认为教育投资的总收益率为17.3。教育投资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部分中的33。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日本学者研究证明,30是由劳动者的教育水平提高造成的。,1960年12月,舒尔茨

7、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他认为:美国自1929年到1957年之间,通过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占经济增长率的33%。 然后算出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劳动生产 率提高的百分比是: 小学为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关于教育先行 教育经济效益的发现

8、,确实起到了轰动效应,一时间似乎只要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就会使经济大幅度地发展。人们为这种美好的景象所激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生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痛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发展中国家大概是穷怕了,求富心切,他们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聘请专家制定人力计划,为了实现教育规划,大量增加教育投资。全世界的教育形式似乎是一

9、片辉煌。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接受的观点。 教育先行: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者的任务,教育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教育不在生产活动之前培养好所需要的劳动力,即使有了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生产活动也是无法进行。因此,在新的建设项目投资之前,教育应当先行一步,预先培养好必需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和熟练工人。如果两者配合得好,建设项目就可迅速上马,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这是教育先行的好处。 否则,教育先行的物质条件不具备 ;教育先行将出现“头脑外流”、高学历的人失业,造成社会矛盾。,二、教育与政治、经济

10、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管理体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我国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太武帝拓跋焘统治时期,下令禁止劳动人民入私学学习,否则,设立私学的主人要满门抄斩,灭九族。)(美国范斯科德等人编写的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一书中,第七章 种族主义与种族差别承认差异;第八章 性别歧视认为女人是糖、是调味品、是嘲弄的对象。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

11、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专家政治”;据统计,1951年,英国有32.5%的保守党议员上过伊顿和哈罗公学,有80.5%的人上过牛津和剑桥大学。 美国在178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是大学毕业,其中绝大多数毕业于名牌的和地位很高的东部院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在日本,1937年在1,377名文职官员中,有1007名即73.1%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2.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制造社会舆论来直接、间接地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可低估,建立一个政权需要舆论,巩固和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需要舆论,同样,推翻一个

12、政权也需要舆论。教育在制造社会舆论,影响广大群众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教育具备制造社会舆论的条件。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卢梭、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分不开;中国的五四运动,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传播先进思想分不开,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首先,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这些人 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演讲、文章、学校中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扬一定的思想,制造一定的舆论,籍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政治学家口号;历史学家渊源;哲学家理性分析,理论依据;教育学家宣传) 其次,学校中储存着社会舆论最

13、丰富的思想资源。古今中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各种思想、观点、理论等)在学校中均有场所,为制造舆论提供了渊源。,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教育超政治”、“教育超阶级”、“教育救国论”都是错误的。,(三)教育与社会成层,社会成层是指根据个人或集团的职业、学历、收入、财富、家庭状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其社会地位所进行的划分

14、和排列。其中职业是测定社会地位的代表性的指标和划分社会分层最重要的依据。 教育的社会成层功能,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受教育者个人的社会集团的归属、社会职业地位以及调整社会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政治功能中颇为独特的一个方面。通俗的讲是指通过教育可以增进个人社会升迁的机会,从而改变社会的阶层结构,已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教育筛选: 地位分配: 教育筛选: 地位分配: 根据阶级背景 根据教育水平 根据才能 根据教育水平 上层高等教育上层 上层高等教育上层 中层中等教育中层 中层中等教育中层 下层初等教育下层 下层初等教育下层 出身阶级 教育水平 派定的阶级 出身阶层 教育水平

15、派定的阶层 封闭社会:教育是社会继承的机构 开放社会:教育是社会流动性的机构,(四)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在追求民主、平等的口号下,许多国家在宪法、教育法中都规定本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把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机会均等成了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提出来的,其含义在不断发展。从最初强调入学机会的均等,或者是初等义务教育的均等,稍后就扩展到受教育年限、学校类型、课程性质;最后直到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入学机会、过程条件、结果的均等。从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要规定教育机会均等的标准是困难的,要

16、做到教育机会均等更是不容易的。 让托马斯在世界重大教育问题所说:“教育面前的机会不平等是到处感到的最严重和最不可忍受的问题之一。”,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概念分析 文化在社会系统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同教育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讨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对文化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文化一词是现代社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文化是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文化有多种多样的定义,据一些学者的统计,文化已有二、三百种。2000年郑金洲教授对310种定义的概括,揭示出文化具有下列特征: 文化为人类所特有; 文化是人后天习得和创造的; 文化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 文化是复杂的

17、整合体。,(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文化提供了教育的内容并制约着教育的水平。 教育内容是文化,因而文化就决定了教育内容。 因为文化是教育传递的内容,因此,文化的水平就决定了教育的水平,文化的性质就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古代文化是文史文化,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处于人文学科教育阶段,教育主要为政治服务。现代文化处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阶段,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处于科学教育阶段,体现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也不同。因为任何的教育目标都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教育目标中的主观成分越多,受文化的影响就越大。历史的经验已

18、证明这一点。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则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修己正人,达到“明人伦”的目的。 西方文化则是一种知识型文化,故主张“知识就是力量”,注重通过知识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政治文化类型也影响教育目标。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官本位的文化,故教育目的强调“学而优则仕”。 西方古代政治文化是神本位,故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文艺复兴之后,人本主义文化占统治地位,故主张教育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文化传统影响学校教育方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把读书和求教看成是获得知识、增长才能的最佳途径。所谓“

19、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读书和聆听先生教诲的具体写照。这种文化传统反映在教育上,学校便把教师的系统讲授看成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把读书视为获得真知的唯一源泉,故而倡导“多教多得,少教少得、不教不得”。教师讲学生听灌输注入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就成为教学的主体了。,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保存与传递社会文化的手段。 教育是传播与交流社会文化的手段。 教育是选择与整理社会文化的手段 。 教育是创造与更新社会文化的手段。,(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重功利、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质量观的影响 重权威、重传统的价值取向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重“忠孝”轻自主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 重共性轻个性的教学价值观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重认同轻创造的教学价值取向对教学的影响,教育、社会、人的关系,社会 促进 制约 促进 教育 人 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