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774689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试题.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硕士研究生试题,鲁东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部分(2004年),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每题2分) 1隶变 2因声求义 3小篆 4避讳 5经传释词 6假借 7姓与氏 8年与岁 9脱文 10疏,二、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文字的结构方式,指明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书。(10分,每题1分) 例题:好( ) 好(从子从女,会意) 本( ) 本(从木,一标示树根) 鹿( ) 莫( ) 亦( ) 裁( ) 向( ) 步( ) 鬥( ) 旌( ) 鱼( ) 物( ),三、根据所给的句子,分析其中加 号的词的词义,并说明其古今词义的异同。(10分) 例题:赦之,以劝事君者。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爱死。 2

2、厉王虐,国人谤王。 3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鉏击之,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中颊,殪。 4听事前除除,雪后犹湿。 5穷高极远而测深厚。,6誓将去女,适彼乐土。 7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8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9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10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四、说明下列加 号各词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 1、辅之以晋,可以少安。 2、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3、或为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4、溥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6、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8、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9

3、、虽户说经眇论,终不能化。 10、钢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翻译下面一段古文(10分) 温人之周, 周不纳客,部之日:“客耶?”对日:“主人。”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日:“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日:“臣少也诵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帮日主人也。”君使出之。,语言学概论(2004年),一、解释下列术语(30分) 语言的层级体系; 孤立语; 语流音变; 亲属语言;类推;语言融合 二、举例说明下列观点(40分) 1、词义具有概括性。 2、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3、不同的语言可以

4、使用相同的文字形式。 4、语法结构没有优劣之分。,三、画一个元音舌位图,并标出下列元音(10分) y u e a i o 四、结合实例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为什么说说话是在有限和无限,自由与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的? 2.人类的语言能力有什么特点? 3.除语言外,人类使用的主要的交际工具还有哪些?它们与语言的关系如何?,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我国境内的语言分属于哪些语系? 五、分析解答下列问题(40分) 1、国外有的学者把粤语、吴语、闽语等汉语的方言看做独立的语言,这种做法错在何处?你如何理解区分方言与独立语言的标准?,2、有人认为讲话时,说出来的是语言;也有

5、人认为,说出来的是话,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现在为什么很少有人把司机称为“车夫“,把妻子称为“贱内“,这是一种什么语言现象?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特点和发生原因的认识。 4、根据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应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但是普通话/p/ /t/ /k/这一聚合群中,/p/和/t/可以与/i/相拼,而/k/却不能;而在有些方言中,/k/可以与/i/相拼。请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过程。,古代汉语(2005年),第一部分、古代汉语 一、选择填空(15分)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A、王引之 B、许慎 C、阮元 D、陈澎年 2、经籍纂诂的编排方法是( )。 A、按平水韵107

6、韵编排 B、按平水韵106韵编排 C、按平水韵193韵编排 D、按平水韵206韵编排 3、下列各组字中,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 )。 A、條修脩倏 B、闷问闺闾 C、颖颍顿颈 D、胡朔朗朝,4、查找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的具体出处,应该使用的工具书是( )。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经典释文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5、下列各组字,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的一组是( ) A、村邨 B、雕凋 C、游遊 D、斗鬥 6、“(巫峡)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后面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委婉 B、错综 C、并提 D、用典,7、在古注的下列术语中,

7、用来指出古书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的是( )。 A、脱 B、当为 C、当作 D、衍 8、古书旧注中的“疏”,其特点是( )。 A、用与被解释的词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释义。 B、既对古书的正文进行疏解,也对前人所作的传注作疏解。 C、用来具体说明被解释的词语的特定的意义。 D、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 8、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著名论点的是( ) A、宋代朱熹 B、元代戴侗 C、明代陈第 D清代陈澧,9、魏晋之前没有韵书,后人对上古韵部的认识的获得,主要是研究考察了( ) A、原始人类的语言 B、先秦韵文如诗经楚辞的用韵情况 C、唐诗、宋词的用韵情况 D、元明清

8、以来的白话韵文作品 10、“诗韵”指的是( )。 A、切韵 B、广韵 C、中原音韵 D、平水韵 11、律诗的第五句在四联中属于( )。 A、颈联 B、尾联 C、首联 D、颔联,12、杜甫的五律诗春望颔联的出句“感时花溅泪”,这句诗的平仄应是( )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13、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是( ) A、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B、響: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 C、劝,古义为“鼓励、勉励”,今义为“劝阻” D、宫:古义为“房屋”,今义为“宫殿”,14、所谓“文言文”,指的是( )。 A、五四以前的汉民族人民写的

9、文章 B、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汉语 C、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汉语和古白话 D、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汉语以及后代人模仿这种书面汉语所写的文章 15、“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从这句话中看出,古代汉语中动量表示法是( ) A、使用特殊的量词 B、数词用在动词后作补语 C、数词用在动词后作状语 D、数词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二、简答题(可任选1题。10分) 观察和分析下列句子,从中总结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并进行分析。 (一)A、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少北,必为匈奴所得。 E、若属皆且为所虏。 F、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0、,能无怨乎!,(二)根据下列所给的句子,方向和总结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规律。 A、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B、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 C、惟余马首是瞻。 D、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E、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F、之二虫又何知?,三、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指出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为什么词。有的句子活用现象不止一处,分析其中的一处即可(10分)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 2、天下云集而响应。 3、庄公寤生,惊姜氏。 4、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6、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武,苏武) 7、甘其食,美其服,安

11、其居,乐其俗。 8、射之,豕人立而啼。 9、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10、孟尝君客我。,四、解释下列句中斜体字的词义,指出其词类;如果是没有实义的虚词,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0分) 例句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例句2:是亦走也。 答:之,连词,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 答:是,近指代词,此,这。 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2、自始合,而矢贯余首及肘。,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有美玉于斯。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 8、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 9、谏而不入,则莫之寄也。 10、君第重射,臣能令君

12、胜。,五、古文标点:将下列文言文抄在答题纸上,并加上新式标点(10分)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与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确其取弥确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六、古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作后面的题目(20分) 靖郭君将城薛,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者曰:“无为宾通言。”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道三言而已,过三言,请烹。”靖郭君闻而见之。宾趋而进,再拜

13、而兴,因称曰:“海大鱼。”则反走。靖郭君止之,曰:“愿闻其说。”宾曰:“臣不敢以死为熙。”靖郭君曰:“先生不远道而至此,为寡人称之。”,宾曰:“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今夫齐,君之渊也,失齐,则薛能自存乎?”靖郭君曰:“善!”乃止,不城薛。 1、将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解释句中斜体黑体字的词义(10分) 城 无 三言 烹 趋 再 兴 因 熙 夫,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2006年),现代汉语部分(75分) 一、分析下列问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们平时说“你说话声音高一些”,这个“声音高”指的是语音物理属性的哪个属性?为什么? 2、如何理解

14、“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3、决定单元音韵母音质差别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4、有人说“汉字是语素文字”,为什么? 5、造成“汉字形旁表意功能有很大局限性”的原因是什么?,6、“姥姥”和“妈妈”在构词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7、基本词汇有哪些主要特点? 8、“倒杯茶喝”怎么分析?为什么? 9、“他哪儿都不想去”和“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中“哪儿”有什么不同? 10、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是什么?,二、论述(共30分) 1、根据下面材料说明普通话儿化的作用。(7分)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 眼(眼睛)眼儿(小孔) 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小皮

15、球儿 小河儿 勺儿 头发丝儿 红嘴唇儿 小王儿 2、短语的结构类型。(8分) 3、论述词义的性质。(8分) 4、词语意义的锤炼如何做到“色彩鲜明”?(7分),三、作文(15分) 谈谈你所了解的现代汉语应用研究 要求:1、可以就现代汉语应用的某一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2、理论与事实结合。 3、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4、1000字以上,古代汉语部分(75分) 一、填空(10分) 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2字典辞书常用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按部首和笔画排列,例如;按排列,例如;按排列,例如。 3辞源修订本(19791

16、983出版)的主要用途是。 4诗词曲语词汇释的用途是。 6音韵学中所谓“阳声韵”是指。,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形式;如果是形声字,请用“从,声”的形式分析其结构。(5分) 到 驱 逐 旌 颖 秉 鼎 止 亦 厷 三、简答题。(20分) 1、根据下面所给的句子,分析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些种类。 从左右,皆肘之。 庄公寤生,惊姜氏。,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必将富之贵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孟尝君客我。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射之。豕人立而啼。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2、根据下列所给的句子,解释“道”在句中的词义,指

17、出其本义和引申义,并以此为例,谈谈词义引申和演变的规律。 (1)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通九道,陂九泽。 (3)交邻国有道乎? (4)臣之所好者,道也。 (5)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6)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7)不如小决使道。,四、翻译下列古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40分) 1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之富也,2然起于穷巷,奋棘矜,3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也,俗已乱而政不修:4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之谓

18、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5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6财足以劝其士民,7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8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9当是之时,10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是观之,11天下诚有土崩之势,12虽布衣穷处之士,13或首恶而威海内,陈涉是也。,1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2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8分)。(句子后面的数字是该句在文中的顺序) (1)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1) (2)然不能西攘尺寸之

19、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7) (3)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10) (4)或首恶而威海内(13),3分析下列句中“于”的用法(指出其词性,说明在句中的作用)(4分) (1)然起于穷巷(2) (2)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8) (3)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7) (4)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1),4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5)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3) (6)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4) (7)带甲数十万(5) (8)财足以劝其士民(6),5指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并进行解释。(4分) (9)当是之时(9) (10)天下诚有土崩之势(11) (11)虽布衣穷处之士(12) (12)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