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76662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目录,GSM室内覆盖信源规划思路,多个楼宇共用载波资源,多个楼宇协同覆盖;,室内覆盖信源规划思路,共享载波资源的优势,提高载频利用率 节省基站建设成本 方便以后的载频扩容,室内覆盖有源设备选取思路,建议选取大功率的有源设备: 减少有源设备的数量,减少故障点 便于设备的集中监控 便于设备电源引入,减少与业主的纠纷,载波资源共享后,有源设备每载波功率降低,设备数量增多,考虑到以后维护的便捷,高层室内覆盖规划思路,分层覆盖,高层建议采用专用频点。 切换关系: 低层与室外宏站,高层只与低层切换,高层室内覆盖分布规划思路,原则:小功率

2、、多天线,减少高层的信号外泄,在办公区域铺设泄露电缆,公共区域增加室内吸顶天线,如银泰中心; 尽可能小的减少天线的覆盖范围与天线的发射功率,做到均匀覆盖,高层室内覆盖分布规划思路,漏缆末端馈入功率7dBm 不同位置测试场强平均值如下表:,采用泄露电缆或低功率多天线的方式,便于以后的3G系统扩容。,小区覆盖规划思路,信源不建议采用模拟无线直放站 小区规模大,使用有源设备多,过多的有源设备如果调试不当,会对基站产生干扰。 小区覆盖要与宏站的整体规划相结合 大型小区面积大,建议将宏站的信号通过有源设备延伸到室内,对小区进行覆盖。,小区覆盖规划思路,机房,信源采用蜂窝系统,室内与室外覆盖协同配合,将整

3、个蜂窝的信号延伸到小区中。,小区覆盖规划思路,覆盖方式根据楼宇而定 别墅群:采用室外覆盖为主;,小区覆盖规划思路,低层板楼:室外覆盖+电梯覆盖;,塔楼与板楼相结合: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相结合;,小区覆盖规划思路,高层塔楼:室内覆盖为主,高层覆盖要与室内协同解决;,小区中对高层的覆盖,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WCDMA改造时网络性能优先,确保原有的GSM/WLAN/DCS网络和WCDMA网络在改造后均能达到覆盖效果 确保原有的网络与WCDMA网络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新建GSM室内覆盖系统参照3G室内覆盖设计思路,作好接口和功率预留,利旧原则,控制投资成本,尽量利用原有系统的设备、器件,控制改造成本

4、 尽量采用原有系统设计思路,减少设备、器件投入 尽量合理分配无源器件和馈线电缆的损耗,达到均匀覆盖效果 对改造后的器件、电缆重复利用,减少投入,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功率预留,WCDMA基站(NodeB)功率分配: (最大总功率20W),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MCL最小耦合损耗,Node B Rxlev,UE1,UE2,UE3,UE4,UE1,UE5,MCL:最小耦合损耗(minimum coupling loss);定义了基站和手机的发射部分接收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改造内容和方法,1、信源和干放的合路,2、主干线改造,3、天线改造,4、馈线改造,5、无

5、源器件改造,6、电梯改造,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WCDMA与GSM信源的合路无源,POI,1、信源和干放的合路,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WCDMA与GSM信源的合路 有源,POI,POI,POI,POI,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WCDMA与GSM功率不足,需要同时增加主机,2、主干线改造,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当WCDMA功率不足而GSM仍能满足要求时,可单独增加WCDMA干放,而让GSM信号直通,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对于原系统中不符合WCDMA频段的天线进行更换;根据现场情况和模测结果,对室内天线的密度进行修正,合理的增补天线,使室内覆盖场强均匀分布。根据全国已完工站点改造

6、,天线增补数量如下:,3、天线改造,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现有的GSM室内分布系统中所使用的馈线大多为8D、10D、1/2”和7/8”规格馈线 ,它们的100m衰耗对照如下表:,4、馈线改造,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建议馈线改造原则:,在原GSM系统功率冗余较大的工程,为减少工程难度和控制成本,尽量不更换 原有馈线; 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 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 考虑到在进行馈线改造所

7、产生的馈线与接头的增加成本的控制, 更换下来的1/2馈线与接头可以用于更换8D/10D馈线; 新增的主干馈线尽量采用7/8“馈线,以防再次更换。,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根据已完工站点统计,典型场景下,室内覆盖3G改造工程中馈线改造数量如下:,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5、无源器件改造,根据无源器件的频段情况,对不符合3G频段要求的无源器件进 行更换(分配比例一致); 原则上要求不更改原器件的分配比例(因为分配比的变化造成原GSM网络信号变化,会造成信号分布不均匀);如果原GSM网络信号冗余大,也可适当调整器件分配比例; 根据天线增加情况增加相应器件,对被替换下来可重复利用的器件要重复利用,

8、尽量控制成本。,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根据已完工站点统计,典型场景下,室内覆盖3G改造工程中无源器件改造数量如下:,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方法一,天线朝向电梯厅,天线朝向电梯井道,6、电梯改造,覆盖3层,覆盖45层,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方法二,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新建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议DCS1800与3G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 建议利用已经建成的PHS室内分布系统进行建设,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WCDMA室内覆盖改造的相关技术,1、边缘覆盖问题,2、组网方式,1、边缘覆盖问题,占用室外基站信号,发射功率增大,增加系统上行干扰,系统容量减少,占用室内信号,由于室内天线较

9、少,容易产生远近效应,室内信号泄露到室外,造成过多的软切换和干扰,导频污染区域干扰网络,改造,解决方法小功率、多天线的覆盖方式,带来成本的增加!,2、同异频组网方式,(1)室内/外同频、同SC组网,优点: 节省有限频谱资源; 软切换成功率高; WCDMA终端都支持同频软切换; 室内外干扰少,系统容量利用率提高。,室内/室外统一规划、协调建设,如:采用同一的信源,以减小导频污染。,缺点:不直接提供容量,基站+直放站(假定基站之间覆盖不重叠,由直放站延伸覆盖),室内/外同频、同SC组网,1、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2、有效消除导频污染 3、有效降低网络干扰提高容量,室内/外同频、同SC组网,(2)室内

10、/外同频、不同SC,优点: 能提供容量; 节省有限频谱资源; 软切换成功率高; WCDMA终端都支持同频软切换。,缺点: 基站小区互相之间有干扰; 系统容量利用率小; 邻区列表资源紧张。,SC2,SC1,SC3,室内/外同频、不同SC组网,F2为室内专用载频,采用专用室内覆盖载频,(3)室内/外异频组网,f2,f1,f2,f2,优点: 异频组网相互之间干扰小,具有 更高的容量; 异频组网在导频污染严重(如高楼层)的场景覆盖时具有明显优势。,缺点: 浪费有限的频谱资源; 硬切换成功率低,尤其是电梯 内硬切换,成功率更低; 目前有些WCDMA终端不支持 异频硬切换;,对一般建筑物使用同频f1(与大

11、网相同);而对于高层建筑物只在建筑物高层部分使用专用频率f2(与大网不同),以抗拒导频污染。,采用异频覆盖,(3)室内/外异频,(4)同异频组网的建议:,组网原则:同频组网为主,异频组网为辅,如果能够控制室内 外干扰,建议采用同频组网。 干扰难以控制的场景,建议采用异频小区;自然隔离比较好或干扰易控制的场景建议采用同频小区。 建议电梯内单小区覆盖,电梯内外采用同频组网;如果电梯内外需要采用异频组网,建议设计时保证在电梯厅完成切换,否则进电梯时很容易掉话。,总体施工流程与2G工程施工步骤相同; 提前进行物业协调,尽量提供详尽的证明函; 新增有源设备在与业主协调时应该准确反应,并需商定用电事宜 等

12、; 由于3G天线密度大,施工难度更高,因此工期较2G站点稍长; 馈线走线要求应该比2G更严格,对馈线过弯需严格按标准执行,以 避免馈线出现高驻波比的情况; 由于存在两套系统,所以标签应该清楚,准确。,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其它运营商建设经验,小区覆盖中大量使用无线直放站做为信源 有源设备过多,噪声无法控制 对基站产生严重的干扰,在弱信号区域无法进行通话 小区覆盖中注意天线安装位置高 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复杂,干扰严重,其它运营商建设经验,室外泄露与网络优化结合 不单纯的以室内信号的场强做为衡量泄露的标准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平层长度超多50米,用7/8馈线;主干线长度超过20米,用7/8馈线

13、,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GRRU功能与特性,噪声抑制功能: 单独对各射频拉远单元的上行噪声进行控制,极大减少各射频拉远单元之间上行噪声的相互干扰。 单台设备的上行噪声可以达到-90dBm,到达基站端的噪声可以达到-130dBm。 采用大功率高线性的功放: 设备输出功率可达60W,与噪声抑制功能相结合 ,实现高功率与链路平衡的完美结合。 菊花链功能: 节省光缆资源,一台DAU最多可以拖24台DRU。 自动时延调整功能: 实时测量各拉远单元DRU与接入控制设备DAU之间的时延,消除同扇区DRU之间重叠信号覆盖区域的时延色散干扰。,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接入控制单元(DAU),射频拉远单元(

14、DRU),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GRRU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DAU,DRU,DRU,DRU,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GRRU输出功率大,覆盖面积大 小面积的楼宇用1台DRU即可完成覆盖,大大削减了有源设备的使用量 GRRU采用噪声抑制功能,不干扰基站 如果楼宇面积比较大,可以采用GRRU+干线放大器相结合的组网方式,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一台DAU即可完成对所有DRU的监控 GRRU采用可以采用2M传输,各方面性能远远优于传统的光纤直放站、干放。 与光纤远供相配合,可以解决电费问题,光纤远供系统适用于城市众多风景区、道路、村庄的室外覆盖工程,同时考虑到拉电的方便性也可用于室内小区的覆

15、盖,减少电力接入点,提高设备的供电稳定性。,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局端电源模块: 远端电源模块:,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当采用2芯(2*2.5 mm2)的电线时,150W的远端最多可馈电距离为12公里,200W的远端最多可馈电距离为10公里,400W的远端最多可馈电距离为5公里。 当采用4芯(4*2.5 mm2)的电线时,150W和200W的远端最多可馈电距离为20公里,400W的远端最多可馈电距离为10公里。 当采用8芯(8*2.5 mm2)的电线时, 400W的远端最多可馈电距离为18公里。,数字无线直放站功能与特点,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噪声抑制功能:解决有源设备对基站的噪声干扰; 上行功放无需控制,解决了直放站上下行平衡问题; 采用无线传输,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 最大支持16载波;,可应用范围: 小面积的盲区的覆盖 用于解决基站扩容 多个模拟直放站对基站干扰问题,新产品在延伸覆盖中的应用,与您同步,服务尽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