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77322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8.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颅脑.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 张追阳 2006.9.9-10,无锡医学会,第一节,检查方法,颅脑影像检查技术,颅骨平片:后前位、侧位、汤氏位、切线位等。 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颈动脉造影(carotid angiography) 椎动脉造影(vertebral angiography):介入治疗 DSA技术,分别采集动脉期、静脉期、静脉窦期图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主要检测颅底大血管,提供血流动力学和生理参数。颞窗、枕窗、眼窗观察不同部位动脉。评价AVM、V-B artery缺血及鉴别耳源性眩晕,颅脑影像检查技术,脑CT:平扫(外伤、出血、

2、梗死、积水);增强(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CTA);功能成像 脑MRI:扫描技术(层厚、切面、序列);增强(鉴别诊断、微小病灶显示、MRA);DWI(急性脑缺血,早期梗死);PWI(微循环分布和血流灌注,脑血管病变及良恶性肿瘤鉴别);fMRI(通过刺激研究脑皮层活动功能定位,最近研究的热点);MRS(检测1H-MRS的方法:SE-单体素波谱法(SVS)、化学位移成像(CSI)或两者联合技术。检测外伤、肿瘤或癫痫脑组织代谢情况),脑CT检查方法,脑CT:横断位为主,扫描基线为眦耳线或上眶耳线 平扫CT 增强CT:经静脉注入含碘的水溶性对比剂后再行扫描 CTA:静脉注入有机碘后,当对比剂流经脑血

3、管时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 CT灌注成像:快速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在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脑组织时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并重建脑实质血流灌注图像。它反映脑实质的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脑MR检查方法,脑MRI: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平扫MRI:用T1WI、T2WI 增强MRI: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再行扫描。 对比剂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用量:0.10.2mmol/kg体重;用T1WI MRA:无需注射对比剂显示颅内大血管,是无创性脑血管成像技术,常用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y, TOF )和PC法(phase contrast),增强后血管成像(3D D

4、CE MRA)。 脑超声:主要用于婴儿,临床应用很少。,脊髓检查技术,脊椎平片:正侧位片、斜位片 脊髓造影:诊断椎管内病变 CT检查:以横断面为主,了解椎间盘和脊柱情况。CT Myelography(方法、优缺点) MRI检查 :脊髓MRI以矢状面为主,辅以横断面和冠状面,常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用Gd-DTPA(1-2mmol/kg体重)增强扫描,是目前脊髓病变首选检查方法。MRM有望替代脊髓造影,第二节,正常影像解剖,颅脑正常结构,颅骨及空腔 脑实质:大脑额、颞、枕、顶叶及小脑、脑干 脑室系统:包括第三、第四脑室和双侧脑室,内含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包括脑沟、脑池,充满脑脊液。

5、脑池主要有侧裂池、鞍上池、纵裂池、四叠体池、环池 脑沟主要有中央沟、顶枕沟,横断位 颅底层面 蝶鞍层面 鞍上池层面 第三脑室前部层面 第三脑室后部层面 侧脑室体部层面 侧脑室顶部层面 大脑皮层下层面 大脑皮层层面,颅骨平片正常表现,颅板:内板、外板和板障 颅缝: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 蝶鞍:前后径平均11.5mm,宽径平均9.5mm 内耳道: 生理性钙化:松果体、大脑镰、床突间韧带和脉络丛等部位钙化,生理性钙化的移位对颅内占位性病变起提示作用。,脑DSA的正常表现,颅内占位性病变使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者分离,牵连或者扭曲。 部分肿瘤不同程度显影。 脑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面临CT

6、A和MRA日益严峻的挑战。,第四脑室,小脑半球,额叶,侧脑室,枕叶,侧裂池,脑干,颞叶,环池,顶叶,脑CT正常解剖,脑MRI正常解剖,脑MRI正常表现,脑实质:脑髓质比脑皮质氢质子的数量少,T1WI脑髓质信号高于皮质,T2WI低于皮质 含脑脊液结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含脑脊液。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颅骨:颅骨内外板、钙化和脑膜组织的含水量和氢质子很少, T1WI、 T2WI均为低信号。 板障和脂肪组织:T1WI、 T2WI均为高信号 血管:血管内流动的血流因“流空效应”,T1WI、 T2WI均为低信号;当血流缓慢时则呈高信号。,脊柱和脊髓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脊椎平片 脊髓造影 脊柱

7、CT 脊髓MRI,第三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颅脑平片异常表现,颅内压增高:颅缝增宽、蝶鞍改变、脑回压迹增多、颅壁变薄 颅内肿瘤的定位征象:局限性颅骨改变、蝶鞍改变、钙化、松果体钙斑移位,脑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血管移位 血管形态改变 血循环改变,脑CT异常表现,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病灶:血肿、钙化、血管性病变 等密度病灶:肿瘤、血肿、血管性病变 低密度病灶: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 混合密度病灶:肿瘤合并出血、炎症合并钙化等,脑CT异常表现,增强扫描特征: 均匀性强化: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 非均匀性强化:胶质瘤、血管畸形 环形强化:脑脓肿、结核瘤、胶质瘤、转移瘤、脑囊虫病 无强化:

8、脑炎、囊肿、水肿,脑CT异常表现,脑室系统变化 占位效应:局部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脑萎缩:脑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脑髓质萎缩显示脑室脑池扩大,局限性或弥漫性。脑沟5mm视为扩大 脑积水:先天/后天性;急性/慢性;代偿/高压性:交通性脑积水脑室普遍扩大,脑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梗阻近侧脑室扩大,脑池无增宽。代偿性则是脑萎缩的一种代偿,压力“正常”,见于脑发育不全或后天性脑萎缩 颅骨骨质改变: 颅骨病变:骨折、炎症和肿瘤 颅内病变:蝶鞍、内耳道和颈静脉孔扩大等,脑MRI异常表现,水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出血:因期龄而异 超急性期(3天内):T1WI、T2W

9、I呈等、低信号,有时MRI诊断困难 亚急性期(3天2周): T1WI、T2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部位推进,周围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低信号环 慢性血肿(2周以上):T1WI、T2WI均呈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加明显,脑MRI异常表现,梗死 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氧,继发脑水肿、坏死和囊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纤维修复期:T1WI、T2WI均呈低信号或T2WI呈高信号 变性:纤维钙化病变和铁质沉着,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 囊肿:含液囊肿长T1、长T2异常信号,含粘液蛋白和含脂类囊肿则呈短T1和长T2异常信号,脑MRI异常表现,肿块: 含水丰富肿块T1WI呈低信号,T2

10、WI呈高信号 脂肪类肿瘤T1WI、T2WI呈高信号 含顺磁性物质肿块,如黑色素瘤T1WI、T2WI呈高信号 钙化和骨化性肿块T1WI、T2WI呈低信号,脊柱、脊髓常见病的影像学,椎管内肿瘤 髓内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 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转移瘤 脊髓损伤: 脊膜膨出 脊髓空洞症,椎管内肿瘤,脊柱平片:提示椎管内占位 脊髓造影及CT:提供肿瘤与脊膜的关系 MRI表现: 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无创性定位、定量、定性诊断,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 肿瘤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GD-DTPA增强肿块强化,室管膜瘤,星型细胞瘤,神经鞘膜瘤,淋巴瘤

11、,颅内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脑肿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和转移瘤较常见。 脑外伤: 脑挫裂伤:脑水肿、点状出血、脑肿胀 颅内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放性脑损伤:颅骨骨折、异物残留、气颅、脑脊液瘘和颅内感染,颅内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动脉瘤、血管畸形 颅内感染: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 脱髓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 先天性畸形:脑膜膨出、胼胝体发育不全、Caiari畸形 新生儿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第四节,颅内肿瘤,星形细胞瘤(gliomas),成人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儿童多见于小脑。 按肿瘤组织学分为六种

12、类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级)、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级)和胶质母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级胶质瘤呈低密度,分界清,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 胶质瘤多呈高、低或混杂的囊性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呈不规则环形强化伴壁结节强化。,MRI表现: 病变T1WI呈稍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均匀和不均匀高信号。恶性程度越高,其T1和T2值越长,囊壁和壁结节强化越明显。,星形细胞瘤MRI( 级),星形细胞瘤( 级),间变型星形细胞瘤(级)

13、-CT,胶质母细胞瘤MRI(级)-MRI,少突胶质细胞瘤,为颅内最易发生钙化的脑肿瘤之一 成人多见,绝大多数发生在幕上,常见于额叶白质。 约70肿瘤内有钙化点或钙化小结。 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类圆形,边界不清,密度不均,70可见钙化瘤周可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多呈轻度强化。,MRI表现: 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钙化在T1WI与T2WI均为低信号。周围无水肿或仅轻度水肿,占位征象轻,增强扫描轻度强化。,髓母细胞瘤,主要见于儿童,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 主要发生于小脑蚓部,易突入四脑室,常致梗阻性脑积水。 好发生脑脊液转移。 临床常

14、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失调,高颅压征,对放疗敏感。,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位于后颅窝中线区。平扫略高或等密度,可有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均匀强化,阻塞四脑室致幕上脑室扩大。可通过脑脊液转移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MRI表现: 病变常位于小脑蚓部,突入四脑室,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四脑室前移,常有中、重度积水。,脑膜瘤(meningioma),中年女性多见,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连。 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位于脑室。 脑膜包膜完整,多由脑膜动脉供血,血运丰富,常有钙化,少数有出血、坏死和囊变

15、。 组织学分型: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沙砾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晰,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 增强扫描:病灶均匀性显著增强,MRI表现 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临近脑膜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MRA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血栓。,脑膜瘤CT(大脑镰旁),脑膜瘤MRI(蝶骨嵴),平 扫,增 强,脑膜瘤MRI(矢状窦旁),垂体瘤,鞍区最常见的肿瘤,成年女性多见。

16、直径1cm者称大腺瘤。 属于脑外肿瘤,包膜完整,分界清。 临床表现有肿瘤压迫症状和内分泌症状。,垂体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呈低或略高信号,常合并坏死、囊变;增强后呈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化。局限于鞍内小于10mm的微腺瘤平扫常不易显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 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MRI表现: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 垂体微腺瘤的显示明显优于CT,垂体大腺瘤(泌乳素瘤),垂体微腺瘤(生长激素瘤),颅咽管瘤,常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 好发于鞍上,分为囊性和实性,囊性多见。囊壁和肿瘤实性部分多有钙化。 临床表现儿童以发育障碍、颅压增高为主;成人主要表现

17、为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垂体功能低下。,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鞍上圆形、类圆形肿块,囊性或囊实性。 CT值变动范围大。 囊壁及实性部分多钙化。 增强扫描2/3病例可强化,多为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 可出现脑积水。,MRI表现: T1WI可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多见。 增强后,实性部分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壳状强化。,生殖细胞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常见于中线部位,好发于松果体区。 异位松果体瘤:常见于三脑室后部、前部、鞍上视交叉等部位。 临床表现视麻痹和性早熟,可致脑积水和颅压增高。,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于三脑室后部的边缘清楚,稍不规则、

18、密度欠均的略高密度病灶。 钙化率可达70。 增强扫描为边缘清楚,圆形一致的均匀强化。 可出现脑积水。,MRI表现: 肿瘤呈等T1WI或稍长T1、长T2信号,水肿不明显。 幕上脑积水明显。 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边界及检出经脑脊液种植的肿瘤。,鞍上生殖细胞瘤,听神经鞘膜瘤,占后颅窝肿瘤的4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好发于中年人。 由神经鞘膜细胞发展而来。早期位于内耳道内,发展入C-P角区,可致内听道扩大及阻塞性脑积水。 多为单侧,双侧者可与神经纤维瘤病或脑膜瘤并发。 临床表现主要为桥小脑角综合征。,听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桥小脑角池等、低或高密度肿块,瘤内常有出血、坏死、囊变;增强

19、有均匀、非均匀或环状强化 位于内耳道中心平面、内听道扩大 瘤周水肿轻 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MRI表现 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坏死部分呈长T1、长T2改变。 可以发现3mm的微小听神经瘤,听神经鞘瘤,血管母细胞瘤,90发生于小脑半球,多见于中年男性。 伴有视网膜血管瘤称为Von Hippel-Lindan(VHL)病。 肿瘤大小不一,分囊、实性两种。小脑者多为大囊小结节。幕上者多为实性。 肿瘤为良性,但术后易复发。 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小脑症状,走路不稳及共济失调。,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后颅窝的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壁结节多为等密度,突向囊内。

20、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 实性肿瘤可有轻度、中度脑水肿。 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MRI表现 肿瘤T1WI低信号囊性肿块,囊壁可见等信号壁结节,T2WI囊肿为高信号,壁结节等信号。 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病灶外常有一根或数根粗大血管伸入病灶。,脑转移瘤,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男性以肺癌转移多见,女性以乳癌转移最多。 转移部位以幕上多见,7080多发,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肿瘤中心常坏死、囊变和出血,周围水肿明显。 转移途经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及视乳头水肿。也可无神经系统症状。,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CT:多发结节,呈等低密度,出血呈高密度,瘤

21、周水肿明显,增强后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出血呈短T1、长T2信号,脑转移瘤,第五节,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CT表现: 低密度区,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23周出现模糊效应,增强呈脑回状强化 MRI表现: 发现早,敏感性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最早可显示发病2小时的超急性梗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CT表现,CT灌注成像,常 规 CT Time to Peak CBF 随 访,CT Perfusion,为肿瘤适性放疗提供精确范围,脑腔隙性梗死CT表现,脑梗死(急性期)的MRI表现

22、,脑出血,病因:自发性脑出血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脑肿瘤,以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 部位: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桥脑、小脑、易破入脑室 血肿继发脑水肿引起脑组织受压、软化、坏死 血肿演变:急性期、吸收期和囊变期,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急性期:血肿呈高密度,周围水肿,局部脑室受压,可破入脑室 吸收期:血肿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密度减低 囊变期:血肿吸收后遗留囊腔,局部脑萎缩,MRI表现: 急性期: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 亚急性期:T1WI、T2WI均呈高信号,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致低信号环,高血压性脑出血CT和MRI

23、(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emorrhage),(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MRI,(亚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分外伤性和自发性。 临床三联征 CT示大脑纵裂池高密度影,出血也见于外侧裂、鞍上池、环池、小脑上池或脑室。,脑血管畸形,分为: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大脑大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中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最常见,好发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构成。 CT显示不规

24、则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并呈斑点或弧线形强化,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合并脑血肿、蛛血、脑萎缩 MRI见扩张的畸形血管团脑实质内反复出血形成混杂高低信号 MRA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脑血管畸形(AVM)MRI+MRA),左额叶AMV,CTA,脑动脉瘤(aneurysm)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根据瘤内血栓的多少分为:无血栓、部分血栓和完全血栓性动脉瘤。血栓和机化呈等高密度,无强化;瘤壁呈高密度,呈环形强化。 动脉瘤破裂时多数不能显示瘤体,可见蛛血、脑出血等并发症,MRI表现: 瘤腔在T1WI、T2WI呈圆形低信号,血栓呈高低相间混杂信号 MRA表现:可直观地显示动脉瘤、瘤内血栓及载瘤动脉,动脉瘤的MRI及MRA表现,左后交通动脉瘤,CTA,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进行性皮层下血管性脑病,是一种发生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临床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脑血管病。 病理改变是深部白质脱髓鞘及轴突缺失,多位于半卵圆中心及脑室周围。 多发小囊状白质梗死,伴发皮质性脑萎缩及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 临床主要为缓慢性进行性痴呆、性格改变等。,SAE的影像学表现,CT表现 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以前角周围多见。 多伴有腔隙性梗死及脑萎缩。,MRI表现: 脑室旁深部白质及半卵圆中心呈长T1和T2信号。 多伴有脑梗死及脑萎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