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778180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舟山市教育教研中心 於藏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目标定位:,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改进实践、指导实践、总结实践,一、怎样选择一项“好”的研究课题,“好”的研究课题标准:值得做;能够做;能做好。,选题的途径: 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 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 从与专业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 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如何在教育实际中选题,例1:关于中小学校本教研研究,问题:手段与目的错位;重心移位;“校本”失位。,趋势:回归本真(基于学生、基于教师、基于校本),形成: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发展性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项目化(专题化、课题化)校本教研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强势学科建设”(后20%

2、、青年教师培养等)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个性化班级经营与“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 课题引领下城乡协同教研的实践研究,例1:关于中小学校本教研研究,例2: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问题: 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自由课程。,趋势: “四个”关注: 关注学校传统继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校教育品牌形成、关注有特色地实施,形成: 促成每位学生发展:以校为本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校本、班本、生本) 以科技创新为本位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与个性化(特色化)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以创建学校特色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发展策略研究,例2: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例3:关于

3、课堂教学研究,问题: 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教学行为; “应用”中缺“校本化研究”; “模式”,七拼八凑; 策略,“教”与“学”相分离。,趋势: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学论教;心理学化。,例3:关于课堂教学研究,形成: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校本化”研究 基于中学生学习品质改善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农村初中“教学问题”的校本行动研究 基于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大班建制、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开放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例4:关于有效教学研究,问题:逻辑起点不明;包罗万象;缺失检验。,趋势: 传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由“共性”转向“个性”(类、个); 由“有效教学”转向“有效学习

4、”。,例4:关于有效教学研究,形成: 改进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改进的行动研究 基于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案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或情境学习等)的有效教学设计与课堂观察研究 初中学生学习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有效课例的设计与实施,例5:关于德育实效性研究,问题: 传统影响根深蒂固; 目中无“人”; “知、情、意、行”分割。,趋势: 生态化;中性化(人性、人品、人格);校本化,例5:关于德育实效性研究,形成: 班级“生态德育”建设的行动研究 个性化班级经营策略研究 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性行动策略研究 初中感恩教育的系列创意设计与实施研究 品行缺

5、陷学生的个案矫治策略研究 应对中学生“四大杀手”的行动策略研究 学生品行养成与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例6: 关于小学体育的专题研究,1.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教学的实践研究 2.小学体育片区有效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 3.海岛小学民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农村小学班级足球俱乐部的构建与实施 5.小学武术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6.小学“主题式”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 7.小学生体育行为表现水平的标准化测量研究 8.农村小学引入传统特色体育游戏的实践与研究 9.海岛小学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和利用研究 10.小学生肥胖率升高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11.体育课运动负荷差异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例

6、7: 关于初中英语的专题研究,1.构建初中英语有效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 2.构建初中英语生命化课堂的实验研究 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 4.初中英语主体性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研究 5.“多元式”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研究 6.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调治策略研究 7.初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8.“多元协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9.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 10.义务教育英语同伴互助观课的实践研究 1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12.初中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手册的研究与实施 13.初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14.初中英语报刊阅读辅助

7、教学实践研究 15.提高英语视听说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教科研选题之一,1.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2.文学名著阅读(课外阅读)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3.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教育行动研究 4.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5.中小学课堂新常规的构建与实施 6.中小学生科技素养(媒介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7.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8.班级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9.课间十分钟(午间活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0.“提前起步、顺便提示”中小学生超前学习策略研究,11.中小学生数学认知元与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2.中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1

8、3.中小学品德课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14.基于合作的学困生教学策略研究 15.中小学数学以“磨课”(小课题)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 16.中小学科学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 17.中小学生周末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18.中小学“辅优补差”的有效性研究(第二次教学) 19.中小学学科质量的“达标度监测”研究 20.基于新课程实施问题的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在自身的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并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形态?,(1)要做有心人; (2)要有问题意识; (3)加强教育情报资料阅读; (4)“跳出教育看教育”。,二、怎样设计“好”一份课题研究方案,“好”的标准:能行动;值得行动。,方案

9、基本内容: 为什么研究? 研究哪些内容? 怎样研究? 要达到怎样的研究结果?,应特别关注的8个问题,(1)关键概念的界定,例6: 中小学后20%“差生群”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海岛小学“草根化”校本教研的范式 促成每个学生发展:以校为本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孝心教育研究 小学生肥胖率升高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多元协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2)课题研究中的主导理论,例7: 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认知理论) 基于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差异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3)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

10、先“点”后“面”(生本课程) 在继承中创新 (课堂教学研究) 适度超前 (研究性学习) 追求实效性,(4)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例8:小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研究 实验的目的:“非智力因素”实验,探讨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构成;研究适合和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教育条件;探索总结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9:创新性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 学生培养目标 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有效的学习策略、丰富的创造思维、和谐的个性品质、独立的动手及活动能力

11、的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学生创新性学习目标 “三有”: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有健康心理。“四会”:会观察、会思考、会动手、会交往。“五性”: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思考问题的变通性、表达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检验问题的周密性。,(5)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例10: 教师修养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大) 教师的个性品质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中) 教师个性品质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小),例11: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和谐课堂”基本因素构成及理论模式探索; “和谐课堂”操作性教学策略研究(教学艺术:方法、手段、管理等) “和谐课堂”评价方案及实施研究,双轨运行、异步推进:实现城乡初中“减负

12、提质”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双轨运行、异步推进”的相关理论研究 (2)“异步推进”的行动策略研究 (3)“双轨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4)“双轨策略”构建与行动模式研究 作业改革与“减负提质” 课堂教学改进与“减负提质” 教学团队合作方式转变与“减负提质” 课前预设质量监控与“减负提质” 教师教学力提高与“减负提质” “辅优补差”新策略探索与“减负提质” 学生“心理饱和”现象缓解与“减负提质” 教学质量监测技术改进与“减负提质” 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与“减负提质” 创新教学常规与“减负提质” 11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与“减负提质” 12小班化教学机制运用与“减负提质”,(6)课题研究的对

13、象,例12: 优质教研组创建与强势学科打造 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学校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7)课题研究的方法,相同的研究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综合运用; 行动研究法也有其不足。,(8)课题研究效果自测,书面检测或访谈 异校或异班进行重复操作 专家、领导、同行现场考察、点评 查阅同类课题研究材料,三、怎样运用“好”研究方法,方法运用得“好”的标准: 选用的方法合理、恰当; 能获取足够多的事实材料和真实数据; 能催生期望结果的出现; 有创新。,研究的类型和具体的方法,三、怎样运用“好”研究方法,三、怎样运用“好”研究方法,怎样运用“好”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

14、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1.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操作步骤,【例13】: 情境:某小学五年级科学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 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科学成绩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科学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有关的文献。 拟定计划

15、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科学课堂兴趣量表”。,1.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操作步骤,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科学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乃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科学教学活动。 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施的成效是否有增进。 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

16、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2.行动研究的几种简易实验设计,(1)单组实验设计,AB(“A”,基线期;“B”,处置期),ABA,ABAB,例14:,某班有个学生经常打人,或扰乱别人的活动,使教师十分伤脑筋。于是,该教师决定进行一次行动研究,探讨降低该生打人频率的有效办法。她根据该生的情况特点,参照有关理论与文献,决定采用奖励守纪行为的办法进行正面教育。研究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周,观察该生行为共5天。每天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请助手用时间抽样法隔10分钟观察记录该生打人的行为,作为行为基线录时912次。(A) 第二周,施行实验处理:每小时内如无打人行为就发给一个奖品(该生喜欢小红花)。同时

17、,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观察并记录打人频率,连接诸点,作频率曲线图,看处理是否有效。(B) 第三周,停止处理,看有关的因变量是否回复到基线。(A) 第四周,再次施行相同的处理,再测定因变量,如有改进,则有充分证据说明处理是有效的。本例记录显示:当重复处理时,打人频率又显著下降。(B),例14:,从以上4个星期的实际研究可见,奖励对降低该生打人行为频率有效果。然而,教师不可能永远用奖品的办法使其不打人。于是,教师逐渐加长给奖品的时间,从1小时内不打人就给奖品,增加到2小时、3小时,半天,1天,甚至1周。或不定时发奖,使他无法预知什么时候给。再后来,逐渐用言语奖励代替物质奖励,再逐渐加长言语奖励的间隔时间等等。这样,该生的打人行为就比较稳定地减少。,例14:,更多资源,初三语文 初三英语 初三数学 初三物理 初三化学 初三政治 初三历史 初三地理 初三生物,(2)等组实验设计(同实验法),谢谢!,更多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