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78724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 是当代生物产业当中的核心技术。该技术难度、成本均高;例如一个生物药品的成本75%都花在下游蛋白质分离纯化当中。编辑本段常用技术、沉淀, 、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层析: 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 b.分子

2、筛,又称凝胶过滤。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时入孔内而径直流出。 、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蛋白质其密度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编辑本段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沉淀法沉淀法也称溶解度法。其纯化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各种物质的结构差异性来改变溶液的某些性质,进而导致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发生变化。 1、盐析法 盐析法的根据是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盐浓度的增高而上升,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使水活度降低,进而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水化膜逐渐被破坏,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间互相凝聚并从溶液中析出。 2、有机溶剂沉淀法

3、有机溶剂能降低蛋白质溶解度的原因有二:其一、与盐溶液一样具有脱水作用;其二、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比水小,导致溶剂的极性减小。 3、蛋白质沉淀剂 蛋白质沉淀剂仅对一类或一种蛋白质沉淀起作用,常见的有碱性蛋白质、凝集素和重金属等。 4、聚乙二醇沉淀作用 聚乙二醇和右旋糖酐硫酸钠等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可使蛋白质发生沉淀作用。 5、选择性沉淀法 根据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物理化学因子作用下稳定性不同的特点,用适当的选择性沉淀法,即可使杂蛋白变性沉淀,而欲分离的有效成分则存在于溶液中,从而达到纯化有效成分的目的。吸附层析1、吸附柱层析 吸附柱层析是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或缓冲液为流动相构成柱的一种层析

4、方法。 2、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玻板或涤纶片等载体上的基质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的一种层析方法。这种层析方法是把吸附剂等物质涂布于载体上形成薄层,然后按纸层析操作进行展层。 3、聚酰胺薄膜层析 聚酰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这种氢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层析时,展层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键。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剂使分离在聚酰胺膜表面发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连续过程,就能导致分离物质达到分离目的。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在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

5、和反离子构成的。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凝胶过滤凝胶过滤又叫分子筛层析,其原因是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亲和层析亲和层析的原理与众所周知的抗原-抗体、激素-受体和酶-底物等特异性反应的机理相类似,每对反应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亲和力。正如在酶与底物的反应中,特异的废物(S)才能和一定的酶(E)结合,产生复合物(E-S)一样。在亲和层析中是特异的配体才能和一定的生命大分子之间具有亲

6、和力,并产生复合物。而亲和层析与酶-底物反应不同的是,前者进行反应时,配体(类似底物)是固相存在;后者进行反应时,底物呈液相存在。实质上亲和层析是把具有识别能力的配体L(对酶的配体可以是类似底物、抑制剂或辅基等)以共价键的方式固化到含有活化基团的基质M(如活化琼脂糖等)上,制成亲和吸附剂M-L,或者叫做固相载体。而固化后的配体仍保持束缚特异物质的能力。因此,当把固相载体装人小层析柱(几毫升到几十毫升床体积)后,让欲分离的样品液通过该柱。这时样品中对配体有亲和力的物质S就可借助静电引力、范德瓦尔力,以及结构互补效应等作用吸附到固相载体上,而无亲和力或非特异吸附的物质则被起始缓冲液洗涤出来,并形成

7、了第一个层析峰。然后,恰当地改变起始缓冲液的pH值、或增加离子强度、或加入抑制剂等因子,即可把物质S从固相载体上解离下来,并形成了第M个层析峰。显然,通过这一操作程序就可把有效成分与杂质满意地分离开。如果样品液中存在两个以上的物质与固相载体具有亲和力(其大小有差异)时,采用选择性缓冲液进行洗脱,也可以将它们分离开。用过的固相载体经再生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上面介绍的亲和层析法亦称特异性配体亲和层析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亲和层析法叫通用性配体亲和层析法。这两种亲和层析法相比,前者的配体一般为复杂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如抗体、受体和酶的类似底物等),它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结合力。而后者的配体

8、则一般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金属、染料,以及氨基酸等),它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通过改善吸附和脱附条件可提高层析的分辨率。聚焦层析聚焦层析也是一种柱层析。因此,它和另外的层析一样,照例具有流动相,其流动相为多缓冲剂,固定相为多缓冲交换剂。 聚焦层析原理可以从pH梯度溶液的形成、蛋白质的行为和聚焦效应三方面来阐述。 1、PH梯度溶液的形成 在离子交换层析中,pH梯度溶液的形成是靠梯度混合仪实现的。例如,当使用阴离子交换剂进行层析时,制备pH由高到低呈线性变化的梯度溶液的方法是,在梯度仪的混合室中装高pH溶液,而在另一室装低pH极限溶液,然后打开层析柱的下端出口,让洗脱液连续不断地流过柱体

9、。这时从柱的上部到下部溶液的pH值是由高到低变化的。而在聚焦层析中,当洗脱液流进多缓冲交换剂时,由于交换剂带具有缓冲能力的电荷基团,故pH梯度溶液可以自动形成。例如,当柱中装阴离子交换剂PBE94(作固定相)时,先用起始缓冲液平衡到pH9,再用含pH6的多缓冲剂物质(作流动相)的淋洗液通过柱体,这时多缓冲剂中酸性最强的组分与碱性阴离子交换对结合发生中和作用。随着淋洗液的不断加入,柱内每点的pH值从高到低逐渐下降。照此处理J段时间,从层析柱顶部到底部就形成了pH69的梯度。聚焦层析柱中的pH梯度溶液是在淋洗过程中自动形成的,但是随着淋洗的进行,pH梯度会逐渐向下迁移,从底部流出液的pH却由9逐渐

10、降至6,并最后恒定于此值,这时层析柱的pH梯度也就消失了。 2、蛋白质的行为 蛋白质所带电荷取决于它的等电点(PI)和层析柱中的pH值。当柱中的pH低于蛋白质的PI时,蛋白质带正电荷,且不与阴离于交换剂结合。而随着洗脱剂向前移动,固定相中的pH值是随着淋洗时间延长而变化的。当蛋白质移动至环境pH高于其PI时,蛋白质由带正电行变为带负电荷,并与阴离子交换剂结合。由于洗脱剂的通过,蛋白质周围的环境pH 再次低于PI时,它又带正电荷,并从交换剂解吸下来。随着洗脱液向柱底的迁移,上述过程将反复进行,于是各种蛋白质就在各自的等电点被洗下来,从而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它们在被离子

11、交换剂结合以前,移动之距离是不同的,洗脱出来的先后次序是按等电点排列的。 3、聚焦效应 蛋白质按其等电点在pH梯度环境中进行排列的过程叫做聚焦效应。pH梯度的形成是聚焦效应的先决条件。如果一种蛋白质是加到已形成pH梯度的层析柱上时,由于洗脱液的连续流动,它将迅速地迁移到与它等电点相同的pH处。从此位置开始,其蛋白质将以缓慢的速度进行吸附、解吸附,直到在等电点pH时被洗出。若在此蛋白质样品被洗出前,再加入第二份同种蛋白质样品时,后者将在洗脱液的作用下以同样的速度向前移动,而不被固定相吸附,直到其迁移至近似本身等电点的环境处(即第一个作品的缓慢迁移处)。然后两份样品以同样的速度迁移,最后同时从柱底

12、洗出。事实上,在聚焦层析过程中,一种样品分次加入时,只要先加入者尚未洗出,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聚焦,剩余样品还可再加到柱上,其聚焦过程都能顺利完成,得到的结果也是满意的。气相色谱多种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仪的气化室气化后呈气态。当载气流入时,气化的物质被带人色谱柱内,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不断地进行分配在理想状态下,溶质于气-液两相间的分配可用分配系数Kg描述。当分配系数小时,溶质在柱中就停留时间短,也即滞留因子(Rf)大,所以它将首先从色谱柱流出而进入鉴定器,经放大系统放大后,输出讯号便在记录仪中自动记录下来,这时呈现的图形为色谱图,亦称色谱峰;当分配系数大时,溶质在柱中停留时间就长,其色谱图在

13、记录仪上后出现。由于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将一混合样品通过气-液色谱柱时,其所含组分就可得到分离。 气相色谱柱效率高、分辨率强的重要原因是,理论塔板数(N)大。毛细管气相色谱的N可达1056。增加理论塔板数和降低样品组分的不同分子在展层中扩展程度(速率理论),就可明显地提高柱效。以下将讨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对柱效的影响: 1、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将色谱假设为一个蒸馏塔,塔内存在许多块塔板,样品各组分在每块塔板的液相和气相间进行分配,在柱内塔板间高度H(即理论塔板高度)一定时,在有效范围内,柱子越长,N也就越大,样品各组分分配次数也就越多,分辨率自然提高;若柱长一定时,塔板理论高度H越小

14、,就越能增加样品各组分的分配次数,进而提高其分辨率。因此 N=L/H 在线性分配和忽略塔板间纵向扩散的条件下,根据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tr、峰宽W或半峰高宽度2Xi,Martin导出了计算N的公式,样品组分峰宽度值越小,理论塔板数越高。实际上,进行色谱分析时,峰宽度值的大小是衡量分辨率高低的一个尺度。 2、速率理论 根据塔板理论,在H(塔板理论高度)一定时,增加柱长可以提高柱效。但是,柱子过长,将会延长分析时间,降低检测的灵敏度。所以实践中应设法降低H,提高柱效。 速率理论主要是分析同一样品的不同分子,在色谱柱中迁移速度差异所引起色谱峰的扩张程度。而涡流扩散、纵向分子扩散和质量传递(包括流动相传

15、质和固定相传质)等因子与速率理论值(H)的密切关系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H=A+B/U+C 涡流扩散(A)是由于样品组分随着流动相的移动通过固定相颗粒不均匀的色谱柱时,引起同一组分的不同分子在流动相中形成不规则的涡流,致使色谱峰变宽、柱效降低。如固定相颗粒均匀、直径小时,则可降低涡流现象发生。 纵向扩散(B/U)亦称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与样品分子在色谱柱中的流畅程度(有无阻碍)、流动相的速度(U)等因子有关。因此,降低溶质在流动相中扩散系数和缩短溶质在流动相中停留时间,均可降低纵向扩散。 传质阻力(C):溶质分子在气相与气液界面进行交换所受的阻力,以及在进入固定相液膜传递的差异性统称传质阻力。

16、传质阻力分别与固定相颗粒直径的平方和固定相液膜厚度成正比关系。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按其固定相的性质可分为高效凝胶色谱、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谱、高效亲和液相色谱以及高效聚焦液相色谱等类型。用不同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或分析各种化合物的原理基本上与相对应的普通液相层析的原理相似。其不同之处是高效液相色谱灵敏、快速、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且须在色谱仪中进行。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 1、进样系统 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器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

17、重复性是有益的。 2、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107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 3、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色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

18、,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团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团(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种长度碳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 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

19、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色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 4、检测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三种。 (1)紫外检测器 该检测器适用于对紫外光(或可见光)有吸收性能样品的检测。其特点:使用面广(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核苷酸、多肽、激素等均可使用);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10-10?g/ml

20、);线性范围宽;对温度和流速变化不敏感;可检测梯度溶液洗脱的样品。 (2)示差折光检测器 凡具有与流动相折光率不同的样品组分,均可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目前,糖类化合物的检测大多使用此检测系统。这一系统通用性强、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检测下限为10-7?g/ml),流动相的变化会引起折光率的变化,因此,它既不适用于痕量分析,也不适用于梯度洗脱样品的检测。 (3)荧光检测器 凡具有荧光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其发射光的荧光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这一检测器只适用于具有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氨基酸、胺类、维生素和某些蛋白质等)的测定,其灵敏度很高(检测下限为10-1210-14?g/

21、ml),痕量分析和梯度洗脱作品的检测均可采用。 (5)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中药蜈蚣的研究进展作者:佚名 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81 更新时间:2002-6-21 关键词:熄风,通络,止痛,糖尿病,神经性头痛,抗肿瘤健康网讯: 蜈蚣为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动物,药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熄风镇痛、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我国蜈蚣品种较多,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系历史沿用品种,为中国药典收载,分布于江、浙、鄂、湘、川等地

22、。多棘蜈蚣(smultidens XLew-port)为地方习用品种,中国药用动物志及广西药用动物收载,分布在桂、粤。黑头蜈蚣(SInokaiwi Zhmpet Chi)、墨江蜈蚣(Smojiangica Zhang et Chi)分布在云南,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其它几种为模棘蜈蚣(Ssrbspinipes Leach),分布台、川。哈氏蜈蚣(Sdehaani Brandat)分布两广,马氏蜈蚣(Smazbii Gravely)分布西藏。 近年研究表明蜈蚣在抗肿瘤、治疗神经性头痛、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好作用。现将有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化学成分 对少棘蜈蚣粗毒化

23、学组成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86.25,水不溶性物质0.24,还原糖 0.23,水分2.l,仅含丝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等三种游离氨基酸,鉴定出11种微量元素,碱性凝胶电泳显示20条蛋白质谱带,同工酶显示4条酯酶带,3条酸性磷酸单酯酶、3条氨基酸萘氨酶及4条碱性磷酸单酯酶带,并测出其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纤维素酶活性。将少棘吴蚣经95乙醇脱脂后,水冷渗,低温浓缩冻干,以Sephadex柱,等电聚焦制备电泳,HPDC等制备得到一个纯的碱性蛋白,分子量为24.64 kD,等电点为 9.27。氨基酸分析表明含较多的精氨酸、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另外还含有较多的丙氨酸、亮氨酸。 方红等研究发现少棘蜈蚣、多棘蜈

24、蚣和墨江蜈蚣药材中均含有毒性成分组织胺,主要存在于躯干部。不同产地的少棘蜈蚣组织胺含量差异较大。多棘蜈蚣、黑头蜈蚣与少棘蜈蚣主要化学成分类同,多棘蜈蚣含总脂7.2,蛋白质64.6,游离氨基酸6.3,含有与少棘蜈蚣相同的1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2)、21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黑头蜈蚣含总脂18.7,蛋白质 63.4,游离氨基酸11.9,含有与少棘蜈蚣相同的 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4)、21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14条色带。 对少棘蜈蚣体内油脂研究表明,含有多种脂肪酸,32种脂性皂化物成分,17种微量元素,16种游离氨基酸。 药理作用 少棘

25、蜈蚣和墨江蜈蚣的醋酸提取液对8种常见真菌有抑制作用,油脂提取物对致病性球菌和杆菌没有抑制作用,水、乙醚提取液对金葡菌、大肠杆菌有弱的抑制作用。少棘蜈蚣和墨江蜈蚣的酸性提取液对羊毛状孢子菌、石膏样毛藓菌和红色表皮藓菌等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400倍,仍有作用,而碱性提取液和水提液无作用。 蜈蚣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使小鼠睾丸第7相精细管精原细胞心脏减少或消失,提示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S180及H22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抑癌率分别为24.88、41.10;对小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 TC26抑制率在90以上。 少棘蜈蚣、墨江蜈蚣和多棘蜈蚣的水提物对小鼠腹腔毛

26、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耳廓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热板试验和扭体反应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蜈蚣水提液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及肝、脑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对心脏脂褐质无明显影响,使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升高,使胸腺和脾脏重量增加。蜈蚣能显著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吞噬细胞Fc受体有显著增强作用,对抗体特异性细胞免疫不影响。 蜈蚣水煎提取液给小鼠皮下注射,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镇惊熄风及抗惊厥作用的药理基础。而蜈蚣粗毒对小鼠具有先兴奋、惊厥而后呼吸麻痹的作用,还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对戊四氮引起的惊厥无对抗作用。 蜈蚣使小鼠怀孕率降低,致畸率升高

27、,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凝血时间延长,微血管开放数显著增加,微血管口径增大,镇痛抗炎作用明显,升高脾脏指数。将蜈蚣水煎液以500 mg/kgd给予孕鼠,发现致畸率、死胎、吸收胎比例明显升高,体重显著下降,堕胎作用明显。 静脉给予少棘蜈蚣水提物,引起狗和大鼠血压降低,随剂量加大,降压效应增强,此作用可被扑尔敏、阿托品、雷尼替丁抑制。 蜈蚣水提液能促进动物胃酸分泌,增强胃肠蠕动能力,提高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力,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 临床应用 抗肿瘤作用 以内服消症灵(党参、桂枝、茯苓等),外敷膏药(马钱子、蜈蚣等)方法治疗子宫肌瘤52例,总有效率92.3。以济生颗粒(党

28、参、人参、蜈蚣等)对30例术后复发或放化疗失败或广泛转移的中晚期肺癌病患者进行治疗,服药10天后,患者咯血、喘气、胸闷、咳嗽症状部分缓解,服药 3个月后,经X线、CT复查,完全缓解率平均达 71.6。以复元除癌汤(长白参、枸札、蜈蚣等)治疗各种癌症102例,结果存活时间在49年者82 例,1019年者13例,2027年者7例。以党参、黄芪、蜈蚣粉等组方,随症加减,西药化疗主要以 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7例,结果单纯用中药治疗14例,目前存活9例,死亡5例,单纯用化疗者 4例,尚存活1例,死亡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9例,尚存活7例,死亡2例。经5年随访,用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者较单纯化疗者生存

29、年限明显延长。 壮阳作用 以兴阳丸(由淫阳霍、仙茅、蜈蚣等组成)治疗肾虚湿阳型阳痿105例,并与参茸三鞭丸进行对照,结果兴阳丸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兴阳丸对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模拟的肾阳虚动物所出现的症候,如体温、体重、自由活动及应激能力的降低都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对雄性动物去势后所造成的肾虚表现,如性腺(精囊、包皮腺)萎缩亦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并可增强正常及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障碍小鼠的记忆功能)。以起阳亢痿散(蜈蚣、蛤蚧、淫洋藿等)治疗阳痿62例,总有效率93.5,表明具有补肾壮阳、通经开郁、荣养宗筋、振奋性机能的作用)。以助阳痿(海马、蛤蚧、蜈

30、蚣等)为主,结合中药及针灸,治疗150例阳痿病人,治愈率 66.66。放射免疫法对40例阳萎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0%的患者睾酮在正常范围,而70的患者雌二醇高于正常。以回春胶囊(红花、当归、蜈蚣等)治疗,结果显效18例,有效 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0。 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以消渴汤合五虫方(蚕蛹、蜈蚣、麦冬等)治疗型糖尿病并发症218 例,总有效率81。降糖药和山莨菪碱、蜈蚣等合并用药治疗糖尿病,治愈好转率达90,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降糖药和山莨菪碱治疗的对照组。消渴方(蚕蛹、僵蚕、蜈蚣等)研粉合蚕茧壳煎汤送服,治疗156例型糖尿病,结果显效81例,有效58 例,无

31、效17例,对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者均有明显疗效。以益肾通络合剂(桃红四物汤加蜈蚣、仙灵脾等组成)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总缓解率为 87. 5。以加味蛭萸汤(水蛙、山茱萸、蜈蚣等)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82例,结果显效 27例,有效3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 79.27。 治疗神经性头痛 在三叉神经痛急性发作期穴位注射泼尼松等药物,缓解期服用化淤汤(当归、川芎、蜈蚣等)方法治疗患者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96。以化瘀通络饮(川芎、当归、蜈蚣等)治疗 96例偏头痛患者,并与96例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化瘀通络饮组治愈45例,显效26例,有效2

32、1例,无效4例。西药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 32例,无效19例。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以天胡抗痫片(天麻、黑胡椒、蜈蚣等)治疗三叉神经痛64 例,临床总有效率达81.25。以通络解痉汤(川芎、白芷、蜈蚣等)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6例,结果治愈29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以芎蜈散偏汤治疗偏头痛68 例,结果临床治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 展望 蜈蚣的资源丰富,应用广泛,是一种值得深入全面研究的中药,尤其是其在治疗肝炎。慢性肾炎、抗肿瘤、抗结核的新效用的研究,加强成分与药理研究,为扩大药源,配制理想剂型,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目前蜈蚣药材主流商品为少棘蜈蚣,产量约占 95,其它诸如少棘蜈蚣、墨江蜈蚣及黑头蜈蚣也有应用。各品种之间的药效、毒性不尽相同,故建立更为客观的蜈蚣质量标准,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势在必行。另外蜈蚣有毒性,不可过量应用,使临床用药受限制,如能去除有毒成分或提取其中的有效低毒成分,可使蜈蚣药用更为安全合理。(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 贺巍 叶海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