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78971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豉的研究进展.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豆豉研究进展摘 要: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经蒸煮、发酵、后熟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对豆豉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和风味等方面研究,并对我国豆豉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关键词:豆豉;活性成分;保健Abstract: Douchi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 Process of Douchi is base on soy bean.and then produced through steaming soy bean, fermenting and ripening, which using soy bean

2、 as raw material. The studies on nutritional value, active components and flavor of Douchi were summarized recently.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ouchi wa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Douchi; active components; health function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我国人民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发挥着重大作用,其独特的酿

3、造工艺是我国先民在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本文就豆豉的营养、活性成分和保健功能进行综述,旨在为豆豉的生产、研究提供参考。1 中国传统食品豆豉豆豉古名为“幽菽”,“豆豉”之名最早见于史记“曲蘖盐豉千瓦”的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豆豉主要是以黑豆、黄豆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传统调味副食品,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它以豉香诱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外的丹贝Tempe(印度尼西亚根霉型豆豉)和纳豆Natto(日本细菌型豆豉)都是与豆豉同类的食品1-3。豆豉自古入药,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豆豉常被用来治疗痰多、胸闷、呕

4、吐、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和醉酒等症。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即有“桅子豉汤”,方中用桅子、豆豉煎汤治疗外感风寒、不思饮食等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有“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蒸暑,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的记载。现代医学认为,豆豉具有解表清热、透疹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头痛、胸闷呕吐、痰多虚烦等症4。豆豉的种类和生产工艺因参与发酵的主要微生物不同,可分为米曲霉型豆豉、毛霉型豆豉、根霉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4大类。按发酵时是否加盐,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按成品水分含量多少,分为干豆豉、湿豆豉和水豆豉3种。其中以米曲霉型和毛霉型湿豆豉为最常

5、见5。传统生产豆豉采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制曲时利用适当的养分、水分、湿度和温度等条件,使自然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竞争生存,能适应的生长繁殖,成曲是多种微生物共生的群落,菌种多,酶类广,符合豆豉成分复杂、需要有多种酶系催化生化反应、生成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客观要求,产品质量优良。近代采用单菌纯种制曲,能常年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但因酶系较少,代谢产物不丰富,产品品质终不如老法豆豉6。2.豆豉的营养豆豉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豆豉中约含蛋白质17.3-33.9克,脂肪15.0-16.9克,碳水化合物12.4-33.0克。大豆蛋白质含有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

6、赖氨酸含量尤高;大豆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其中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平均达50.8%,亚麻酸平均为6.8%,而且大豆不含胆固醇;大豆中还有1.8%-3.2%的磷脂,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表1.1 7列出了豆豉的氨基酸模型与FAO/WHO参考模型的比较:表1.1 豆豉的氨基酸模型与FAO/WHO参考模型的比较(mg/gN)Table1.1 Comparison on Amino Acid Profile of Douchi and FAO/WHO(mg/gN)氨基酸FAO/WHO模型豆豉模型豆豉占FAO/WHO模型的百分率甲硫氨酸/胱氨酸22017178苏氨酸250267107缬氨酸31034

7、9113赖氨酸340404119亮氨酸440538112苯丙氨酸/酪氨酸380475125异亮氨酸250340136色氨酸6084140在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中的蛋白酶使原料大豆的蛋白质部分水解,故发酵成熟时,可使水溶性氮的含量提高,并使大豆的硬度下降。大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小肠中胰蛋白酶的活力。大豆含有5%的纤维素,这些纤维素使蛋白质不易与消化酶接触,整粒大豆食用时,其蛋白质消化率仅为60%左右。在豆豉的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胰蛋白酶抑制物,纤维酶使纤维素水解生成单糖,蛋白酶容易与蛋白质接触水解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如多肽、氨基酸等,这些低分子量的蛋白食入后,可以不再经过消化直接为肠

8、粘膜吸收,这对消化力减退和患有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是十分有利的。表1.2中展示了新鲜豆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豆豉与原料熟化豆相比,其维生素B1、B2的含量有明显提高;维生素A、维生素E的含量基本不变。彭靖茹8等使用微波消解法消解豆豉样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一次进样曝光快速测定钾、钙、镁、铜、铁、锌、锰、钼、镍9 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豆豉中富含钾、钙、镁、铁、锌、锰等元素。虽然大豆的矿物质含量丰富,但是大都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植酸盐是肌醇磷酸酯的钾、钙、镁复盐。大豆中70%80%的磷不易为人体利用,约有60%被排出体外;钙与植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约有70%80%不被人体吸收残留在粪便中;铁与植酸

9、盐结合形成不溶性铁,使大豆中铁的吸收率仅为7%;植酸还能与锌结合形成不溶性盐而使利用率下降。在豆豉加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分泌的活性植酸酶能使植酸水解生成肌醇和磷酸盐,植酸可减少15%20%,因而,矿物质的可溶性可增加23倍,利用率可增加30%50%9-10。表1.2 新鲜豆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Table1.2 Vitamin and Mineral Content of Fresh Douchi营养素每100g中的量美国RDA100g豆豉中的量占RDA的百分数Vit A(IU)4250001Vit B1(mg)0.281.519Vit B2(mg)0.651.728烟酸(mg)2.52201

10、3泛酸(mg)0.52107Vit B6(g)830200042叶酸(g)10040025Vit B12(g)3.93.0130生物素(g)5330018钙(mg)142100014磷(mg)240100024铁(mg)518283. 功能活性成分大豆除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可溶性糖、可溶性氮等营养成分外11,还富含大豆异黄酮类、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及大豆磷脂等天然活性成分。通过微生物发酵,以上生理活性成分有一定程度保留及变化,如蛋白质酶解产生的多肽、氨基类化合物与还原糖作用形成的褐色色素、大豆异黄酮由糖苷转化成功能活性更强的苷元等。3.1 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 Iso

11、flavoves of soybean)是目前大豆及其发酵制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功能性成分12。由于具有一定的类似雌激素作用,又可称为植物雌激素(Phyto- estrogen)。以前一直被认为是豆腐、豆乳等大豆食品有不快味(苦味、收敛味)成分,而最近免疫学调查发现,它具有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预防乳癌、前列腺癌等生理功能13-14。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属于酚类化合物。分为游离型苷元(aglycone)和结合型糖苷(gluconside)两大类15-16。苷元由于脱去糖基,极性减小,脂溶性增加,因而在人体内的吸收比糖苷快,摄入人

12、体后能迅速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较快达到所需血药浓度,发挥药效作用。然而游离苷元仅占总异黄酮含量的2%-3 %,大量糖苷型大豆异黄酮需经水解转化为游离苷元,才能够有效发挥药理活性作用。在豆豉的加工过程中,有许多自然菌种参加发酵过程,有的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可作用于糖苷型异黄酮分子中的氧苷键,使其葡萄糖基团脱掉,供微生物代谢利用,从而使糖苷型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异黄酮。宋永生10认为豆豉发酵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变大豆异黄酮的总含量,但是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大部分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可使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从21.36%提高至96.0%。

13、目前,日本、美国已经开发出一些以大豆异黄酮作为添加剂的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17。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理活性物质备受人们关注,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有很大的市场潜力。3.2 大豆低聚糖豆豉中含有较多的低聚糖类,人体虽不能直接利用大豆低聚糖,但是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良好的增殖物质,能改善肠道环境和具有营养保健功能18。双歧杆菌能选择性地将大豆低聚糖水解成醋酸和乳酸,使pH值下降,从而使肠道内有益菌增加,有害菌减少,起到整肠作用19。大豆中天然存在低聚糖有棉子糖(Raffinose)、水苏糖(Stachyose)等,其生理功能在于其独有的双歧杆菌增殖特性。但是,还有研究表明,占

14、大豆低聚糖绝大部分的棉籽糖和水苏糖是引起胃气胀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单胃动物和人的消化道里没有水解-1,6半乳糖基链的-半乳糖苷酶,所以完整的低聚糖不能被吸收,这2种低聚糖在大肠内积累,被厌氧微生物发酵而产生胃胀气20。通过微生物发酵,大豆中完整低聚糖先被微生物水解,低聚糖的吸收利用就得到了增强。3.3 大豆皂甙大豆皂甙是由大豆及其它豆类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化学物质,其分子是由低聚糖与齐墩果烯三萜缩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豆皂甙具有溶血作用,因此被视为抗营养因子。同时大豆皂甙具有苦味,这是导致大豆制品具有苦涩味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加工大豆制品时,人们总是寻求一些方法将其除去。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

15、表明大豆皂甙还具有较多有益的生理功能。国外的许多研究已表明,大豆皂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并且已将其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21。组成大豆皂甙的糖类是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大豆皂甙是两亲性化合物,三萜或固醇是疏水的,糖链部分是亲水的,这种表面活性使大豆皂甙具有其特有的生理活性。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豆皂甙可以降低体内转氨酶的含量,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减少血脂含量,还能改善体内纤维蛋白的溶解,调节机体的溶血系统。因此大豆皂甙具有降脂减肥、抗凝血、抗血栓、防治糖尿病、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及分解、抗病毒、免疫调节、抑制或延缓肿瘤等作用22。鱼红闪23等研

16、究表明,在大豆发酵制品大酱的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总量未发生大变化,但制曲过程中皂甙种类增加到8-9种,发酵过程中逐渐减少到4-5种,并发现大豆皂甙在发酵过程中皂甙糖基被部分水解或加上糖基。3.4 褐色色素类褐色色素也称蛋白黑素或类黑精(Melanoidin),是大豆蛋白质以及它的分解产物多肽类与还原糖之间作用发生美拉德(Mailand)反应生成的,呈水溶性,等电点为pH2-3,为一类弱酸性高分子,具有一种特有的强蓝色萤光,在酸或碱条件下很容易被水解,然而不受消化酶降解。它具有很强抗氧化活性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分子内保持有稳定的自由基结构,此结构能捕集溶液中的自由基。同时,它还会与铁、铜等金属离子

17、相结合,形成不溶化合物析出。褐色色素还有类似食物纤维功能、调节血糖及抑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等功能。何健等24采用比色法测定曲霉型豆豉类黑精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评价曲霉型豆豉类黑精的还原能力,同时采用碘量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曲霉型豆豉类黑精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清除活性,并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阚建全25等对豆豉类黑精深入研究,发现毛霉型豆豉非透析类黑精具有较强消除自由基能力,在干燥物系中对猪油有较明显抗氧化作用,且对N二甲基亚硝胺合成有很强抑制作用, 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它可作为豆豉中保健功能成分之一,并测定重庆永川豆豉中类黑精含量为3.

18、61%。秦礼康等26对贵州陈窖豆豉粑中的类黑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陈窖豆豉粑中的类黑精含量为4.76%,比阚健全等测得结果高,初步估计将豆豉进一步加工,发酵成为陈窖豆豉粑,延长微生物对大豆蛋白的分解时间可能有助于类黑精的形成。3.5 大豆多肽蛋白质是人体在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作为食品摄取的蛋白质最终是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的。近年来研究发现,小分子肽特别是2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且速度比游离氨基酸还快,并且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降胆固醇、降血压、抗氧化、提高运动员的肌肉能力、提高免疫、调节胰岛素、促进脂肪代谢及抗氧化等作用。此外,大豆多肽对一些微生物如乳酸菌、

19、双歧杆菌、酵母及霉菌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氨基酸和大豆蛋白都无此作用。豆豉在发酵过程中,大豆蛋白经微生物发酵产生蛋白酶,蛋白酶将蛋白质降解成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而蛋白酶与多肽都是大豆蛋白的产物27。程丽娟等28指出豆豉经微生物作用后水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了36倍,低分子与中分子肽的含量提高了38倍,-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提高了100多倍。这是因为变性后的蛋白质有利于微生物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的水解度增大。张建华29的研究指出曲霉型豆豉中的多肽约占总氨基酸的68%-78%,其中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多肽,并确定氨基酸组成为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和甘氨酸。而水解所得多肽与大豆蛋白有着

20、同样合理的氨基酸组成30。3.6 豆豉溶栓酶最初在日本纳豆中发现了纳豆激酶(Nattokinase),该酶具有较强的溶栓能力,且安全性极强。我国研究者受其启发,从细菌型豆豉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具有较强纤溶活性的酶,命名为豆豉纤溶酶(Douchi thrombolytic enzyme),该酶是豆豉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明显溶栓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病31。通过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而增加内源性纤溶酶的活性,具溶栓能力强、安全、半衰期长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溶血栓、抗血栓的新型药物。近几年,我国对豆豉纤溶酶的分子量、等电点、稳定性、作用底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阎家麒等32测得豆豉

21、纤溶酶的分子量为31kD。该酶有其特异的蛋白水解作用和识别位点,最敏感的底物是枯草杆菌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底物,其次是血浆纤溶酶底物,这对于豆豉溶栓酶的开发以及酶活的测定具有较高的价值。另外,牟光庆33等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从豆豉粗酶液中提取纤溶酶。分离后的纤溶酶样品在SDS-PAGE电泳中有一个活性峰呈单一条带,分子量为35 kDa。韩润林等34分离得到的溶栓酶的分子量有20kD,27kD,28kD,30kD等多种。由此可见,溶栓酶的分子量有一定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所选择的豆豉种类不同或者测定方法不同造成的差异。3.7 抗菌素豆豉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产生

22、许多抗菌素,有抑制沙门氏菌、伤寒菌、痢疾菌及O157:H7大肠杆菌等致病作用,且可灭活葡萄球菌肠毒素。此外,它们可促进肠道内乳酸菌等生长,对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豆豉具有抗菌功能是由于某些特定豆豉微生物细胞中有抗菌成分:吡啶二羧酸。3.8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肽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肽(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简称ACE抑制肽),由于其具有显著地降低血压的功能,且具有安全、营养及保健等作用,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也是功能性生物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5。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豆豉中同样含有A

23、CE抑制肽,并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含量会随之增加,其活性不受ACE预培养的影响。当豆豉受到胃肠道蛋白酶消化后ACE活性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种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在不同的pH值和温度范围内均保持很好的稳定性。目前的研究表明,抑制ACE的活性,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36。3.9 多糖郭瑞华等37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永川豆豉中的多糖,研究结果显示:永川豆豉经紫外吸光光谱扫描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多糖含量可达0.25%,初步分析由D-甘露糖和乳糖等单糖组成。有实验表明,通过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动物体外凝血时间的测定以及血凝块的溶解实验发现,细菌型豆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凝血作用。刘正猛等38观察从永川豆

24、豉中分离提取的豆豉多糖对四氧嘧啶型小白鼠血糖的影响,发现豆豉多糖对高血糖小鼠有降血糖的作用,并且豆豉多糖还有修复糖尿病小鼠肾脏和胰腺的作用。4.豆豉的风味 风味(flavor)是指人以口腔为主的感觉器官对食品产生的综合感觉。而能让人们口腔产生这些感觉到主要成分就是食品的风味化合物。针对食品风味成分提取和研究的技术是二十世纪才逐渐开始发展起来的,能够获取风味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原型食品的特性要求(如固态或液态)及风味成分本身的性质(如挥发性、极性等)来确定,但都没有一个较为有效的规范化的技术。直到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各种先进分析仪器和分析技术的出现,研究食品风味的化学成分成为可能。现在常用的风味物质

25、的提取方法有: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减压蒸馏法(Vacuum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同时蒸馏萃取法(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CFE)、吹扫捕集法(Purge and Trap),顶空法(Head Space)、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等39。目前,基于国内豆豉研究并不多见,而专门针对其风味的研究更甚。20

26、00年余爱农40用干馏法提取细菌型豆豉香气成分,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并与计算机系统储存的已知物质的质谱进行比较。共鉴定出27个挥发化合物,其中关键香味化合物是:月桂醛、12-羟基-7-桉叶-4-烯-6-酮、月桂醇、4-甲基-2,6-二叔丁基-4-羟基-2,5-环已二烯-1-酮、2,6-二叔丁基对-1-苯醌、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2-丁基-5-异丁基噻吩、1-(2-辛基环丙基)辛酮、丙烯酸月桂醇酯等。此后,秦礼康等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共鉴定出贵州传统陈窖豆豉粑和霉菌型豆豉四个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102 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醇(16)

27、、酸(13)、酯(18)、醛(5)、酮(11)、酚(2)、吡嗪(11)、呋喃(9)、吡喃酮(2)、含硫化合物(4)、酰胺类化合物(9)以及其它化合物(2)等12类41。从大豆发酵制品的制作和工艺来看,大豆发酵制品风味形成主要是由于酶的作用和微生物的作用的结果。微生物产生的酶(氧化还原酶、水解酶、异构化酶、裂解酶、转移酶、连接酶等),使原料成分生成小分子,这些分子经过不同时期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风味物质。发酵食品的后熟阶段对风味的形成有较大的贡献。大豆发酵制品风味物质的形成十分复杂,其来源主要由大豆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经微生物酶水解后生产的各种次级产物和小分子最终产物,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

28、生的代谢产物,以及这些物质之间所产生的复杂的生物化学、化学反应的产物。主要有以下几点:(1) 蛋白质水解分解成蛋白肽、多肽、二肽等中间产物,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其中有些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具有鲜味,其他氨基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变为香味成分;而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氧化后可生成黑色素;(2) 淀粉的水解生成糊精、麦芽糖,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经酵母菌、乳酸菌发酵,又可产生多种低分子物质,如乙醇、乙醛、乙酸、乳酸等。这些物质既是他们的成分,又可与其他物质作用生成色素、酯类等香气成分;(3) 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又通过各种短链脂肪酸是构成酯类的来源之一;(4) 纤维素水解纤维

29、素二糖和-葡萄糖,并进一步生产其他低分子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如与氨基酸作用生产色素等。目前,各国学者对风味成分形成机理进行的研究和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的形成途径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但是,从风味物质的形成途径中可以看出,氨基酸在各个途径均参与到风味物质的形成中。尤其是在大豆等高蛋白发酵食品中,氨基酸,特别是游离氨基酸更是在风味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在国外的高蛋白发酵食品奶酪的发酵,尤其是奶酪的后熟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风味形成发生于奶酪后熟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主要与三个代谢途径有关,即糖酵解、脂肪和蛋白水解。其中蛋白水解被认为是许多奶酪尤其半硬型奶酪后熟的限速因素。因

30、此,后熟的加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近来结果表明,通过乳酸菌强化短肽水解以提高游离氨基酸的释放或者直接加入游离氨基酸,对奶酪风味的形成并无影响,故认为限速因素不是游离氨基酸释放,而是氨基酸向香味化合物的转化。总的来看,氨基酸转化成香味化合物经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为氨基酸水解酶(裂解氨基酸侧链)催化的消除反应,该途径主要是芳香族氨基酸(ArAAs)和蛋氨酸经一步反应分别产生酚、吲哚和甲硫醇;第二条途径经过-酮酸中间体,主要为氨基酸氨基转移酶催化的转氨反应介导,在ArAAs、BcAAs(支链氨基酸)和蛋氨酸中均已观察到,产生的-酮酸进一步被降解成醛、醇、羧酸、羟酸或者蛋氨酸经过1、2加成形成硫醇4

31、2。5. 发展前景及方向豆豉营养价值极高,制作及食用豆豉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现在已普及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对亚洲人饮食生活和健康,起到很重要作用。国外豆豉研究以日本Natto、印尼Tempe研究较为深入,他们不仅研究工艺的改进,近10余年主要研究这类发酵食品保健功能,日本现已利用纳豆进行深加工为胶囊,开发成保健品。欧、美等国学者对大豆发酵食品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但Natto及Tempe与国内毛霉、曲霉型豆豉是完全不同两类产品,而且前两类食品有很强地方嗜好性,不适合大多数中国居民口味。国内对豆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良菌种选育和传统工艺改造。尽管豆豉起源于我国,然而我国

32、对豆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应进一步研究各种功能性成分在发酵过程中变化;运用保健食品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对豆豉特殊功能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及保健功能研究,揭示药食兼用的豆豉生理活性物质,明确其保健功能成分;深入研究豆豉活性成分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加工稳定性。我国传统豆豉基本以佐餐食品为主,但目前已经有报道称日本补品公司以中国豆豉为原料制成的营养补品“食前粒”已在大阪上市。要使其在人类的健康饮食中再展雄风,必须积极进行豆豉产品的二次开发,向携带方便、速食、卫生、延长货架期、口味多样化方向发展。在保留传统食品优良风味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借鉴现代食品生产的先进经验,利用现代食品高新技术,如挤压技术、超低

33、温粉碎技术、真空脱水技术等将其加工成老年专用食品、少儿专用营养食品、早餐速食食品、休闲食品等多品种、多口味的产品。参考文献:1 Chen Q, He G.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nattokinase J. Food &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27, (12): 55-58, 2001.2 Mine Y, Wong AHK, Jiang B. Fibrinolytic enzymes in Asian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s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 38: 2

34、43-250.3 代丽娇, 孙森, 钱家亮. 豆豉营养与保健功能的研究J. 粮食加工, 2007, 32(2): 57-59.4 张敏,高秀丽,鲍鹏.大豆与豆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418-419.5 郑建安. 功能性食品(第二卷)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2.6 赵德安. 豆豉、纳豆和丹贝的简述J.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8, 25(3): 1-4.7 夏岩石, 夏延斌, 杨抚林, 等. 豆豉的营养与保健功能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2): 48-50.8 彭靖茹, 甘志勇, 韦璐阳. ICP-OES法测定豆豉中的微量元素J

35、.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8, 25(2): 32-34. 9 石彦国, 任莉. 大豆制品工艺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0 宋永生. 豆豉加工后营养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7):79-81.11 孙森, 宋俊梅, 张长山. 豆豉, 纳豆及天培的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08, 3: 30-33.12 黄欣, 邓放明. 豆豉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11:20-22.13 Song T. T.,Gendirch S.,Murphy P. A. Estrogenic Activity of Glycitein,

36、A Soy Isoflavone J. J.Agric.Food chem, 1999, 47:1607-1610.14 Arora A., Nair M. G., Strasburg G. M.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Isoflavones and Their Biological Metabolites in A Liposomal System J. Archives of Biochem and Biophys, 1998, 356(2):133-141.15 Kim JJ, Kim SH, Hahn SJ, et al. Changing soybean

37、 isoflavone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s under two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ver three years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 38: 435-444.16 Kim J-S, Kwon C-S. Estimated dietary isoflavone intake of Korean population based on National Nutrition Survey J. Nutrition Research 2001, 21:947-953

38、.17 李小永。细菌型豆豉后发酵期间菌相分析及产蛋白酶菌种的筛选硕士论文山东农业大学,2011 18 Messina M, Messina V, Setchell KDR. The simple soybean and your healthy M. New York: Avery Publishing Group.19 李晓东, 等. 功能性大豆食品.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20 孙成行, 牟光庆. 豆豉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27(9): 157-159.21 Koratkar R, Rao AV. Effect of soya bean sap

39、onins on azoxymethane-induced preneoplastic lesions in the colon of mice J. Nutr. Cancer 1997, 27:206-209.22 Kim H, Yu R, Kim JS, et al. Antiproliferative crude soy saponin extract mod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IkappaBalpha, protein kinase C, and cyclooxygenase-2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J. Cancer

40、Lett 2004, 210:1-6.23 鱼红闪, 郭勇, 金凤燮, 等. 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变化的研究J. 食品科学, 1999, (5):20-24.24 何健, 黄占旺, 吴进菊, 等. 曲霉型豆豉类黑精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8(5):776-779.25 阚健全, 陈宗道. 豆豉非透性类黑精抗氧化和抑制亚硝胺的研究J. 营养学报, 1999, (3):349-352.26 秦礼康, 丁霄霖. 陈窖豆豉粑类黑精提取及骨架肽段氨基酸组成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1):88-92.27 Gibbs BF, Zougman A, Mas

41、se R,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active peptides from soy hydrolysate and soy-fermented food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4, 37:123-131.28 程丽娟, 赵树欣, 曹井国, 等. 对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各种含氮组分的分析J. 中国酿造, 2005, (7):47-50.29 张建华. 曲霉型豆豉发酵机理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30 潘进权, 李理. 大豆多肽深层发酵过程中蛋

42、白质变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26(5):67-69.31 Mine Y, Wong AHK, Jiang B. Fibrinolytic enzymes in Asian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s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38:243-250.32 阎家麒, 童岩豆.豉纤溶酶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0,7(3):149-152.33 牟光庆, 贾楠, 霍贵成. 豆豉纤溶酶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7: 90-93.34 韩润林, 张小勇. 枯草杆菌溶栓酶

43、的分离纯化研究J中国生化医药杂志, 2000, 21(5): 219-222.35 Lee D. H.,Kima J. H.,Park J. S.,Choi Y. J., Lee J. S.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the edible mushroom tricholoma giganteum J. Peptides, 2004(25):621-627.36 鄯晋晓, 盛占武, 蒋和体, 等. 细菌型豆豉的

44、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酿造, 2007, 3: 1-4.37 郭瑞华, 翟丽, 刘正猛, 等. 豆豉多糖的提纯及成分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4): 511-512.38 刘正猛, 翟丽, 郭瑞华, 等. 豆豉多糖降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作用的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 8(9): 1021-1022.39 汪立君, 李里特, 齐藤昌义, 等. 大豆发酵食品风味物质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4, 25: 66-69.40 余爱农, 杨春海等. 细菌型豆豉香气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2, 23(12): 98-100.41 秦礼康, 丁霄霖. 传统陈窖豆豉粑和霉菌型豆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8): 275-280.42 Mireille Y, Liesbeth R. Cheese flavour formation by amino acid catabolism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01, 11:185-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