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294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的文明及民族关系概述.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区域的文明 及民族关系概述,北仑中学 王苏英,一、复习目标导航,古代民族关系在古代史上占有较大比重,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与社会热点联系也比较密切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所涉及的区域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现实中的民族关系着割不断的渊源 主题: 区域文明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本专题学习,必须明确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古代各民族之间既有友好的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也有战争和民族压迫,但构成民族关系本质和主流的是民族团结和友好交往。 古代民族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战争,而是一国之内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

2、反动的区别 认识少数民族汉化的实质是封建化,发展线索与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 华夏族开始与周边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兼并战争,逐步融合。 秦汉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呈现两个特点: 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 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2)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在处理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上采用“岁币”等方式。 (3)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明清时期: 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 明清政府采取镇

3、压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在边境地区设置机构、改土归流等方式,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关系。,二、考点知识整合,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及演变 利用地图册或者课本上的图示掌握: 各朝代对应的少数民族及分布 ; 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匈奴、乌桓、鲜卑,越族,西域各族,夫余,西南夷,隋唐民族分布,突 厥,南诏,回纥,靺鞨,吐蕃,蒙 古,新 疆,西 藏,西南地区,台 湾,维吾尔、蒙古、满族的沿革 维吾尔: 回纥(唐)回鹘(8世纪后

4、期)畏兀儿(元)维吾尔(清) 蒙古: 蒙古(元朝)鞑靼、瓦剌(明朝)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 满族: 黑水靺鞨(唐)女真(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满洲(明末清初)满族,区域文明发展史 东北 古代中央政府实施有效管辖 唐朝时,在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 元朝时,在东北设辽阳行省。 明朝时设奴儿干都司,后期女真兴起,建后金,后改清。 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3)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

5、东北。, 1931年“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建立,中共组建抗日联军 1945年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军精锐部队关东军。 1948年 9月至 11月的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全境解放。,现代:共和国的长子 (1)建国初的“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 (2)1956-1966年的曲折探索时期,东北地区建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一大庆。 (3)大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随即开始。,振兴东北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2003年 8月,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考察时指出,要把

6、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被称为“新辽沈战役”的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拉开了序幕。,西北: 古代:有效管辖 两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 唐朝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设甘肃行省。 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近代:屈辱与抗争 沙俄割占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936西安事变 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延安 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 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措施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现代: 一五期间,新藏公路 社会主义改造 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各地支

7、持建设 十年探索时期,建成兰新、包兰铁路,成 功发射第一颗原子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西南: 古代史: 秦朝:征服越族,设置三郡 汉:设郡,汉武帝曾赐“滇王之印” 唐朝: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元: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 实行土司制度 明朝:实行土司制度 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贵州 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近代史: 1851年,金田起义 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反袁复辟的起点:1915年,蔡锷与李烈钧发起护国运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邓小平在今广西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 1945年8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现代史: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了云南、西藏 一五计划期间 建成宝成铁路 十年建设时期 新建成昆铁路 文革时期 建成湘黔铁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四川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广西北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温家宝总理发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一文,对西部大开发的得失进行了全面盘点。,西藏: 古代 吐蕃的统一和唐蓄关系: 641年,文成

9、公主入藏 8世纪初期,金城公主 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 元朝:设宣政院 明朝: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清朝:封宗教首领、设置驻藏大臣 现代:走向文明开放 1951年,和平解放 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进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一五”计划期间,三条公路建成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 内地大力支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热点链接:青藏铁路通车,台湾: 古代有效管辖: 元世祖在澎湖岛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3年清政府派

10、施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近现代离合: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 1945年,日本投降,收回 1949年,国民党战败,割据台湾 70年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统一的两大障碍,中部地区:(6省:晋、豫、湘、鄂、赣、皖) 古代史 中原、关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古代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邗沟 隋唐:扬州 明清: 苏州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繁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l)三国两晋南北朝: 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

11、3)隋唐: 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中心 (4)南宋: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5)明清:经济重心地位巩固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近现代的长江三角洲 (1)中国近现代化的龙头: 南京条约上海、宁波通商口岸。 东南沿海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在西方商品冲击下日益解体。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化的发端。 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根据地,(2)民主革命中的上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

12、化运动的兴起。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北伐战争中, 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1949年 4月 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渡江战役),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3)新中国的“经济首都”: 新中国成立初,以上海为中心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13、 长江三角洲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2010年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正日益成为全球注目的经济活跃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l)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修灵渠。 (2)汉武帝设南海九郡。 (3)隋唐时期,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 (4)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澳门。 (5)清政府留广州一处海关与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变迁 (1)列强侵略的开端,割占土地,开埠通商、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民族工业,著名的有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3)

14、新思想发源早,如西学东渐、新思想的萌发,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4)革命运动不断,特别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珠江三角洲 (1)1980年确立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2)1984年,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重大建设项目有京九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三、方法提示,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l)近代多处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近代企业相对集中,出现了一批近代化城市,有利于经济发展。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集中区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3)人们的思想观念较

15、开放,文化先进,教育先行,有利于经济发展。 (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5)交通便利。,2.主要封建王朝的民族关系及政策特征比较: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的军事征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表现为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与汉政权并立的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有效管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五代和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强大,威胁中原汉政权,但促进了其自身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明清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时期,特别是清代前期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维护了统

16、一的多民族国家。,3.古代中央政权在边疆及民族政策方面的得与失 (1)成功经验: 政治上设置行政机构,加强行政管理; 经济上加强联系与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和睦发展; 军事上加强对边境的保护和对分裂势力的打击等。 (2)失误方面的典型史实: 北宋始终受少数民族威胁并最终被金所灭; 元朝民族矛盾的激化;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的分裂活动,(3)形成原因: 民族压迫政策; 中央政权的腐败或软弱; 少数民族贵族的分裂; 外国势力的干预; 宗教问题等。,4.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 (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

17、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基础,民族融合是主要形式。 (3)由于历史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4)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各民族人民相互 融合、团结互助、共同开拓,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四、试题举例,(2004全国文综39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

18、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材料三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6分)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8分) (2)“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6分),(2006全国文综37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

19、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叙,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语言不同,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亡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元)许衡卤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

2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唐汉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3)根据材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所得到的启示。(4分),元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分析出现这现象的必然原因。这时期曾出现了哪些威胁统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问题?简述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必然原因: 我国各民族间长期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使地域间、民族间联系加强。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对边疆地区与各族人民管理加强。 各族人民对边疆地区共同开发。 问题与解决: 如何管理辽阔的疆土。措施:改革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元朝设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明清的“改土归流”、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台湾府,加强对西藏、台湾地区的管理,外国侵略,边疆危机。措施:进行军事斗争和外交谈判,维护国家主权。如明朝戚继光抗倭、清朝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内部分裂势力的叛乱。武装平叛,维护统一。如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噶尔丹、大小和卓等叛乱。 统治民族本身的落后。措施:实行“汉化”政策,促进自身封建化。如元朝与清朝重视农业、奖励垦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