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312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205 大小:4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2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整理者:薛在君 2007年7月,(图91)明式苏作家具几种常见的椅子脚,从明代开始,基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一贯使用的漆饰加工家具的方式,采用优秀木材精工细作,运用木材自身的材质、纹理、色泽,使家具产生一种全新的意蕴和品位。硬质木材的便用使雕刻匠人有了很大的发挥余地。,(图90)明式苏作家具几种常见的椅子脚,宋元以后,苏州一直是全国手工业最发达、优秀匠师最集中的地方,各种手工艺都达到精良无比的程度。体现在家具制作上,更是精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几种苏作家具的椅子脚。,(图89)明式家具铜饰件-面叶与合页,幽亮闪闪的铜饰件一般装在把角、转折等处,合叶是必不可少的,面叶多为装

2、饰,配在色调深沉的明式家具上,更显其优雅。,(图88)明式家具铜饰件-吊牌,明式家具上的铜饰件造型大都方中寓圆,与整体家具风格很协调。既起到实用作用也在家具上起到点睛的装饰作用。,(图233)紫檀嵌螺钿榻清,镶嵌装饰手法在清代家具上比较常见,因为镶嵌效果比雕刻更为华丽,镶嵌材料很多,螺钿是其中一种,色泽光闪明亮,璀璨华美。,(图234)朱漆彩绘雕花柜 清,在漆地家具上施以彩绘雕花也是清代常用的装饰手法,湖南、广东、山西等地都有此类产品,无不精工细作,技艺高超,但其效果显得繁缛。,(图235)紫檀嵌牙人物插屏 清,此屏为清代早期作品,紫檀边框及底座比较简练,屏面用象牙镶嵌出人物山石,具有比较典型

3、的清代风格。,(图236)楠木嵌竹丝方几 清,外型方正简洁,但装饰非常复杂,在楠木主体上镶嵌竹丝构成的图案。楠木价格昂贵,为软木之首,木质细腻,很少疤结,性情温和。,(图237)故宫储秀宫正部的宝座、屏风和几 清,清代家具的造型,明显与前代不同,最为突出的是用料较为宽大,体态雄伟,安放稳重,气势强悍,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这些皇宫御用家具比较有代表性。,(图238)故宫太和殿内的金漆蟠龙宝座与金漆雕龙屏风 清,清代家具装饰手法之多样,装饰部位之繁杂是史无前例的,表现在宫廷,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工艺都用到了极致。,(图239)山东曲阜孔庙前堂楼西梢间内的家具 清,清代家具在各阶层都突出装饰上的多,图案

4、上的满,以及气氛上突出喜庆吉祥,采取各种办法造成大富大贵效果。,(图240)沈阳故宫文溯阁内的雕花案 清,清代家具也最喜用雕刻手法,透雕、浮雕、镂雕广泛使用。但像这种通体满雕之器,却实在太满,给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图241)真漆戗金梅花式几 清,戗金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工艺,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表面,采用特制的针或细雕刀,刻划出较纤细的纹样来,在刻划的花纹中上漆,然后填以泥金或金箔,花纹露出金色的阴文。如花纹中填入银色就谓之戗银。,(图242)清代花几和太师椅 清,这种家具是清时一般中上层家庭常见的式样。太师椅在宋代一般是指交椅,与当时的太师秦桧有关;明时期称大圈椅为太师椅。至清代,太师椅

5、样式并无定式,把体形较大,做工精细设于厅堂的扶手椅统称太师椅。,(图243)藤纹条几 清,清式家具的装饰,是其它朝代不能比拟的。为了达到富丽、辉煌的效果,不仅在材料上想尽办法,而且在加工工艺上也采用很多办法。这件条几就把通体仿刻成藤条状,有独特的风格。,(图244)民间云牙六仙桌 清,民间家具与其他工艺品一样都是民间工匠劳作的结晶。此桌用材厚大,加工较粗,但整体感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图245)民间元宝牙子六仙桌 清,这种造型的牙子也称“荷包牙子”,依其外形而名。前后横枨不用剖榫而是直接贯穿左右腿足,两边出头,形成一种特殊形态,省工不省料,但坚固实用。,(图246)民间门户桌 清,这种桌

6、在北方地区普遍使用,迎门摆方,美观实用,但用材比较低档,能保持完好者较少。,(图247)毗卢帽顶架子暖床 清,此床架子顶外形似毗卢帽(亦称毗罗帽,是一种僧帽)三面封闭,正面留门,象一个房屋,保暖性很好。,(图248)栏杆架子暖床 清,结构简陋,明显为贫民使用的家具。四周以竖棍棂式栏杆,顶部及立面全用织物封闭保暖。,(图249)民间迎门柜 清,这种柜子一直在民间沿用至今,结构简单,是迎门柜或叫闷式柜的一种形式。两侧面板下各设一道挂角长牙,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图250)螺细镶嵌黑漆书架几何纹清,螺钿镶嵌装饰是清代家具装饰中的一个重要形式之一。其装饰结构一种是散漫形的,图案为山石花卉,人物故事,

7、飞禽走兽等等;另一处就如图中的几何纹样,大面积排列,形成四方或二方连续。,(图251)螺钿镶嵌黑漆书架花卉图案清,康熙,这是一件故宫博物院的家具图案,在黑漆底上嵌光泽闪烁的螺钿,效果非常明亮。这些花卉纹样形象复杂、线条纤细,可以看出镶嵌工艺之高超。,(图252)黄花梨有束腰大长方凳清早期,高490mm,清代初期至康熙时期,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用材选料以及雕刻装饰,基本上还是明代家具的继续,可以见到明显的明式家具的影子。,(图253)红木镶平面竹节纹方几 清,红木家具的出现要比黄花梨木等名贵家具晚至少三百年,大约到了清朝中叶,红木家具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红木亦属硬质木材,但质地较晚,不宜细雕。,

8、(图254)紫檀五开光鼓墩 清中期,开光之外全器雕满如意纹和云雷纹,雕刻精细,典型的清式风格。此墩制作严谨,取材耗料较多,是清代家具中少有的上乘之品。,(图255)红木仿藤式墩 清中期,清代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替代。清代中期为社会经济发达时期,技术力量也有很大增强,加工工艺进一步提高,工具有所改进,所以能制作更加细腻的器物来。,(图256)紫檀禅墩 清中期,高540mm,面宽690mm,此墩在造型上稀有罕见,鼓腿彭牙,座面尺寸宽大,估计是寺院僧侣参禅打坐所用的特殊家具。,(图257)木胎黑漆直后背双人交椅 清中期,通高1100mm,交椅是胡床-也就是马扎的发展,也可以称其为带靠背的马扎

9、。宋代、元代有直背也有弯背交椅,可在明代几乎只有弯背交椅。清代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种双人交椅十分罕见。,(图258)木胎黑漆直后背交椅 清中期,清中期的家具产量剧增,不仅产量大而且风格特殊,有别于前代,这种风格我们称之为“清式家具”风格。,(图259)紫檀三角椅清晚期,一对,905mm高。道光以后到清末这一段时间,中国经历了若干国内外战争的劫难,社会经济日渐衰微。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西方国家的影响,风格上一味求变,装饰过多。,(图260)紫檀宝座清乾隆,宝座为皇帝御用,雕刻图案寓意万寿无疆,图案繁华。鼓腿彭牙,马蹄内翻,四脚带托泥,束腰处雕花瓣纹,不失其大方庄重的气派。,(图261)红木镶瓷板

10、靠背椅清,通高950mm,清式家具在全国各个地区形成了不少重要产地,加上受到各地历史、自然条件和民风习俗的影响,在总的时代风格中又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苏做”家具在造型和式样上也逐渐受到“广式”家具的影响,尤其在清代晚期,各地风格都在不同程度地仿“广式”。,(图262)圆梗云石背扶手椅 清,乾隆以前绝对没有红木家具,红木是在紫檀、黄花梨木基本砍伐光了以后才出现的。最初的红木都是从南洋进口,它颜色深沉,纹理尚明晰,深受国人喜爱。,(图263)红木桥梁档文椅 清,外行人一般把紫檀、黄花梨甚至鸡翅木、铁力木等常用硬质良材统称红木,可见红木影响之大。红木纹理的变幻多样,有的色泽近紫檀,有的纹理近

11、黄花梨,的确容易弄混。,(图264)柞木折叠式猎桌清中期,桌面长850mm,此桌为打猎时随身携带的家具,供临时野餐使用。折叠后桌腿可叠入桌面后面的沿板内,高80mm,非常方便实用。,(图265)紫檀高束腰带托泥方香几清中期,高1350mm,紫檀木质细腻,色泽较深,易雕刻,效果鲜明。此几雕刻集中于挂角牙子上,在起伏凹凸中突出纹样的明暗变化。,(图266)红木镶瘿木面茶几清晚期,红木与瘿木之间色彩、纹理都有区别,此几较好地利用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对比,装饰效果显著。,(图267)红木钩云纹落堂面茶几清中期,红木硬度较高,性脆,雕刻时易崩裂,不宜精雕细琢,远不及紫檀那样可多导浮雕,打磨细润。,(图268

12、)红木夹头榫有托子雕花案清中期,红木是统称,其品种较多,以视觉很难细分,植物学上都属豆料,木料剖开后有酸味,较刺鼻,所以红木在南方被称为酸枝。,(图269)鸡翅木架几式书案清晚期,屉面和两侧有浮雕,比较粗糙。鸡翅木体重较轻是硬木中最轻的一种,不太有利于雕刻。此桌为所谓新鸡翅木,体重而黑,远不及清中期的老鸡翅木。,(图270)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长方几清中期,高860mm,此件方几雕刻异于一般清代作品,只在束腰外沿精雕了一圈草纹,与下方的卡子花相呼应。浮雕简洁有力,清新脱俗。,(图271)红木带抽屉平方小书案 清中期,案面长700mm,这种小书案具有明式家具风格,又在案面下加了两个实用的小抽屉。相对

13、于其它硬木木材,红木相对廉价,进入市场后立即形成家具主流。,(图272)红木方回纹插角楠木面供桌 清中期,清式家具的演变过程也非一朝一夕,它逐渐强调其实用性,以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图中的供桌在面、腿之间加插角牙子,三层回纹递进,有明显的清代风格。,(图273)红木钩子绳纹档花结条桌 清中期,桌面长1660mm,角牙镂成拐子纹图案,枨子上下起阳线,刻成丝带的形状套住角牙并联着卡子花。装饰语言过多,夸张虚饰。,(图274)黄杨双圈结花几清晚期,高1250mm,一对。为满足居室阵设日益发展的需要,成套家具在清式家具中占重要地位。但清中期以后,家具风格多繁琐累赘,华而不实。,(图275)红木嵌螺钿理石

14、面带隔层茶几清,比起紫檀黄花梨木,红木疑缺点很多,但它有很大的兼容度,使喜爱紫檀黄花梨的爱好者对红木也都接受。此几在束腰处加饰螺钿,色彩对比强烈。,(图276)紫檀罗汉床清乾隆,床榻面长1930mm,床围屏风铲地高浮雕“群仙贺寿”,用料极厚。束腰呈须弥座式样,镶板雕凤纹。整体气势堂皇,通体雕饰,实乃清代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图277)鸡翅木立柱架床清晚期,床榻类家具源自汉代北国胡人所创,唐、宋两代多保留前朝遗风而无围栏,直至辽、金、元朝发展为三面栏或四面栏床榻,从北方向南方传播,普及民间。此床保护完好,结构牢固,不多余雕琢,在清代晚期家具中实属罕见之物。,(图278)紫檀木红木贴皮书柜式多宝格

15、 清晚期,清代的家具,随着时尚的变化,结构形制淅趋复杂。此柜是书柜与多宝格相结合,结构复杂,装饰繁琐,连书柜内部都饰满花纹。,(图279)紫檀方角小四件炕柜清,四件柜就是四件组合的柜子,上部是两件如箱形的矮柜,下部是两件较高些的立柜,组合而成,也可以分开使用。此柜1225mm,正面雕饰暗八仙云气纹,铜饰明快,当是贵族名门之器物。,(图280)红木高足方花架清晚期,高1280mm,入清以后,苏州硬木家具生产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产品的艺术风格大多能保持传统品质,甚至到清代晚期还有少数器具可见前朝痕迹。,(图281)紫檀石英山子座架清,清代的铜、瓷、玉、石、砚等各类珍玩常配有木制的座、托、

16、架、匣等来衬托或保藏,其风格因物而异。石之佳者,一面成景,便有可观,四面玲珑,即为神品。此座架特为石而配,四面观赏,更加珍贵。,(图282)紫檀红木架座 清,床式底座为紫檀而做,外层套架座用红木做成,通高430mm。奇石野逸散淡,架座高雅风流,两者不可分离。,(图283)红木座架和菊花石山子 清,清代皇家造办处为宫中珍藏的历代珍玩配造了巧夺天工的座、托、架,令人难以忘怀,此架便是其中之一。,(图284)紫檀寿山石座 清,此座构思奇巧、造型别致、作工精美,与所承托之石浑为一体,相映生辉。这类小件木器严格来说算不得家具,旧时称“小器作”,与“桌椅铺”等不属同一行业,但它们也都体现出木匠们的高超技艺

17、。,(图285)鸡翅木无联帮棍四出头扶手椅清早期,通高1045mm,搭脑与扶手的四出头部分均做成圆滑形状,俗称“鳝鱼头”。此椅用料尺度合理、制作工艺规范、四件成堂,为标准的苏式形制,当为清代早期的产品,与明式风格一脉相承。,(图286)鸡翅木无联帮棍四出头扶手椅清初,四出头扶手椅鹅脖与前足不是一木连做,退后另立,不安联帮棍,这几个特征在明代早期就出现。此椅各部分比例匀称。,(图287)老花梨木无联帮棍圆梗直搭脑四出头扶手椅 清初(,搭脑、扶手、鹅脖都采用圆梗直料,用材细巧,背板微微作弯。鹅脖后退,使笔直的扶手显得很别致,趣味高雅。,(图288)鸡翅木无联帮棍文椅 清初,通高1010mm,搭脑呈

18、桥梁形曲折婉转,鹅脖、背板分别弯成优雅的S形,相互之间遥相呼应。独板靠背宽大,与搭脑接合处镶平。,(图289)红木镶云石高背文椅清中期,搭脑三曲,俗称“骆驼背”式。靠背三隔堂,镶云石。座面下荷包牙板螳螂肚,构件细、材质精、形体柔和,是苏式高背文椅清代中期富有特色的品种。,(图290)红木镶瘿木圆梗直背椅 清中期,此椅直背独板,上部正中浮雕卷草如意头图案;前腿足间壶门牙板阴刻盘阳纹,与之相对应。椅面为精选瘿木板镶成,高雅华丽。此椅乃清代苏式扶手椅的精品。,(图291)榉木平直牙条玫瑰清,榉木为江南特有木材,至今仍有榉树在江南分布,榉木家具的分布多在江浙两省。此椅素静、文气,是玫瑰椅的标准形式,具

19、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图292)鸡翅木双座玫瑰椅 清,双座是指可供两人一起坐的椅子。此椅设计合理巧妙,在明清玫瑰椅中未曾见过第二例,是一件罕见的珍品。,(图293)紫檀木圈椅 清,通高955mm,椅座面板落堂,座面以下四面均设桥梁档嵌矮老。步步高式管脚档,靠背独板。通体光素无饰,完全展示材料和结构自身的美感,实为清代紫檀珍品。,(图294)红木仿竹矮笔梗式椅清中期,通高770mm,此椅后背比一般矮背椅更矮,靠背和扶手均与椅面垂直,但形制却不同于玫瑰椅的做法。通体用料均仿制竹节,显得十分精巧,清丽动人。,(图295)菠萝木有束腰笔梗式扶手椅 清中期,此种木材难以考察,民间俗称“黄菠萝”,并非硬木

20、,色橙黄,纹理明显,纹理细致。左、右、靠背木棂上均设 透雕作装饰,刀法活泼生动,可见是高手之作。,(图296)鸡翅木圆梗钩子头扶手椅 清中期,此椅在保持传统做法的同时,将扶手标新立异地改变成了一种新的式样,原鹅脖已不直接与座面相接,与横竖料兜接后构成曲折的钩子头。这种做法,江南匠师称为“钩子头”扶手,而北方人称之为“拐子”。,(图297)鸡翅木云钩扶手搭脑太师椅清,这种民间常见的太师椅也具有宽大、厚重的特点,搭脑与扶手都做成云钩状,很有时代特点。,(图298)红木嵌大理石太师椅清晚期,此椅特点为搭脑两端下弯,端头雕云头如意纹。椅座面为大理石板心,框沿均起圆角,工艺规范。束腰凹凸线,凸线起洼,形

21、成双阳线,是清代线角的常见形式。,(图299)花梨木瓷板彩绘屏背扶手椅清,屏背挖凹做,框内内装子框,中镶薄板,框心嵌白地五彩花卉纹瓷板。两侧假扶手其实是插角钻牙装饰,也嵌曲尺形瓷片,白地红花,非常明快。,(图300)红木云石五屏式扶手椅清晚期,新红木是相对于老红木而言,所谓老红木越来越少之后,又有商人将类似品种进口,作为替代品。新红木表面略显粗糙,有永远打磨不细的感觉。,(图301)红木桥梁档小灯挂椅清乾隆,此椅形体矮小,高790mm。靠背圆形开光内镶瘿木,系后配。整椅用方料,率直方正。这种椅子风格简朴,使用便利,民间俗称“书房单靠”。,(图302)红木仿竹节靠背椅清晚期,此椅为四件一套,与书

22、桌配套使用,都以仿竹节为自身的造型特色,民间称这种做法叫“竹节芝麻梗”。清代晚期这种仿竹节的做法很普及。,(图303)红木笔梗式靠背椅清,此椅后靠背的六根圆梗与椅腿上端均向后弯倾,搭脑与后腿套榫连接。该椅形制规范,为清式笔梗椅的标准样式,也是一件艺术精品。,(图304)紫檀木海棠式透孔鼓墩 清,两头小、中腹鼓、形状似鼓,所以称为“鼓墩”。腹部四孔开海棠式,孔边盘阳线,整体圆浑饱满,颇具明式风味。,(图305)红木五开光夔龙纹鼓墩清中期,高480mm,墩面圆板镶平面,周边雕鼓钉。立柱中段铲地雕刻夔龙纹,这种形式的坐墩在清中期流行,是苏式鼓墩常见的式样。,(图306)红木十字档方凳清,苏做家具省料

23、施工,精打细算,绝不浪费。该凳腿内对角十字连脚桥梁档设在上部,接近角牙的拐弯处,使人感到内外彼此呼应。此凳的结构和造型都属罕见。,(图307)红木攉脚花牙方凳清晚期,凳面412mm见方。此凳方腿直脚,脚足做方雕回纹,安置锼空回纹花牙。此凳制作规范,做工讲究。,(图308)花梨木画珐琅面心八角小书桌清中期,小桌四足斜立外撇,镶装饰牙板,匠师俗称“关刀脚”,造型别致,五彩珐琅做面心,桌面截角成八角形。现藏苏州文物店。,(图309)红木长书桌清,此类案一般称平头案,根据其功能而分别其名。素牙头、圆直腿、面侧冰盘沿富有苏式线脚的特点,有强烈的明式家具气息。,(图310)红木折角牙桥梁档长书桌 清,此案

24、折角牙桥梁档,安六矮老。此种形式被南方匠师称作“仿铜器出戟”,十分别致,这是苏式书案清代出现的新品种。,(图311)红木拱壁纹圆头琴桌,琴桌属陈设性家具,讲究雕花装饰,抛头圆卷雕饰如意,牙板变化丰富多样,横档变成绳纹系玉壁,嵌圆结。,(图312)紫檀木透雕双龙纹画案清早期,案面长1405mm,两足间牙条起阳线卷云纹,是清代家具采用的“五宝珠”装饰式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腿足的上下横档之间雕刻的降龙垂云头图案,保持有明代装饰的特点遗风。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家具,为苏式家具随历史进程不断演化而留下了实物佐证。,(图313)鸡翅木套叠式画案清,此案用材乌黑发亮,民间匠师俗称“黑鸡翅”。上部桥梁档与侧枨

25、相接,围成一个层面,牙条与桥梁档之间又形成空隙,好似两层叠落,所以取名套叠式,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形式。,(图314)花梨木座架式长条案 清,案面长2760mm,在结构上标新立异,设计独特,这也是“苏做”与“京做”、“广做”的区别之一。在两端设计了一对座架,座架采用长短料兜接面成。,(图315)老花梨木翘头案清初,翘头案的基本形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四足着地,前后腿足间安管脚档,或上或下;另一类前后腿足落在一根横木上,江南匠师称“拖”,北方木匠称“托子”。此案属头一类。,(图316)楠木供桌清晚期,此桌用料粗大,形态坚实。其形式多为清代晚期产品。束腰较高,钩子头兜料攉脚花牙可认定为苏州所造。桌面长1

26、360mm。,(图317)鸡翅木长桌清早期,横档造法很有特点,民间俗称“方汉纹攉脚钩子”式,结子叫“嵌铜样”,意为取源于古代铜器、玉器之类的装饰。苏式家具历来重视吸收传统纹饰加以变化,此桌即是一例。,(图318)红木无束腰小桌清中期,桌面长825mm,高815mm。腿足与桌子边抹粽角接合,无束腰,以兜料攉脚牙档加固和装饰,形体简约空灵。,(图319)红木小方桌清晚期,桌面720720mm。通体圆材,仅在罗锅枨处有一处微妙变化,显得格外文静,整体感很强,特别适宜放置在庭院或斋室中使用。,(图320)花梨木四仙桌清中期,全体使用方料,桌面和桥梁档之间嵌黄杨木结子,在整体棕红色调中点缀以橙黄,更显色

27、彩亮丽。,(图321)红木粉彩瓷面八仙桌清道光,桌面923mm见方,粉彩瓷面做边框后落入子口槽内镶平,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象这么大一块整面粉彩瓷片烧造完好而不变型,实属不易。此桌工艺精致,是晚清家具之佳品。,(图322)红木仿竹棋桌清,此棋桌桌面正方,用时可翻揭,双面使用,一面为象棋一面为围棋。棋盘桌面下有藏室,供存放棋子使用。桌面平镶瘿木,色彩明亮。这是清式棋桌的标准样式。其余类此,有简有繁。,(图323)花梨木鼓腿抛牙大圆台清晚期,腿部上方下圆,民间俗称“牛腿脚”,脚足立雕云纹卷珠,垫扁圆珠落地。束腰分段盘阳线爆仗筒。清代晚期圆桌、台大致都是如此。,(图324)红木半圆桌清晚期,桌面圆径11

28、20mm,两半桌拼合成一个圆桌。冰梅格圆形脚踏,束腰线多层繁复,牙板饰云纹卷珠。是比较典型的清代晚期作品。,(图325)一桌四椅清,一桌四椅是清代常见的成堂配套家具,这套仿竹节家具完好无损,藤面虽重修,但仍能保持原貌,实属难得。,(图326)鼓形圆台五墩 清,这种圆台配五墩的完整家具在民间已不多见,这套台墩都是原物,精美完好,现藏苏州怡园。,(图327)红木镶大理石花几 清,无束腰,插角兜料方曲纹嵌珠。此几不尚繁琐装饰,简约大方,整体感强,有明时遗风,只是脚足剜割过分纤细,体现出时代标志。制作年代当属清代中期。,(图328)红木有束腰高花几清末 清,高1340mm,此几当为清代中期最为流行的款

29、式之一,但传世实物比较少见,江南各地名园中尚有陈设。该几是清末民初时所制。,(图329)楠木隔层茶几清晚期,方料直足,简单实在,是清代晚期很少不求华丽的家具形式之一。,(图330)红木绳壁档茶几 清晚期,此几采用牙板包腿做,雕阳线卷草纹。施云垂牙头绳壁档。这种款式在清代晚期非常流行,一般都陈设于厅堂之上。,(图331)榉木独板素围屏榻清早期,此榻为独板三屏式,通体光素,线形在平直中求变化,造型轮廓并无单调之感。此榻在佳士得1994年拍卖,以1265美元成交。,(图332)红木鼓腿抛牙云钩纹围屏榻清,这种云钩装饰形式在同时代的椅、案、凳等家具款式上时常出现,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此榻后背中央安大理石

30、方景装饰,效果新颖。,(图333)铁力木镶云石七屏围榻清中期,榻长2130mm,苏式围屏榻镶嵌大理石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除选用优质硬木外,十分注重石面品相,注重石面色泽和图案。此榻七屏,七面理石天然纹理变化有趣,犹如七幅水墨山水画。,(图334)红木云石方圆景七屏围榻 清中期,大挖马蹄,脚下填圆台形扁足,形体硕大的卧榻有一种凌空不凡的感觉。所镶屏风四方一圆,变化有致,云石色泽莹润,气象生动,为大榻平添无限风光。,(图335)红木鼓腿抛牙镶云石弥陀榻 清乾隆,这种小榻据称是用来习静坐禅、谈玄挥尘的,民间称之为“弥陀榻”。此榻材美工精,造型大气,弯腿足下的小足俗称“蜒蚰足”,对榻身有帮衬作用。,(图

31、336)紫檀木圆脚橱清初,高1315mm,上窄下宽,橱脚外圆内方。橱内有抽屉一对,分隔空间,可贮存衣物。此橱造型敦厚,是一件相当标准的圆脚橱。,(图337)榉木四门三抽屉书橱清中期,此橱的特点是上层三面设圈口透空亮格,下层为双门柜,柜门素面。中间三个抽屉,屉面雕夔纹,略显粗糙。,(图338)红木双层双门书橱 清中期,这是在追求华饰的年代中文人用具崇尚朴素的一个实例,此橱保持最基本的形制样式,简洁明了,比例匀称、赏心悦目。此橱高1635mm。,(图339)榉木嵌石大地屏清,屏高2515mm,底座宽1325mm,体积庞大。浮雕细密,刀法流畅,线条婉转自然,富有清新明快的装饰格调。宽大的屏心云雾变幻

32、,气度不凡,是清代石屏精品。,(图340)红木嵌大理石小插屏 清,屏座施常规制法,八字牙板壶门式,饰阳线卷叶纹,朴素雅致。屏心亦是一块难得佳石,似苍翠叠嶂、自然天成。,(图341)红木菊花石小插屏 清,高550mm,此类插屏一般放置于案桌或天然几上,对室内美化起到很好作用。此屏心为名贵的菊花石,装饰效果独特。,(图342)楠木圆景座屏风清末,屏架采用十字连座式,立柱的前后和侧面都立钻牙,雕方汉纹。上部半圆档托接圆框镶画板圆景,一面刻花卉图案,另一面刻诗文。,(图343)红木嵌云石大挂屏清,高2200mm,一对。如此宽大挂屏,两两相对,挂在厅堂上,实在是显赫有气势。红木屏板上部镌刻诗文,下面嵌圆

33、形云石,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图344)红木嵌青花瓷板挂屏清晚期,高870mm。挂屏四幅成堂,瓷板形式如同水墨山水,与云石自然纹理趣味不同,有清新淡雅之美。苏做挂屏广泛选用不同材料,此为实例之一,(图345)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清,通体圆材,高470mm。罗锅枨加矮老,形体坚实,有明式风格。凳面冰盘沿起一道阳线,可证其为清时物。四足底加铜筒状足,以防木脚朽损。,(图346)红木有束腰管脚枨方凳 清,高520mm,成对之一。牙条锼出优美的“洼堂肚”,南方匠师谓之“螳螂肚”是也。此凳的制作年代应在清代较早的时候。,(图347)有束腰瓷面圆凳 清,高490mm,八件之一。现收藏于颐和园,当为康熙

34、时期制造。此凳全身光素,四足带托泥。凳面心瓷板为专门烧制,图案为螭虎灵芝团花,超脱自在。,(图348)紫檀五开光坐墩 清,此墩形制具有清代前期的风格特征,这种形式在当时风行一时,现有不少传世佳作。坐墩造型从整体上看有从粗硕向修长发展的趋向。 面径29,高47厘米,(图349)紫檀五开光坐墩 清,面径340mm,腹径420,高480毫米。 成对之一。面心用瘿木装板,采用落堂踩鼓式,当为清代中期产物。,(图350)紫檀直棂式坐墩 清,这种造型吸受了直棂格窗的做法,外形颇似鸟笼,疏透齐整。这种做法相当省料,长料短料相间,没有使用粗大木料。 面径29; 高47厘米,(图351)黄花梨小交杌 清,由八根

35、直材构成,是交杌的基本形式。此马扎是清代中期所制,与北齐绘画作品中出现的交椅形象没有差异。民间使用的交杌,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它的原来结构。 面支平47.5 39.5, 高43厘米,(图352)黄花梨上折式交杌 清,交杌面不用绳索编屉而代之以两方可以折叠、中间安有直棂的木框。此种交机折叠时,机面向上提折,与一般的软屉折叠方向正好相反。这种形象的交杌在清代家具中极其罕见。 面支平56 49; 高49厘米,(图353)榉木夹头榫小条凳 清,此凳为案形结构,四腿足侧斜显著,采用夹头榫联接。独板厚材,腿足线脚及牙头都做得憨厚纯朴,宋元绘画作品中常出现这种条凳。 49.5 15,高40厘米,(图354)柞

36、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二人凳 清,柞木属槲树类,虽不是硬木但质地坚韧,其特点明显,在黄褐色质地中,有深色数厘米长、两端有尖的条纹。这种长凳在南方被称为“春凳”。北方人称“二人凳”,只有尺寸较大,接近小榻的才叫春凳。83 31,高39厘米,(图355)榉木小灯挂椅 清,通高835mm,典型“苏做”小型灯挂椅,比一般常见制式小些。造型简练、用材粗硕、有一种稚拙的雅趣。 座面43*37,座高37, 通高83.5厘米,(图356)红木小靠背椅,此椅搭脑形式俗称“牛头式”,传世之作都形制相同,大小尺寸略有差异,当时曾成批生产,生产时期从清代前期延续至清晚期。 座面48*44; 通高85厘米,(图357)紫

37、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清,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椅子一般都是前后腿穿过椅面,上下一体连做,所有座面下无束腰。清中期以后情况大为不同,有束腰的椅子越来越多,是重形式而轻结构的一种表现。此椅保存完好,连原配藤编软屉都毫无损坏,是清代家具中最有代表性的家具之一。 座面63 50, 座高49; 通高99厘米,(图358)黑漆炕几 清(,长1290mm 345,高372毫米,由三块厚板制成,髹黑漆,不施任何雕饰。在两侧板式足上开孔,造型古雅。通体重硕,圆浑无硬棱,气质沉穆,似出于高手设计,绝非普通木匠所制。此器为艺术珍品。,(图359)鸡翅木三屉大炕案 清,长1910mm,炕案有带抽屉的一种,如此图者为大者,

38、除放在炕上使用外,也可置于地上摆放。装饰图案有清代风格。,(图360)红木无束腰裹腿直枨仰俯山棂格半桌 清,所谓“仰俯山棂格”是指直枨和桌面之间的棂格制成“山”字形。裹腿做法在红木家具中不常使用,多见于明式紫檀或黄花梨家具,所以此桌常被误认成紫檀器。,97 63,高82厘米,(图361)南柏无束腰直枨加矮老半桌 清,南柏色黄而洁净,略似黄杨木,可列入珍贵木材。此桌面为桦木,易开裂。这种直枨加矮老的作法并不多见。所谓“半桌”是与方桌相对而言。,98.5 67,高84.5厘米,(图362)黄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方桌 清,桌面935912mm,四面牙条浮雕花卉,为清代前期产品。,(图363)紫檀无束

39、腰裹腿罗锅枨加矮老条桌 清,此桌为明式家具风格,但实为清代制品。虽做工精致,可矜持拘谨的感觉仍不免处处闪现。这种家具可能是清代前期宫廷中定制的。,106 35.5,高83.5厘米,(图364)紫檀壸门牙条条桌 清,颐和园藏,清宫中的工匠曾试图对明式家具的形式有所改造,这个条桌就是清早期的木匠在明式条桌的基础上,去掉左右壸门牙条,使之不能完整交圈,形象因而支离。 105*35,高83.5厘米,(图365)紫檀一腿三牙条桌 清,故宫博物院藏。一腿三牙式的牙条及牙角均用板材制成,此桌却化实为虚,采用细棍,即罗锅枨加矮老的做法。发展了明式条桌的形式,简洁明朗,可谓成功。 105*36.5,高82厘米,

40、(图366)榉木罗锅枨加卡子花平头案 清,匠师越出常规,把几种做法巧妙地揉合到一起,运用自如,并没有明显地标新立异。小案长845375,高830mm,形体很小,所以不用夹头榫也不会影响它的坚固程度。,(图367)黄花梨方角柜 清,82.5 47,高161厘米,这是一件硬挤门,无柜膛的“一封书”式方角柜。“一封书”指小型方角柜,柜顶无顶箱,体形方正平直,犹如一套中式木版书,故名。 北京市文物局收藏。,(图368)黄花梨百宝嵌大四件柜 清,立柜187.5 72.5,立柜高195; 顶箱187.5 72.5,顶箱高84; 通高279厘米。 此柜体形巨大,清式朝服可整体不折叠挂在柜内,京城匠师称之为“

41、朝衣柜”。柜上的嵌饰无贵重材料,柜面亦为黄花梨包镶而成,并非真材实料。,(图369)黄花梨百宝嵌高面盆架 清,通高2015mm,故宫博物院藏。此物在造型上承袭明制,周身用玉石、绿松石、玛脑、象牙、牛角、金、银等贵重材料镶嵌出山水人物。这种豪华贵的家具,在故宫中也不多见。,(图370)红木甘蔗床 清,此物是用来榨取甘蔗汁的用具,下方形制如板凳,向一端倾斜,有利于蔗汁从流槽流入容器。造型古拙,坚实耐用。29*11,高27厘米,(图371)柞木枕凳 清,20.8*7.5*高9.8厘米,凳面微凹,长不及尺,夏天之枕用。一般要在凳面扎缚棉垫。还有一个用途是中医让病人把手腕搭在凳凹处,以便把脉。,(图37

42、2)清初家具陈设一角,总体而论,清代乾、雍时期的家具材美工良,装饰性较强。清前期的家具具有许多明式家具的遗风,人们往往把这部分家具归于明式家具。,(图373)清前期厅堂布置,清代前期慢慢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开始出现“清式意趣”,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满汉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具体产物。,(图374)紫檀大多宝格清康熙,整体的社会背景家具风格形成的重要外界因素,清代崇尚富贵华丽、繁华装饰,所以清式家具注重形式,在表面处理上下很大功夫。,图375紫檀高束腰太师椅,(图376)榆木有束腰三弯腿大太师椅清中期,“晋做”柴木家具之代表作。榆木分布比较广,有江浙一带的“南榆”、有古时进口的“紫榆”、有北方各地

43、都有的“北榆”。此椅为“晋做”选北方榆木,花纹大、质地温存质朴、色泽明快,可谓价廉物美。,(图377)北京故宫乾清宫内景及宝座清,清时的宫廷造办处,在中期由精通艺术、又有地位的官员掌管,还有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能工巧匠,人材济济,集天下之精粹,为清宫家具的精工细作提供了可靠的客观条件。,(图378)北京故宫养心殿正间宝座、屏风、香几等 清,表面上看,清代家具的求变索异令人目不遐接,但从整体审度,则使 人感到呆板、缺乏生气,精致过分,却缺少内涵。,(图379)北京故宫养心殿正间宝座、屏风、香几等 清,表面上看,清代家具的求变索异令人目不遐接,但从整体审度,则使 人感到呆板、缺乏生气,精致过分,却缺

44、少内涵。,(图380)北京故宫养心殿后寝宫内景 清,清式家具的品种繁多,是以前各代无法比拟的。其造型变化无穷,以炕案为例,在其基本结构之上,从皇帝专用至普通百姓家的粗制简造,工匠们造出了数不尽的变体花样。,(图381)北京故宫长春宫内陈设 清,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为首选。当然,象这样皇宫中专用的家具更为讲究,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图382)北京故宫三希堂内景 清,用料清一色紫檀,选材要求绝对无疤,色泽均匀。在结构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采用一木连作,绝不用小材拼接。,(图383)北京故宫雕漆家具及

45、其陈设 清,清宫内的漆饰家具种类繁多,雕漆便是其中之一,纹饰华丽、雕镂精细。这些家具多是乾隆或者前期的康熙年间制造的。,(图384)光绪皇帝大婚洞房 清,道光以后被史学家们称为清代晚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走向衰败,家具行业也受了很大影响,皇家家具很多交由民间作坊制作,工料都不精良,并有许多比较粗糙的家具流入颐和园。,(图385)紫檀高束腰六方座面凳清中期,高420mm,高束腰内挖鱼门洞,牙子下装浮雕五宝珠的小牙条。坐面立面起地浮雕拐子回纹。此凳造型美观,实用耐看。,(图386)紫檀四面平罗锅枨马蹄足大长方凳清初,尺寸比一般的方凳要大,座面长700mm。通体使用方材例棱,所有横竖相交接处都以圆润

46、的牙嘴结合,整体风格古朴,凝重。,(图387)黄花梨四出头大官帽椅清早期,通高1170mm,与典型的苏作四出头官帽椅结构相同,但尺寸硕大且更具有装饰性。后背板嵌云石、嵌瘿木板心刻有书法。清前期保持了明式家具的原有结构特征,但适度地添加了装饰。,(图388)黄花梨躺椅 清中期,此躺椅在造型和某些做法上,与竹制家具相仿。搭脑仿园形竹条枕;靠背、座面和脚凳面平铺木条,仿竹椅平铺竹板。脚凳的前沿牙条为曲柄抽象式如意浮雕,时代特色明显。,(图389)黄花梨轿椅清早期,扶后延伸较长,尽头翘起,以利于坐轿者双手持握,符合人体功能。脚踏板很宽厚,便于乘坐者在轿子行进过程中保持平衡。此种造型是传世家具中极罕见的

47、品种。,(图390)紫檀五屏式扶手椅清中期,通高93mm,成对之一。攒拐子扶手和卷书式搭脑,后背为三屏风式,每屏内心镶嵌黄杨木雕“福庆”图案。此椅的造型以直方为主形,整体和部件的比例匀称。,(图391)紫檀小宝座 清中期,束腰、托腮一木连作,如意式腿足下有托泥承托。宝座靠背、扶后内外均有铲地浮雕,饰螭纹玉壁,腿足上刻云纹,做工相当考究,制作手法比较早。,(图392)木胎黑漆描金有束腰带托泥大宝座清,宝座硕大,座面长达1400mm,鼓腿彭牙,牙条的壶门曲线婉转自如,颇具神韵。宝座的腿足向内大弧度兜转,工匠称之为“内翻大挖”,形象颇似象鼻。明代的香几、绣墩都有类似的腿足,气势圆浑。制作时代大约在雍

48、正时期,表面饰髹黑漆,沉穆庄重。,(图393)紫檀包角镶铜炕几清中期,几长780mm,上好紫檀精制。造型素雅明快,錾花铜包角,铜足套在色彩上与紫檀木形成冷、暖、明、暗的对比,相映生辉。,(图394)硬木弧形凭几清晚期,几面呈弧形。几背面有条与面板弧度相同的横穿带,用增强几面强度。凭几是人们席地而坐时用来倚伏的小型家具,古时极为流行,宋代以后,凭几随着垂足高坐而消失,传世的木质凭几实物比较罕见。,(图395)紫檀折叠式两用炕桌清中期,此炕桌可称得上构思奇巧,合拢后成为可携带的长740mm、宽580mm、高350mm的文具箱,箱内容纳两个双层锦盒,盒内装六十件精美文具,可算得上紫檀绝品,藏故宫博物

49、院。,(图396)紫檀瘿木面长方香几清中期,香几造型直方,通体方材,各部件棱角爽利,腿足贯通而下,稳定方正。束腰与牙子一木连作,四腿格角上接牙子,下接管脚枨,管脚枨落地。香面为瘿木镶成,足腿内嵌楠木拐子小牙条。,(图397)花梨石面五足圆花几清晚期,高950mm,腿足和几面为双劈料仿竹制,几面下部由一变体“五合如意”透雕饰件与外撇的五足相连。此为清晚期之精品。,(图398)紫檀夹头榫雕花小平头案清中期(,案面长1280mm,夹头榫结构。云头牙子造型生动,曲线线条舒缓流畅,翻转自然,富有一种韵律美;满地图案繁而不俗,委婉古雅。,(图399)鸡翅木夹头榫大画案 清中期(,案面长1920mm,为攒框打槽做,内装髹漆面板,腿足用料粗壮。此案保存完美无缺,惜已流失海外。,(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