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4987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一、 总复习的指导思想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依据,以小学数学教材为蓝本,以市中区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依靠端正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复习中,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注意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复习,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和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总复习的任务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

2、结构。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的缺陷。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三、总复习的内容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回顾与整理”为基础,本单元是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扩展。 主要包含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对以上三个领域内容

3、进行综合应用。四、学情分析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和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与分析,为毕业总复习积累了一些知识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对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还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而且五年的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使得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给小学毕业总复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学困生对知识的遗忘率更高,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霍家街小学总校五年级有19个教学班,无论知识掌握情况,还是学习习惯方面,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别。五、总复习的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必要

4、的应用技能。2.经历对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六、总复习内容及具体进度安排(总计38课时)复 习 内 容课时具体复习安排复习重点与难点数与代数13课时(5.24.- 6.15)数的认识P113-P 116

5、2课时第1课时:“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13题。第2课时:“应用与反思”第48题。重点:数和式的概念、运算以及实际应用。难点: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数的运算P117P1203课时第1课时:四则运算“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 第1-2题。第2课时:四则混合运算“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3-4题。第3课时:“应用与反思”第5-9题。量的计量P121P1201课时“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14题。比与比例P123P1242课时第1课时:“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14题。第2课时:补充扩展内容。式与方程

6、P125P1272课时第1课时:“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14题。第2课时:“应用与反思”第411题。检测与反馈3课时第1-2课时:检测第3课时:反馈空间与图形12课时(6.16 -6.20)图形的认识与测量P128P1337课时第1课时:线与角知识的“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1-4题。第2课时:多边形和圆知识的“回顾整理”,补充扩展题目。第3课时: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回顾整理”,“应用与反思”第5-6题。第4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含义和计算等知识的“回顾整理”,“补充应用与反思”第6课时:体积含义、单位、体积公式及推导“回顾整理” “应用与反思”第7-12题。第7课时: 补充扩

7、展“应用与反思”。重点:图形的基本特征、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及应用难点:应用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图形与变换P134P1351课时 “回顾整理” P134第一个红点,补充扩展“应用与反思”。图形与位置P134P1351课时“回顾整理” P134第二个红点,“应用与反思”第13题。检测与反馈3课时第1-2课时:检测第3课时:反馈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6.23-6.24)统 计P136P1381课时“回顾整理” P134第一个红点,“应用与反思”第14题。重点、难点: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可 能 性P136P1381课时回顾整理” P134第一个红点,补充扩展“

8、应用与反思”。策略与方法3课时 (6.25-6.27)策略与方法P118P1243课时第1课时:转化第2课时:数形结合第3课时:解决、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重点、难点:策略与方法应用。毕业模拟测试与反馈(6.287.5)8课时模拟测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重点、难点:做好试卷的细致批改、精确分析、详略得当的讲评。七、总复习措施与策略(一)总复习措施复习原则:自主复习,突显主体环 节:课前自主整理交流梳理构建练习巩固提升 让学生经历整理、构建、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不但对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总复习策略1.提高学

9、生的学习积极性 A.分优、中、差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复习的认识。 B.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2.分层复习,关注全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大面积提高复习效率。(1)目标分层 复习时,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如陈老师的这节课中自主整理复习。(2)练习分层 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练习必做与选做的关系。(3)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3.实行学生作业追踪反馈,做到有错必改,有错必懂建立学生作业情况反馈登记,不

10、仅指学生能及时订正,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我做得好吗?哪个层次的题有错?为什么出错?计算、理解了吗?会自我订正吗?找出错因。4.分类复习与综合应用相结合复习一开始,为便于使学生对每部分的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我们往往采用先分类复习后综合应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学生在分类复习时看似掌握得很好,一到后面综合应用,前面的知识缺陷就突显出来。因此可采用分类复习与综合应用相结合的方法。5.建立“合作共赢小组”老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复习过程中,还可采用小组合作,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6.加强学科教研与优秀资源的利用凝聚五年级19位数学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发扬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精神,加强每一个知识点,每道典型题目,每一节复习课,每一块知识的研究,特别是对以前研究不深入、未研究的课研究;上好每节复习研究课,准备好每节复习课;搜集、提高、改进、利用好本学校及区小学教研室多年积淀的优秀复习资源(案例、试题、课件);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学科杂志、网络的优秀、可借鉴性资源,真正做到学习和研究的有效,全面提高总复习的质量。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