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676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病例选择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先心病介入治疗 -适应症与病例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胡 浩,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1982年Kan首先应用球囊扩张导管对先天性PS进行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PV)。 1984年Lababidi报告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80年代中期国内广泛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适应症 明确的适应症 典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跨瓣压差50mmHg。 各年龄均可,2-4岁为佳。 外科手术后再狭窄 相对的适应症 典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跨瓣压差30mmHg,合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显示右心室肥大,行右心室造影 可见瓣膜狭窄射流征。 新生儿重

2、症肺动脉狭窄 重症肺动脉瓣狭窄并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非适应证 单纯性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但瓣膜正常者。 重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伴重度三尖瓣返流需外科处理者。,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方法 可用单球囊/双球囊法/双叶球囊法/超大球囊法。球囊/瓣环直径比率1214。对发育不良型的肺动脉瓣狭窄应选择的球/瓣比达1416。对重PS要用球囊导管从小到大的直径逐渐扩张。,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前后,成功标准

3、:跨瓣压差下降50% 疗效 文献报道疗效显著,肺动脉跨瓣压可下降75%以上,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适应证 明确适应证 典型主动脉瓣狭窄,心输出量正常时经导管检查跨主动 脉瓣压差50 mmHg ,无或仅轻度主动脉瓣返流。 相对适应证 重症新生儿主动脉瓣狭窄。 隔膜型主动脉瓣下狭窄。 非适应证 主动脉瓣狭窄伴中度以上主动脉瓣返流。 发育不良型主动脉瓣狭窄。 纤维肌性或管道样主动脉瓣下狭窄。 单纯主动脉瓣上狭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成功标准,成功标准:主动脉瓣压差下降50。 疗效评价 即刻疗效:与外科手术切开相当 长期随访:与PBPV

4、不同,再狭窄率高,生存率未改善,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适应症 获得性或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瓣口面积1.5cm2 Wilkins超声积分8分 二尖瓣狭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不宜外科手术者 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者 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者经食道超声证实无左房血栓者 PBMV/二尖瓣外科分离术后再狭窄 二尖瓣狭窄合并其他可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PBMV的病例选择,一般原则(适应症与禁忌症),PBMV的病例选择,注 A:适应症 B:相对适应症 C:禁忌症 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90mmHg 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PBMV的病例选择,进一步说明 超声积分较高:超声积分与PBMV后急性血流

5、动力学改善之间的相关相并非很好,超声积分10分者PBMV亦能取得满意的即刻效果。但这类患者PBMV只作为姑息性手段或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时选用, 轻度二尖瓣狭窄:大多研究表明轻度二尖瓣狭窄(MVA1.5cm)PBMV的即刻和远期效果良好,但是否可以改善长期预后尚待观察。是否行PBMV 以患者症状为指标。 肺动脉高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外科手术的风险很大,而PBMV却较为安全。但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进行PBMV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讨。肺动脉压90mmHg合并左室内径35mm的患者由于左室废用性萎缩,二尖瓣狭窄解除后不能适应突然增加的血流负荷,而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可致死亡。故严重肺高压并左室过小

6、者应视为PBMV的禁忌症。 外科分离术后再狭窄:外科分离术后再狭窄的病人常合并有较严重的瓣膜钙化,虽瓣膜条件差,PBMV仍可达到满意效果。至少可延迟瓣膜置换时间。,PBMV的病例选择,未成年人的PBMV :未成年人的瓣膜条件一般较好,钙化轻,多为交界粘连,合并的肺动脉高压亦为可逆。PBMV效果好,操作也无特殊之处。注意点是病情易反复,应加强抗风湿治疗。 合并其他瓣膜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同时扩张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不影响;中重度换瓣。 肺动脉瓣狭窄:同时扩张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不影响,PBMV后多可减轻。 三尖瓣狭窄:同时扩张 三尖瓣关闭不全:不影响,PBMV后多可减轻。 妊娠合并二尖瓣狭

7、窄 有限资料表明:妊娠患者PBMV可取得满意效果。为避免妊娠早期射线对胎儿的影响合妊娠晚期膈及上抬对操作带来的影响,这类患者应在妊娠5个月后PBMV。,左房血栓的检测和处理 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血栓发生率 窦性心律不伴有中度以上(60mmHg)肺动脉高压:左房血栓可能性极小。 窦性心律伴肺动脉高压:左房血栓率 3% 房颤患者:血栓率27.4% 外科换瓣患者:血栓率15%-44% PBMV前的抗凝原则 窦性心律不伴中度以上肺高压经TTE检查无血栓,不抗凝。 窦性心律伴中度以上肺高压经TTE检查无血栓者需经TEE检查,仍无血栓者不抗凝。 房颤者TTE检查无血栓后经TEE检查仍无血栓,不抗凝。 房颤或

8、窦律伴中度以上肺高压者经TEE检查无血栓,但于24h 后才手术者,术前静滴肝素预防新鲜血栓。 左房发现血栓者应华法令抗凝或尿激酶溶栓。 有栓塞史者应抗凝612个月后PBMV. 对左房血栓的处理 抗凝:华法令2.5mg . Qd1624w 可使血栓溶解消失。 溶栓:尿激酶100万u VD37d可使小血栓溶解消失。,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成功标准 二尖瓣面积2.0cm2 左房平均压11mmHg, 跨瓣压差6mmHg 心功能提高级以上 疗效评价 近远期效果等于、甚至优于外科闭式分离术 可取代闭式或直视分离术 是单纯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治疗,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主要用于主动脉

9、缩窄外科手术后再狭窄 肺动脉分支狭窄球囊血管成形术 一般选择球囊直径为肺动脉分支狭窄直径的34倍。 成功的标准跨狭窄部收缩压差较术前降低50。 肺动脉分支狭窄的球囊扩张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危险性大。,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主要用于 肺动脉狭窄, 外科术后的血管狭窄, 与球囊扩张成形术结合应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经导管血管堵塞术,适用病种 血管瘤、 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如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冠状动静脉瘘 系统循环肺血管侧支循环、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姑息分流术后,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历史回顾 海绵塞法:1967年Porstm

10、ann等经心导管应用泡沫塑料堵塞动脉导管未闭 ,现已趋于淘汰。 Rashkind双面伞法:8O年代以后在临床上试用1000多例。可适用于PDA内径29 mm,体重5 kg者。由于残余分流率较高,并可导致严重的溶血发生,目前已不再使用。 Sideris纽扣式补片法:90年代以后在临床试用。因残余分流率较高,而且补片易移位或折叠。国外一些国家也已不再使用。 弹簧圈堵塞法:有 Cook公司的PDA堵闭可控制释放弹簧圈及德国PTM公司的PDA可释放“哑铃状”螺旋形弹簧圈。适用于PDA内径3mm者 Amplatzer法:97年才在临床上用的新方法。其优点是装置较精致,可通过较小的鞘管经静脉系统操作,比较

11、安全,如果病例选择恰当,堵塞PDA的效果很好,Porstmann法,Sideris房缺封堵法,弹簧圈封堵法,Amplatzer封堵法,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适应证 Amplatzer 法 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 ; PDA 最窄直径2.0 mm; 年龄:通常6 个月,体重4 kg。 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提示: 14 mm 的PDA , 其操作困难,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应慎重。 弹簧栓子法 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 ; PDA 最窄直径(单个Cook 栓子2.0 mm;单个pfm 栓子3mm) 年龄:通常6 个月,体重4 kg。 外科术后残余分流。,先天性

12、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关于适应症的进一步说明 PDA的危害 发育迟缓 频发呼吸道感染致肺不张、肺气肿 心脏增大、心力衰竭 不可逆肺动脉高压 细菌性动脉内膜炎 动脉导管严重钙化,手术难度增加 缩短寿命未经治疗平均寿命仅40岁 病例选择方面可一旦诊断成立,即可不计年龄尽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禁忌证 Amplatzer 法 依赖PDA 存在的心脏畸形。 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败血症,封堵术前1 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弹簧栓子法 窗型PDA。 余同上。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

13、3 月第42 卷第3 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器械 封堵器 导管及其他配套器械,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操作方法,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疗效评价 弹簧圈技术 技术成功率:94.7% 残余分流 即刻:36.2% 术后24-48小时:17.7% 术后1年:4.3% Amplatzer技术 技术成功率:98.9% 残余分流 即刻:34.9% 术后24-48小时:12.3% 术后6个月:0.2%,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器,是由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的双面盘状结构,连接两个盘片的中央 部分呈圆柱形,盘片的直径比中央的圆柱部分大14mm。在盘片和圆柱部分缝有聚脂片,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14、适应证 年龄:通常3 岁。 直径5 mm ,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36 mm 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ASD。 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 mm。 房间隔的直径 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禁忌证 原发孔型ASD 及静脉窦型ASD。 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 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 伴有与ASD 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操作方法 麻醉 年长儿及成人局麻,小儿静脉复合麻醉. 穿刺

15、股静脉。 全身肝素化(100Ukg) 将端孔导管送至左上肺静脉内,经导管插入0.035inchX300cm导引钢丝至左上肺静脉 用测量球囊测量房间隔缺损直径. 送入与封堵器相适应的长鞘至左心房中部, 生理盐水浸湿封堵器,将输送钢丝通过负载导管,与封堵器的螺丝口旋接,封堵器完全浸在肝素盐水中,回拉推送钢丝,使封堵器装入负载导管内。 经长鞘管将封堵器送至左心房,在透视和超声引导下释放。 撤除长鞘及所有导管,压迫止血,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缺介入封堵模式图,球囊测量,2D & 3DE Measurements of ASD Size,释放封堵器,Post Closure,2D TEE Appearan

16、ces of AmplatzerTM Device Closure of ASD,Views from RA,Pre- Clusure,Post- Clusure,3-DE Appearances of AmplatzerTM Device Closure of ASD,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Large ASD Using AmplatzerTM Device,Pre - Closure,Immed Post Closure,6 months F/U,Pre-Device,2nd Device,Post Device,3 - DE Multiple ASO Devi

17、ces Closure of ASD,SVC,TV,IVC,Ao,SVC,TV,IVC,Ao,SVC,Ao,3 - DE Multiple ASO Devices Closure of ASD,Pre - Device,Post - Devices,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处理 卧床12小时 静脉给予抗生素, 3-5日。 静脉注射肝素50mg,2/日,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 ,2/日,35天。 口服阿司匹林10mg/kg/日,疗程3月。 并发症 残余分流 :较少见。一般不需处理。 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是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近期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评价 技术成功率9

18、8%以上 并发症发生率2%左右 残余分流:极少 心脏形态 RVOT/RV术后迅速明显缩小 心胸比例缩小,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解剖,室间隔的组成 膜部间隔 漏斗部间隔 肌部间隔 室间隔的X-线解剖 LAO 45 X-线与室间隔平行 RAO 30 X-线与室间隔垂直,室间隔缺损,发病率 先心病占出生婴儿的8 室间隔缺损占先心病25%50%,居第一位。 病理解剖 膜部缺损(78%) 单纯膜部 膜周部 向流出道延伸 向流入道延伸 向肌部延伸 漏斗部缺损:(流出道缺损、嵴上缺损、干下缺损、) 占20%左右 肌部缺损: 占2%左右,多数呈筛孔状,Amplatzer室缺封堵器,由镍钛合金丝(0.01mm

19、)编织成管状,经热处理定型成双盘状,两盘片中间的腰部为圆柱形。其他结构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基本相同。 封堵器可通过6F8F鞘管输送。,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 膜周部VSD 年龄:通常3 岁; 对心脏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单纯性VSD ; VSD 距主动脉右冠瓣2 mm 、距三尖瓣3mm,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VSD 及主动脉瓣返流。 肌部室缺,通常5 mm。 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心肌梗死/外伤后室缺:虽非先天性,但其缺损仍可采用先心病VSD 的封堵技术进行关闭术。,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禁忌证 活动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

20、,或引起菌血症的其他感染。 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或房室瓣功能。 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者。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 年3 月第42 卷第3 期,室间隔缺封堵术,封堵方法 穿刺股动脉、静脉 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 左心室造影 测量缺损的大小 建立经股动脉左心室室缺 右心室右心房股静脉的轨道钢丝 输送导管到位 封堵器到位 撤管,操作方法,导管穿过室间隔及跨缺损轨道的建立,VSD封堵前后,VSD,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评价 技术成功率:98% 残余分流 即刻微量分流:15% 术后7天:2% 术后6月:0.2% 术后1年:0 心脏功能 舒张末左室内径缩小 心搏出量下降 心脏几何形状恢复,谢谢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