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819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社会保障》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医疗社会保障,本章重点,一、医疗社会保险及其产生与发展 二、医疗社会保险的筹资机制、给付项目及支付方式 三、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 四、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及其改革 五、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及改革 六、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8.1 医疗社会保险概述,8.1.1 医疗社会保险的定义和特点 8.1.2 医疗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一、医疗社会保险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 医疗社会保险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二)特点 1.医疗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对象是全体公民

2、。覆盖面最广,作用最频繁。 2.医疗社会保险涉及面广,管理方式更具复杂性。涉及经济、生产力水平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 3.待遇支付的短期性、经常性。疾病发生是随机性、突发性的。,二、医疗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1.医疗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欧洲 2.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带有明显的自愿性、互助性的医疗保险成为现代医疗保险制度的雏形。 3.德国颁布的职业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4. 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社会政策取得重大发展。 5.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6. 1987年,第40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再次强调建立强制性医疗社

3、会保险制度。,8.2 医疗社会保险的筹资机制、给付项目和支付方式,8.2.1 医疗社会保险的筹资机制 8.2.2 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 8.2.3 医疗社会保险的支付方式,一、医疗社会保险的筹资机制 (一)筹资原则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现收现付),略有节余(有部分流动储备基金) (二)筹资来源:社会共同责任原则 1.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 2.单位(雇主)缴纳保险费 3.政府资助:为政府雇员缴纳保险费;为某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老人、穷人)缴费;基金出现赤字时给予补助;专项税划入基金;税前列支保险费(企业缴纳的保险费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三)筹资方式 1.保险费缴纳有多种方式: (1)固定保

4、险费金额 (2)与工资挂钩 (3)与收入挂钩(不仅仅是工资) (4)按区域缴纳 2.常用方式:工薪税(与工资挂钩)。 优点:(1)考虑支付能力,每个人可以支付得起; (2)有利于控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与工资收入的相对水平,促进收入再分配;,(3)有利于建立随工资水平变化而联动调整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的自然调整机制。 医疗社会保险费率(CR)计算公式: 支付待遇+管理费+必要结余储备金 被保险人工资总额,CR=,二、给付项目 (一)给付原则 1.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 2.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参保者和医疗机构均需履行相应义务) 3.按时、足额、合理偿付的原则 (1)限定在医疗保障范围内发生的费用

5、(2)以参保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为限 (3)仅限于参保人就医所发生的直接医疗费用(不含就医路费、伙食费等) (4)医疗社会保险费用不能偿付给为参保的人,(二)给付条件和待遇标准 1.给付条件: 资格+手续+规章。如凭证医疗、定点就医、逐级转诊。 2.待遇标准: (1)在法律上,所有被保险人享有同等待遇; (2)被保险人实际得到的待遇,依被保险人的病情需要而定,并非人人均等。,(三)给付项目及发展趋势 1.医疗服务给付项目: a、治疗性服务 b、辅助性服务 c、基本药物 2.发展趋势 (1)医疗给付项目由单纯的治疗性服务转向综合性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与康复在内) (2)发展中国家,以“初级医疗保健

6、”或“基本医疗服务”为核心项目 (3)医疗社会保险给付对药物的范围加强限制,三、支付方式 (一)支付的地位和作用 费用支付是医疗社会保险必不可少的环节。 1.三角关系(见下页图) 被保险人社会保险机构医院(药店) 2.保险付费起着配置医疗保险资源的作用(224) 3.费用支付是医疗费用控制的阀门。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和完善是控制医疗费用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医患保三角关系,(二)支付方式: 1.第三方支付方式(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 可分为预付制、后付制 几种付费方式的比较(各有利弊): (1)按服务项目付费:会导致过度医疗,须高度介入管理。 (2)按人头付费:(人数*定额)服务人数上升,服务成本

7、下降预防上升,质量下降。 (3)总额预算制(年度预算)质量下降。固定的年度预算总额,4.定额付费(住院日,门诊次数)过渡医疗,分解门诊,质量下降。 5.按病种分类付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简称 DRGs。 疾病分组每组分级每级定价。或导致过渡医疗,诊断升级。 6.工资制(固定工资):服务下降,积极性下降。 7.“RBSVS”支付制: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来支付医师劳务费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医师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来客观地测定其费用。,2.需方支付方式

8、(被保险人医疗机构) (1)扣除保险:支付起跑线 (2)共付保险:按比例分担 (3)限额保险:保险机构最高限额 (4)定额自付:每次支付定额 上述形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各有利弊,一般加以结合运用。,8.3 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老龄化+基金危机 一、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 二、集服务提供和筹资于一体的“管理式保健”兴起 1.健康维护组织有四种形式 2.优惠服务提供者组织的费用节省机制 三、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独树一帜 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应对老龄化问题并减轻政府负担。,8.4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 及其改革发展,8.4.1 改革的背景及历史沿革 8.4.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9、改革 8.4.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8.4.4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 8.4.5 医疗救助制度 8.4.6 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方向,一、改革的背景与历史沿革 (一)我国传统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1.劳保医疗制度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和及其实施细则建立。适用范围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工矿企业和部门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1951-69年的劳保医疗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共同管理,可以在劳动保险基金项目下支付职工非因工负伤的治疗。1969年,关于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变为企业保险。 2.公费医疗制度 据1952年6月政务院关于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0、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建立。适用范围为各级政府、党派、工青妇、各种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和文化、教育、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二等以上革命伤残军人。1953年,卫生部关于公费医疗的几项规定,将公费医疗的实施范围扩大到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和乡干部。 3.我国传统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1)覆盖面窄 (2)筹资、管理及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沉重,待遇差别大 (3)国家财政和单位包揽过多,缺乏对医疗机构和职工个人有效的费用制约机制。,(二)我国医疗保险改革探索 1. 1981-1985年,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2. 1985-1989年,基本医疗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

11、的筹资机制。 3. 1989-1998年,实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点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首先两江(九江和镇江)试点统帐结合, 后扩大到38个城市进行试点。 4. 1998年至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阶段,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19981214以及各地方的具体规定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1. 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低水平指从国情、财政和企业承受能力出发,确定合理的基本的医疗保障水平。单位6%,个人2%。 广覆盖指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12、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团、民办企业、乡镇企业等)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料济南:用人单位按照上月职工工资总额的8%缴纳,职工按上月本人工资收入的2%由所在单位按月代扣代缴。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 3.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 统筹基金支付住院或大病医疗费;个人账户支付门诊或小病医疗费。一般情况,单位缴费的30%划入个人账户。 统筹基金规定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201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

13、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资料济南:住院的起付标准以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一级医疗机构6%、二级医疗机构9%、三级医疗机构12%的标准确定。 在一个医疗年度内,第二次住院起付标准比上一次降低20%,从第三次住院起不再计算起付标准。 门诊规定病种的起付标准,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参保人只负担一次,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 注:医院分等级管理,划分为一、二、三级;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

14、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最高支付限额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 在职参保人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发生的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照分段计算的办法,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照以下规定分别负担:10000元(含10000元)以下部分,统筹基金负担85%,个人负担15%;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统筹基金负担88%,个人负担12%。 退休人员的统筹基金负担比例比上款同段的负担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个人负担比例降低3个百分点。,

15、4.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 原则上地市级以上统筹,财政专户,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管理。,5.加强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定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 医疗服务的范围、标准和医药费用结算办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等 医疗机构和药店定点管理,医药分开。 视频资料:医疗“第三者”!?(26),6.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待遇不变, 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不变。 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个人帐户的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

16、比例给予适当照顾。 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享受医疗补助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允许一些特定行业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二)公务员医疗补助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1.公务员医疗补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意见200005 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108 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对国家公务员的补充医疗保障,是保持国家公务员队伍稳定、廉洁,保证政府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

17、(1)经费来源及管理 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医疗补助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具体筹资标准应根据原公费医疗的实际支出、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合理确定。医疗补助经费要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核算。,(2)补助经费主要用途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医疗费用补助; 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 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医疗照顾的人员,在就诊、住院时按规定补助的医疗费用。,削尖脑袋考公务员,(3)补助标准 补助经费的具体使用办法和补助标准,由各地按照收

18、支平衡的原则作出规定。 如北京: 在一个年度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5万元以下的部分补助90,5万元以上的部分补助95%。 在一个年度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应由个人负担的部分,退休人员和享受医疗照顾的司局级以上(含司局级)在职人员补助95,其他在职人员补助90。,2.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一些效益较好和承受能力较强的行业和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自办的一种补充性医疗保险形式。主要解决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以外的医疗费用负担。,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

19、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9年试点城市达80%以上,2010年全面覆盖。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 关于印发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宣传提纲的通知(劳社部函2007180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公布),(一)参保范围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料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推开,山东省各高校大学生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20、范围。2008年年底以前,力争50%以上的大学生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3月底前全部纳入覆盖范围。,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大学生包括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不在公费医疗制度保障范围之内,民办高校学生的医疗需求没有制度保障,而多数公办普通高校公费医疗制度仅能解决大学生在高校医务室(医院)看门诊的部分费用,大学生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往往只能通过参加商业保险来解决,难以有效减轻大学生家庭的医药费用负担。同时,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公费医疗经费超支现象,不得不用预算外收入弥补缺口

21、,经济负担重。,山东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为形成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学生参保的个人缴费原则上由大学生本人和家庭负担;有条件的高校可对其给予补助。大学生参保所需政府补助资金,按照高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安排。对困难家庭学生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及按规定应由其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可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多种途径给予资助。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山东省17个市已经

22、全部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参保居民达到330多万人,大学生纳入试点范围,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二)筹资水平 试点城市应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综合考虑居民医疗需求和家庭、财政的负担能力,恰当确定筹资标准。 考虑到不同人群在疾病风险、医疗支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试点城市制定筹资标准时应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分开确定。,(三)缴费和补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对试点城市的参保居民,政府每年按不低于人均40元给予补助,其中,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按人均20元给予补助。 201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

23、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四)费用支付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确定起付标准、支付比例额最高支付限额。 济南:凡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均应参加大额医疗费救助。救助金由个人缴纳,标准为每人每月4元。参保人发生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由救助金支付90%,个人负担10%。在一个医疗年度内,救助金和参保人按比例支付的最高限额为10万元,仍需治疗的,由个人自负。,(五)服务管理 原则上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发挥城市社会服务组织等的作用。加强社区服务平

24、台建设,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指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按照自愿和互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医疗互助组织。 基本特点: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共同筹集合作医疗基金,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患病时所需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的补助。 20世纪50年代建立,60年代全国推开。 80年代,基本解体。后恢复与重建工作收效不明显,农民健康保障问题突出。,(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发展过程 (1)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2)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25、(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 030110,国办发20033号030116转发) (3)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07253号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公布),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特征 (1)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个人缴费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原则上农民个人缴费不应低于20元/年,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相应提高缴费标准。 截至2010年底,全国新农合参合农民亿,参合率达到95.9,2010当年筹资总额超过亿元 。 2011新医改任务:2011年将政

26、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人/年。,(2)以“补大”为主,与“补小”结合。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用于参保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大额小额相结合。 (3)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体制。 县级统筹,成立相关部门和参合农民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下设经办机构。 (4)农合基金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用账户。 经办机构定期向管理委员会汇报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监督机制的建立。,3.新农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经办机构有名无实。 新农合工作开展后,乡镇成立了农医所,但工作人员大都由乡镇内部调剂,由计生办、财政所、民政所等部门抽调兼职组成。 (2)新农合基金监管不力,参保农民无

27、法发挥监督作用 。,(3)起付线与封顶线过低。 目前大部分县(市)为扩大受益面,所定的起付线和封顶线都较低,100元左右的起付线让许多农民能承受的几百元诊治费用却得到了补偿,这在当前新农合的起步阶段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增加农民参合意愿,但长此以往则与新农合的“大病统筹为主”相违背;特别是真正得了大病的参合农民,所得到的最高补偿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仍然会出现因病返贫的状况。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4)乡镇卫生院是为新农合服务的最主要力量,但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是大难题。,五、医疗救助制度 (一)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1.救助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和因患大病而造成生活贫困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28、,以及无力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职工。 2. 救助方式:(1)减免部分医疗费用(2)建立医疗救助基金(3)兴办“慈善医院”(4)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 (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主要针对“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六、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和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如公务员、企业)和社会医疗救助。 方向: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为完善,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

29、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补充:2009年新医改方案 突出特点 1.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2.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3.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4.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遏制虚高药价 5.增设药事服务费 推行医药分开 6.管办分开 转换政府职能 7.多点执业改革破冰,医保新方案,最新资料: 从医改工作启动到2010年底,各级财政投入增长了30%,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增长40%。统计监测数据表明:医改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提高,极大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30、 截至2010年底,近24%的“新农合”县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12省区的135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获得救治,补偿总费用2206.31万元;150名白血病患儿得到补偿医药费114万元。 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解决看病贵问题,看病贵的原因,1.药价虚高严重药品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目前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严重背离。 从出厂15.5元医院213元 利诱医生乱开药 流通环节多,流通秩序乱也是药价高的另一原因。药品

31、生产商医药公司/经销商|医药代表医疗机构(医院、药店)等形成一个复杂的“供应链”,在药品价格上层层加码。,看病贵的原因,2.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医院收入主要由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入、药费差价三块组成。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在医院的收入中,药品销售收入往往占到7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90%,只有5%8%是政府的财政补偿,而药事服务费一般不到30%。 医院靠卖药赚钱,看病贵的原因,3.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够快,水平不够高。各种优质医疗资源明显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大医院,而基层发展缓慢,甚至萎缩。 供求关系,看病贵的原因,4.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群众主要需要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来抵御疾病风

32、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看病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未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个人自付比例降至30%以下 泰国30铢计划,看病贵的原因,5.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在淡化。 医院90%以上收入都是靠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人员的工资、奖金和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采购,都要靠医疗服务收费来筹措。 过度医疗,医药分开能解决药价虚高?,首先,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高于其他零售药店几倍、十几倍或者更高, 但处方上的不少药品可能只在就诊的医院才能买到,换一家医院估计也买不到。即使患者略懂医理,也不敢拿着药方去零售药品买类似的药品替代,所以也就只能心痛割肉。 其次,不

33、少医院都有自配药,患者只能在医院的零售店购买,但医院的零售药店还是由医院管理,药价可想而知,如此一来,这样的零售药店事实上还是医院的指定药店,根本改变不了当前的垄断局面。,慎用抗生素,抗生素: 据调查,我国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而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0倍,全球第一。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相应的使用法规缺乏。 长期使用抗生素危害大 我国每年有8万人左右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我国约有 5 000 万 8 000 万残疾人, 1/3 是听力残疾,其中 60% 80% 的致聋原因与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 75% 应用抗生

34、素;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 95%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 79% ,这一数字远高于英国的 22% 和各国平均水平的 30% 。 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期跟踪研究,该研究比较了 2 266 名乳腺癌患者和 8 000 名对照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发现, 17 年内合计使用抗生素超过 500 天或者超过 25 次处方使用,那么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 2 倍。 研究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Roberta Ness 博士指出:这个风险非常大,远远超出使用雌激素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30% 40% 的水平。且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 1999 年,芬兰的一项 1

35、000 名女性的跟踪研究已经得到过相似的结果。,含抗生素的药品: (1)-内酰胺类:这是品种最多,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类,此类包括两部分。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头孢菌素: 各代表药: 1代 头孢拉定,氨苄,羟氨苄,匹林等 2代 头孢克洛 ,呋辛,炳烯,孟多等 3代 头孢曲松,派酮,他美脂,地尼等 4代 头孢匹罗,克定,噻利,磺定等 合用-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舒巴坦钠 :头孢派酮+舒巴坦钠等 他唑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2)氨基糖甙类: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大环内酯类:常用品种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5)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即氯霉素。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 (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10)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