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三四单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9110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三四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哲学第三四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哲学第三四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哲学第三四单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哲学第三四单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第三四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三四单元.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孤立片面的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辩证法的联系观 5个原理,辩证法的发展观 3个原理: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 2.事物发展道路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2、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长,又要做好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 3.事物发展状态的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又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1.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法的矛盾论:6个重要原理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坚持一分为二观点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正确分析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

3、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重点把握主流,也不忽视矛盾的支流】 矛盾分析方法主要有: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辩证法的创新意识:3个知识点 1、辨证否定观 【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做

4、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意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为什么要创新?/

5、创新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历史观 4个知识点【其中2个重要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

6、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遵循社会

7、发展的客观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法)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革社会根本制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8、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3个知识点(1个重要原理)】 1、价值、价值观含义 价值(哲学意义上):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价值观含义: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的价

9、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10、,要求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时候坚持真理(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受立场影响,要求我们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其次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相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生观【5个知识点】 1、人生价值有两个方面:(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 2、人的价值在于

11、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3、如何评价: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人生价值创造和实现原理。【人生价值如何创造和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5、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 (为什么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原理】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