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93731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第二章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血液生理,动物生理学,相 关 概 念,1. 血液(blood) 2. 体液(body fluid),体液细胞内液 占40% 细胞外液管外液(组织液) 15% 管内液(血液等) 5%,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3. 内环境和稳态,2.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2 血细胞及其功能 2.3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2.4 血型,2.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1.1 血液的组成和血量,1)生物学组成: 全血、血浆、血清、比容、压积,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2.1.1

2、血液的组成和血量,2)化学组成,水、固体物(无机物、有机物),全血,水(80%),固体物(20%),有机物,蛋白质,不含氮有机物(葡萄糖、乳酸、酮体等),非蛋白含氮物(氨基酸、尿酸、尿素等),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2.1.1 血液的组成和血量,3)血量(自学) 循环血量 储备血量,2.1.2 血液的理化特性,1)血色、血嗅、血味(自学) (1)血液的颜色与红细胞中含氧量有关 (2)血液中含有挥发性脂肪酸,带有特殊的腥味 (3)含有氯化钠而有咸味。,2.1.2 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液的比重(自学) (1)血液的比重在1.05-1.06之间,红细胞的比重最大。,3)血液的粘滞性(自学),2

3、.1.2 血液的理化特性,2.1.3 血液的机能,1)营养功能 2)运输功能 3)维持内环境稳定 4)参与体液调节 5)防御和保护功能,2.1.4 内环境稳态及血浆的稳定性,1) 内环境稳态,2)血浆的稳定性,(1)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构成: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由血液中晶体物质电解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 (colloid osmotic pre

4、ssure) :由血液中胶体物质(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2)血浆的稳定性,(2)血浆的酸碱平衡 5)血浆的pH值: 7.357.45 ( 7.4 ) pH值的恒定:血浆的缓冲对作用, 肺、肾的调节 血浆缓冲对主要有 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其中第一对最重要。,三对,2.2 血细胞及其功能,1)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其功能 (1)形态 (2)数目(个/L) 男性 4.5 5.51012 120160 女性 4.21012 110150 (3)功能:运输O2和CO2,2.2.1 红细胞(red blood ce

5、ll /erythrocyte)生理,2)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及影响因素,2.2 血细胞及其功能,2.2.1 红细胞生理,A. 可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B. 影响因素 a. 比表面积 b. 细胞膜的流动性、弹性 c. 红细胞内黏度,2.2.1 红细胞生理,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1) 红细胞脆性 (2)机械脆性(mechanical fragility) (3)溶血 (4)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2.2.1 红细胞生理,(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 (2)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

6、imentation rate ESR) (3)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4)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2.2.1 红细胞生理,(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5)红细胞的生成、破坏及生成的调节,(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2.2.1 红细胞生理,爆式促进因子 (burst promoting activator BPA)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2.2.1 红细胞生理,(3)红细胞的破坏,(1) 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2)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A.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a. 血细胞渗出(diapedesis) b. 趋化性(chemotaxis

7、),2.2.2 白细胞生理(自学) (white blood cell / leukocyte),2.2.2 白细胞生理,(2)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A. 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2.2.2 白细胞生理,(2)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E. 淋巴细胞 a. 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cellar immunity) b. 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 (humoral immunity),2.2.3 血小板生理,1)血小板的形态 血小板(platelets) 血栓细胞,2.2.3 血小板生理,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A. 黏附 B. 聚集 C. 释放反应 D. 收缩 E. 吸附,

8、2.2.3 血小板生理,3)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A.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B. 参与凝血 C. 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 3 生理性止血、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2. 3.1 生理性止血,2.3.2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定义: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特点: 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血清,2. 3.2 血液凝固,1) 凝血因子 (blood clotting factor) 定义: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种类:13种(其中F VI是F Va,实为12种) 命名, 除Ca2+

9、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除F III(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F 、在肝脏 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 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血液中,经其他酶水解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有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激活后,在该因子右下角标上“a”,2)凝血过程,X,Xa,Va、Ca2+,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2. 3.2 血液凝固,3) 触发凝血的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激活途径,2. 3.2 血液凝固,3)血凝的加速与延缓: (1)Ca2+促进凝血: (2)某些生物素:肝素、抗凝血酶、水蛭素、蛇毒等延缓凝血. (3)血浆蛋白C和维生素K: (4)

10、光滑的表面: (5)降低温度:,2. 3.3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激活物和抑制物,2. 3.3 纤维蛋白溶解,1)纤溶酶原激活阶段,2. 3.3 纤维蛋白溶解,2)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3)纤溶抑制物及其作用,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2. 4 血 型,2. 4 .1 红细胞凝集与血型 血型(blood group) 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类型 凝集原(agglutinogen) 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糖蛋白,起抗原作用。 凝集素(agglutinin)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2. 4 血 型,2. 4 .1 红细胞凝集与血型 1)人类ABO血型系统,2)RH血型系统,Rh阳性:红细胞上含有D 抗原 我国汉族人中99%属Rh阳性 Rh阴性:红细胞上缺乏D 抗原 我国汉族人中1%属Rh阴性 Rh 血型特点 通过体液免疫获得抗Rh抗体,2. 4 血 型,2. 4 . 2 输血原则,本章重点 内环境与稳态 红细胞生理特性 血型 难点 血浆渗透压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生理性止血,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