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9873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198 大小:1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1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从业人员课程,危险化学品与安全概述,概 念,化学品 是指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化学工业 是运用化学方法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业。是一个多行业、多品种、历史悠久、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 化工生产 一般习惯分为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两大类: 无机化工包括:基本无机化工、精细无机化工、冶金工业、电化学工业和矿物颜料工业。 有机化工包括: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乙烯、CO)、精细有机合成工业(药

2、品的生产) 、高分子化工、食品化工、燃料化工(石油天然气工业)、纤维素化工(造纸及胶片的生产)。,安 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人们对从事的某项活动或某一系统(事物),是否安全,是人们对这一活动的主观评价,当人们均衡利害关系,认为该活动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活动的状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 安全管理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物质、机械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第1类 爆

3、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16个主标志,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等特点,较其他工业有更大的危险性。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前提。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关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五要素。 “管生产的管安全”的原则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

4、工作(即“五同时”)。,两条含义:1、安全和生产是统一的整体。 2、安全是第一位的,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特征,化工产品和生产方法的多样化 生产规模的大型化 条件工艺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间歇操作仍是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生产工艺参数苛刻,规模化导致系统庞大,复杂性增大,管路密度、距离增加,安全管理难度大.,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的特征,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多且后果严重 正常生产时事故发生多 材质和加工缺陷以及腐蚀的严重 设备故障集中,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和未来,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现状不容乐观 先天不足。 规模型企业少,中小化工企业多。 从业人员素质低。 安全管理

5、队伍参差不齐。,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现实对策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设备、工艺本质安全程度。 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得安全素质和行为的安全性。 积极开展安全评价,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和生产系统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发生误操作或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常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共七章九十七条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共7章74条,自年月日起施行 。,安监局职责:1、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综合工作;2、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改扩建的审查;3、危化品包装、容器的审查和定点;4、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5、危化品的登记;6、危化品事故

6、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7、对前6项的监督检查。,共七章九十一条, 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170公约内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CSDS 化学品安全标签,共8章64条,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业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定权利与义务,从业人员的法定权利,要求劳动保护的权利 知情的权利(知情权) 参与的权利(参与权) 获得教育、培训的权利 获得职业健康防治服务的权利 拒绝危险工作的权利 停止危险工作的权利 申诉的权利 监督与举报的权利 获得工伤保险的权利,从业人员的法定义务,遵章守法,服从管理 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

7、害,及时报告。,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化工生产单位安全管理概述,一、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设施免受损坏及生产顺利进行。其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设施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为设备安全。,人类的三大安全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 安全教育对策,是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涉及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因素、人的因素,为实现人-机-环境因素的全面协调发挥重要作用。,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1、系统原理,1.动态

8、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 3.反馈原则 4.封闭原则,整体目标,安全,制定企业整体目标,信息,直接向信息源反馈,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加工处理集中反馈,2、人本原理,是管理学四大原理之一,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马斯洛,以人为本 以人为中心,动力原则 充分利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来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激励原则 即激发和鼓励。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使它们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在生产、劳动、工

9、作和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升,内部动力,外部压力,3、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标准,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人员安全,综合 监管与 专项监 管相 结合,4、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偶然损失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 综合对策原则,5、PDCA循环,就是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进行管理循环。,事故致因理论,着重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

10、、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事故致因因素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是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 1、海因里希理论 2、轨迹交叉理论 3、综合事故模式 4、事故的因素,1、海因里希理论,2、轨迹交叉理论,管理失误,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加害物,事故,行为人,3、综合事故模式,社会因素,经济,文化,教育,习惯,社会历史,经济,法律,管理缺陷,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肇事人,加害物,受害人,能量或物质转移,人伤亡或物损失,基础原因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经过 事故现场,社会因素 管理因素 危险因素 偶然事件触发 事故损失,4、事故的因素,社会因素 管理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

11、状态,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加油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防护用品 不安全装束 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事故预防的综合对策,安全法制对策 工程技术对策 教育对策 安全管理对策 经济对策,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六项职责 副厂长,“谁主管谁负责” 安全生产的“五同时” 总工程师的责任 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2、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2、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安全

12、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培训 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事故管理制度 6、安全作业证制度,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的选拔和培训 班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教育制度 过程确认制度 互保制度 班组安全管理方法,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燃烧爆炸的形成,燃烧:发热、发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与物理加热的区别,-有无新物质产生 火灾:指失去控制的燃烧,并对人、物造成损害的燃烧。 化学爆炸:高速进行的燃烧。,燃烧的条件与分类,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一定浓度的助燃物 一定温度和热量的火源 三相互作用,燃烧的种类,可燃液体的闪点,随

13、其浓度变化而变化.,燃烧的形式,固体燃烧 蒸发燃烧 (固液气燃烧火焰) 分解燃烧 (受热分解析出气体燃烧火焰) 表面燃烧 (呈炽热状态无火焰) 气体燃烧 扩散燃烧(边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稳定燃烧) 动力燃烧(先按比例混合,遇到火源爆炸) 喷流燃烧(高压气体,燃烧),阴燃 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很多固体物质,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都有可能发生阴燃,特别是当它们堆积起来的时候。阴燃是固体燃烧的一种形式,是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上升等现象,它与有焰燃烧的区别是无火焰,它与无焰燃烧的区别是能热分解出可燃气,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阴燃

14、可以转换成有焰燃烧。 阴燃燃烧条件: (1) 发生阴燃的内部条件是,可燃物必须是受热分解后能产生刚性结构的多孔碳的固体物质。如果可燃物受热分解产生的非刚性结构的碳,如流动焦油状的产物,就不能发生阴燃。这说明,产物的分子结构和原材料热解方式在决定物质燃烧特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丙烯腈和苯乙烯接枝的多元醇制得的柔性泡沫材料,在高温下产生刚性很强的碳,故而很容易进行阴燃。而纯纤维受热时产生很少的碳,因此不易发生阴燃。 (2) 发生阴燃的外部条件是有一个适合供热强度的热源。所谓适合的供热强度是指能够发生阴燃的适合温度和一个适合的供热速率。,液体燃烧 沸溢燃烧 喷溅燃烧,爆炸的形成与分类,爆炸是物质

15、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爆炸的形成 爆炸的分类 爆炸极限,爆炸的形成,爆炸破坏力的形成依赖 相对封闭的环境 大量气体 来自化学反应 液体蒸发 本身就是压缩或液化气 大量热量 化学反应 外部受热,根据能量来源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化学爆炸特点:有新物质产生 反应高速度 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爆炸力形成的条件,相对封闭的环境 可燃物 助燃物 均匀混合 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相对封闭,助燃物,化学爆炸的分类

16、,简单分解爆炸,热量由分解反应提供,不发生燃烧,复杂分解爆炸,分解出氧然后发生燃烧反应供热量,爆炸物,氧和可燃物,发生分解,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物质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17、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体(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gm3或mgl)。,常见气体液体常温常压爆炸极限,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甲烷浓度,温度,爆炸范围,甲烷浓度,压力,爆炸范围,临界压力,温度 一般情况原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越大. 压力 一般情况压力越高,爆炸极限越大尤其是上限显著提高,惰性介质及杂质 一般情况下惰性介质的加入可以缩小爆炸极限范围,高到一定浓度不发生爆炸. 容 器 容器直径越小,火焰在其中越难蔓延,爆炸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直径小到一定量火焰不能蔓延,此直径称之为临界直径. 氧 含 量 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

18、炸上限显著提高。 点 火 源 点火源的能量、热表面的面积、点火源与混合物的作用时间等均匀对爆炸极限有影响。(点火能量),化工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爆炸性物质, 氧化剂, 可燃气体 自燃性物质 遇水燃烧物质 易燃与可燃液体 易燃与可燃固体,化工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生产装置及工艺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物料的数量 压力与温度 工艺过程 操作人员素质和操作程序 装置设计不符合规定布局不合理,易发生事故,使事故扩大化 安全措施,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综合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的要点,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火灾爆炸源-传播途径-接受者 明确防火防爆的基

19、本原理,助燃物,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及时检测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合、接触条件,避免屋料处于爆炸的危险状态; 消除或控制一切足以导致起火爆炸的点火源。,灭火技术对策,利用火灾监测仪器及时发现火灾初期的特征、报警或联动灭火系统; 调集消防队伍和设施、器材扑灭火灾,红外全景监测探测器,能早期、准确、及时地预报自然发火及各种皮带火灾,能对烟雾进行就地监测、遥测和集中监视,限制技术对策,设备、设施上安装阻火装置,防火墙、防火门,阻止火焰蔓延 建筑物、设备上安装防爆泄压装置,够成薄弱环节,及时泄压保全主体设备安全。 严格控制可燃物的数量,选择厂房库房、以及执行危险化学品储存限量和储存安

20、排 设置安全距离减弱火灾热量、爆炸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化工安全防火防爆技术,控制可燃物的措施 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 利用闪点、自燃点等因素控制可燃液体 利用燃点、自燃点等特性控制一般固体可燃物 利用负压操作对易燃物料干燥、蒸馏、过滤或运输,控制助燃物的因素 密闭设备系统 惰性气体保护 隔绝空气储存 隔离储运与酸、碱、氧化剂等助燃物混合储存能爆炸的可燃物和还原剂 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 隔离贮存 隔开储存 分离贮存,控制点火源的措施 消除和控制明火源 防止撞击火星和摩擦火花 防止和控制高温物体作用 防止电器火花 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控制工艺参数的措施,控制

21、温度 控制压力 投料顺序,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技术措施,现场报警,现场堵漏 控制火势,紧急疏散:建立警戒区,主管单位组织救援,现场急救,泄漏控制,火灾控制,通报灾情,化学事故的应急反应过程,灭火方法和灭火剂的正确使用,灭火方法 隔离法 冷却法 窒息法 化学抑制法,抑制剂,燃烧链式反应,火灾的分类 按燃烧物质的性质划分,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带电火灾:带电物体的燃烧,灭火剂 灭火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过程中的事故预防,冷却法灭火的事故预防 2Na2O2+2H2O=4NaOH+O2,雾状水,直流水,隔离法灭火

22、的事故预防 窒息法灭火的事故预防 化学抑制法灭火的事故预防 复燃复爆的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电能对人体的危害 电能对人体危害的类型 电伤(电弧烧伤、电灼伤、电标志、皮肤金属) 电击 电磁伤害 电能对人体危害的影响因素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 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的种类 人体状况和人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电伤外伤,电击,带电体,一些电气设备操作常见的触电 事故及直接原因,配电设备触电事故 架空线路触电事故 电缆触电事故 配电箱触电事故 闸刀开关触电事故 配电盘触电事故 熔断器触电事故,照明设备触电 携带式照明灯触电事故 电钻触电事故 电焊触电事故

23、 起重机触电事故 电动机电气管线,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 屏护 安全距离 安全电压 保护接地保护 接零 漏电保护 电工安全用具,为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器,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器和带电体之间带电器与地面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叫安全距离,6、12、24、36、42,人体触电的急救措施,脱离电源,迅速诊断,心肺复苏,畅通气道,电气防火防爆,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在电气设备、线路系统中形成了燃烧爆炸的条件。 电气火灾的预防 防爆电气设备火灾预防 电加热器设备的火灾预防 白炽灯、日光灯的火灾预防 电焊的火灾预防 静电放电的预防

24、,静电的预防 产生静电的内部原因与物体电子的逸出功(两者距离为2510-8cm)、物质的电阻率(10-10-10-15cm的物质最容易产生静电) 甲醇的电阻率5.810-6 以及介电常数有关。 外因,接触带电、附着带电、感应起点、电解起电、压电效应、热电效应、 易产生静电的工艺过程: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高电阻液体在管道中流速超过1米/秒,液体发生冲刷飞溅、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固体粉碎研磨、混合搅拌各种高电阻物质。,静电的危害 1、产生燃烧爆炸 2、引起电击和高空坠落等二次事故 3、妨碍生产 防止静电的途径 工艺控制法降低流速、加速消散、消除静电的附加源 自然泄漏法增湿、加抗静电剂、确

25、保静置时间和缓和时间 防静电接地:将两个没有连接金属容器之间以及和大地之间进行有效的电气连接,接地电阻不超过100。,雷电火灾的预防,化工厂腐蚀与防护,腐蚀与化工安全,腐蚀的危害 对建筑物的影响 对机械设备电气仪表的影响 腐蚀损失巨大,腐蚀分类,腐蚀机理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腐蚀类型 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电偶腐蚀 缝隙腐蚀 孔蚀 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破裂 氢损伤 腐蚀疲劳,孔腐蚀,金属材料接触某些溶液,表面上产生点状局部腐蚀,蚀孔随时间的延续不断地加深,甚至穿孔,称为点腐蚀(点蚀),也称孔蚀。通常点蚀的蚀孔很小,直径比深度小得多。蚀孔的最大深度与平均腐蚀深度的比值称为点蚀系数。此值越大,点蚀越

26、严重。一般蚀孔常被腐蚀产物覆盖,不易发现,因此往往由于腐蚀穿孔,造成突然性事故(见金属腐蚀)。,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两个连接物之间的缝隙处发生的腐蚀,金属和金属间的连接(如铆接、螺栓连接)缝隙、金属和非金属间的连接缝隙,以及金属表面上的沉积物和金属表面之间构成的缝隙,都会出现这种局部腐蚀。,晶间腐蚀,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晶间腐蚀破坏晶粒间的结合,大大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而且金属表面往往仍是完好的,但不能经受敲击,所以是一种很危险的腐蚀。通常出现于黄铜、硬铝和一些含铬的合金钢中。不锈钢焊缝的晶间

27、腐蚀是化学工厂的一个重大问题。,氢脆,在高强钢中晶格高度变形,当H进入后,晶格应变更大,使韧性及延展性降低,导致脆化,在外力下可引起破裂。不过在未破裂前氢脆是可逆的,如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使氢逸出,金属可恢复原性能。一般钢强度越高,氢脆破裂的敏感性越大。它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有各种理论,如:氢分子聚积造成巨大内压;吸附氢后使表面能降低,或影响了原子键结合力,促进了位错运动等。一些迹象表明,铁素体和马氏体铁合金在裂缝尖处与氢产生了反应,钛、钽等易生成氢化物的金属,在高温下容易与溶解的氢反应,生成脆性氢化物。高温下氢还能造成脱碳。,进入金属的氢常产生于电镀、焊接、酸洗、阴极保护等操作中。应力腐蚀的裂

28、尖酸化后,也将产生氢脆,但阳极腐蚀,已造成永久性损害,与单纯氢脆有别。氢脆与钢内空穴无关,所以防止方法与防氢鼓泡稍有不同:在容易发生氢脆的环境中,避免使用高强钢,可用Ni、Cr合金钢;焊接时采用低氢焊条,保持环境干燥(水是氢的主要来源);电镀液要选择,控制电流;酸洗液中加入缓蚀剂。氢已进入金属后,可进行低温烘烤驱氢,如钢一般在90150脱氢。,电偶腐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处于腐蚀介质内相互接触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又称接触腐蚀或双金属腐蚀。电偶腐蚀原理见图1。发生电偶腐蚀时,电极电位较负的金属通常会加速腐蚀,而电极电位较正的金属的腐蚀则会减慢(见金属腐蚀)。,腐蚀的防护,正确选材

29、合理设计 避免缝隙 清除积液 电化学保护 阳极保护 阴极保护,使用缓蚀剂 金属保护层 非金属保护层 非金属设备,防腐蚀工程,沥青类防辐射工程 水玻璃类防腐蚀工程 硫磺类防腐蚀工程 树脂类防腐蚀工程 耐腐蚀涂料工程 耐酸陶瓷管工程 工程的验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分类与结构,锅炉规格、分类 锅炉的规格(额定蒸发量、工作压力) 安全监察范围的锅炉,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兆帕,切额定功率大于等于0。1兆瓦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1、煤气炉; 2、热煤气管道; 3、防爆水封槽; 4、二次风机; 5、燃烧器; 6、火焰导流器; 7、锅炉炉体;

30、 8、炉体防爆器; 9、炉底密封保温材料; 10、防爆器; 11、炉膛,有机热载体炉,压力容器分类,压力容器范围 广义:包括承受气液介质压力的密闭容器 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规定的压力容器,工作压力 也称操作压力,容器的顶部在正常工作时的压力 最高工作压力 是容器顶部在工艺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最大表压,超过此压力,安全装置要动作.(不包括液体静压力),压力容器的分类,按压力分类(0.11.610100-) 按壳体承受压力的方式 按设计温度-(-20)-450-按安全技术管理角度分类 从安全技术管理角度分类固定式、移动式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分三类,锅炉压力容器的受压部件与安全装置,锅炉压力容器的受压

31、部件,检修安全,化工检修的分类和特点,化工检修的分类,计划检修,计划外检修,小修,中修,大修,化工检修的特点 检修频繁 复杂 技术性强 危险性大,化工检修一般的要求,化工检修的准备 年度大修 技术准备 制定安全检修的规定 设备、附件、材料和安全用具的准备 进行安全教育,化工检修的实施 严格办理安全操作施工签证 检修任务书 进塔入罐证 动火证 动土证 封塔封罐证,消除设备的危险因素 停车 卸压 排放 降温 抽堵盲板 置换中和 吹扫 清洗和清除 检验分析 切断电源,化工检修的验收,清理现场 全面检查 试车与验收,机械与起重安全,机械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机械性危险因素,车床、机床,安全防护装置,

32、起重机械安全,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的起重机,臂架式起重机,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职业危害防治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制度和组织不合理 作业环境中气象条件作业环境布置不良,化工尘毒物质来源,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 化学反应不完全和副反应产物 生产过程排放污水和冷却水 其他生产过程 设备管道泄漏 其他作业,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目录,职业病评价管理,职业病防治技术,材料替代 改变操作方法工艺设备 隔离或密闭 湿式作业 隔绝热源 通风 个体防护措施,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毒物的分类 金属和类金属 刺激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 农药 有机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数致死量,绝对致死量,侵入人体途径,生产性毒物的预防措施,基本防治措施 密闭、自动化。 材料替代 通风 排气净化 个体防护,个体防毒用品 过滤式防毒呼吸器 隔离式防毒呼吸器 氧呼吸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