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0129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防控工作介绍.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登革热的流行与防控,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制科,2014年世界卫生日(4月7日),WHO突出强调病媒传播疾病日益严重的威胁,并提出“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口号。 世界半数以上人口因蚊子、苍蝇、水螺及其它媒介传播的疾病,诸如疟疾、登革热、利什曼病、莱姆病、血吸虫病和黄热病等而面临风险。 每年十亿多人感染病媒传播疾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 全球40%以上人口,约25亿人面临罹患登革热危险。WHO估计,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2014年世界卫生日: 预防病媒传播的疾病,登革病毒为黄病毒属病毒。 黄病毒属包括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

2、等。,病原学-血清型,登革病毒,型,型,型,型,登革病毒型夏威夷株,登革病毒型新几内亚株,登革病毒型H87株,登革病毒型H241株,病原学-基因分型,登革病毒,DENV-1分为5种基因型:型即美洲、非洲、东南亚株;型即斯里兰卡株;型即日本株;型即东南亚、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墨西哥株;型即中国台湾、泰国株。,DENV-2也分为5种基因型:型即加勒比、南太平洋、中美洲及拉丁美洲株;型即亚洲及西太平洋株;型即亚洲及加勒比株;型即亚非地区株;型即非洲株。,DENV-4分为2种基因型:型即菲律宾、泰国和斯里兰卡株;型即印度尼西亚、塔希提岛、加勒比群岛及中南美洲毒株。,DENV-3分为4种基因型:型即印度

3、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太平洋株;型即泰国株;型即斯里兰卡、印度、非洲、萨摩亚群岛株;型即波多黎各、塔希提岛1965株。,登革病毒血清型变迁,1977年,2004年,传染源,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灵长类动物。 人是登革病毒的主要扩增宿主,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内猴子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 传染期:-1天至+5天。 传染期病毒血症的水平与病情轻重和发热的高低密切相关;病情重、体温高的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经伊蚊(埃及伊蚊、白蚊伊蚊)叮咬传播。 研究表明:感染的雌性伊蚊也可通过垂直传播将病毒传给子代,但这种传播并不普遍。,传播途径,媒介伊蚊,埃及伊蚊 广布于热带、扩展

4、到亚热带 如非洲、美洲 白纹伊蚊 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并伸达温带 如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扩散速度很快 近年已传带到北美、南美、欧洲和非洲有些国家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存在种间竞争,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我国的媒介分布-埃及伊蚊,分布限于北纬22以南一些沿海地区 海南 广西钦州地区、涠洲岛 广东湛江地区的少数村镇 台湾 云南(2005年登革热监测发现),我国的媒介分布-白纹伊蚊,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都有记载。,成蚊的吸血性,雄蚊由于羽化后很

5、快完成交配的使命,1周死亡,而吸血雌蚊则可以经过4个吸血繁殖周期,历时1个月。 白纹伊蚊 白天对人的攻击性强,而且多次吸血 有光照比无光照对吸血有利 埃及伊蚊也有多次吸血性 人的气味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强烈吸引成蚊,白纹伊蚊的活动性,成蚊的活动性与扩散性 成蚊的活动性较差,一般活动范围为100米内,很少超过200米,最大飞行距离约500米。 被气流和交通工具携带的被动扩散; 卵可以随容远距离被动扩散。 产卵后静栖数个小时,再飞行寻找宿主吸血、寻找气息地、寻找产卵场所。 日落前23小时和日出前12小时为活动高峰,此时进行交配(婚飞)。,产卵习性,成蚊羽化后12天交配,一生只交配一次即可终生产有效卵。

6、 卵多产在容器的水面上方潮湿的内壁上 卵在干旱时进入滞育状态,滞育卵耐干旱、耐低温,并可以附着在容器上携带到其它的地方,一旦有水就能够很快孵化成幼虫。 蚊虫选择在黑色的小容器中产卵孳生 如轮胎、竹筒等阳性率一般很高。 和自来水相比,成蚊优先在雨水中产卵。,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类型,人对等个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 感染后可产生对同一血清型的持久免疫力。 不同血清型较差免疫力较差,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或者多次感染(发病 )。 不同型别重复感染可导致重症登革热。,人群易感性,临床特征,潜伏期:3-15天(通常5-8天) 早期类似流感,突起发热、皮疹、骨关节肌肉痛、疲乏、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

7、和/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数天才恢复正常。 根据是否同时存在的血液浓缩和血小板减少 登革热:典型、轻型、重型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主要症状、体征,登革热早期诊断指标,近两周疫区旅游史、急起发热、头痛等。 束臂试验阳性及皮疹等。 白细胞发病早期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低。 血小板下降,1/23/4病例减少。 AST及ALT水平升高。,登革病毒感染与检测-1,登革病毒感染与检测-2,PLoS Negl Trop Dis 5(9): e1309.,世界卫生组织登革防控指南2009,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

8、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测,类型 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病例类型,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资料:14日内疫区旅游史等。 登革热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血常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流行已确定时)。 或再加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时)。 排除其他诊断者。,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任一项: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阴转阳性。 恢复期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长。 从病人血清等标本中分离到病毒或抗原阳性。 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治疗原则,原则:早发现、早隔离、就地治疗。 措施: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9、目标:降低病死率。,全球流行概况,100多个国家,25亿人群收到DF威胁。 每年50万DF住院病例,2万以上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蚊传疾病,每年上报至WHO的登革热与严重登革病例平均数(1955-2007)与近年病例数(2008-2010).,过去50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增加30倍。,26,亚洲流行概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流行较为严重,大部分国家全年均有病例,流行高峰往往与雨季相一致。 登革病毒-型所引起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均有流行。 流行过程中有3种或4种血清型同时存在而成为地方流行区。,1950-2008年亚洲登革热扩散

10、趋势,发生输入病例的省份逐年增多,并出现多起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2011,2013,2009,14个 省份,19个 省份,26个 省份,我国登革热本地和输入病例(2008-2013),29,2004-2014年浙江省登革热输入情况,登革热(剔除暴发疫情中本地病例),2004年以来浙江省发生2起输入后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其中1起发生在我市。 2014年温州发现2例无外出史的登革热病例。,高峰期输入-本地疫情,31,本地病例和输入病例时间特征,2013年全球航空路线图,2012年全球航空客运已近300亿。,我国人员流动情况,2014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

11、长10.67%;出境旅游人数1.17亿人次,同比增加20.25%; 预测2015年国内游40亿人次,出境游1.35亿人次。 2014年浙江省入境旅游者931万人次,同比增长7.5%;国内旅游者4.79亿人次,同比增长14.3%。 2014年金华市入境旅游者84万人次(其中义乌市65万人次),同比增长5.6%;国内旅游者5897万人次(其中义乌市1247万人次),同比增长22.0%。,2004年之前,我市无登革热疫情记载。 2004-2014年,输入登革热32例,除2005、2006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有病例输入。 2004年1例,2007年1例,2008年2例,2009年1例,2010年

12、3例,2012年2例,2013年11例,2014年11例。 2009年发生一起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暴发疫情(196例)。 输入性病例数位居全省前列。,我市输入性疫情特征-概况,时间分布:除1月和12月外的10个月份,具体为2月1例、3月1例、4月4例、5月6例、6月1例、7月1例、8月5例、9月4例、10月5例、11月1例。 地区分布:7个县(市、区)有输入病例报告,具体为义乌市14例、武义县5例、永康市4例、兰溪市3例、东阳市2例、浦江县2例、金东区2例。 人群分布:男性23例,女性9例,男女性别比为3.56:1。发病年龄最小8月龄,最大70岁;20-50岁病例共计28例,占了总数的87.50%

13、。 职业分布:商业服务19例,劳务输出7例,学生4例,散居儿童1例,离退休人员1例。,我市输入性疫情特征-三间分布,2004-2012年除1例来源于广州外,另9例来源于东南亚和南亚。 2013年主要来源于非洲的安哥拉。 2014年主要来源于国内和东南亚。,输入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布,抵达前发病病例情况 抵达金华前发病共10例。 抵达日期与发病日期间隔最短2d,最长9d,中位数3.5d。 8例处于病毒血症期,2例处于非病毒血症期。 8例抵达时处于病毒血症期的病例,报告日期超过病毒血症期的有4例,其余4例在病毒血症期发现。,输入病例发现与报告-1,抵达后发病病例情况 抵达金华后发病22例,发病日期与抵

14、达日期间隔最短0d,最长15d,中位数2.5d; 其中20例于抵达5天内发病,2例于抵达5天后发病; 22例病例报告日期与发病日期时间间隔最短1d,最长10d,中位数4d(邻近病毒血症期末); 报告日期超过病毒血症期的有8例,超过时间最短1d,最长5d,中位数1.5d。,输入病例发现与报告-1,32例病例急性期血清登革病毒IgM抗体均为阳性, 12例恢复期血清IgG抗体与急性期相比呈4倍以上升高。 18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其中登革型16例,登革型1例,登革型1例。,输入病例实验室检测,32例病例确诊前就诊医院 最少1家; 最多5家; 平均3家。,输入病例就诊数量,2004-2014年共发生4起

15、输入性登革热聚集性疫情,2008年、2010年、2012年、2013年各1起。 第1起为一对生意合伙人,2人于2008年8月14日前往孟加拉国达卡市经商,9月12日返回,9月13日先后发病。 第2起为2名劳务输出人员,于2010年年初到柬埔寨务工,4月27日返回,分别于4月29日和5月1日发病。 第3起共波及8人,2012年7月初8名亲属前往马来西亚旅游,8月25日返回,其中2人在马来西亚发病并确诊为登革热,另2人分别于8月26日和8月30日发病并确诊。 第4起为一对爷孙,2人于2013年7月初前往云南省瑞丽市探亲,8月24日返回,孙女于8月18日在瑞丽市发病,一直以感冒进行治疗,返回时已基本

16、痊愈,爷爷于8月27日发病。,输入病例聚集性疫情,个案调查:100%病例,重点查明发病前外出史及其病毒血症期在境内的停留地点。 采样检测。 病例治疗与隔离(防蚊隔离)。 共同暴露人员(密切接触者)搜索与健康监测。 应急灭蚊。 蚊虫密度应急监测与孳生环境调查。 做好协调与沟通,以各级政府为主题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自然宿主动物:非人灵长类 传播途径:经伊蚊叮咬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 流行地区:热带、亚热带(南、北纬25度间) 临床表现: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皮疹 离开实验室诊断-临床上无法区分DF与CHIK 控制措施一致 基孔肯雅热一般累及小关节,白细胞一般正常或稍低,血小板正常或轻度降低,不会发生出血或休克症。,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监测工作:根据国内外疫情、舆情、政治事件等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提高发现的敏感性(关键):临床医生、流行病学人员。 媒介监测与控制(控制媒介密度是预防控制登革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落实多部门职责,消除孳生环境。 宣传教育。,如何防控输入性虫媒传染病,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