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0347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 人自然社会 教材说明与使用建议,杨章宏,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的内容确定,一、着眼于地方课程的性质特点对国家课程的补偿与发展 现代公民必备,而国家课程未能完全包容的知识领域。(心理健康卫生教育、现代社会问题教育、国防教育等) 国家课程中有所涉及,但需要进一步拓展、深化并转化为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的知识领域。 (现代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效益观教育等) 国家课程难以包容的地方性知识领域。 (省情教育),二、着眼于上述知识领域的逻辑联系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 人与人、人与人群、人群与人群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系统。后者的稳定与发展,取决于前者的和谐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社

2、会的发展。前者的和谐性将促进后者的发展,前者的不和谐性将使后者产生生存危机。 由此,形成了地方课程的内容确定与组合线索:“人自然社会”。,三、着眼于现代社会面临的根本挑战克服人类自身的差距 现代人类所面对的诸多足以危及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中,绝大多数是由人类自身的不理智行为造成的。这就是人类自身的差距。 学会关心,是克服人类自身差距的唯一途径。 学会关心,是科学观、人文观和行为科学的统一。 由此,地方课程的内容确定与组合以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统一,尤其突出隐性知识(即观念与行为)为基本原则。,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的教材结构,一条主线: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 两大板块: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渗

3、透思想品德教育、现代社会问题教育、国防教育等内容。 以省情教育为载体,渗透现代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效益观,以及思维训练与方法论教育等内容。 两级专题:,对板块1的解读,内容配置: 以高中生身心发展和高中学习阶段特点为线索配置。 两个重要时期: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后期)。 三个阶段需要: 适应变化的需要:人际交往,学习动机与策略,青春期特点,网络环境,健康自助。 自我调整需要:自我意识发展,情绪、意志和行为,与长者的关系,成人意识,社会责任感。 走向新生活的准备需要:行动的决策、应变和友谊经营,高考心态与策略调整,公民的一项义务和责任国防责任。,二

4、级专题: 高一:,高二:,高三:,编排体例: 情景扫描:导入与提出问题的起点。 动感地带:将问题投射到自身,进入角色。 实践活动:对问题思考的实践体验。 他山之石:为延伸性思考提供的知识支持。 主题链接: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知识支持。,教学建议: 一般流程: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活动体验总结感悟 两个循环: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个体知识组织知识个体知识,对板块2的解读,内容配置: 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为核心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将严重影响人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科技进步的本质是人力资源的优化,教

5、育发展则是优化人力资源的唯一途径,而人力资源的优化则将从根本上促使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趋向和谐。 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类资源。 二、螺旋式上升的配置方式 多角度思考辩证思维观念与思维惯性的突破 三、内容载体与深层目标的关系处理两重侧面与两个层级的专题设置。,专题分布:,二级专题: 高一:,高二:,高三:,编排体例: 情景信息:提供事实材料、统计数据、典型案例等信息材料,作为学习研究的起点与载体。 导学提纲:提供阅读与分析上述资料的参考路径和应该发现的信息提示。 活动体验: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一般提供两个可供参考的活动设计。其中活动一为课堂学习过程;活动二

6、则可作为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课内学习成果的实际应用或延伸、拓展。 资料链接:提供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参考资料,其目的有二:一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自主解决学习活动中的问题;二是强化方法论教育,因为查找资料,用以解决问题的本身就是生活中经常需要的重要方法与能力。,教学建议: 一、需要把握的要点: 以乡土知识为载体,以现代观念和思维方法论教育为重点从“了解乡土知识”转向“研究乡土”;并从乡土研究转向一般区域研究和问题要素研究。 体现知识链逻辑程序: 信息知识观念理论智慧 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课题化的学习过程。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引领(反映于各课标题下的题记中)、观点提炼与演绎。 注意发散与统摄思维训练的协同性,既鼓励发散,不刻意追求统一结论;又强调整合,使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二、一般流程: 选择角度分析资料形成结论展示成果延伸拓展 三、几点说明: 课堂学习的一般流程,即教材中“活动一”的一般展开过程。 “选择角度分析资料形成结论”,通常是分组专题研究过程;“展示成果”,则是对不同研究角度的整合过程。 “分析资料”既包括参考“导学提纲”对“情景信息”的解读,也包括对“资料链接”部分以及自己在课外所收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其中前者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安排在学习过程的开始。 “延伸拓展”,即教材中“活动二”的引入。,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