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04744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1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ppt(1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 二O一一年七月,前 言,众所周知,环境、人口及资源已并列成为当代世界最突出和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人类的生存环境究其本质是地质环境,离开了地质环境就无法完整地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由于全球人口激增和人类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越来越普遍,成为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种灾害。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损失,衡阳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参入市委组织部安排的本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

2、宣传活动。,主 要 内 容,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二、村民建房选址、建设中 如何防范地质灾害,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什么是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的体系,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系统。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它的上限是岩石圈的表面,它的下限结构取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进入岩石圈内部的工业活动深度。,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质环境保护标志,标志以图形设计为主,以山峰、生态资源、地层、水资源表现“地质环境”的内涵,具有空间概念,又寓意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两个环抱形体组合,象征着两只手保护着地球,众多形体的结合从外至内分别象

3、征地质环境的大气圈、水圈、矿石圈、土圈、内外动力圈,五个圈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体系,来表现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综合完整体,具有运动感的形体表现了保护地球的永恒主题。,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我们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1、什么是地质灾害?,一、地质

4、灾害基本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滑坡,崩塌,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泥石流,地面塌陷,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1)是地质灾害的引发因素为自然因素、人为活动,或者是二者的综合; (2)是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民生命和财产)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若作用没有遇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基本不造成损失,则不能称其为灾害; (3)明确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是我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种类。,2、地质灾害定义所包括的含义:,3、地质灾害的等级:,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分为四个等级: (

5、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4、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它的出台和实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条例所确立的三项原则、五项制度和五项措施,明确规范了政府、部门

6、、单位和公民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权利和义务,健全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救助的法律制度,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供了法律保障。,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什么是滑坡? 指在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在农村,滑坡也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和“山剥皮”等。,5、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2004.6.23 沅陵,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滑坡示意图,前缘 鼓丘,横向 裂缝,后缘壁,滑坡 台阶,滑动面,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

7、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什么是崩塌?,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崩 塌 示 意 图,坡面 掉块,坡脚 堆积,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往往突然爆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奔腾咆哮而下,山谷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什么是泥石流?,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200

8、6.6.25 隆回 青山坳泥石流沟谷,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泥 石 流 示 意 图,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泥 石 流 示 意 图,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作用现象。根据其发育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什么是地面塌陷?,2001.5.13 桂阳 青兰雷坪采空塌陷,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 面 塌 陷 示 意 图,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什么是地震 ?,指由于地下岩石长期受到构造作用,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当大范围地层的岩石断裂或断层错动时,能量全部或部分释放出来,就产生了地震。(地

9、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它发源于地下深处某一处,该处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点称为震中。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称震中距。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称为震中区。地震在地面上波及到得地区称为震域。 根据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可分为:人工地震,如爆破作用引起的与地震相似的现象;诱发地震,如水库蓄水时在附近的断层中引起的地震;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根据地震的强度来划分,将地震分为10级。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带:一是环太平

10、洋地震带,从太平洋东海岸的智利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西南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这条地震带地壳构造运动非常活跃,地球上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条带上,我国的台湾省就位于这个地震带上;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西起地中海,经过土耳其、中亚细亚、印度的北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会合。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万次地震,平均不到10秒1次。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不到总次数的1%。强度能够达到破坏建筑物的地震每年只有十几次。我们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中华文明史上有过多次地震灾害的记载。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测出地震方向的地震仪。据史料记载,我国已经发生3000多

11、次4级以上的地震。(但我们湖南属于弱震区,仅在1900年以前发生过1次6级以上的强地震。),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震次生灾害之海啸 地震次生灾害泛指由地震运动过程和结果而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沙土液化导致地基失稳而引起的建筑物倒塌,地震使水库大坝溃决而发生的洪水,地震引起斜坡失稳而造成的崩塌、滑坡等灾害,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的水灾、地震火灾等等。下面和大家着重探讨一下有关海啸知识。 所谓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或海底火山等)引发的巨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最快可达每小时数百至上千公里,当海啸开始形成时,其波浪并不高,仅在12m之间,在其传播过程中会保持这一波高

12、,只有在快到达海湾或岸边的浅水区时,波高才会突然急剧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例如,1.5m高的海底水体隆起到达海岸时可达30m高的巨浪,日本3.11海啸最大浪高23.6m),携带巨大的能量和由此而来的强烈破坏力,形成一种破坏性巨浪。,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震次生灾害之海啸 虽然全球都有海啸发生,但太平洋地区是海啸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地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8次海啸(含这次日本海啸)均发生在这一地区。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是有史以来危害最大、最严重的一次。那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8.9级大地震。答地震造成印度洋板块移动最多达30m,多个岛屿发生位移。地

13、震海啸波及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等多个国家,造成25万人死亡。其中,上千具尸体漂浮在水面,多个城市毁坏,建筑物倒塌,上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15亿美元,这可能是世界上近200多年来死伤和损失最惨重的海啸灾难。,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震数据之最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1960年5月21日智利9.5级地震; 中国震级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级地震;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 中国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级大地震,地震重创中国约50万平方公里大地,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震感,以

14、陕甘川三省震情最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日本、菲律宾等国均有震感。 西太平洋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里氏9.0级。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130公里以外的西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根据日本官方统计(截止3月25日11时),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0035人死亡,17443人失踪。(注意3.11地震仅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最强的地震),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1999年8月13日,郴州市普降暴雨,总降雨量达295.3mm造成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及地质灾害,郴州市老城区被淹,7.78万群众被围困,同时发生了大量地质灾害。照片为郴州北湖区郴江乡王仙岭地区发生长

15、约2公里的泥石流,造成13人死亡,1人失踪,17人重伤,倒房32间,直接经济损失430万元。,1999.8.13 郴州,6. 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0年9月1日,郴州资兴市、桂东县等地因暴雨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数百起,死亡52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2000.09.01 郴州,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1年6月18日至19日,绥宁县宝顶山地区因暴雨引发8条泥石流,直接损毁面积44km2,共造成61人死亡,3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3亿余元。,2001.6.18 绥宁,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2年8月7日8日,郴州市北湖区南溪乡、月峰乡等地发生2400余处崩滑流地质灾害

16、,因灾死亡38人,倒塌房屋2000多间,损毁稻田3000余亩、公路100多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2002.8.07 绥宁,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3年7月10日5时,慈利县高峰乡博爱中学后山发生规模约180万方的岩质滑坡,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735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500万元。,2003.7.10 慈利,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4年6月23日凌晨1时至下午2时,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普降暴雨,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3人死亡(另外因洪水冲垮房屋死亡2人),伤3人,6人失踪,毁坏房屋74栋,损坏公路10830米,稻田141亩。,2004.6.23 沅陵,6.典型

17、地质灾害事件,液化气泄漏 位 置,爆炸位置,人工堆土,2004年12月9日晚上长铁总公司黑石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由于人工堆土发生滑动,并推倒砖墙,毁坏部分建筑物,造成数吨液化气外泄、4节装鞭炮列车爆炸,多处民房、办公建筑物门窗及墙震裂受损,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2人轻伤,17人轻微伤),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影响很大。,2004.12.9 长沙,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5年5月31日20:40至6月1日9:00,湖南省邵阳市所辖的新邵县太芝庙地段降雨总量为285mm,其中短时最大三小时降雨254.1mm,从而引发特大山洪以及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新邵县

18、太芝庙、潭府、陈家坊3个乡镇47个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量摧毁、房屋倒塌,交通、电力、通讯全部断绝。,2005.5.31 新邵,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6年7月14日-16日,我省湘南永州、郴州和衡阳、株州等地遭受500年难遇的极端气象事件碧利斯强热带风暴。14-15日,在湘南地区产生了411-631.8毫米的特强降雨,其中耒水流域的资兴一带,降雨达631.8毫米,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2006.7.13-16 碧利斯台风,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6年7月14日-16日,我省湘南永州、郴州和衡阳、株州等地遭受500年难遇的极端气象事件碧利斯强热带风暴。14-15日,

19、在湘南地区产生了411-631.8毫米的特强降雨,其中耒水流域的资兴一带,降雨达631.8毫米,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2006.7.13-16 碧利斯台风,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6年7月14日-16日,我省湘南永州、郴州和衡阳、株州等地遭受500年难遇的极端气象事件碧利斯强热带风暴,期间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据统计,因地质灾害造成死亡98人,失踪50人,受伤23人,经济损失1.63亿元。,2006.7.13-16 碧利斯台风,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7.08.19-24,我省郴州、株洲、衡阳、岳阳、益阳等地遭受圣帕台风影响,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降雨,引发大量突

20、发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统计,发生地质灾害7000余起,因灾损毁房屋约9000间,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2007.08.19-24 圣帕台风,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09年7月24日8时至25日8时,怀化洪江区普降暴雨,24日8时至25日8时,降雨达371.1mm。引发地质灾害560处,损坏房屋1221栋,紧急转移人口5410人,灾害共造成全区11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17亿元。,2009.7.24-25 怀化市洪江区,6.典型地质灾害事件,2010年5月6日凌晨2时起,新化县突降暴雨, 2时至8时6个小时的平均降雨量达89mm,水车镇金龙村雨量

21、214mm,为200年一遇。经调查,当地重大或较大灾情(隐患)的灾害点(群)5处,因灾造成1人死亡,毁房数十栋,垮塌公路340Km。,2010.5.6-8 娄底新化水车,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1、选址安全,自古以来,我国不少农村有看风水的迷信习惯,它实际上反映了群众对大自然的一种平安祈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重大工程到平常的民房建设,都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程选址地质安全技术规范。那么,在乡村场地和房屋地基选址中,如何考虑地质安全呢?大体上讲,应注意下面六个方面因素: 地形因素、岩土体类型、 地质构造、降雨和水文条件、 植被条件、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

22、。,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地形因素,新选场址首先应选择在常年洪水位以上一定高位的平缓平地。尽可能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但是,在山区,当新址不得不选择在靠山或沿江地带时,应该察看后山的地形,尽可能留出安全空间。 当后山斜坡为圈椅状地形时,通常是古老滑坡分布区,应进一步察看是否有滑坡陡坎、裂隙等其它现象,以便确认。圈椅状地形也容易汇集降雨形成的地表水流,造成斜坡地表土蠕动,形成浅层滑坡。当后山是陡崖、陡坡地形,应注意可能的山体崩塌。 当形成类似“大肚子”的凸起地形时,滑坡稳定性差。,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23、 地形因素,移民新址坐落在古滑坡台阶上,库水位下降后诱发滑坡,危及村庄。,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地形因素,当新址位于沟边时,应该设置在一定高度的斜坡上。位于岸边时,应注意水位高度,避免洪水掏空斜坡形成滑塌等灾害。应避免直接坐落在沟谷口,以防泥石流灾害。有条件的地段,新址与岸边应保持510m的安全距离;没有条件设安全距离的,要注意察看岸边是否稳定,对岸坡进行适当的防护,对建筑物基础与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地形因素,河流冲刷陡坡坡脚,建在岸边的房屋非常危险。,降雨诱发滑坡,岸边的房屋破坏。,二、建房

24、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岩土体因素,一般来讲,分布在平缓地带的土体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严重的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但是,分布在斜坡地带的土体稳定性往往较差,特别是开挖,或在暴雨期间,易产生严重的灾害。,由砂岩泥岩互层,开挖后易于滑动,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地质构造因素,在村镇选址中,应注意观察构造面的组合和分离体的分布特征。当这种不连续面顺斜坡分布时,边坡岩体稳定性差,同样顺层斜坡稳定也较差,最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岩体被多组裂隙切割,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25、 地质构造因素,在村镇选址中,应注意观察构造面的组合和分离体的分布特征。当这种不连续面顺斜坡分布时,边坡岩体稳定性差,同样顺层斜坡稳定也较差,最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灾害。,新邵县龙溪铺乡,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降雨和水文因素,降雨往往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当新址位于沟口时,应了解堆积区的形成历史,查看古老或历史泥石流的发生特征; 当新址位于沟口边缘或行洪区时,必须详细了解该区的地表汇流条件,注意收集了解历史洪水位或泥位迹印,将新址置于较高位置; 当新址后部紧邻陡坡时,应细心查看斜坡的松散堆积物分布和产生坡面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性。,二、建房选

26、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2006.6.25 隆回 青山坳泥石流沟谷,2006年6月25日上午09:45分,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青山坳村6组由于特大暴雨引发一处中型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16人死亡,11人失踪,重伤4人,轻伤7人,全毁房屋21栋,全毁良田40亩。,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2005年5月31日20:40至6月1日9:00,湖南省邵阳市所辖的新邵县太芝庙乡由于降雨引发特大山洪以及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新邵县太芝庙、潭府、陈家坊3个乡镇47个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量摧毁、房屋倒塌,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二、建房选址、

27、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植被条件因素,树林和竹林茂密的斜坡也可能是表层滑坡和泥石流的易发区,这是因为斜坡表层土壤较为疏松,降雨时地表雨水不易渗入到下伏基岩中致使土体饱水所致。 因此,当所选新址后山植被发育时,应细心察看树木和竹林的形态。成片分布的“马刀树”指示斜坡表层土体处于不稳定的蠕滑状态;或者,分布有东倒西歪的“醉汉林”指示斜坡发生整体滑动。,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植被条件因素,竹林茂密,表层土体风化。 暴雨时形成滑坡,毁坏村庄。,树木茂密,形成大片马刀树,表示浅层滑移明显,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

28、屋选址, 人为活动因素,在新址附近,应调查人为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应了解修路、采矿等在沟谷中弃渣诱发泥石流的可能; 应了解斜坡后缘堆载或前缘开挖切脚诱发滑坡的可能; 应了解农业灌溉、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废水排放等加剧滑坡的可能; 应了解沟谷和斜坡随意堆弃渣土和垃圾引发泥石流的可能。,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人为活动因素,土体中切坡过陡,未进行支护,埋下滑坡隐患;,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 人为活动因素,土体中切坡过陡,未进行支护,埋下滑坡隐患;,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一)村镇房屋选址,房

29、屋可选择在反向坡坡上、坡下。,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过度追求场地的绝对平整,不仅会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因之形成的挖、填方边坡还可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 南方不少农村经常在植被茂密但岩层风化强烈的斜坡地段开挖,形成圈椅状边坡围成的场地,而又不能采取必要的支护,暴雨时,极易遭受滑坡灾害。,(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人为改造(切坡和填坡)边坡上建房很危险,(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

30、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丘陵山区切坡建房,边坡土体风化强烈,稳定性差, 极易发生滑坡,(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与泥石流地质灾害: 天然河道或弯或直是自然规律。未经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论证,人为改变河道的自然状态,缩小河道宽度,或改变流通方向,极有可能形成灾害隐患。,(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

31、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在村镇建设中,常常新建不少池塘。由于未经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这些池塘往往建设在滑坡体或不稳定的斜坡上。当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的水体极易渗入,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应该合理地选择池塘的位置,特别是位于房屋后部斜坡上时更应该注意。同样,在建房选址时也要避开处于池塘或水库的下方位置。,(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滑坡体上的池塘极易拉裂,导致地表水渗入滑坡内,加剧滑动。,(二)新农村

32、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滑坡体上的池塘极易拉裂,导致地表水渗入滑坡内,加剧滑动。,(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在许多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往往对房屋建筑设施较重视,但对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重视不够,形成了常年不断的入渗水源,致使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地面裂缝增加增大;乡村的排水设施,特别是位于后山的拦山堰等地基处理较差,很快拉裂破坏,暴雨时不仅发挥不了排水的作用,反而起到汇集地表水渗入坡内的恶果;场地平整或道路切坡后

33、,未能对边坡合理加固,可以引发较大范围的滑动。,(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边坡未加支护,或者支护工程不合理,出现滑坡隐患。,2006.7.21 北湖骆仙岭,(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灾害: 大量的事例说明,当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

34、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农村常称为“鬼剃头”, 香港称为“山泥倾泻”,国外的教科书称之为“碎屑流”、“泥流”、“泻流”等。后山绿化是防治坡面泥石流的一种好方式,但是要常常查看后山植被的变形形状,如“马刀树” ,“醉汉林”等表示斜坡不稳定。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树木迎风摆动时会加剧土体的松动和促进水体的入渗,导致山坡稳定性下降,甚至诱发滑坡灾害。,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

35、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2006.7.15 郴州碧利斯,(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1、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2006.7.15 郴州碧利斯,(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不可在坡体前缘随意开挖坡脚: 在滑坡体上修房、筑路、场地整平、挖砂采石和取土等活动中,不能随意开挖滑坡体坡脚。

36、如果必须开挖且挖方规模较大时,应事先由相关专业部门制定开挖施工方案,并经过专业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开挖。坡脚开挖后,应根据施工方案和开挖后的实际情况对边坡进行及时支挡。,(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岩体被裂缝切割成不稳定楔形体,随意采石诱发崩塌,危害严重。,(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屋后山坡过陡,且未加支护,容易导致斜坡失稳发生滑坡。,(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

37、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不合理开挖坡脚易导致斜坡失稳、发生滑坡。,(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场地选择不当,切坡不合理,未加支护,房屋未建好已成危房。,(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 对岩土工程活动中形成的废石、废土,不能随意顺坡堆放,特别是不能堆砌在房屋上方的斜坡地段。当废弃土石量较大时,必须设置专门的弃土场。最好的办法是把废弃土石从环境负担变为可用资源,在整地、造田、修路等需要填土的工

38、程中加以充分利用。,(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滑坡后部随意排放渣石弃土,使滑坡稳定性明显降低, 危及下方居民安全。,(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 在滑坡上部布置的引水系统最好采用管道输水,避免渠道开挖渠水入渗引发山坡失稳。管道一旦发生漏水时,也比较容易监控。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系统要保证安全、有效,避免堵塞沟渠、污水渗漏和冲蚀或渗入滑坡体。 山坡低凹处降雨形成的积水应及时排干,否则,当坡体变形时

39、极易引发池塘拉裂,导致地表水入渗滑坡体内,加剧变形破坏。,(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2、灾害隐患附近的居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滑坡体上随意泼水增加了下滑力,容易引发灾害。,(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 泥石流堆积区地势平坦,地质结构松散,水源丰富,因此,植被茂密,往往泥石流发生一段时间后,迹象模糊,致使后人又盲目在该区修建房屋,在特大暴雨时,酿成新的灾难。因此,在进行集镇建设时,应该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老人,了解泥石

40、流的复发和成灾风险。,(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泥石流灾害毁坏房屋和土地,(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2005年5月31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太芝庙乡遭受特大山洪以及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太芝庙、潭府、陈家坊3个乡镇47个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量摧毁、房屋倒塌,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泥

41、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密切。 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 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 在沟谷中上游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明显抑制泥石流的形成; 在沟谷下游或乡镇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可以为免受泥石流危害提供安全屏障。,(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泥石流沟谷中营造树林或者布置防护工程,可以减轻泥石流冲击力和稳固泥石流物源。,(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避免在

42、冲沟内排放垃圾: 在冲沟中堆放垃圾将增加泥石流固体物源、加剧泥石流危害。乡镇人口密度大,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多,把垃圾随意堆积在沟谷中不仅影响新农村环境景观,污染新农村的水环境,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产生泥石流和加重泥石流危害的风险。制定科学的垃圾处置方案并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是衡量新农村规划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随意倾倒弃土垃圾于冲沟中,挤占行洪通道,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泥石流排导槽被建筑垃圾堆填,排洪能力减弱。,(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

43、,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控制房屋建设,禁止挤占行洪通道: 泥石流堆积区往往地势平坦,常被用作房屋建设用地。应当控制建设规模,特别是在行洪通道中,或边缘,应该严格禁止修建房屋。但堆积区被用作建设场地时,应沿两侧地势较低处修建新的行洪通道,避免泥石流直接冲入。当沟谷中物源丰富,巨石嶙嶙,坡降较大时,堆积区最好不作为房屋建设用地。,(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村庄建于冲沟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二、建房选址、建设中如何 防范地质灾害,3、泥石流隐患附近的居

44、民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村庄建于冲沟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危害极大。,(二)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1、滑坡裂缝简易监测,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 滑坡的简易监测方法有: 埋桩法 埋钉法 上漆法 贴片法,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1、滑坡裂缝简易监测,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三、简易监测与应

45、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1、滑坡裂缝简易监测,埋钉法: 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1、滑坡裂缝简易监测,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在扩大。,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1、滑坡裂缝简易监测,贴片法: 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是定性的,但是,可以非常直

46、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1、滑坡裂缝简易监测,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 (1)选定监测点。一般选在主裂缝的两侧,每两个点为一组,最好设35组。 (2)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小时一次。 (3)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势。 (4)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当测量数据比平常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

47、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2、泥石流简易观测措施,通过正常洪水水位线来观测泥石流: 应该在泥石流调查和危险区划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当地天气预报信息和实际观察沟谷中暴雨形成的水流情况判断洪水水位。可以通过草木生长或蚁穴分布情况确定正常的洪水水位线。当山洪水位线接近正常洪水水位线,而且暴雨还在继续时,必须派人现场值班观测,并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如果洪水中夹带的土石增加或出现间歇性断流时,要注意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对于经常暴发泥石流的沟谷,可以通过泥石流泥位线来判断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当山洪泥石流水位线接近平常的泥位线,而且暴雨还在继续时,必须采取人员避让措

48、施。,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2、泥石流简易观测措施,通过正常洪水水位线来观测和测定泥石流可能堆积和预测泥位高度。,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2、泥石流简易观测措施,通过草木分布的下限位置来确定沟谷、河道正常的洪水水位线。,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2、泥石流简易观测措施,暴雨期间要对上游泥石流物源区进行巡查和看守: 对村庄、居民点、厂矿上游的滑坡崩塌堆积物、尾矿矿渣排放场、工程弃土,甚至土层比较厚而且植被良好的陡坡进行巡查和看守,发现有较多物质被洪水携带时,要及时同志附近居民采取避灾措施。,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2

49、、泥石流简易观测措施,暴雨期间要对上游泥石流物源区进行巡查和看守:,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节,居住在沟谷附近的居民在雨天须提防泥石流, 雨晴后也应提防泥石流。,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一)简易监测,3、专业监测设施的保护,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地质灾害多发区,经常布设了专业监测点,利用先进的仪器来精密地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形破坏。因此,保护好这些监测设施,不仅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警提供连续不断的监测数据,也可以及时发现险情和及早进行处置以确保当地群众生命安全。 遵守国家法律,保护监测设施; 教育儿童不要敲打移动监测设施; 不要让牲畜碰撞监测设施。,三、简易监测与应急躲避措施,(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1、什么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由主管部门组织、指导,相关专业技术部门支撑,由隐患区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进行简易调查、观测,达到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灾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已成为农村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