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06352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施工测量也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设计尺寸,计算出各部分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或方位角)、高差等数据,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这项工作又称“放样”。,11章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概述,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施工控制网 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 检查、验收 变形观测,11.1,施工测量概述,施工测量与一般测图工作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目的不同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放样到实

2、地。 精度要求不同高层低层,钢结构钢混结构,装配式非装配式,细部放样整体放样 施工测量工序与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关。 受施工干扰工程多、交叉频、地面变动大,测量标志易破坏。,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检核是测量工作的灵魂。,取决于工程的性质、规模、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 由工程设计人员提出的建筑限差或按工程施工规范来确定。 建筑限差一般是指工程竣工后的最低精度要求容许误差。 设建筑限差为,工程竣工后的中误差M应为的一半,即 M/2,测量精度要比施工精度高。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工程竣工后的中误差M由测量中误差m10和施工中误差m20组成,而测量中误差又由控制测量中误差m11和细部

3、放样中误差m12两部分组成,则 M2=m112+m122+m202,工业场地:施工测量的细部放样精度高于控制测量,取:,桥梁和水利枢纽:应使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误差,相对于施工放样来说小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上式括号中第二项0.1,即控制点误差的影响占测量误差总影响的10%,即可忽略不计,则,综上所述,对于工业场地:,对于桥梁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可分首级网格和加密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四等水准测量;为连续性生产车间、地下管道放样的基本水准点三等水准测量。 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路线、附合路

4、线或结点网形。 施工水准点:直接放样建筑物的高程。应靠近建筑物。 为放样方便,每栋较大的建筑物附近,要布设0.000水准点。,11.2.1 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11.2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距离、测角度和测高差。放样的基本工作与之相似放样已知的水平距离、已知的水平角和已知的高程。,用钢尺放样已知水平距离 一般方法:用钢尺直接丈量,为检核应往返丈量,取平均 精确方法 三项改正 D设DDLDt-Dh,11.2.1 放样已知水平距离,11.2 测设的基本工作,先用跟踪法放出另外一端点,再精确测定其长度,最后进行改正。,用光电测距仪放样已知水平距离,一般方法:根据水平角的已知数据和一

5、个已知方向,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放样在地面上。,精确方法,先按一般方法放样出B1点。,11.2.2 放样已知水平角,从B1点沿OB1的垂直方向量出BB1,定出B点,则AOB应是要放样的已知水平角。如为正,则沿OB1垂直方向向外量取;反之向内量取。,计算改正距离:,反复观测水平角AOB1若干个测回,准确求其平均值1,并计算出=-1。,根据已知水准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某设计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放样。如图10-10所示。,设计室内地坪高程为21.500m,HA20.950m,将室内地坪高程放样到B桩上。,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在A点竖立水准尺,测得后视读数为a=1.675m。,在B点处设置木桩,在B点

6、地面上竖立水准尺,测得前视读数为b=1.332m。,20.950m,21.50m,11.2.3 放样已知高程,计算:视线高 Hi=HA+a=20.950+1.675=22.625m B点的地面高程 HBHi-b=22.625-1.332 放样点的高程位 C21.500-(22.625-1.332)=0.207m,与水准尺0.207m处对齐,在木桩上划一道红线,此线位置就是室内地坪的位置。,在深基坑内或在较高的楼层面上放样高程时,水准尺的长度不够,这时,可在坑底或楼层面上设置临时水准点,然后将地面高程点传递到临时水准点上,再放样所需高程。,高程传递法,B点的标高为: HBHAa1-(b1-a2)

7、-b2,(HAa1)-(HB+b2) =(b1-a2),HBHAhAB=(a1-b1)+(a2-b2) 得 b2=a2+(a1-b1)-hAB 用逐渐打入木桩或在木桩上划线的方法,使立在B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2,即可确定B点的设计高程。,测设B点的高程:,点的平面位置放样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和直角坐标法。,当在施工现场有相互垂直的主轴线或方格网线时,可用直角坐标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11.3.1 直角坐标法,11.3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2后视323方向线,量20m和100m得P、M两点;置经纬仪于P点,后视2或3点中的较远点,正倒镜转动90取平均值,得PC方向线,沿此方

8、向量20m和40m,得A、C两点,检核: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值,直角坐标法只量距和直角,数据直观,计算简单,工作方便,因此,应用较广泛。,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当已知点与放样点之间的距离较近,且便于量距时,常用极坐标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11.3.2 极坐标法,计算放样数据DAP和(BAP)。,检核:放样出的长度是否等于设计值,当放样地区地形限制或量距困难时,常采用角度交会法放样点位。,根据控制点A、B、C和放样点P的坐标计算1、2、3、4角值。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B点根据1盘左盘右取平均放样出AP方向线,在AP方向线P点附近打两小木桩,桩顶钉小钉,如1、2

9、两点。,11.3.3 角度交会法,将每的小钉用细线拉紧,拉出三条线,得三个交点,这三个交点构成误差三角形。当误差三角形边长不超过4cm时,取其重心作为所求P点的位置,若误差三角形的边长超限,则应重新放样。,当建筑场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放样点不超过一整尺段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首先根据P点的设计坐标和控制点A、B的坐标,先计算放样数据D1、D2。放样时,用钢尺分别以控制点A、B为圆心,以D1、D2为半径,在地面上画弧,交出P点。距离交会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仪器,但精度较低,在施工中放样细部时,常用此法。,11.3.4 距离交会法,1.计算DAP、DBP,2、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AP; 在

10、测站B用钢尺测设DBP, 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通常待定点P离已知点 A、B不超过一尺段,地 面平坦,便于钢尺作业。,本质是极坐标法,适合于种类地形,且精度高,操作简便,在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放样前,将全站仪置于放样模式,向全站仪输入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再输入放样点坐标。准备工作完成后,用望远镜照准棱镜,按坐标放样功能键,则可立即显示当前棱镜位置与放样点位置的坐标差。根据坐标差值,移动棱镜位置,直至坐标差值为零,这时,棱镜所对应的位置就是放样点的位置。,11.3.5 全站仪坐标放样法,11.4 设计坡度的测设,道路、管道等施工中,须测设斜坡线,可用经纬仪或水准仪进行测设。,

11、11.5 铅垂线的测设,挂垂球得铅垂线 精度差,稳定性差(易受风力影响),操作费力。,用专用仪器铅垂仪投测铅垂线 能向上、下瞄出精确的铅垂视线 能向上、下投射出精确的铅垂激光束,部分铅垂仪及型号:, 部分铅垂仪及型号:,为施工场地建立施工专用控制网 平面控制 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平坦地区) 导线网、三角网(山区或条件复杂地区) 高程控制 布设水准点,11.5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11.5.1 施工控制测量,特点 精度要求高; 采用建筑坐标系(坐标轴方向与建筑群主轴线平行 或垂直); 各边相互平行或垂直,且为整数; 点位便于保存(布置于设计的通道位置); 测设控制点,然后调整。,平面施

12、工控制网,优点 计算简单用加、减法计算直角坐标法放样数据 使用方便布置在待测设建筑物的就近位置 放样迅速用直角坐标法放样,一、建筑方格网 大、中型建筑场地用。 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主要特点 分级布置(厂区和厂房); 采用建筑坐标系; 考虑建筑群布局,边长取整数; 测设精度高; 点位须长期保存。,矩形控制网的布设,矩形网的主轴线和主点,纵、根轴线确定后,再设计矩形网的网点,网点的间距一般为100m200m、网点的坐标最好设计为整米数。 当矩形网设计完成后、首先要确定主点的施工坐标系的坐标,并推算网点的施工坐标。据此分别计算主点的测量坐标。,2、建筑坐标与施工坐标的换算,建筑坐标系:AOB 测量

13、坐标系:XOY 建筑坐标系原点 的测量坐标:XO,YO A轴在测量坐标系 中的坐标方位角.,(1)建筑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XP=X0+APcos-BPsin YP=Y0+APsin+BPcos,例:某建筑坐标系如下图,P点在建筑坐标系中的坐 标为P(80.000,40.000),将其换算成测量坐标。,解:由坐标转换公式:,XP=X0+APcos-BPsin YP=Y0+APsin+BPcos,P点的测量坐标: XP=1218.570+80cos2030-40sin2030 =1279.495 YP=3054.600+80sin2030+40cos2030 =3120.083,(2)测量坐标换算

14、成建筑坐标,AP= (XP-X0)cos+(YP-Y0)sin BP=-(XP-X0)sin+(YP-Y0)cos,3、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测设AOB:极坐标法测设 (1)初步放样:测设出概略位置 (2)主轴线的检测与校正 测设COD:极坐标法测设 交会测设出田字方格点 加密方格网,(1)初步放样。根据轴线点的测量坐标,选择附近的测量控制点,根据条件,选极坐标法进行主点的初步放样。,(2)主轴线的检测与校正 主轴线点经放样后,由于误差的存在通常个在一条直线上。在o点上安置经纬仪,以2.5的精度测定角。若角与180之差大于2.5 则需要进行主轴线点的调整。,COD轴线的测设,二、建筑基线 建筑场地

15、较小、简单时用。 1.基本形式,至少三点,可作检核,建筑基线主要技术要求,2、测设方法,(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平行推移法,根据1、2、3点平行推移得A、B、C。,调整A、B、C使B为直角,AB、BC为整数。,一般精度要求: ABC=9010 AB、BC相对误差1/10000,根据1、2点坐标与A、B、C的设 计坐标反算放样数据i、Di。 在测站2,用极坐标法测 设A、B、C。 调整A、B、C,满足直角 和距离关系。,(2)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根据导线点1、2,测设建筑基线点A、B、C。,预埋水准点,一个工地至少设23个点,定期校测; 点位稳固,便于保存,便于使用; 布设水准路线

16、,引测新设水准点的高程。精度满足 施工要求。,三、高程施工控制网,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可分首级网格和加密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四等水准测量;为连续性生产车间、地下管道放样的基本水准点三等水准测量。 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 施工水准点:直接放样建筑物的高程。应靠近建筑物。为放样方便,每栋较大的建筑物附近,要布设0.000水准点。,11.6 建筑施工测量,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物定位 建筑物详细测设 轴线控制 基础施工测量,2、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厂房控制网和柱列轴线测设 基础施工 建筑构

17、件安装,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轴线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轴线投测与垂直度控制) 高程传递,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建筑物定位 2)建筑物详细测设 3)轴线控制 4)基础施工测量,1、建筑物的定位,测设建筑物外墙中心线交点,钉角桩。,根据规划道路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当设计建筑物靠近规划道路时,可根据规划道路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 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测设,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测设各内墙(承重墙)轴线,钉中心桩。,2.建筑物详细测设,钉轴线控制桩或设置龙门板,保存轴线位置,便于施工时恢复轴线。,龙门桩和龙门板,3、建筑物轴线控制,开挖基槽或开挖基坑,槽底或基坑底标高控制。 确定开挖边线; 控制开挖深度

18、; 基础结构施工的轴线控制。,4、基础施工测量,2、工业建筑施工测量,1、厂房控制网和柱列轴线测设 2、基础施工 3、建筑构件安装,根据建筑方格网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 要求:直角误差10;距离误差1/10000 大、中型厂房的矩形控制网可分二级布置。,1、厂房矩形控制网和柱列轴线测设,杯型基础施工: 1.基坑放样钉定位小木桩,画基坑开挖线; 2.基坑抄平基坑的高程测设; 3.基础模板定位。,2、柱基础施工,沿厂房控制网钉柱列轴线桩; 大、中型厂房可沿矩形控制网钉“距离指标桩”, 然后根据距离指标桩钉柱列轴线桩。,厂房主要构件: 柱子、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 构件按设计尺寸预制,安装

19、时应达到一定精度。,预制厂房柱子的弹线,柱子安装测量 三个要求: a)牛腿面标高等于其设计标高; b)柱脚中心线与柱列中心线一致; c)柱身垂直。,3、建筑构件安装,注意事项:,柱子的竖直校正,经纬仪检验校正,消除横轴误差; 经纬仪严格整平,竖轴铅垂; 柱子受较大温差会产生变形,应避免。,(1)牛腿面标高抄平 要求:标高误差 5mm (修平或加垫块) (2)吊车梁中心线投测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1)将轨道轴线投测到吊车梁顶面上 (2)轨顶标高测量,调整填块 (3)轨距控制;轨距误差10mm,吊车梁安装测量,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轴线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高程传递,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桩基础、深基坑、

2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垂直度控制要求高。,(1)基础施工测量 1.轴线测设,设置轴线控制桩; 2.桩位测设; 3.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位置测设; 4.基坑抄平,底板垫层放样; 5.地下建筑轴线放样; 6.至0.000,基础施工结束。,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2)轴线控制与轴线投测,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布置在0.000层面上,标志牢固、精确。选择点位时,应参考设计图纸,考虑以下因素: 控制网各边应与建筑轴线平行; 相邻控制点应通视; 控制点的铅垂线方向应避开横梁和主钢筋。,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布置,沿控制点铅垂线设预留孔(20cm20cm30cm30cm); 用垂准仪向上投测控制点。,2)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测,1.利用水准仪、钢尺传递高程。考虑尺长改正、温度改正。2.全站仪天顶测距法。,3)高程传递,4)建筑竣工总平面图编绘,由于施工误差和设计变更,使建筑及有关设施的施工位置与设计位置产生差异。竣工图全面、准确反映各建筑设施最后的实际位置,以利日后建筑物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等。 建筑总平面图应边施工、边编绘,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施工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