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467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外科技术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技术,技术: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现代技术已经演绎成为复杂的全方位的多种学科技术工程! 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术。技术远比科学古老。事实上,技术史与人类史一样源远流长。 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外科,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手术,外科医师用刀和其他器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如切除病灶或修复身体上的缺损,以恢复或

2、改善身体的功能。,手术基本技术,切开(incision) 止血(hemostasis) 结扎(ligation) 缝合(suturing 引流(drainage),目前国内外科医师学习技术现状,教科书中仅仅介绍和强调了手术的步骤、方法、种类,没有系统的讲解外科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体制和学制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和经验”之谈的层面上。,浅谈手术者与技巧的辩证关系 王和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年第七卷,第4期,医疗环境,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外科医师同样面临着尽力使昂贵的医疗资源得以更有效利用的外部经济压力;与此同时,病人则要求有更小的痛苦、更快的康复及尽可能小的瘢痕。,ZOLL

3、INGERS ATLAS OF SURGICAL OPERATIONS(佐林格外科手术图谱),原著 Robert M.Zollinger,Jr. Robert M.Zollinger,Sr.,自1937年第1版至今的第8版, 佐林格外科手术图谱已经走过70年的历程,该图谱颇为世界各国外科医生所推崇,被誉为普外科手术操作规范的“金标准”。“精细和安全”的手术风格一直得以秉承和弘扬,且每版现代气息浓重。,佐林格外科手术图谱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经典外科手术图谱之一。其倡导的手术技术根源于william stewart halsted的“安全外科派”,宗旨即是:在对组织提供最大程度保护的前提下,

4、应用成熟和安全的技术,以精细的操作施行各种外科技术。 -中国科学院士裘法祖(2003年 冬至) (摘自佐林格外科手术图谱序),Robert M.Zollinger,Jr认为:外科医生对他们的病人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必须倾其一生,不停地提高外科判断力,不断完善手术技能。 -摘自佐林格外科手术图谱前言,william stewart halsted (18521922),Halsted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豪家庭。 1874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77年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 1878年去欧洲学习。 1880年秋返回纽约,开始外科锻炼。 6年中至少担任8家医院的外科主任。

5、 1899年被选为约翰 霍菁金斯医院外科主任,任职达33年。 -摘自喻德洪 现代肛肠外科学第1版 586,第一章 外科技术,WSHalsted“安全外科学派”,以Halsted特有的精细呵护风格,保护每一寸组织,对年轻外科医生来讲是一门颇难学会的课程。 术前的皮肤准备、病人的铺巾、器械的选择、甚至缝合材料的挑选都不如精细操作的手术风格那样重要。任何外科手术操作首要的是轻柔。,问 题,年轻外科医生常常为手术者的速度所打动 手术者则对完成当日的任务比传授外科技艺更感兴趣。 与手术步骤相关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切口并发症。此时经常受到责怪的是缝合材料和病人的情况而有多少外科医生能从手术技术上去追究到

6、底是哪里出错了?,阑尾切除手术过程描述-例,阑尾切除手术细节的描述,将有助于说明小心谨慎的操作对获得满意效果的必要性。 病人是其他各方而健康的年轻人,已施行了麻醉。,无影灯使用技术,手术台应置于无影灯的聚焦区内,并调节手术床以显露出腹部及右腹股沟部。 光源的聚焦应预先考虑到手术者和助手的位置以及切口的类型和深度。这些细节应在皮肤消毒前即计划好,并在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无菌技术,年轻外科医生要有无菌观念并严格遵循谨慎细心的刷手技术。 年轻外科医生要有无菌观念并严格遵循谨慎细心的刷手技术。 进手术室前应熟知皮肤菌群以及手部的正确难备方法并严格遵循有条不紊的刷手常规。这和其他许多方面一样,是保证切

7、口完美愈合的外科技术的一部分。 外科医生手上的割伤、烧伤或毛囊炎,与病人手术区的刮伤感染(infect scratch)同样危险。,病人的皮肤准备技术,病人的皮肤应在手术即将开始时再剃毛,最好在麻醉后施行。这样可免除病人的不适,使手术区松弛,且在细菌学上也是科学的。 应将剃毛与皮肤切开之间的间隔缩至最短,以防止手术区由于微生物再生所致的污染,或可能由于划痕或擦伤而形成感染源。 绷紧皮肤形成一平滑面,再用灭菌的锋利刀片剃刮。电动剃刀可能更好些。,皮肤消毒技术,第一助手刷手,戴无菌手套,以纱布浸透所需消毒液后进行手术区的机械清洗。 先在预期的切口处开始擦拭,再以同心圆方向清洗手术野的其余部分,直至

8、覆盖全部暴露区。 皮肤应该发红,说明脱落的上皮已全部清除,灭菌剂己起作用。 使用各种酊剂及酒精做皮肤准备时,注意勿使溶液泼溅至病人的侧面或皮肤的皱褶处,以防皮肤起水泡。同样,心电图(ECG)用的电极及电灼器的电极板都不可浸湿。,铺巾技术-消毒薄膜应用,可用透明的消毒薄膜替代皮肤无菌巾以覆盖皮肤,而无需在手术野各角夹置巾钳。 薄膜用抑菌粘胶直接粘着于皮肤。 铺膜后,直接切穿薄膜做切口,薄膜留在原位直至手术结束。 当出于美观目的而需要严格沿皮肤皱褶做切口时,术者可在铺置粘胶消毒薄膜前先用无菌笔轻轻地划出切口线。 铺巾时加置消毒薄膜可以保证有一个宽大的手术区,而且从外科角度看,它是完全无菌的,不橡一

9、般的皮肤准备只能达到外科清洁的程度。 同时,消毒薄膜可防止污染,而大的无菌巾则有可能被浸湿或撕破:,缝合线选择,粗的缝合线,不管是何种类型,均不宜使用。 而应常规使用细丝线、棉线、合成线或可吸收缝线。 细丝线是缝合和结扎最合适的材料,因它极少造成组织反应,并且结扎牢靠 。,打结技术,结扎时,常先打一个外科结,将线结压下并扎紧,放松丝线后此结不会滑脱,随后可再打一个方结作为加固,靠近线结剪线。 此过程中应该用两个手指压线,在同一平面上于线结的两侧将结扎线拉紧,这样可使手指、线结及手同在一条直线上。 然而,若想在不绷紧缝线的情况下完成从打第一个结、将线结压下直至打完最后一个结的过程,还需要长时间的

10、练习。这一技术细节极为重要,因为当处理细嫩的组织或在伤口的深部操作时,不可能在张力下进行结扎。 在结扎止血钳夹住的血管时,重要的是应露出止血钳的钳尖部、以使尽可能少的组织被结扎。 此外止血钳应在第一个结刚打紧时即松开,线结不要扎在已经被止血钳毁损的组织上。 单手打结和快速打结并不可靠。所打的每一个结都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生命攸关的手术是否成功。,电凝止血,有些术者喜欢用电灼来控制小出血点,而不用结扎。然而这种方法会造成组织坏死,而与应用锋利的手术刀相比,电刀切割可使切口两侧产生较大区域的组织失活。,拉钩使用技术,若手术时间长,用自动拉钓更为有利,它可保证持续暴露而不会使助手疲惫。 助手把持的拉钩经

11、常会移动,这不仅妨碍手术者,麻醉较浅时也会刺激感觉神经。 自动拉钩放好位置后,应仔细判断组织的受压程度,过度的压迫可能造成坏死。 不佳并不总是牵拉的原因。麻醉不理想、病人体位不对、照明不佳、切口长度不够和位置不当以及代替手操作的器械使用不当等因素均可能是视野差的原因。,医师的手与手术器械技术,手指对组织进行的操作不可能像使用精巧的器械那样处理自如、轻柔与安全。 器械可以消毒,而橡胶手套则存在难以觉察到的被针刺穿或破裂的危险从而造成污染。 另外,器械操作可使手离开创口,从而看到完整的手术野,有助于手术的安全进行。,切开技术,轻轻牵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以避免剥离,将筋膜层顺其纤维切开,防止形成锯齿形切

12、口,以使其在缝合时能精确对拢。 肌肉纤维用刀柄纵向分开。 血管用两把止血钳夹住,在二者之间切断并结扎。 因肌肉脆弱宜即刻结扎而非电灼。 妥善止血后,肌肉用湿纱布垫覆盖,防止创伤及污染。此时放置拉钩,显露腹膜。,打开腹膜技术,术者用有齿镊或止血钳抓住并提起腹膜助手在提起的腹膜接近其拱顶处夹住,同时术者放松钳子,重复此操作直至术者确认钳子夹住的仅有腹膜而无腹腔内组织。 在两把钳子中间用手术刀切开一小口。 用剪刀扩大此切口,将剪刀的下刃尖端伸入腹膜下1cm,用其桃起腹膜再剪开。 若大网膜未离开腹膜,于其上面放置湿纱布的一角作为保护以避免剪刀误伤。 腹膜切口应与切开的肌肉等长。,显 露 技 术,因腹膜

13、极易用拉钩牵开,而且在关闭切口时如能完全看到腹膜开口则其缝合会容易得多。 腹膜切开后,放置拉钩,使腹腔内容能清楚见到。 皮下脂肪宜用无菌垫或消毒塑料保护膜保护,防止可能的污染。 若阑尾或盲肠不能即刻显露,可用拉钩牵拉切口直至将其找到。,腹腔内器官的保 护技术,虽然习惯上常用几块湿纱布将小肠与盲肠区隔开,但作者认为,放进腹腔的东西愈少愈好。 湿纱布也会损伤娇嫩的浅表细胞,日后可能形成与他处的粘连,并减弱对细菌的屏障作用。,切除阑尾技术,将阑尾提至切口,查看其血供。 控制血供无疑是外科操作的重点。系膜内的血管较其周围组织更富有弹性并有回缩的倾向。 因此,在处理这种血管时,最好先用弯针贯穿缝合其系膜

14、,避免损伤血管。血管可以安全地在两个牢固结扎线之间予以切断,以避免血管在结扎时从止血钳滑脱的危险。 以随后的章节所描述的方法切除阑尾后,将盲肠还纳腹腔。 纱布、缝针、器械清点无误后开始关腹。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腹膜。,关腹技术,腹膜缝好后,肌肉会自然靠拢,除非曾被广泛分离过。 肌肉上面的筋膜用间断缝合仔细对合、此时肌肉将自然重新对齐。 有些术者喜欢另一种方法,即将腹膜、肌肉和筋膜做一层间断的缝合。,缝合皮肤技术,为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皮下组织的对合至关重要。 皮下组织对合完好可使皮肤缝线得以早日拆除,以防止形成宽的瘦痕。 用弯针行皮下缝合,在穿过Scarpa筋膜时多咬合一些组织,以使创口拱起、

15、两侧皮缘几乎对合完好。 缝合时应保证切口在纵向及横向两个断面上均精确对合。 皮下组织的仔细缝合可以防止切口两端皮肤重叠或遗留裂口。,缝合皮肤技术,皮肤切线的对合,可用间断缝合、皮内缝合或用金属皮肤钉钉合。 若皮下组织已妥善缝合,皮肤缝线或金属钉可在术后第5天左右拆除,然后可加用多条粘性纸带使皮肤的分离减至最少。这样最终只遗留纤细的白色瘢痕,而不会形成“铁轨样”外观,后者可能发生于拆除皮肤缝线或金属钉的时间过于延迟者。 为尽量减小难看的瘢痕并免除拆线的麻烦许多术者用可吸收钱做几针皮下缝合闭合切口后,再用几条粘性纸带加固皮肤切口。,包扎技术,最后,伤口宜妥善覆盖敷料和包扎。 若创口一期缝合,且操作

16、本身是“清洁”的,则应将伤口密封至少48小时,以防受到外来的污染。用于纱布包扎即可达此目的。,拆线换药技术,为避免皮肤细菌污染清洁的创口,拆线的方法十分重要。 拆线时无用酒精清洁皮肤、术者抓住缝线的游离端,将线结提离皮肤,缝线从表皮下稍被拉出,在皮肤平面的下方处剪断缝线,然后拉出。这样,所有在皮肤外面的缝线不会被带进皮下组织而造成切口感染。 无菌技术拆线以及随后在适当条件下换药极为重要。 创口拉合胶带、粘合剂或胶水,如应用恰当可在许多部位省却缝合。,外科 与艺术,外科技术的特点是,在确保组织能尽快牢固愈合的同时保存所有的正常细胞,由此体现出外科医生的技术对病人安全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一个事实,

17、即外科手术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只有在外科医生意识到其内在的危险性时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 不论是简单、重要的或范围大的手术,其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年轻外科医生学会了无菌术、止血、充分暴露和对组织轻柔操作等基本概念后,即已掌握了其最艰难的课程。 一旦外科医生抵达这一境界,他将不断进步,因为他将被引向对创口组织学的研究,创口愈合这门课程会变得十分形象、具体; 他将被引向对更好的医疗器械的不断追求,直至他最终成为一个艺术家,而非外科工匠。,技术作风与道德,不习惯于这种手术方式的外科医生,对不断强调轻柔操作及费时的无数间断缝合会感到厌烦。 只要是一个正直的外科医生,只要他或她希望所有的清洁创口均可得到一期缝合,且甘于为病人的利益和安全而奉献,那么就必须运用前面所提到的所有原则。 他必须使用细的缝线,细到当其绷紧到将要切割有生命的组织时即自行断裂。 每一根血管都必须牢固结扎,以使关键的血管得到妥善的处理。同时,必须实行严格的无菌术。 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道德的范畴,但这对于身系他人生命的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此处省略20张幻灯片),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