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512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6-交通运输.ppt(2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基本要求:考查 交通运输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防治技术;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第二章 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 第三章 水运交通安全技术 第四章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国内铁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第一章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铁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主要事故隐患与有害因素,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总和表现,也是铁路运输生产全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包括车务安全知识、机务安全知识

2、、车辆安全知识、电务安全知识、工务安全知识和牵引供电安全知识。,(一)车务安全知识,铁路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局与局间由铁道部,分局与分局间由铁路局,分局管内各区段由分局,一个调度区段内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列车的分类和等级: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和等级是: (1)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含普通旅客列车快车和普通旅客列车慢车)等; (2)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

3、 (3)行包快运专列; (4)军用列车; (5)货物列车: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以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保温和小运装列车; (6)路用列车。,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旅客列车按旅客列车编组表编组,机车后第一位编挂一辆未搭乘旅客的车辆作为隔离车,列车最后一辆的后端应有压力表、紧急制动阀和运转车长乘务室。,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由

4、调车长单一指挥。 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存放地点。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调车领导人应正确及时编制、布置调车作业计划,调车领导人与调车指挥人必须亲自交接计划,调车指挥人必须亲自向司机及其他人员交递和传达计划。调车作业时,调车作业人员必须正确及时地显示信号,机车乘务员要认真确认信号并鸣笛回示,不足两人不准进行调车作业。,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车站应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运行图行车的基本原则。 接发列

5、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亲自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接车或发车。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并遵循以下原则:客运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入固定线路;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其他通过列车原则上应在正线通过;原规定为通过的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及特快旅客列车变更进路时,必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 各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制定的原则: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车组织规则。,(二)机务安全知识,机车装设行车安全等设备的规定:内燃和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

6、的空气制动装置和空气弹簧等其他装置提供风源。 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的制定原则: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是规定机车乘务员自待乘、出勤时起,到退勤时止,全过程的程序性作业标准,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各铁路局根据铁道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局的实际情况制定各局的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对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中每个工作环节、作业规范、技术标准作出规定。,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机车运行资料分析。监控装置记录的运行信息,实行退勤、日常两级分析和运行干部辅助分析。退勤分析由退勤调度员,对乘务员趟车文件中所记录的非常信息进行核对并作好记录;日常分析是按铁道部规定的分析内容及要求,对列

7、车操纵、行车安全、作业标准化和监控装置使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进行分析;指导司机对分管机班乘务员的制动机使用、列车操纵、监控盲区、标准化作业等信息进行重点分析;运用干部的辅助分析,由车队、车间和段技术管理及段领导等干部,实行逐级复检、抽查的检索分析。,机车“三项设备”运用管理的规定。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简称“三项设备”)。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各铁路局应根据实际编制行车安全装备使用、维修管理实施细则,并建立局、分局和基层单位各级干部的定期检查、抽查制度。 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的乘务员,必须实

8、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h,待乘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持IC卡到达待乘室签到,按指定房间休息,待乘室值班人员按规定办理待乘人员的人、出待乘室手续;段、车间值班干部每天必须检查乘务员待乘休息情况,并实行IC卡写卡的检查管理制度,铁路局、分局应对管内各待乘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三)工务安全知识,铁路线路类别: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在通过型车站比较好辨认,其一,由于它贯穿车站,通过列车多,所以通常很光亮,磨损也很大。其二,它直接与站外区间线路连接,一般不用道岔。 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

9、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站线是指站内除正线以外的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到发线用于接发客车和货车。调车线用于车列解体和编组并存放车辆。牵出线用于调车作业时将车辆牵引出去。货物线用于货物装卸作业的货车停留。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包括机车走行线、车辆站修线、驼峰迂回线及驼峰禁溜线等。 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运行线,防止进站停车的列车驶过警冲标进入区间,在支线与正线或到发线衔接处铺设的有效长度不小于50m的尽头线叫安全线。为防止在陡长的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

10、,根据线路情况,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避难线一般设计为有较大的上升坡度,以减缓失控列车的速度。,线路标准轨距和曲线线路加宽、超高限度。轨距为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 435 mm。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半径小于350m,大于或等于300m的加宽5mm;半径小于300m的加宽15mm。曲线外轨最大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车辆限高、限宽。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自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 800mm;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 400mm。 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

11、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他相邻线为5000mm,线路允许速度140kmh以上至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200mm,站内正线及与相邻到发线间为5 000mm,牵出线与其他相邻线为6500mm。,(四)电务安全知识,信号机的基本类型。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 联锁设备的基本类型。连锁设备分集中连锁(继电连锁和计算机连锁)和非集中连锁(臂板电锁

12、器连锁和色灯电锁器连锁)。 信号机的显示距离规定。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少于1 000mm;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少于800mm;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mm;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不得少于200mm。,集中联锁设备应保证的基本条件。集中连锁设备应保证: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信号机不可能开放(引导信号除外);能监督是否挤岔,并于挤岔的同时,使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自动关闭;被挤道岔未恢复前,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同时,集中连

13、锁设备,在控制台上应能监督线路与道岔区段是否占用,进路开通及锁闭,复示有关信号机的显示。,道口自动信号的技术要求。道口自动信号应在列车接近道口时,向公路方向显示停止通行信号,并发出音响通知;如附有自动栏杆(门),应关闭。在列车全部通过道口前,道口信号应始终保持停止通行状态,自动栏杆(门)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道口自动通知设备,应在列车接近道口时,以音响和控制盘表示灯通知道口看守人员。,(五)车辆安全知识,车辆的分类: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特殊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除雪车等)。 旅客列车安装轴温报警器的有关规定:编入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旅客快车的客

14、车应装有轴温报警装置。 车辆轮对基本限度: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 mm;车轮轮辋厚度客车25 mm,货车23mm;车轮轮缘厚度23mm;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 mm;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 mm。,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基本规定。包括全部试验、简略试验、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 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 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设置的基本原则。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为30km。,(六)牵引供电安全知识,接触网工作电压的限度值。工作电压正常情况20 27.5kV,非正

15、常1929 kV。 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限度。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 500mm;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 700mm(旧线改造不少于5 330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少于6200mm;客运专线为5 3005 500mm。,接触网带电部分与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 mm,距机车车辆及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350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mm。 电气化线路道口限界架的高度规定。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 人员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规定

16、。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少于2000mm。,二、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事故隐患分析,(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 1. 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 , 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 , 应具 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

17、质 。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2. 设备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 ( 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 )、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 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铁路运输

18、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 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包括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1.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

19、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是: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偏载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观念淡薄,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4.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

20、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5.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三、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铁路运输事故

21、救援技术3大类。 (一)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通过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是减少铁路运输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最佳手段。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隔离、闭锁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是减少铁路运输事故的重要措施,如平交道口改立交,铺设重型钢轨、采用自动闭塞、电气集中、调度集中,增加各类道口信号的装备率等。隔离也是一种常用的安全设计技术,如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与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降低危险的影响。闭锁是指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等进入危险区域,如油罐车上的闭锁装置可防止在车体未接地的情况下向车内加注易燃液体。,(二)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

22、技术。有铁路列车检测、铁路列车超速防护、铁路车辆探测系统等。 1. 铁路列车检测。对列车位置及运行状态的实时精确检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控制运输事故。常见的列车检测技术有轨道电路、查询应答器、卫星系统等。 2. 铁路列车超速防护:是对列车实际速度和最大安全速度进行比较,当出现超速时,实施安全制动。 3. 铁路车辆探测系统有轴箱发热探测器、热轮探测器、脱轨/拖挂设备检测器、临界限界检查器等。,(三)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包括事故调查处理与救护救援。 1事故调查处理 (1)行车事故的分类等级。按照行车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23、 (2)事故报告程序。在区间发生时,由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时为司机)立即报告分局(无分局为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如不可能,则报告最近车站值班员,转报分局调度员。在站内或段管线内发生时,由站、段长直接报告分局调度员。,(3)事故调查程序。根据事故性质组成相应的事故调查处理机构,迅速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安监部门负责勘察现场和事故调查,工务部门绘制现场示意图,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勘察现场、调查取证,如线路遭到破坏,则对事故地点前后各100m线路质量进行测量,对事故关系人员分别调查,检查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填写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初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4)事故责任判定的基本原则。事故责任依次划分为

24、全部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重大事故由铁路局调查判定,报铁道部审查批复;大事故由铁路局调查判定,并报告铁道部备案;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发生事故的铁路分局或单位调查判定,(5)主要行车设备破损鉴定和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行车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系指机车、车辆、线路、桥隧、通信、信号、信息系统、给水、供电等技术设备损失费用及事故救援、伤亡人员处理费用。设备报废时,按报废设备账面价值减除折旧及残值计算;破损的设备按修复费用计算。 (6)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的编写原则。发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于事故发生后7日内向分局提出重大、大事故报告,分局接到报告后10日内向铁路局提报重大

25、、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铁路局接到报告后7日内报送铁道部重大、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险性事故发生后,由主要责任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日内,向分局提出事故处理报告,分局于7日内公布处理结果,并报铁路局。一般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5日内处理完毕。,2. 事故救护救援,(1)事故救援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方法 行车事故救援的基本原则是以最短的时间,修复机车车辆,修复线路,保证铁路正线、车站咽喉道岔的迅速开通,使铁路运输畅通,减少事故对整个铁路运输的干扰和影响,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事故救援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行车事故救援实行单一指挥,以救援列车主任或救援队长为事故救援起复指挥人,由指挥人统一组织实施救援起

26、复方案,明确分工,迅速实施;对事故地段设备复旧工作同步实施,事故起复一处,线路、信号等必须立即修复一处;对机车车辆的复旧,以开通线路为前提,应先行清出线路,抢通线路,随后组织复旧。在救援列车进入事故地点之前,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救护伤员,移开其他机车车辆,清出线路等前期工作,为救援列车进入现场提供条件。,(2)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 以迅速开通线路为前提,对有条件开通便线行车的,要先期迅速组织拨接便线,改道开通;对少量机车车辆脱轨的,应及时组织机车自救,或组织救援队利用救援起复设备起复,将事故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3)救援列车等主要事故救援设备的工作原理 救援列车应编组成出动时不需改编的完整

27、车列并配备一定的人员、机具、器材,经常保持完备状态,随时准备出动。轨道起重机应置于救援列车的一端。轨道起重机是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起吊设备,起吊吨位从60160t不等,具体作用是将脱轨、颠覆的机车、车辆吊起复位。复轨器是事故救援的基本器具,一般用铸钢制造,其特殊的形状可使脱轨车辆在牵引机等设备的牵拉下,车轮由地面沿复轨器斜坡面滚动升高至钢轨顶部复轨。液压破切设备也是救援列车的基本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高压油,驱动液压剪,剪开破损变形的机车、车辆钢板或钢梁,救出被困的受伤人员。柴油发电机组的作用是,在无外接电源的事故现场向各种救援机具提供电源。,轨道起重机,复轨器,液压剪断器

28、,(四)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1. 防止机车车辆冲突脱轨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行车作业岗位的标准化作业,认真落实非正常行车安全措施,强化机车作业安全联控,加强机车车辆检修和机车出库、车辆列检的检查质量,提高线路道岔养护质量,落实工务防折、防胀和施工安全措施,加强货物装载加固措施和商检检查作业标准等。加强停留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编组站、区段站在到发线、调车线以外线路上停留车辆,应连挂在一起,并须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或以铁鞋牢靠固定。中间站停留车辆,无论停留线路是否有坡道,均应连挂在一起,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并以铁鞋牢靠固定。车站对停留车辆防溜措施执行情况每天要实行定期检查。机车在中间

29、站停留时,乘务员不得擅自离开机车,并保持机车制动。,2. 防止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 1)线上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作业人员班前充分休息,开展好班前安全预想,作业集中精力;班中严格遵章作业,线上施工作业确保2人以上,加强安全防护,加强嘹望和联络,来车按规定提前下道等。 2)有人看守道口安全防范措施 健全道口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道口员岗位责任制,加强瞭望和防护,提前立岗;完善道口报警和防护安全设施;开展治安联防,加强与地方的安全联控,共同落实道口安全防范措施。,3. 防止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 电气化铁路上网作业前必须先停电后作业,并落实接地

30、和作业区段安全防护措施,接地线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安全距离,作业人员防护设施和绝缘工具必须检测可靠良好;车站对作业区段的进路、道岔要落实锁闭,防止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列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及车辆顶部和货物发生异状情况时,必须先断电后处理,并及时将肇事车辆调入无电线路,待处理妥当,人员撤离后方可恢复供电。,4. 防止营业线施工事故的安全措施 1)施工安全责任制的基本规定 施工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施工影响程度确定铁路局、分局、站段及领工区、工区,分级负责把关,分别由负责部门领导(干部)负责对施工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安全防范、现场指挥和质量验收,实行全过程组织实施和监督把关,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31、。 2)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 严格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实行施工组织单一指挥,按规定距离设置防护信号,保证施工联系畅通,根据不同施工等级安排施工防护员、联络员,落实施工监护措施,加强施工中相关工作的联系协调,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措施。,3)施工前准备和施工后开通的基本条件及规定 施工前准备工作严禁超范围,施工后必须严格确认具备放行列车的开通条件,方可按允许运行速度放行列车,原则上施工后放行第一趟列车不安排旅客列车,线路允许速度必须根据运行条件逐步提高,严禁盲目臆测放行列车。 4)施工机具、设备管理的规定 施工机具、设备必须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检修、保养及使用,保证状态良好,严禁带病运行,机具、

32、设备下道必须存放稳妥,严禁侵入限界,机具、设备上道使用必须落实专人防护措施。,第一章作业,1、铁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包括哪六方面? 2、分析铁路运输的主要事故隐患。,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第二章 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美国学者乔治威伦在他的著作交通法院中写道:“人们应该承认,交通管理已成为今天国家的最大问题之一。它比火灾更严重,因为每年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伤和财产损失比火灾更大。它比犯罪问题也严重,因为它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愚蠢人,男人、女人、小孩或老人,只要他们在公路或街道上,每分钟都有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53,交通事故与疾病致人死亡全球变化趋

33、势(1990-2020),疾病或伤害(1990) 呼吸系统 1 腹泻 2 围产期 3 单纯性抑郁症 4 贫血性心脏病 5 脑血管病 6 肺结核 7 麻疹 8 道路交通事故 9 先天性异常 10 疟疾 11 肺部 12,疾病或伤害(2020预测) 1 贫血性心脏病 2 单纯性抑郁症 3 道路交通事故 4 脑血管病 5 肺部 6 呼吸系统 7 肺结核 8 腹泻 9 传染性肝炎 10 围产期 11 先天性异常 12 麻疹,54,55,56,表 世界部分国家道路交通事故对比表,57,欧洲道路交通事故,1999年在西欧 道路死亡人数下降了将近4.4 受伤率增加了1.3 事故率增加了1.3。 1999年在

34、中欧和东欧 死亡率下降了近4.1 受伤率下降了9.8 事故率下降了9.3。,58,Fatal crashes dropped slightly (0.7 percent) from 1997 to 1998, and the fatality rate remained at 1.6 fatalities per 100 million vehicle miles of travel in 1998, the same as in 1997. The injury rate per 100 million vehicle miles of travel decreased by 6.9 per

35、cent from 1997 to 1998. The occupant fatality rate per 100,000 population, which declined by 23 percent from 1975 to 1992, increased by 1.5 percent from 1992 to 1998. The occupant injury rate per 100,000 population, which declined by 14 percent from 1988 to 1992, decreased by nearly 1 percent from 1

36、992 to 1998. The non motorist fatality rate per 100,000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by 43 percent from 1975 to 1998. The nonmotorist injury rate per 100,000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by 39 percent from 1988 to 1998. The percent of alcohol-related fatalities has declined from 57 percent in 1982 to 38 perce

37、nt in 1998.,1998年美国道路交通事故,59,60,61,我国道路交通事故,62,63,64,65,66,67,68,69,70,71,200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2002年,全国共发生773137起事故,造成109381人死亡、5620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38万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加2.41%、3.26%、2.85%和7.66%。,72,73,(一)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率和万车死亡率 大幅下降 2002年,全国共发生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与2001年各指标的增幅相比分别下降19.95、9.8、27.66和8.04个百分点。 道路交通事故

38、万车死亡率为13.71,比2001年减少1.75。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海南等4个省(市)万车死亡率低于10。,74,(二)从肇事责任方的交通方式分析,机动车肇事 增多,非机动车、行人肇事减少。 机动车肇事727365起,死亡97821人,占全国总数的94.08%和89.43%,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加0.64和1.38个百分点。 非机动车肇事21617起,死亡4176人,占全国总数的2.8%和3.82%,与2001年相比分别减少0.47和0.62个百分点。 行人肇事20177起,死亡6056人,占全国总数的2.61%和5.54%,与2001年相比分别减少0.29和0.82个百分点。,75,

39、76,在机动车事故中,汽车、二轮摩托车、农用车肇事死亡略有增加。 汽车、二轮摩托车、农用车肇事造成65216、18170、6419人死亡,占全国死亡总数的59.62%、16.61%、5.87%,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加0.4%、0.55%、0.37%个百分点。,77,78,大型客车、大型货车肇事致死率较高。 2002年底全国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小型货车保有量分别为800553、3829614、11638622、4711021辆,分别占汽车总数的3.74%、17.88%、54.34%和22.00%。 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小型货车肇事造成6522人、25130人、23506人和

40、7976人死亡,分别占汽车肇事死亡总数的10.00%、38.53%、36.04%和12.23%。,79,80,(三)从肇事主要原因分析 机动车驾驶员肇事死亡超过2000人的有超速行驶、违章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违章超车、酒后驾车、违章会车、逆向行驶和纵向间距不够等8种违章。 合计共肇事308355起,造成35344人死亡,占机动车驾驶员事故总数的45.65%和41.14%。 其中因超速行驶肇事最多,发生44311起事故,造成9672人死亡,占全国机动车驾驶员事故总数的6.56%和11.26%。,81,82,(四)从道路类型分析 公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严重,高速公路事故死亡增加,混合交通和无控制

41、的道路上事故最多。 城市道路上发生321084起事故,占全国事故总数的41.53%,造成25365人死亡,仅占总数的23.19%; 公路上发生452053起事故,占的58.47%,造成84016人死亡,占总数的76.81%。,83,84,高速公路发生29611起事故,造成3927人死亡,占全国事故总数的3.83%和3.59%,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与2001年相比增加0.62个百分点。 混合交通的道路上发生396310起事故,造成63211人死亡,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1.26%和57.79%。分向和分车道的道路上发生376827起事故,造成46170人死亡,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8.74%和42.21%。

42、,85,86,无任何管理控制的道路上发生283045起事故,造成52601人死亡,占全国总数的36.61%和48.09%; 只有交通标志标线的道路上发生344587起事故,造成47351人死亡,占全国总数的44.57%和43.29%,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加1.46和2.6个百分点。,87,88,(五)从人员类型分析,新驾驶员肇事和学生死亡人数略有减少。 3年驾龄以下驾驶员肇事128806起,造成15981人死亡,占全国总数的23.04%和25.59%,与2001年相比分别减少1.27和2.34个百分点。 因交通事故造成大、中、小学生4572人死亡,占全国死亡总数的4.18%,与2001年相比

43、减少0.31个百分点。,89,90,(六)群死群伤事故集中发生在西部山区公路 较多的地区 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1起,造成585人死亡、637人受伤,与2001年相比起数上升5.1%,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8.5%和4.5%; 县乡公路发生19起,国道发生9起,省道发生10起,高速公路发生3起。 其中重庆发生7起,四川发生5起,湖南、云南各发生4起,贵州、安徽各发生3起,广西发生2起; 重庆比2001年增加3起,上升75%,广西比2001年减少3起,下降60%。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91,第二章 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一、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44、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车(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 、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和环境(路外的境观、管理设施和气候条件等) 。在四要素中,驾驶人是系统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发出者及操作者,他是系统的核心,其他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四要素协调运动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客货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 (1)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运输车辆满足安全行驶要求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机动车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舒适

45、性、结构尺寸、视野和灯光等因素有关;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车祸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货物受损的能力。提高机动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有:配置安全带、安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置安全门、配备灭火器等。,(2)旅客运输安全运行要求。 运输旅客的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线路、站点和班次运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者停运。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客票标明的日期、车次、地点运送旅客,无正当理由不得中途更换车辆、停止运行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的车辆运送,不得违反规定超载运输。出租汽车和客运包车应当按照承租人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的路线行驶,未经承租人同意,不得招揽他人同乘。旅客必须持

46、有效客票乘车,不得携带易燃品、易爆品及其他违禁品进站、乘车。,(3)货物运输安全运行要求。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根据拥有车辆的车型和技术条件,承运适合装载的货物;运输货物装载量必须在公路、桥梁承载重量和车辆标记核载质量范围之内,超载的货物运输车辆必须就地卸货。危险货物和大型物件运输车辆,应当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搬运装卸危险货物和大型物件,应当具备相应的设施和防护设备,并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搬运装卸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搬运装卸,禁止违章操作。 (4)客货运输车辆驾驶人安全运行要求。 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经过职

47、业培训,取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驾驶从业资格证书。,2. 特种车辆或特殊用途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1)特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特种车辆做了如下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 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交通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

48、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2)特殊用途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专用车,应在驾驶室上方安装红色标志灯,并在车身两侧喷有明显的“禁止烟火”字样或标记;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并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排气管应装在车身前部,车辆尾部应安装接地装置。座位数大于9的客车及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汽车应装备灭火器。,3. 超限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车货总长18m以上;车货总宽度2.5m以上;单车、半挂列车、全

49、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kg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kg以上;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kg,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kg,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kg,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kg,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kg;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kg,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kg.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运载超限物品,应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第二章 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三)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严重程度起着重要作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 1. 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道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等。设置交通标志的目的是给道路通行人员提供确切的信息,保证交通安全畅通。,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