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673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色彩学(公选课)2012第一季_第四章.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第四章,色彩的对比含义,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色差时,他们的相互关系就能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两种类型。 同时对比: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条件进行的色彩对比,称为同时对比。同时对比中的颜色会产生同时性效应。,连续对比:不同时间下,先后看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产生的对比,称为连续对比。连续对比会产生视觉残像,先观察的色彩时间越长,连续对比的效果越强,反之越弱。,色彩的对比,第一节 明度对比 第三节 纯度对比 第二节 色相对比 第四节 冷暖对比 第五节 影响色彩对比的因素,4

2、.1.1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是指由于并置的色彩之间明度上的差别产生互相影响和变化的对比。,一个灰色,当它置于亮底之上时,看上去很重,置于暗底之上时,似乎变得比原来更亮了,以至于眼睛很难相信它们是同一个明度的灰色。在色彩的对比中,也会发生明暗的错觉。例如,橙色在黄底上显得很重,但放在深红的底色上就变得非常明亮了,在两种颜色的边缘部分,这种对比非常明显.,明度基调,以黑、白、灰系列的9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以进行明度对比强弱的划分,然后,我们可以用不同明度的色阶搭配构成不同的对比。,以蓝色为例分析明度基调,1)高明度 7-9 2)中明度 4-6 3)低明度 1-3,清楚,明亮

3、,轻巧,寒冷,柔软感觉,柔和,幻想,甜美,稳定感觉,沉稳,厚重,坚硬,钝浊感觉,明度强弱对比,明度强对比(长调):明度对比高,明度差在7级及以上的色彩组合,叫长调,也称明度强对比。 明度中对比(中调):明度对比中等,明度差4-6级以内的色彩组合。 明度弱对比(短调) :明度对比弱,明度相差在3级以内的色彩组合。,明度弱对比: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3级以内的组合,是明度弱对比,又称短调。 特点:柔和、模糊、光感弱、体感差、节奏感弱,显示高雅、平稳。,明度中对比: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5级以内的组合,是明度中对比,又称中调。 特点:稳重、适合、也会显得平均、中庸。,明度强对比: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

4、在5级以上的组合,是明度强对比,又称长调。 特点:形象鲜明、清晰并富有光感、体感,显示活力、力量,有时会显得生硬、空洞。,主调占70%,其余色彩占30%,70%决定是高中低明度、30%决定是哪种对比。 在色彩的应用上,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明度对比的恰如其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明度对比调式示意图,高调(79),中调(46),低调(13),“灰”最大的魅力:韵味 或浓郁,或厚重,或深沉,或瑰丽总之,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色彩的真实和丰富! 学习纯度的重点在于学会通过调节纯度来搭配出更有味道的色彩组合。,纯度,因不同纯度的色彩组合而形成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例如:鲜与鲜;鲜与灰;灰与灰。 一种颜

5、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纯度对比基调 高纯度基调 中纯度基调 低纯度基调,纯度对比强度 纯度强对比 纯度中对比 纯度弱对比 最强对比,纯度对比,纯度对比,纯度对比强弱决定于纯度差,分为三种类型: 1.纯度弱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色之间纯度差在3级以内的对比。 2.纯度中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色之间纯度差在46级的对比。 3.纯度强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色之间纯度差大于6级的对比。如高纯度色与接近无彩色系的对比,是大于6级的对比。如用灰色去对比纯色,使纯色更加生动,但要注意色阶。,纯度的对比能增强颜色的鲜艳程度,生动、

6、活泼、注目及情感倾向明显,视觉上也不会有刺激的感觉。纯度对比远不及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在色相、明度相等的条件下,纯度对比的特点是柔和,愈是纯度差小,柔和感愈强。,纯度强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纯度差别大,高纯度的色彩和低纯度的色彩搭配。,特点:高纯度的色彩更显饱和,更显鲜艳;纯度低的色彩更显灰暗,通过强对比可以突出想表现的重点。,纯度中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纯度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大。高纯度与中纯度的搭配,或是中纯度与低纯度的搭配。,特点:画面相对稳定统一。,纯度弱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纯度比较接近的色彩构成的搭配。 特点:比较适宜表现凝重、稳定、平静的感觉。,低纯度基调:低纯度的色彩在

7、画面上占大部分面积时(约70%左右以上),画面形成低纯度基调。,特点:色相感弱,色彩暗淡,形象模糊,能造成朴素、朦胧、自然、简朴、耐用、超俗、安静、无争、随和、平淡、无力、陈旧,含蓄、消极、悲哀、阴险等感受。若色彩把握的好,将富有韵味,令人回味,避免由低纯度的颜色带来的灰、脏、粉、土气、悲观、伤神等不良效应。,中纯度基调:中纯度的色彩在画面上占大部分面积时(约70%左右以上),画面形成中纯度基调。,特点:这是一种理想的调式,既富有色彩,色彩又由于纯度有所降低而不刺激,显得雅致、耐看,能产生平和、自然的感觉。 中纯度基调给人的感觉中庸、文雅、可靠.如在画面中加入5%左右面积的点缀色就可取得理想效

8、果。,高纯度基调具有强烈,鲜明,色相感强的感觉。高纯度基调给人的感觉积极、强烈而冲动,有膨胀、外向、快乐、热烈、刺激、热闹、生气、聪明、活泼的感觉.运用不当则会产生残暴、恐怖、疯狂、低俗、刺激等效果。,高纯度基调强对比,纯度对比基调示意图,根据画面中用色的纯度差异,又可分为三种基调:,纯度九调示意图,以高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高纯度基调,即鲜调。 以中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中纯度基调,即中调。 以低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低纯度基调,即灰调。,纯度对比通过色彩饱和度的中和,可以使过分跳跃的色彩得到抑制,调整画面的主次关系,如低纯度调的色彩搭配容易沉

9、闷、暗淡,但如果把握得当,可以得到非常优雅的画面。,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4)加互补色:加互补色等于加深灰色(相当于5号灰),因为三原色相混合得深灰色,而一种色如果加它的补色,其补色正是其他两种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所以也就等于三原色相加。如果不是原色,在色轮上看,任何一种色具有两个对比色,而它的补色正是这两个对比色的间色,也就等于三个对比色相加,也就等于深灰色。所以,加补色也就等于加深灰,再加适量的白色可得出微妙的灰色。,(1)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性偏冷。曙红+白=紫青味的粉红;黄+白=冷色浅黄。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2)加黑: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

10、度,又降低了明度。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3)加灰:纯色加入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在同色相等明度的条件下的纯度对比,其特点是柔和。纯度差越小,柔和感越强,清晰度越低。 纯度对比的另一特点是增强用色的鲜艳感,即增强色相的明确感。纯度对比越强,鲜色一方的色相越鲜明。从而增强配色的艳丽、生动、活泼、注目及感情倾向。,纯度对比不足时,往往会出现配色的粉、脏、灰、黑、闷、单调、软弱、含混等毛病;纯度对比过强时,则会出现生硬、杂乱、刺激、眩目等感觉。,色相对比,由于色彩之间的色相差异产生

11、的对比,称为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同时伴随着明度、纯度方面的对比。色相对比的强弱可以用色彩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来表示。,色相对比类型示意图,邻近色、类似色的对比为色相弱对比; 中差色之间的对比为色相中对比; 对比色之间的对比为色相强对比; 互补色之间的对比为色相的极地对比。,同类色相对比:色相在色环中距离角度15内产生的对比,称为同类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如:黄色与黄绿色的对比。 特点:具有单纯、雅致、平静的视觉效果。 容易出现色彩单调、模糊。在设计中通常用于面积较大处。,1、同类色对比,2、邻近色相对比,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色环上间隔3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组合,属于色相弱对比范畴

12、。 它最大的特征是其明显的统一性,视觉效果和谐,是最弱的色相对比效果。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3、对比色相对比,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在色环中距离角度在120左右产生的对比,称为对比色相对比。这是色相强对比。如:黄色与蓝色的对比。 特点:色彩差异大,对比强烈,因而视觉强烈、更鲜明。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也容易造成视觉及精神的疲劳。它不容易单调,但容易杂乱和过分刺激,倾向性不强,不容易具备鲜明的个性。,互补色相对比:色相在色环中距离角度在180左右的对比,称为互补色相对比。这是色相最强的对比。如:黄色与紫色的对比。特点:色相对比的极致,画面对比最强烈、刺激,饱满、活泼、刺激、不

13、安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要注意合理搭配。,4、互补色相对比,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要的色彩补偿现象,与其看作对立的色,不如看作姻缘之色,因为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如红与绿搭配,红变得更红,绿变得更绿。,补色对比 光谱六色中的三对互补色,在互补色对比的过程中又具有各自独特的对比价值:, 黄紫:在明度的极地对比中展开;紫色对由于明暗对比强烈,色相个性悬殊,因为成为三对补色中最突出的一对;, 橙蓝:在冷暖的极地对比中展开;蓝橙色对的明暗对比居中,冷暖对比最强,是最活跃生动的色彩对比;, 红绿:在同明度色相的强对比中展开。红绿色对明暗对比近似,冷暖对比居中,在三对补色中显

14、得十分优美,由于明度接近,两色之间互相强调的作用非常明显,有玄目的效果。,类似色对比:在色相环上距离角度在30度、45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比。,特点:色相差别小,但比同类色相对比的强度大些,仍要通过明度、纯度方面的差别对比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属于色相弱对比。画面色调能做到和谐、统一。,5、类似色对比,6、中差色相对比 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在色环中距离角度在90左右产生的对比,称为中差色相对比。这是色相中对比。如:黄色与蓝绿色的对比。 特点:画面色彩丰富,色彩差异逐渐拉大但不至于对立,容易统一和谐。相比邻近色对比更优雅、更容易被注视,在设计中运用广泛,是较常用的对比手段。,7、原 色 对 比,原

15、色对比 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相环色上最极端的色,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氛,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如果一个色场是由二个原色或三个原色完全统治,就会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色彩冲突,这样的色彩对比很难在自然界的色调中出现,它似乎更具精神的特征。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选用原色作为国旗的色彩。 红与黄搭配,红色既不像与绿色配对时有视觉上的和谐感,也不像与橙色相邻时所具有的主动性,红色不能征服黄色,黄色亦不能征服红色。恐怕这就是来自原色的力量吧。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黄与蓝、蓝与红的对比中。,原色对比,8、间 色 对 比,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的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

16、多,如:果实的黄橙色、紫色的花朵、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具天然美的配色。,在色相对比中,凡是关系清楚的搭配,都能构成美的色彩关系。,色相搭配小技巧,单纯的色相对比只有在对比的色相之间明度、纯度相同时才存在。高纯度的色相之间的对比不能离开明度和纯度的差别而存在。,当你心目中的主色相确定之后,其它色彩的运用必须清楚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感情,这样才能增强构成色调的计划性、明确性与目的性,使配色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加强色彩的感染力,不一定依赖色相对比,若想突出某一主色,自然要用降低辅色的纯度去衬托主色,这样主次分明,主题突出。,9、冷暖对比,(1) 冷暖极强对比:暖极和

17、冷极色的对比(即橙、蓝色) (2) 冷暖的强对比:暖极与冷色,冷极与暖色的对比。 (3) 冷暖的中对比: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 (4) 冷暖的弱对比:暖色与暖极色,冷色与冷极色的对比。,冷调:画面70%以上色彩为冷色占据,称为冷调。 暖调:画面70%以上色彩为暖色占据,称为暖调。 应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配合其他要素如明度、纯度的变化,设计合适的冷暖对比。,展示设计 暖调,展示设计 冷调,影响色彩对比的因素,色彩总是通过一定的面积、形态、位置、肌理表现出来的,这些因素的变化与差别会引起色彩感受和情感的相应变化,是设计师们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色彩思维方向。,1.面积对比

18、,人能感觉到的色彩,肯定具有一定的面积。同样,人能看见的有面积的形体,肯定具有色彩,二者互为存在的条件。比如,一平方厘米的黑色,会使人觉得清晰、干净;当面积为一平方米的时候,会觉得严肃、沉闷;当面积为一百平方米时,就会感到阴森、恐怖。又如一平面厘米的大红色,会使人觉得鲜艳、可爱;一平面米的大红色,使人觉得激动、兴奋;一百平方米的大红色,会使人感到过分刺激,难以忍受,烦躁不安和歇斯底里。 为什么研究色彩对比,一定要结合色彩的面积呢?因为色彩的明度与纯度,只能以相同的单位面积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实际差别,如果随着总面积的增减,色彩构图对视觉的刺激与心理的影响也随之改变。,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

19、的变化引起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的对比称为面积对比。一种色彩在画面中与其他色彩形成的面积的比例对整个画面的主色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色彩的面积对比对色彩对比的影响最大,色彩间如果面积相当,互相之间产生平衡,对比效果最强;色彩间如果面积比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即一个面积扩大,一个面积缩小,则产生烘托,强调的效果,对比随之越弱,由面积大的一方主控画面的色调。,色彩构图,有时觉得某种颜色太跳,而显得触目,而另一些颜色感到力量很弱。为了要调整关系,除改变各种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外,合理地安排各种色彩所占的面积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家们在设计大面积的色彩对比时,如室内建筑中的天花板、屏风、墙壁,

20、展示中的展墙、展板、展台、展柜,以及户外广告等,除了少数设计要追求远效果,以吸引观者之外,大多数都应选择明度高、纯度低、色差小、对比弱的配色。这样能使人感到明快、舒适、安祥、持久、和谐,即使在近距离内活动较长时间,也能保持美的感觉。,在设计中等面积的色彩对比时,如家具、服装等,多选择中等程度的对比,既能引起视觉的充分兴趣,又能持久地保持这种舒适的色彩感觉。,在设计较小面积的色彩对比时,灵活性相对大一些,弱对比能得到不少人的喜爱,强对比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刺激,要想在小面积对比的条件下清晰有力地传达内容,引起尽可能充分地注意,如小商标和小包装,往往采用强对比者居多。 小面积的色彩强对比,其刺激力尚在

21、视觉可以接受与欣赏的限度之内,往往很受人喜爱,一旦大幅度加大双方的面积,其刺激力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超出视觉可接受与欣赏的限度,不能被人们所接受。,把纯色明度数比定为:黄3、橙4、红6、紫9、蓝8、绿6,并将一个圆环分成36等分,以表示色彩的力量比。从中可以看出纯度色面积之比。,色彩对比与面积的关系,当两个同形同面积的图形涂以相同的颜色时,由于两图形的面积一样大颜色相同,所以对比弱。 当两个面积大小不等的两个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时,则该两个图形对比强烈。 当两个同形同面积的图形涂以不同色相的颜色,变成了互补色的强烈对比。 当两个面积大小不等的图形涂以不同色相的颜色,因面积的对比悬殊,两色对比效果削

22、弱。,形态对比,一个色彩的出现总是伴随一定的形态,形状的变化会影响色彩的对比强弱。形状轮廓越完整简单,外轮廓简单者,对比效果越强,形状分散外轮廓复杂者,对比效果就相对减弱。 在设计色彩时,形状和色彩的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为达到丰富的画面效果,可用形态简单的个体或组合搭配单纯的色彩以产生最强的对比效果;简单形态可搭配相对复杂的色彩来增强对比效果;而如果复杂形态再搭配复杂色彩,则会呈现零对比效果,使整个画面显得乱杂。,位置对比,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差异色彩并置时,距离越远对比越弱,距离越近对比越强。但比如相近色,距离越近对比相对弱一些;而对比色,距离越近反而越排斥,越远对比反而越缓和。两色接触时对比强,两色切入时更强些,一色包围一色时最强。,色彩对比与位置.,4.2.4肌理对比,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物体的材料性质对色彩感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光强,从而减弱了自身色彩,如玻璃制品,金属等等。而表面粗糙的物体吸收光的能力差,反光也就弱,更凸显自身色彩,如毛衣等。 利用肌理对比,尝试设计对象的不同肌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设计意图,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比如邻近色的肌理对比搭配可以弥补单调感,丰富视觉感觉,更有审美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