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6733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的预防与救护.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制作:汉川市马口镇高湖小学:刘翠红,灾害的预防与救护,灾害的预防与救护,预防,救护,拓展,升华,情境,灾害的预防与救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第二课时。这一课在前面了解了自然灾害形式的基础上生动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提高学生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坚定生存的信念。,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了解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 行为与习惯: 学习遭遇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灾害中人 与人之间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坚定面对灾害时对生

2、存的信念。,2、说教学重点: 学习遇到地震和洪水时的逃生方法,提高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 3,说教学难点: 学习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1.课前调查法。 2.情景引入法。 3.分组讨论法。 4.模拟演示法。,1 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灾害的形式,进而深入思考产生感悟。 2 交流,讨论,演示法,了解灾难来临时的自救方法。 3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实践演练,增强学生自悟能力。,“观察感受模拟”是本课学生活动的一条主线,教师在此活动中只是引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保护学生好奇心的支持者。,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

3、发生的异常现象,但并不完全了解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因此,通过有效的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自然灾害预防与救护的资料。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公元132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1000多年。利用地动仪,不但可以知道有没有发生地震,而且可以测出地震的方向。,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

4、提供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预报精确,大大减少灾害性损失。,气象卫星,你知道吗?,创设情境 假如发生地震时,我们在楼上,一时跑不出去,应该暂时躲避在什么地方,待第一震波过后再迅速撤离?,如果来不及转移,就近抱头暂避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如果来得及,迅速跑到空旷的场所。,或暂时躲避在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将家具捆绑起来组成救生排暂时躲避。,洪水来得太快应迅速爬到屋顶、高墙或大树上。,高压线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应及时远离,防止触电。,你知道里面应该放些什么?,1、结合本地常出现的灾情,讨论怎样进行自救和互救。 2、制作一个灾害救护手册。,自主探究 拓展延伸,自然灾害救护手册,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地震可以将它埋在废墟里,洪水可以将它一口吞噬,泥石流可以把它与沙石搅拌;但我们的生命又是坚强的,他可以在废墟中重生,可以在洪水中搏击,可以在泥石流中挺立;我们的生命是渺小的,但无数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是一次地震无法撼动的巨人,它是一道洪水无法逾越的高墙,它是一座雪灾无法冻裂的钢炉,当别人面临灾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地动仪,今:气象卫星,学会自救和互救,灾害的预防与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