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党课: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课: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党课: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对党忠诚专题党课: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党课讲稿:切实做到对党忠诚微党课: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党课主题是: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独立;又以极大的勇气拨乱反正,聚力发展,带领中国迈入世界强国之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人民生活、社会面貌、军队建设等方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值得我们信党、为党、护党、随党。对
2、党忠诚,就是要做到“一心信党、一心为党、一心护党、一心随党”。一、一心信党。一心信党,就是要对党理解、认同、拥护,并且是源自真情、发自内心、全心全意,决不允许三心二意、左右摇摆。在这方面,革命老前辈中就有很多楷模,贺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南昌起义前,他是国民革命军20军军长;起义时,他还不是共产党员,却担任总指挥;起义失败后,他多次要求加入共产党,并拒绝了蒋介石亲自送来的500万大洋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在入党宣誓仪式上,他和党代表有以下一段对话一一“请你如实回答你的动产、不动产、现金还剩多少”“我什么都没有了”“你的社会关系呢”“参加革命后不来往了”。假如不是一心信党,贺龙不会在共产党处境最艰
3、难、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抛弃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靴不穿穿草鞋”,与党患难与共、对党忠贞不渝。我们党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贺龙一样一心信党的人,才一直辉煌到今天。二、一心为党。一心为党就是全心全意、鞠躬尽瘁,甘于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使出全部力气、拿出全部才干,不留一点余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人为了党和革命奉献金钱,像澎湃,烧掉了家族几千张地契团结工农,变卖了大量祖产支持革命;有人为党牺牲亲人,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和平年代,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党的事业,奉献青春年华,无怨无悔。中国核潜艇之父”黄
4、旭华正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一心为党的英雄。1958年,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告诉黄旭华,国家计划由他牵头研制核潜艇,但是有三个条件:“时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黄旭华满口答应。他后来讲:“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我刚三十出头,等到回家见到亲人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老以倾其所有的方式诠释了绝对忠诚的人生信条,令人肃然起敬。三、一心护党。一心护党,就是要维护党的权威、爱护党的形象,在反映党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弘扬党的传统上保持“共鸣共振”
5、并勇于同一切损害党的行为作斗争。朱德就是这样一心护党的人。长征途中,张国森仗着人多枪多,南下另立“中央”。张国煮那时为红军总政委,朱德是总司令。看到张国森分裂图谋后,朱德多次晓以大义,耐心劝说。张国春不仅不听,反而软禁了朱德,要他“支持工作”。朱德凛然说:“要杀要砍随你;不过,我不会改变我的政治主张。”如果没有朱德这样的“护党人”,历史将会走向何方?四、一心随党。一心随党,就是要心无旁鹫跟着党、矢志不渝跟着走,与党同心同德、沐风栉雨、百折不回,实现好党的奋斗目标。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史。比如,开国大将黄克诚的“九起九落”。他1925年加入了共产党,是不折不扣的党
6、内元老。但在他60多年的生涯中,先后9次被错误批判、降职,险些被杀头。面对这一切,他丝毫没有动摇对党的忠诚,从未埋怨党。但凡有一点不纯粹,谁能在反反复复的沉浮与蒙冤中始终不改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我们要“一心信党、一心为党、一心护党、一心随党”,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党课: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同志们: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
7、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以学铸魂”作出深刻阐释,提出了“铸牢对党忠诚”的明确要求。深刻领悟“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必将极大地提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源于初心使命,历久弥新。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多年来
8、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在长期奋斗中守护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精神之源和思想基点,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前赴后继、攻坚克难、英勇奋斗。“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和根本的政治要求。“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J对于每
9、一名党员来说,对党忠诚不仅是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更是需要党员以实际行动去诠释和践行的神圣誓言,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守住的政治生命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一百多年来,“对党忠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经验,融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从傅烈的“绝命书”到夏明翰的“就义书”,革命烈士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怀着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前仆后继,义无反顾;从王尔琢的“托孤书”到赵一曼的“示儿书”,纵有万千不舍,但为了革命可以舍弃
10、一切,见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革命先烈们对党的忠诚。“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J对党忠诚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和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J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其宗旨是为全人类谋幸福。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始,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
11、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至上。一百多年来,虽说时代在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具体历史任务会有所变化,但其对“不负人民”的执着追求却从未改变。从“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从二十世纪的王杰、刘英俊,到八九十年代的朱伯儒、孙茂芳,再到新时代的庄仕华、郭明义,他们都用实际行动默默地诠释“对党忠诚
12、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内涵。在大灾大难面前,无数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从抗洪抢险到抗击“非典”,从抗震救灾到抗击新冠疫情,无数共产党员疾步逆行,用生命、用大爱去彰显为民情怀。正是基于这份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过程中,赢得了人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党能够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能够在千难万险中一次次浴火重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向世人的庄严宣誓,也是阐释中国共产党
13、之所以“能”的根本所在。正是在矢志奋斗、不负人民的艰苦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系于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落脚点在于“人民”,更确切地说,是落脚于民心。民心是一个政党最大的政治,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提
14、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中国共产党对此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根本就在于党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只要我们始终同人民生死相依、
15、休戚与共,人民就会铁心跟党走,党就能长盛不衰J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民心不仅事关国家、政党的生死存亡,对于党员、干部个人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应大力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应尊重和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J”为官
16、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焦裕禄用生命诠释了一个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首念奴娇写尽了焦裕禄鞠躬尽瘁的奋斗人生,抒发了焦裕禄“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若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领路人,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反之,倘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忘了“本”、脱了“源”,他们就很容易在其位不谋其职,行庸政懒政怠政之举,抑或滥用手中职权谋取不当利益。不作
17、为、慢作为、乱作为,就会伤民心、损民意,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后患无穷。“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成于知行合一,笃行不怠。“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政治品格,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而要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的具体言行上。“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党员干部要在行动中贯彻落实绝对忠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
18、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党忠诚”作为政治标准、实践标准,不仅鲜明地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还必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之中。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就需要在终身的学习与践行中,忠诚于党的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忠诚于党的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在学习中自觉用党的创新理
19、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履职尽责的实践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对党忠诚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时刻刻要在慎权、慎独、慎微、慎友中,严守纪律严格自律,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对于年轻党员、干部而言,更是需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是不负人民,需要党员坚守为民
20、情怀,将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统一于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精准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的价值导向问题。在新时代,践行“不负人民”,就得心里装着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践行“不负人民”,就得真心实意地干出业绩,为人民排忧解难,就要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不负人民”就得甘于奉献,冲锋在
21、前,从不退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断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续扎根于民、固根于心、护根于行,“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守住人民群众这条“根”,站稳人民群众这个“场对于年轻党员、干部而言,更需要怀揣人民之心,秉持家国情怀,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持之以恒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奋战,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做好新时代的践行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同志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系于民心所向
22、成于笃行不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共产党人必须保持走好新的赶考路的清醒和坚定,弘扬光荣传统、窿续红色血脉,以学铸魂,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负人民,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家国情怀,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笃行不怠,矢志不渝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党课: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对党忠诚同志们: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错误的认为队伍已经转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只要任务完成好就行了,政治工作不太重要、可有可无。首先,请大
23、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这种现象好不好?下面,针对这一现象,围绕“牢记党员身份,始终为党工作”这一主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党课。一、辩一辩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我们从历史中上找一找答案。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第四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闽西转移,经过同当地反动军阀的数次战斗,创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四军成立后,在军事上遭遇了极大的困难,思想观念出现混乱,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军队中蔓延。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毛泽东起草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大家看一看我手上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其中剖析的第一条错误思想就是:关于单纯军事观点。我们来看一下毛泽东同志给出的答案:单纯军事观点在红军
24、一部分同志中非常发展。其表现如:1.认为军事政治二者是对立的,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甚至还有说“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的,则更进一步认为军事领导政治了。2.以为红军的任务也和白军相仿佛,只是单纯地打仗的。不知道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特别是现在,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单纯军事观点的来源:1.政治水平低。因此不认识军队中政治领导的作用,不认识红军和白军是根本不同的。2.雇佣军队的思想。因为历次作战俘虏兵甚多
25、此种分子加入红军,带来了浓厚的雇佣军队的思想,使单纯军事观点有了下层基础。3.因有以上两个原因,便发生第三个原因,就是过分相信军事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4,党对于军事工作没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也是形成一部分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的原因。纠正的方法: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的理论根源,认清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同时,还要肃清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的残余,打破四军本位主义。正是对各种错误的思想,我们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保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
26、意义。队伍转制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转制改革教育、光荣传统教育、职能使命教育等各类教育,都明确提出了“改革不改方向、换装不换颜色二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所著作的战争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二说明了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有一句话说,“军事不过硬,一打就跨,政治不过硬,不打自垮”。也深刻揭示了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作为我的思考和理解是,军事工作决定一个单位的下线,政治工作决定一个单位的上线。各级考核中,都严格落实军事训练一票否决制。在评先评优、选拔晋级中,如果不达标,单位和个人将会丧失相应的资格。
27、我们来看看每年考核排名靠前的古城中队、石林中队等等,无不是政治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二、看一看政治工作对队伍建设发展的深远影响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一经典论断,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政治建军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随着队伍的转制改革,这一光荣传统依然是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法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最根本的体现在保证党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上。没有政治工作一整套制度的有效落实,就不可能确保消防救援队伍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二是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
28、保证队伍战斗力的提高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就不可能确保队伍素质过硬、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三是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队伍高度团结统一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队伍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自觉的铁的纪律,就会失去“两严两准”纪律部队的样子。四是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队伍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上。队伍没有传承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消防救援队伍,就会与人民渐行渐远,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三、谈一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完成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
29、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J这句话看似朴实平凡,却再次告诫全体党员不忘第一身份,履行第一职责。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一下几点:(一)坚决做到政治非常过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森林消防队伍是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队伍,必须自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党对消防救援队伍绝对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来把握、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落实,不断强化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做到思想上衷心拥护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
30、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主动看齐核心,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二)坚决做到能力非常过硬。任何时候都要把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作为队伍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有作为才有地位”,新时期的综合应急救援任务要求我们学真本领,练真功夫,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专业化水平,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三)坚决做到作风非常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J森林消防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纪律队伍,广大指战员必须把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落实,作为最高政治纪律来遵守。要增强
31、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慎言不乱讲,不能口无遮拦,什么出格话都敢讲,什么“小道消息”都敢传;要慎行不乱跑,“八小时以外”,要严守道德底线、纪律红线;慎微不乱来,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领一种方向,真正把守纪律、讲规矩落到实处。思考讨论题:谈谈你对抓好政治工作建设的认识和看法?专题党课: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同志们: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主题是“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
32、有重要意义。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我们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工作实践中,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这次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养成的价值意
33、蕴(一)对党忠诚是政治品格之魂忠诚干净担当,深刻明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评价标准,指明了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为了完成党交予的任务、实现人民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要根据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和政治使命培养后备力量,培育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必须要将对党忠诚作为选拔考核的首要标准,要求党员干部对党要赤诚忠心,打造一支对党绝对忠诚的党员干部队伍。从党百年发展历程来看,党员干部队伍一直都是我党的宝贵资源和伟大力量,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所以建设符合新时代标准的党员干部队伍,对党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更加注
34、重对党是否真正忠诚的检验,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磨炼其坚韧意志,让其经受更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承担起更多的使命责任。锻造对党忠诚之心,在实践磨炼中锻造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是新时代筑牢党员干部政治品格之魂的必然要求。(二)对党忠诚是解决党内政治问题之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高度重视对自身的建设,尤其是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强调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党在政治建设上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政治隐患,党内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党自身的建设还远远
35、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党内存在的一些隐秘政治问题还未得到根治,党内出现的一些政治问题虽不是党这支队伍的主流,但任由其发展则会对党的肌体产生危害,会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削弱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党员干部在政治问题上出现动摇,因而必须要高度警觉,要通过强化对党忠诚来破解政治难题。党内政治问题的出现,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对党忠诚出了问题,党员干部丧失了对党忠诚意识,丢掉了信仰,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本心。种种对党不忠诚的表现和行为,需要从政治上来破解,对党忠诚作为化解政治问题的关键一招,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对党忠诚意识,以对党忠诚与否检验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使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党
36、性原则,心中时刻铭记对党忠诚,行动上自觉践行对党忠诚。由此可见,培养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是新时代解决党内政治问题之基。(三)对党忠诚是应对党内政治风险之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困苦磨炼中成长和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早已经深深融入党的思想和精神之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重重困难的考验中,在应对诸多风险挑战中,在砥砺对党忠诚的实践中始终怀有忧患意识,牢记居安思危,这是党百年来在坚守和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稳步前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中国梦的每一步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追梦途中必定会面临
37、诸多的风险挑战,甚至会是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为了更好地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发挥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定海神针”的作用,必须要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意识,提高党员对党忠诚的要求。今天虽已没有了战争年代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但是存在更具新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在一个充满种种不确定因素的世界中谋发展,党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风险,党员干部如果失去了对党的忠诚之心,动摇了对党的信仰信念,就会迷失前进方向,通过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凝聚磅礴力量,一刻都不能放松。无数事实表明,党员干部坚定对党忠诚这个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将对党忠诚作为战胜前进路上各种考验的重要法宝,始终践行对
38、党忠诚,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所以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是新时代应对党内政治风险之路。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核心要义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选好用好干部是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首要政治品质。对党忠诚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践行对党忠诚,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一)忠诚于人民为什么人是一个政党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全面武装的政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从建党之日
39、起就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兼程走到今天,依靠的就是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为人民利益而不息奋斗的政党,对党忠诚归根到底就是忠于人民,对人民负责,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民心,广大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最坚实的执政基础。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党是人民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忠诚是其最鲜亮的底色,忠于人民既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鲜明体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立足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奉行人民至上理念,强调党员干部是
40、人民的公仆,要忠诚于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就是党员干部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角度上,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始终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忠诚卫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和践行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担当。(二)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二者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关键是要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造就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力量之源,也是锻造新时代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立身之本。党员干部的忠诚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
41、理想信念的淬炼下、在工作实践中锻造出来的理性自觉;同时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形象具体的,对党忠诚不是模糊不清的而是“绝对”和“纯粹”的,必须体现在为党和人民勇挑重担、敢闯险滩的实践行动中。像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这样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用生命和鲜血为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谱写了壮丽篇章。面向未来,对党忠诚必须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如果对党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左右摇摆,遇到挫折困难就会退缩,就会在政治上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党员干部要以崇高的信念信仰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坚定忠实为党的理想而不懈奋斗。(三)忠诚于党的初心使命党的
42、初心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肩负着人民的期盼、民族的责任,铮铮誓言响彻百年,初心使命历久弥坚。党的初心使命作为党最高的价值追求,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此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风雨历程中,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发展到新时代乘风破浪的一艘巍巍巨轮,共产党人始终不忘成立时的初心使命,从未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洗礼而偏离改变。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走得再远、未来再辉煌,
43、也不能忘记曾经所走过的路和百年前立下的铿锵誓言,对党初心使命的忠诚之志早已贯穿于党百年的艰苦奋斗始终,深深融入广大党员的血脉基因中,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初心使命体现了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同样也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因此,必须矢志不渝坚守百年不变初心,忠诚干净担当的履行使命之责,朝着为人民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勇敢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重任。(四)忠诚于党组织忠于党组织是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党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明的组织纪律的政党,每名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党组织的严密考察和严格审核,才能成为组织的一
44、员,党员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相信党组织、依靠党组织、服从党组织,自觉在言行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忠于党组织作为增强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应有之义,要将党放在最高位置,竭尽全力为党工作,“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51。同时对党组织忠诚还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一切以党组织为先,在党组织面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跟组织讨价还价,不违背和对抗党组织的决定,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坚决地同党中央站在一起,决不能在是非问题
45、上和党组织唱反调,以党章为行动章程和实践指南,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和老实人,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五)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工作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对党忠诚的真实写照。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之所以历经艰难而发展壮大,并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理论建设,只有掌握科学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避免偏离正确的轨道,只有立足中国的客观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正确
46、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来保证,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主心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根本遵循,认真领会和正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多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深刻领会为什么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对党忠诚就是不论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决策,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走形、不变样、不打折扣的坚决执行,增强对党忠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养成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作为新时代党员
47、干部的永恒课题,对党忠诚不是一蹴而就养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修身修心过程,需要通过“内外兼修”来锻造,从而实现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一)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就是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勇于担当作为,作为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通过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为践行对党忠诚奠定基础。增强党性修养、勇于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价值底色,也是其严于修身的终身课题,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能力建设要不断通过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践行担当作为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身努力。”因此
48、党员干部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处处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党性原则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在是非问题上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明确政治方向,增强党性意识,从而纯粹地践行对党忠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党忠诚与否,不是看说了什么,而是看做了什么。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要始于足下,不能停留在空洞口号和口头宣传上,要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担当,勇于作为,承担好党组织交予的任务,不辜负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为党和人民办实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二)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忠诚教育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
49、是新时代培养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主要途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唯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因此要促进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读原著、学原文,在学懂悟透做实上下功夫,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破难题、开新局,通过理论上的清醒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之基。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忠诚于党的英雄人物,将先进典型作为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学习先进典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全体党员和群众带好头,做对党忠诚的楷模,引导形成对党忠诚的深厚情感,永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党忠诚教育不仅要重视内容,更要不断创新形式,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对党忠诚的特色实践活动,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坚定对党忠诚,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对党忠诚教育,提升忠诚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对党忠诚的内生动力。(三)发挥“关键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