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708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概况.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理地质概况,地质填图教学实习讲课(一),地球科学系,2012年12月26日,本次实习共计4周,其中野外3周(2012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11日),室内1周(2012年1月14日至1月18日)。,1、准备阶段:(1天) 1)实习动员、借实习用具。 2)筇竹寺地区地质情况介绍。,2、踏勘阶段:(2天) 1)在教师带领下,分大组观察区内代表性地层剖面(清明丫口、大墨雨),弄清地层层序,掌握系、统、组、段的划分依据,岩性定名和地层接触关系的判定方法。按组、段做文字记录,绘制信手剖面图及素描图。 2)对测区地形、自然地理、交通条件进行了解。 3)根据踏勘结果,选择实测地层剖面

2、。,3、实测地层剖面阶段:(4天) 1)讲课: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地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导线平面图,实测地层剖面图,柱状图编绘方法。(1天) 2)剖面实测:在老师带领下,分组测制清明丫口剖面及大墨雨剖面,要求学生学会分层、描述、记录、采集标本及标本整理等。(2天) 3)地层厚度计算,作导线平面图,实测地层剖面图,实测地层柱状图。(1天),4、填图阶段:(9天) 1)讲课:填图方法。(1天) 2)分组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填图示范。(3天) 要求学生学会地形图的使用,定点方法、点上的观察、描述方法,地质界线的勾绘、连接方法,地层产状的测量及图上标示方法。 3)各大组进一步分成4人一小组,进行独立填图。(5天

3、) 学会观察路线的布置,每天回到室内后将当天的填图结果上墨,整理野外记录,连线。最后形成一张完整的实际材料图。,5、室内综合整理,地质图件的编绘,实习总结报告编写(5天) 1)讲课:资料整理要求、图件编制要求、报告编写内容及方法。(1天) 2)报告编写:总结本次实习各阶段成果,根据报告要求,每个学生独自完成一份报告。(4天) 3)实习总结、汇报:在实习指导教师及院系领导参与下,总结实习的收获和不足。(1天),清明垭口剖面,填图范围,昆工,大墨雨剖面,郊野公园,关山大沟剖面,填图区及乘车点,大墨雨地区,昆明筇竹寺地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滇东沉降带之康滇地轴的东缘,位于昆明新生代断陷盆地北西缘西侧,东侧

4、紧邻近南北向的西山普渡河深大断裂(F1断层),地壳升降活动频繁,海侵历史复杂,地层缺失较多。 工作区总体构成“一隆”(大墨雨穹隆)、“一盆”(大石山构造盆地)、“一背斜”(小墨雨倾伏背斜)的构造格局,伴生5条弧形叠瓦状断层组( F2、 F3 、F4断层)及 F6、F7断层 。 区内除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溢活动外,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均不发育。,区内出露地层除新生界的第四系和第三系(多集中分布在盆地区)外,全为古生界(各系、统间亦常呈假整合接触,中生界在测区远外围地区局部出露),由新至老如次: 1、全新统海埂组(Q4h):冲洪积层、残坡积层及湖积层,含砾石亚粘土、亚砂土,厚030m。 2、上更新

5、统官渡组(Q3g):灰、黄褐色粉砂质粘土、含砾粘土夹粘土质砾石层,厚7m。 3、中更新统中营组(Q2z):灰色砂砾层、细砂、粉砂夹粘土层,厚25m。 4、中更新统横冲组(Q2h):灰红、黄褐色风化红土,含砾粉砂质粘土,厚约6m。 5、下更新统滇池组(Q1d):杂色粘土、细砂、砾粉砂质粘土及泥炭,厚约7m。 不整合,6、上新统茨营组(N2c):上部为湖沼相灰褐色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夹煤、炭质粘土,下部是河流相灰色砾岩、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厚10614m。 7、始新统路美邑组(E2l):紫红、紫灰色厚巨厚层状灰质砾岩,夹褐黄色中层状粉晶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厚4778m。 不整合,8、上二叠统峨眉山玄

6、武岩组熔岩段(P2e2):墨绿色致密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风化后呈褐黄色,厚140946m。 9、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火山碎屑岩段(P2e1):紫红、灰绿色玄武岩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厚04m。 不整合 10、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色厚层状中粗晶“大虎斑”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灰白色纯灰岩,厚177347m。 11、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灰、深灰色“条带”厚层状中粗晶白云岩与“小虎斑”(“豹斑”)白云质灰岩,厚70177m。 12、下二叠统倒石头组(P1d):杂色铁铝岩,夹铁质、铝土质页岩、钙质泥岩,厚010m。 假整合,13、下石炭统大塘组(C1d):杂色、灰色块

7、状灰泥质角砾状白云岩及灰质角砾岩,上部为灰色中层状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厚3580m。 假整合 14、上泥盆统宰格组(D3z):深灰色中层状细晶“瘤状”硅质白云岩,上部为厚层状角砾状白云岩,底部夹薄层状炭、钙、泥质页岩,厚66153m。 15、中泥盆统海口组(D2h):灰白、黄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偶夹页岩、泥质粉砂岩,厚620m。 假整合,16、下寒武统龙王庙组(1l):灰色中厚层状“瘤状”粉晶砂质、泥质白云岩,底部夹砂质页岩,厚0105m。 17、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乌龙箐段(1cw):灰绿色砂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砂岩,底部局部为砾石,厚18193m。 18、下寒武统沧浪铺组红井哨段(1ch)

8、: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厚8994m。 19、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1qy):灰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底部为黑色粉砂质页岩,上部夹薄层粉砂岩厚137148m。(澄江寒武纪动物群产出层位) 20、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八道湾段(1qb):褐灰、灰黑色钙泥质页岩、炭质页岩、粉砂岩,上部发育黄铁矿结核,厚7098m 21、下寒武统渔户村组大海段(1yd):灰色粉砂质微晶白云岩,厚20m。 关系不清?,22、上震旦统灯影组(Z2dn):灰白色中厚层状硅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硅质灰岩,厚460560m。 23、上震旦统陡山陀组(Z2d):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夹硅质白云岩,局部为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约102m。,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