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2986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7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家庭教育误区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一),前 言,家庭对 孩子的影响,具有奠基性,导向性,终生性。 不同的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观念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不是光凭热情和决心就能做好。 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思 考 您的家庭教育是属于哪个类型的,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里生长的孩子, 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您的孩子属于哪个类型?对这样的 孩子该怎样引导?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一、溺爱型家庭教育,基本含义: “溺”是:“淹没,沉迷不误,过分。” 行为特征: 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

2、说什么是 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孩子的要求一概满 足;孩子做的事一概包揽;孩子犯错误一 味迁就。(太仓),溺爱型,对孩子的影响: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任性、自私、不合群、不关心他人。 他们只习惯于被爱,不懂得感恩,稍不满意就嫉恨在心。人的私欲是满足不了的。所以,古人说“骄儿无孝子。” 他们往往在家里胆大包天,在外面胆小如鼠,产生畸形心理。,溺爱型 产生的根源: 东方的父母特别疼爱孩子,这是历史背景。 加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变化:呈现倒金字塔。这是社会原因。,溺爱型 现代家庭成员结构图倒金字塔,溺爱型,预防或纠正措施: 1、从小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

3、记住父母的生日;孩子过生,首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好吃的东西,要留一些给父母吃;知道父母从事的职业,这些职业的特点和艰辛,为父母分忧;父母有病,学会关心。(两个馒头) 2、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对不合理要求,拒绝的态度要坚决,方法要温柔。,溺爱型,预防或纠正措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玩具从哪儿拿的,玩完了,放回到原来的地方;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袜子自己洗,洗不干净,家长再洗一次都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赖别人。(郑板桥) 4、当心孩子患上“优等生综合症”。,溺爱型 预防或纠正措施:,上述三方面,就是从小培养影响孩子一生的三大习惯: 孝敬父母师长正确对待他人; 约束自己正

4、确对待自己; 自己的事自己做正确对待事业。,二、专制型家庭教育,基本含义: “专制”是“独自掌握或享有” 行为特征: 家长居高临下。一切由家长说了算,孩子无权决定自己的事,从每天的时间安排,参加什么兴趣班,交什么朋友都由父母定。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规矩很多,没有自由。 一旦违抗,轻则骂,重则打,严厉有余,民主不足。(夏),专制型 对孩子的影响向两个方向发展,1、生性懦弱的孩子,更加胆小怕事,唯唯喏喏,没有生气,缺乏创造性,他们的创造棱角被磨平了, 他们心理脆弱,如踩钢丝,不知什么时候会摔下来。,专制型 对孩子的影响向两个方向发展,2、生性倔强的孩子,更加顽劣,不怕骂,不惧打。 他们在充满暴力

5、的环境中长大,逆反心理强,对他人更具攻击性。 长大后,容易对他人实施暴力。,专制型,产生原因: 1、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在家教领域里的余毒:君君臣父父子子,一家之长,至高无上。孩子只能惟命是从。 2、片面理解”玉不琢,不成器”,奉行的是“孩子是打大的,黄金棍下出人才”的信条。 3、不明白孩子是过程人,未成年人。他们有参与权,质疑权,出错权。 4、家长性格急躁,缺乏涵养。,专制型,预防或纠正措施: 1、要坚持以关爱为基础,以尊重为原则,以沟通为桥梁,以个性化教育为重点,以做人为核心的教育原则。严而有格,爱而不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整风)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天然的榜

6、样,是孩子面前一本永远打开的书。孩子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长大,后患无穷。(放鱼),专制型 预防或纠正措施:,3、要讲究“家庭民主”。教育是疏导、沟通不是训斥;是平等交流,不是居高临下;是心的互换,情的互动;对孩子要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充分尊重。 “聊天” 是教育的好方式,让孩子说心里话,父母是忠实的倾听者。 “聊天”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迹教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 放任型 家庭教育,基本含义: “放任”是“任意,随便”。 行为特征: 只管养,不管教。对孩子的表现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孩子表现好不夸奖,表现差不批评。 强调工作忙,事情多,没时间管,学校要求家长配合

7、的工作不完成。把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学校。,放任型,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在这种无拘无束,自生自长的环境中生活,必然养成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的习惯,集体观念差,是非观念不强,对什么事都处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约束自己。 他们害怕困难,缺乏理想 ,做事拖拉,阻碍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放任型,产生原因: 相信“树大自然直”的信条。有的认为:“我小时候谁管呀,现在不是也挺好的吗?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忽略家校携手优化育人环境的重大作用。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一切责任都是学校的。,放任型 预防或纠正措施:,1、要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永远不调动、不退休的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且是孩子终

8、生不离不弃的学校。你成功了,还不是人生的全部成功,你和你的孩子都成功了,才是真正人生的成功。人生的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 2、孩子有“病”,要家长吃药。只有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放任自流是放弃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在道理上说不通,在实践上很有害。,放任型 预防或纠正措施: 3、“养不教,父之过。”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成功,遗传是基础;教育是关键;环境是条件。做人主要受家庭影响;成材主要在学校;成功的阵地在社会。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父母双方都要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4、要强化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的共同作用,父亲角色的缺失,是当前家庭教育中一个不良的倾向。建议家长

9、和孩子一起有计划地学习弟子规,一周学一段,明确一个观点,落实一个行动,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型家庭),四、奢望型家庭教育,基本含义: “奢”是“过分”的意思。 行为特征: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期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可是不从实际出发。 总爱拿其他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的孩子短处比,发展特长也盲目攀比,拔苗助长。 对老师也过于苛求。对教育孩子缺乏长远考虑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奢望性 对孩子的影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常作恶梦,担心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如履薄冰,如踩钢丝。 对学习、比赛、考试深感恐惧。他们活得很累,心里很苦,很脆弱。整

10、天担心受怕,一旦满足不了父母的要求,就自责、内疚,感到无脸见人,甚至轻生。 有的则产生逆反心里,仇恨父母,感情上越来越孤僻,内心越来越空虚。,奢望型,产生原因: 1、虚荣心作怪,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怕别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2、不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的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为孩子制定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计划。,奢望型,预防或纠正措施: 1、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各不相同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为孩子进行人生设计,既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又要从实际出发。因此,要处理好“一般教育”与“特长教育”的关系。特长培养,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盲目和其他的孩子攀比 2、实

11、现人生目标,从达到今天的目标开始。目标远大,小步子进行。,奢望型 预防或纠正措施:,3、坚持赏识教育。“优点不夸不得了,缺点少讲慢慢少。”要善于利用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要批评他,先表扬他,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指出缺点,鼓励改正,并对孩子充满信心和期待。,五、矛盾型家庭教育,行为特征: 1、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教育有矛盾:父亲严厉,母亲放纵。两代人对孩子教育有矛盾:老一辈溺爱有加,年轻一辈严格有余。 2、家庭教育过程前后矛盾。家庭教情绪化,高兴时,放纵,心烦时,拿孩子出气。 3、与学校有矛盾:不配合学校和老师工作,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说学校和老师的坏话。孩子有了问题,只怪学校和老师。用

12、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质问老师。,矛盾型,对孩子的影响: 由于家长和学校“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家里人“有的唱红脸,有的唱黑脸”。产生教育内耗,出现了“5+2小于5”的现象。 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有的孩子还会利用矛盾掩护自己,并从中学会投机取巧,两面讨好,形成双重人格。,矛盾型 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和学校、老师产生矛盾,孩子就会从憎恨学校发展到憎恨学习;从憎恨某老师发展到憎恨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即“心理障碍”和“感情隔膜” 。 ),矛盾型,产生根源: 1、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家庭成员之间个性差异、文化差异、阅历差异在家庭教育中引发的冲突; 2、不懂得只有”亲其师”才能”信

13、其道”。破坏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或降低老师的威望,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和感情隔膜,从而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拒绝老师的教育,并迁移到憎恨老师所教的学科。,矛盾型,预防或纠正措施: 1、家里的大人在教育孩子发生矛盾时,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等孩子不在家时,相互交换意见,进行辩论。 2、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学校和老师的坏话。对学校或老师有意见,要避开孩子,与人为善地提出来。 3、家里人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矛盾,要通过加强学习去解决。一起去听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告,一起去学校开家长会,一起学习有关的文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化解矛盾。,孩子的类型分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记忆能力、动手能力,兴趣、态度、意志、情感、 习惯,上,上,中,下,下,中,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2,结 论:,做人是第一位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