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2993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 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通过教学使同学们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认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教学目的和要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学要点:,“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

2、义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关 键 词:,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 发展 二. 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实践的发展,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次飞跃),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经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 1617世纪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

3、【英】(14781535) 代表作是乌托邦 托马斯闵采尔【德】(14891525)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15681639) 代表作是太阳城,第二 18世纪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 摩莱里【法】(生卒年月不详) 马布利 【法】(17091785) 巴贝夫 【法】(17601797) 其中以巴贝夫的空想的平均共产主义理论为代表。,第三 19世纪初期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 圣西门【法】(17601825) 主要著作有论文学、哲学和实业、新基督教。,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无情揭露和批判,是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首要内容。 例如,他说:“现代的社会真正是黑白颠倒的世界的写照,因为各

4、国作为主要原则加以采用的一条原理,就是穷人应当对富人宽宏大量,结果不得温饱的人们每天使自己失去一部分必要的生活资料,而被用于增加大财主的多余的财产;”,“因为最大的罪犯,即每年从全体公民身上窃取三、四亿法郎的大盗,掌握着惩罚违犯社会秩序的小罪犯的权力;因为无知、迷信、懒惰和穷奢极欲是社会上的大人先生们的本份,而有才能、省吃俭用和爱劳动的人们却受他们的统治,只被他们当作工具使用;一句话,因为在各式各样的行业当中,都是没有才能的人统治着有才能的人,没有道德的人支配着善良的公民,大罪惩罚犯了小过错的人。”,2.傅立叶【法】(17721837) 著名著作是新世界 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揭露 和辛辣讽刺,是傅

5、立叶空想 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 他深刻指出:在资本主 义制度下,充满了个人利益 和集体利益的尖锐矛盾和对 立。,“,傅立叶说:“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建筑师要求发生大伙使城市的四分之一化为灰烬;安玻璃的工人希望下一场大冰雹打碎所有的玻璃;裁缝和鞋匠希望人们只用容易褪色的料子做衣服和用坏皮子做鞋子,以便多穿破两套衣服和多穿坏两双鞋子。”,3.欧文【英】(17711858) 标志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理 论全面形成的著作是1820年 前后写成的论文致拉纳克 郡的报告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最精彩部分,也突出地表现 在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 判和合作公社的试验。,总之,

6、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上,,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的实现。,(二)无产

7、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飞跃的途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1. 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a.它是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b.它是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它是绝大多数人参加并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它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有两种:暴力的与和平的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想要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

8、马克思: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和平过渡的形式,马克思也不完全排除。认为“这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尤其在当代,由于资本主义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必将给社会主义革命带来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3.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地域 (1)西欧“多国同时胜利”说,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时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要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才有可能胜利。,(2)一国或几个国

9、家首先胜利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从当时的情况出发,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列宁在1915年8月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写道: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

10、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二. 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 探索经历的三个时期,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917.111918.春)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918.夏1921.春) 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1.31924.1.21),2.探索所获得的思想成果,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放在首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列宁

11、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这以上“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大胆尝试”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二)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在经济建设上,1928年10月1932年底,开始实行和完成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年4月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苏联已经由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1. 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在生产关系改造上,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已成为工业中的唯一形式;1927年底1934年底实行农业的集体化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也成为农业中的稳固的经济

12、基础;苏联模式形成。,2.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1)经济方面: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发展为重点,实现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经济体制方面: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排斥市场机制,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2)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3. 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弊端:,(1)历史作用 推动过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有了提高; 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尤其是在第二

13、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2)苏联模式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 在经济上,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政治上,过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和软弱无力的监督,使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形成一个特权阶层。,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给世界各国送去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是社会主

14、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一)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二)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巨大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 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极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三)苏东剧变的惨重教训:,1. 苏东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激化。 2. 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5、、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怎样看待严重的挫折:,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1

16、. 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与特征 是人类社会最后的、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愿进行改造。, 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2.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第一. 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第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

17、三. 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 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一.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哥达纲

18、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一) 马列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

19、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等。,(二) 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 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1. 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 度;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0、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 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 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

21、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三.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构成状况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显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二)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四

22、.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一)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的因素决定的: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运动,而对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1.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 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还存在着诸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社会主义符

23、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 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 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改革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改革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统一的过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社会主义的事业必须有马克思主

24、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党。,(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单、最明确的表述。它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工人阶

25、级的先进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阶级基础。,2.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主要表现: 第一. 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他们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 第二. 工人阶级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唯一能够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的阶级。 第三. 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具备了完成其历史使命的觉悟与力量。,(三)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鲜明的政治纲领。这个纲领规定了党为之奋斗的最终目的和近期目的,是

26、党行动的指南。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又有近期的奋斗目标。,(四)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民族利益高于党的利益,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欢迎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而且随时进行自我批评。恩格斯说过,勇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五)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 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政党,1.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

27、党的组织原则。 2.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就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在行动上步调一致。,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要实现其历史使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如此。,(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 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作用; 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作用; 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作用。,(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

28、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党的思想领导;党的政治领导;党的组织领导。,(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实现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业的权利。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如果放弃了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主政权就会丧失。

29、在这个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动摇。,2. 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当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第一,在思想领导方面: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只有在思想上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对国家和群众正确的思想领导。,第二,在政治领导方面: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第三,在组织领导方面: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多样化的符合时代特点的组织形式,

30、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主要方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应当紧扣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根本问题,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重点来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步调相一致;,第二,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第五,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

31、命首先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怎样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思考题,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列宁:论粮食税;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阅读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