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发展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191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8.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瓷器发展史.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陶瓷器发展,陶和瓷的关系,我们常说陶瓷陶瓷,陶瓷从科学意义上讲,是两种东西,一种是陶,一种是瓷。陶和瓷的区别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烧造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烧成,黏土随处可取,往深一点儿的地方挖一挖,可能就有黏土,只要有黏度的土,都可以烧成陶器。瓷器不行,瓷器一定是瓷土烧成。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 二、烧结温度不同。一般陶器都是在1000度以下,除了唐三彩,唐三彩在1100度左右。瓷器要在1200度以上。 三、吸水率和透光率不同。我们都知道陶器吸水,瓷器几乎不吸水。瓷器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透光;陶器无论什么条件下,它都不会透过光线。这是科学上的界限。,陶器的由来,烧造陶器是新

2、、旧石器时代分界的一个特征。能够用火烧造一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开端。 正是这个发明,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先端。因为有了陶器的发明,才有了后面瓷器的发明。 陶器产生的一个最好的背景是黄河流域。陶器主要的发现地域,大多数沿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但与黄河流域相比较,陶器数量要少,而且烧的温度也略低。 古代烧制陶器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容器。陶器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烧砖。红砖、灰砖都是陶器。 缺点:易碎、吸水。,仰韶文化,距今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人面鱼纹盆,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晚期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

3、为距今5000年-4000年。,秦砖汉瓦-秦汉时期的烧制工艺非常成熟,秦砖,汉瓦,兵马俑,汉代陶器,陶器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贡献,陶器上了釉,会减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汉代的陶器上釉这个技术,有一种说法是西域传过来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凡是釉里含铜,烧出来就呈现绿色;凡是釉里含铁,烧出来就呈现黄色。汉代的陶器,除了建筑造型以外,容器开始大量增加,像陶壶、陶罐、陶盆等等。,汉绿釉的出现,影响到中国陶器中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

4、,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三彩 ,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唐三彩的烧造温度,相对以前的那种灰陶、红陶,又提高了一百度,大概达到1100度。一旦温度提高,硬度就能提高。唐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汉代是中国厚葬制度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西汉。东汉以后,国力逐渐衰竭,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厌恶厚葬之风。所以东汉以后,墓葬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那么,唐代变成中国第二个厚葬时期,比如唐代的大墓一挖开,里面的东西成千上万。唐代为了厚葬,大量烧制俑、动物和各种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种无所不有。唐三彩在中国的陶

5、瓷领域中是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唐三彩,唐代人非常喜欢马。马在古代社会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农业工具,而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所以,马在古代是军事力量的体现。比如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其中两骏在20世纪初被盗到美国去了,至今还在美国费城博物馆里展出。另外四骏已经被打碎了,准备运输出国时,被政府截住了,今天在陕西省博物馆展出。 六骏 是指拳毛(音瓜)、什伐赤、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青骓。特勤骠,有的书上也写作特勒骠。这六匹骏马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六匹马,都是战功卓著,最后做为浮雕在昭陵千年供奉,从唐代一直到民国初年。,唐三彩,唐三彩马(现藏故宫博物院),三彩胡人牵骆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院),唐三彩是陶器发展

6、的一个高峰,以后陶器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代陶器制品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还能经常用到,如花盆,砖等,瓷器的出现-原始青瓷,瓷器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发明,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瓷器的呢?早在商代,就有原始青瓷出现了。科学上可以认定的真正意义的瓷器,应该在东汉时期产生,距今两千年。那么,原始青瓷已经达到了成为瓷器的一些客观条件,比如不吸水、烧结温度比较高、使用的是瓷土。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早在宋代中国的瓷器就远销朝鲜,日本,越南,又经阿拉伯远销欧洲。给西方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最早途径之一。从此中国瓷器名声响遍全球。,原始青瓷,商代,西汉,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

7、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从科学角度上讲,早期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种瓷,都算青瓷。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陶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瓷器迅速崛起。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的特点是有大量的动物造型。,西晋 熊形尊,三国 青瓷羊,西晋青釉虎子,唐朝盛世,瓷器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由青到白的过程。古人在烧造瓷器时,不停地想把它变白。早在北齐的时候,就出现了白瓷杯,白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霸主的一个最基础的原因。后来无论什么瓷器品种出现,都跟白瓷有关。唐代瓷器告诉发

8、展的一个时期,唐代以前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邢窑、越窑这两种瓷器,是统领中国唐代瓷器的两支大军。 即所谓的南青北白,南青 就是越窑, 北白 就是邢窑, 其实邢瓷和越瓷这两大窑口,是中国陶瓷史上两朵奇葩,没有高下,每个品种的审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称并驾齐驱。,南青越窑,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唐越窑青釉执壶,越窑青瓷大腕,北白-邢窑,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烧造时期为隋至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

9、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唐代的其他窑口长沙窑,唐长沙窑白釉绿彩枕,长沙窑创始于唐代,窑址首选发现于今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故而又称铜官窑,晚唐至五代是其盛期,而衰于五代,产品以青釉为主。,鲁山窑,鲁山花鼓,在今河南省鲁山县,故名鲁山窑。始烧于唐代,经五代、两宋而终于元。主要烧制花釉瓷、白瓷和三彩器等。该窑产品特征是:胎质较粗,胎色浅灰褐;釉色有黑釉、白釉和三彩釉等。,秘色瓷,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对中国瓷器影响非常大,叫秘色瓷。实际上,秘色瓷算是越窑的改进版。目前为止,明确发现秘色瓷的就是陕西法门寺。因为有了法门寺这批东西的出土,才把我们传了一千多年的秘色瓷的谜底揭开。由于越窑

10、的改进,秘色瓷的出现,导致后来宋代官窑制度的产生。,宋代瓷器,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一个是民窑系统;我们都清楚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八大窑系。宋代八大窑系则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的五大名窑和民窑的八大系统,只有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窑口地址作为命名的依据。,汝窑,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汝官窑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造型端庄,釉色晶莹似玉。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 2

11、0世纪80年代,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被发现,我们才确切知道这个窑口的位置。汝窑名气很大,自古以来的流传甚广,汝窑非常稀少,主要原因是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目前有一个统计比较可靠,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有67件。 今天要想看到汝窑,到哪儿去看呢?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都有汝窑收藏和陈列。,官窑,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瓷是北宋末

12、年宫廷官窑烧制的御用瓷器,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历来专供皇家享用。官瓷因制作技艺高,成品率极低,加之其制作工艺曾失传,故传世作品甚少,倍显珍贵。北宋官窑历时短暂,毁于金金兵攻陷开封的1125年。,哥窑,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是与官窑非常接近的一个窑口。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遗憾的是,宋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我们只有从传世作品上去解读哥窑的历史。,钧窑,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的窑址在河南省禹县(今禹州市 ),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钧窑。以钧瓷钧窑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主要烧造时期就是宋

13、、金、元时期。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说明其珍贵程度。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相映,宛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的一片彩霞,五彩渗化,交相辉映。,定窑,窑址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到了元朝,定窑逐渐没落。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

14、型唐以碗为主,宋代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宋代民窑系统北方民窑,磁州窑是北方最重要的窑口。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历史上大量出口,一直延续到明清,烧造从未中断。而且还大量出口。,耀州窑,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

15、州窑。该窑唐代开始烧陶瓷,经五代、宋、金、元几朝。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中期(宋、金)以烧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后期(金、元)开始衰落,而终于元初。,宋代南方民窑饶州窑,现在称景德镇窑,早在汉代就开始烧造瓷器,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鼎盛时期为宋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特征为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瓷中神话元青花,青花有宋代创

16、烧说,有唐代创烧说,但是地点都不是景德镇,和元青花没有传承关系。元青花开始于元代中晚期,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而且开创了中国陶瓷装饰的先河。元青花最突出的特点是气势宏大、饱满雄健,从器物造型到装饰都有一种阳刚之美,其独特的品类、造型、纹饰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元瓷工艺从原料、制作、绘画到烧成的完美程度。,未解之谜,元青花起源于何时?唐、宋,还是元?我国瓷学一代宗师陈万里先生曾将其列为“中国瓷器史上十五大难题之一”。唯一可以定论的是,

17、青花自元朝至正年间臻于成熟。 元代为什么会出现器型高达70厘米的葫芦瓶、口径达50厘米的大盘?为什么元青花装饰多达9层?中国古代外销贸易瓷里中低档日用瓷占主流,那些被誉为“世界上最精美的元青花”,何以跋山涉水、纷纷在异国王宫安家落户所有这些历史之谜使得元青花倍受收藏界的瞩目。,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位博物馆馆长波普博士以这对带款青花瓷为标准器进行对照研究,得出一个令世界文博界震惊的消息:伊朗阿特别尔寺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皇宫托普卡比博物馆秘藏着上百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元代青花瓷精品,正名曰“至正型”器。波普这本32开的黑白图集,一举改写了世界陶瓷史。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英国、日本也先后出版

18、了土耳其所藏中国瓷器著作。 2001年3月底,在土耳其总理特批下,托普卡比博物馆迎来了费伯良、李辉柄、汪庆正、刘新园、许明等7位陶瓷专家。据说一连三天,大展厅旁的临时库房中,荷枪实弹的土耳其军警站立一旁,大批元青花国宝被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打开。 这些藏品中元青花达40件,而且器形硕大,花纹清丽典雅,堪称世界之最,为国内出土器罕见。中国专家们纷纷忘了不能上手的约定。追寻元青花大半辈子的老收藏家费伯良不胜感慨:“初看再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元代瓷器市场以大件青花瓷器最为名贵,有越大越精之趋向,在市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价格多以造型,纹饰的发色以及画工品相等作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元青花大器有

19、一种震撼力,景德镇陶瓷馆的专家第一次看到它时都被迫得往后退。”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欧阳世彬回忆道。 从缠枝牡丹、龙凤麒麟,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塞”元青花可谓无所不画。李知宴先生认为,与后代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它挥洒自如,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尤其是人物,运笔急速,但求神似。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 元青花另一奇为“纹饰繁密”,却繁而有序、层次清晰。“元代的画工在这类青花瓷上真是费尽心思。假如把一件元青花大盘上遍布的装饰花纹拿下来,重新组装后再贴上去,肯定做不到那么恰到好处”,李知宴先生说。 元青花的

20、器型有多美?李知宴先生举玉壶春瓶为例:“那个瓶胆就像一滴摇摇欲坠的水滴,肩收得非常大气,仿佛铁线游丝顺势弯下,弹性、自然的线条,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你再看道光以后的玉壶春瓶,肩脖臃肿,毫无高雅端庄的气质。”,永宣青花,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经洪武、建文、永乐、宣德,近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开创了 “永宣盛世”。明代永宣两朝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既不同于元青花瓷的热烈奔放,又有别于中晚明青花的典雅稚拙,更不同于清前期青花的

21、明艳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崇高而神圣,具有深邃无边的艺术底蕴。,成弘青花,越来越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各个时代的瓷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皇帝的影响。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嘉万青花-繁缛、密不透风,明末清初,明代末期最后两个皇帝在位时间非常短暂,一个是天启朝,一个是崇祯朝。在中国陶瓷史上,把天启、崇祯,一直到清代入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这三朝统称为 过渡期 。明末的青花瓷器一反常态,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摆脱了嘉靖、万历以来那种繁缛、密不透风,走向了清丽舒朗,这种风格也影响到清代青花的未来走向,尤其奠定了康熙一朝青花瓷器的基础。而且民窑产品甚至超过了官窑。,康熙青花,康熙时期的瓷器纹饰受到了社会横向的

22、很多影响,它的翎毛走兽、花鸟鱼虫,都受到当时社会勃勃生机的影响。所以这些动物纹的形态也都有勃勃生机。再有就是四王山水对瓷器产生的影响。 四王 是指清初最重要的山水画家,王原祁、王时敏、王、王鉴。这四个画家统治了当时的画坛,对山水绘画有极强的影响,反映到瓷器上,康熙瓷器所画的山水跟四王的山水非常接近。,雍正青花,康熙青花呈一种自由开放的势态,到了雍正,青花风格突变,一反康熙的青翠,变得规范起来。艺术的表现一定跟当时的政治氛围有关。雍正是一个比较刻板的人,他对瓷器产生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官窑画得很拘谨,很规范。景德镇御窑厂到了雍正时期,变得非常完备。康熙晚期的督窑官制度的建立,到了雍正元年得到延续

23、。雍正在位的第一年,就迅速对瓷器做出御批,可见重视程度之高。,乾隆,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达到了一个工艺上的高峰。 ,工艺上没有难度了,不需要创新了,所谓创新都是在原有框架之内。工艺越娴熟,态度就越中庸,颜色也越中庸。,清中晚期,清中期的官窑,是明清官窑中最规范的时代,所有式样、品种都由宫廷直接把握,直接出样,由督陶官亲自管理。很多艺术瓷都是皇上直接过问,因而质量非常高。今天拍卖场上很从青花瓷器上看,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由摹古、创新,逐渐演化到形制规范,中规中矩,工艺熟练。最后变成熟能生巧,后来能做到生产任何东西都游刃有余,非常容易。多高价位的瓷器,都是这个时期创造的,,江河日下的嘉道瓷器,嘉道以

24、后的青花,颜色开始清淡,釉面开始稀薄,质量下降,偷工减料,这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景德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产品从质量到数量都在下降,技术人员大量流失,青黄不接。这个时期的特点在瓷器纹饰上有所体现,能够看出纹饰开始变得软弱,跟人物性格一样。,瓷中真品-釉里红,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斗彩,斗彩也称豆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 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

25、,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珐琅彩,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发廊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发廊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粉彩,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

26、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世界上著名的瓷器拍卖,2010年,伦敦,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成交价5.5亿,世界上著名的瓷器拍卖,2010年,伦敦,该葫芦瓶由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博士以2.25亿港元投得,加上买家佣金,成交价高达2.5266亿港元。,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2005-7-12 LD佳士得 成交价:两点多亿,景德镇制 元青花龙纹四系扁瓶 2007-11-11 北京中嘉 成交价:近一亿,汝窑,1992年香港佳士德,成交价5千万港币,汝窑三牺尊,1992,香港,五千万港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