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七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458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编七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编七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编七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中编七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中编七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编七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编七章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国两个命运的决战,三种建国方案,两种不同命运的抉择,第六章 中国两个命运的决战,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三节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四节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 战后复杂的时局 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 战后复杂的时局 (一)有利形势 (二)不利形势,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 战后复杂的时局 (一)有利形势 1 国际上,帝国主义力量下降;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 2 中国人民经受了极大的锻炼,觉悟程度 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3 中国共产党领

2、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 4 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力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5 国民党集团不敢直接发动内战,采取了“和平”政策.,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 战后复杂的时局 (二)不利形势 1.国民党政权在政治 . 经济. 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 2.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是国民党集团的既定方针. 3.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的反共方针. 4.苏联政府对国民党政府作出了一定的妥协.,国共军事力量的对比,国民党方面的总兵力为430万人,其中正规军248个旅;中共方面总兵力只有127万人,其中正规军61万人.国共军事力量对比为3.4比1. 国民党军事方面的优势还

3、体现在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上,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仅垄断了受降的权力,接受了100万日军的武器,而且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在86个整编师中,有近一半为美械,半美械装备.此外,坦克 飞机 大炮 军舰等应有尽有.经济实力相差也很大.国民党统治着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和三亿以上的人口,几乎控制着所有的大中城市,拥有现代化工业及雄厚的人力物力,还能在财政上得到美国的支持.共产党的解放区中有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1亿,城市全是小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的手工业,没有现代工业,也得不到外援,只能“自力更生”. 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国民党拥有“飞机加大炮“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无论在军事和经济哪个方面国民党都占有

4、绝对优势.无怪蒋介石宣称:“五个月之内打垮共产党“.,苏联政府的妥协.,社会主义苏联的存在及其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起着支持作用,对美国在中国的行动起着限制作用,进入东北的苏联红军,在一定程度上掩护了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但是,苏联对中国共产党存有偏见并估计过低,而对国民党则估计过高,所以它一再向美国和蒋介石表示,苏联只承认并支持国民党政府这个“唯一合法的政府”,希望中国以蒋介石为“领袖”实现“统一”。在关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照会中,苏联政府声明:它“同意予中国以道义上与军需品及其它物资之援助,此项援助当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苏联这种只支持国民党政府的态度,对美国“扶

5、蒋反共”和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起了鼓励作用。,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 七大的召开 (二) 制定和平的方针 (三) 重庆谈判 (四)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七大,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月日月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人,候补代表人,代表全国万名党员。 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

6、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报告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在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激烈斗争中,为了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

7、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及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在选举中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对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只要承认错误,决心改正错误,还可以入选;第二,要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党的先进代表人物都组织进中央委员会;第三,要把有不同方面知识和才能的同志选出来。大会选举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会委员人,候补中央委员人。月

8、日七届一中全会选举出名中央政治局成员,选举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

9、争,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制定和平的方针 1945年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宣言针对蒋介石“内战、独裁、分裂”的阴谋,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以代替过去提出的“抗战、团结、进步”三大口号。这是中共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表达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利益的方针。 “和平.民主.团结” 1945.8.25,宣言首先提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主,似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宣言提出:为了实现和平、民主的局面,“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实行

10、若干紧急措施”:(1)承认中国解放区的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撤退包围与进攻解放区的军队;(2)划定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接受日本投降的地区,并给与他们以参加处置日伪的一切工作权利;(3)严惩汉奸,解散伪军;(4)公平合理地整编军队,救济难胞,减轻赋税;(5)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取消一切妨碍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取消特务机关,释放爱国政治犯;(6)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项重大问题,制定民主的施政纲领,结束训政,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并筹备普选的国民大会。宣言表示:“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

11、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宣言最后号召:“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三)重庆谈判 1946.8.2810.10 重庆,重庆谈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爲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爲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就和平建国等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多次(九次 )商谈。有关问题的具体谈判主要在中

12、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9月3日,中共代表提出关于两党商谈的主要问题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 10月上旬,谈判获得进展,毛泽东表示国共双方在一起商量团结合作、和平建国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强调“和为贵”,一定要用和平的方针来解决两党的争端。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王若飞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

13、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飞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重庆与国民党继续商谈尚未取得协定的问题。,第一次合影,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旧政协”) 1946.1.10_1.31 重庆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代表共38人参加,31日结束。会议通过了关于军事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等3个协议,和关于宪法草案的决议及和平建国纲领。,政治民主化 军

14、队国家化,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 军事战场的节节胜利 二 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三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四 新中国的成立,第二节,解放战争的胜利,一 军事战场的节节胜利 (一)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战略进攻的展开 (三)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四)渡江战役,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 军事战场的节节胜利 (一)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从全面内战爆发(1946.6.26)到国共合作的破裂(1947.3.7),中原突围,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中原部队开始突围。 国民党军用于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总兵力为

15、8个整编师又2个旅共22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存有生力量,争取主动,命中原部队立即突围。中原军区主力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于6月底由湖北宣化店等地分路向西突围,实行战略转移。向西突围的部队分两路:右路一万五千人,于6月29日晚越过平汉铁路,7月下旬进入陕南,同陕南游击队会合,在秦岭以东、伏牛山以西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8月3日,组成鄂豫陕军区。其中第359旅稍事休整后,于8月底进入陕甘宁解放区。左路一万多人,于7月1日越过平汉铁路,进入长江以北、大巴山以东、汉水以南地区,以武当山为中心创立了游击根据地,8月27日组成鄂西北军区。向东突围的第一纵队第一旅七千多人,

16、于7月下旬到达苏皖解放区。解放军中原部队的这一行动,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歼计划,而且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晋冀鲁豫和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中共代表董必武离开南京,国共合作的破裂(1947.3.7),党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18日到1948年3月23日,是毛泽东和党中央首脑机关在陕北度过的最后一年,也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年。 毛泽东分析说,为了拖住胡宗南,不给其他战场增加压力,自己和首脑机关应该继续留在陕北,毛泽东说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 途经安塞、靖边、榆林、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子长等12个县数百个村

17、镇,住过38个地方,行程2000多华里。打赢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等几次战役。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和党中央终于结束了一年零五天的艰苦转战,从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华北,直接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刘胡兰,月下旬,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个大字。,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 军事战场的节节胜利 (二)战略进攻的展开 从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6)到济南战役的胜利(1948. 9)歼敌152万人 国民党:军队

18、365人,其中正规军198人 共产党:军队280人,其中正规军149人,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这一天,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标志,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战略进攻。 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内战初的430万下降为370万,人民解放军则由100万发展到195万,其中,解放军的机动兵力较国民党军多。解放军的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敌我力量的变化,使得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了战略进攻方针和主要进攻方向: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

19、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转战苏鲁豫皖地区。三路大军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后,展开外线机动作战。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至海边的广大中原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战略方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放军渡过黄河之后,蒋介石慌忙调集兵力,企图逼迫刘邓野战军北退或者背水一战。7月,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经

20、过28天激战,歼灭敌2个师部、9个半旅共5万6千多人。接着,部队长驱南征,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包围当中杀开一条血路,经过20多天的行军和战斗,在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壮举。,千里跃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1947年8月25日夜,当刘伯承率野战军指挥部和第六纵队到达汝河北岸,准备渡河时,汝河南岸渡口已被敌吴绍周的八十五师占领了。河上船只,已被敌人搜砸一空。这时,在后面尾追野战军的3个师,距汝河北岸仅五六十里。情况尤分紧急,真有“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之势。 刘伯承说:“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他用拳斗

21、撞击着桌面,更高声地重复着:“现在要用进攻的手段来对付进攻的敌人,狭路相逢勇者胜!同志们明白吗?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要从敌人的阵地上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只要我们坚决勇敢,不怕牺牲,就一定能打过去!” 政委邓小平点了点头说:“我同意司令员的意见,我们就是要用顽强的战斗作风,把敌人压垮,压倒,叫他让路!” 刘伯承、邓小平亲临前卫团指挥作战,给部队指挥员极大的鼓舞,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经过整整一夜的拚杀,不但在南岸站住了脚,而且还不断扩大,在敌阵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使后面的大部队和直属机关在尾追之敌赶到之前,全部渡过了汝河。,济南战役,1948年9月16日,解放军华东野战

22、军发动济南战役,经过10天激战胜利结束。此战,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9月9日,解放军一部自济宁向济南进军。9月10日,解放军一部自泰安地区向济南进军。17日,解放军一部攻占多处敌外围据点。18日,解放军一部歼国民党军整编八十四师一部,接近了商埠,以炮火封锁了飞机场。20日拂晓,解放军占领了商埠以西除齐鲁大学以外的全部阵地,直逼城下,23日,解放军向内城发起总攻。王耀武率部拼死抵抗,致使战况异常激烈,突击亦未成功。经调整部署,24日2时解放军再次发起突击,在拂晓以前,突破进入城内。王耀武化装潜逃被俘,被围之敌投降。 9月19日,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的紧要关头,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军

23、长兼第八十四师师长、济南西线指挥官吴化文率部起义。 至21日,济南西线的防地均移交给解放军。至此,吴化文率整编第八十四师一五一旅、一六一旅及第九十六独立旅等约2万余人起义。,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 军事战场的节节胜利 (三)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从辽沈战役(1948.9.12)到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4.23),1948.9121949.1.31 142天 歼敌154万余人,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第一阶段 夺取锦州,封闭东北国民党军

24、。东北野战军南下,向北宁路沿线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先后占领了昌黎、绥中、义县及塔山等地,切断北宁线,将范汉杰兵团分割包围在锦州、葫芦岛、山海关三个地区。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抽调十一个师组成由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以十一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组成由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企图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10日,东进兵团向塔山猛攻,遭到解放军顽强阻击;西进兵团也进展缓慢。14日,东北野战军五个纵队和一个师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锦州发起总攻,次日晚占领锦州,全歼守敌十万余人,封闭了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回关内的通道(参见彩图插页第150页)。蒋介石于15日再飞沈阳,督促东西兵团继续进攻,企图重新打通北宁线

25、,并命令长春守军立即突围。17日,国民党六十军在曾泽生军长率领下起义,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也于19日率部投降,长春解放。,第二阶段 会战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关于全力抓住沈敌、暂不打锦葫的指示,除以两个纵队继续阻击锦西、葫芦岛之外,主力从锦州挥师东进,前阻后断,在运动中歼灭廖耀湘兵团。10月26日夜,解放军对被包围在大虎山以东地区的廖耀湘兵团实施分割围歼,至28日全歼十万余人,生俘兵团司令廖耀湘等高级将领。 第三阶段 攻占沈阳,解放全东北。在围歼廖兵团的同时,为防止沈阳守军从海上撤走,解放军以三个纵队与五个独立师构成对沈阳的四面包围,又以三个纵队直插营口,断其海上退路。

26、11月1日,解放军向沈阳市区发起总攻,次日攻克,歼十三万余人。2日解放营口,歼一万四千人。敌第五十二军一部从海上撤往葫芦岛。辽沈战役至此结束,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战役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7、,年月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万余人战场起义。日,我军把黄伯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天逐村恶战,至日全歼敌军万余人,并击毙了敌兵团司令黄伯韬。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月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月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个师。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退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撤至蚌埠,副总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挥。月日,敌弃徐州向西南逃窜。日,华东野

28、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日,敌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即被歼灭,孙元良只身潜逃。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至日全歼敌万余人,生俘黄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部队进行了天休整。第三阶段,年月日至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过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万人,俘获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万人,历时天,共歼敌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

29、之下。,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 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厅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平、津、张、唐地区的作战和接管等一切工作。平津战役历时六十四天,投入兵力约一百万人,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割包围,切断退路。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向平津和塘沽、唐山地区挺进。29日,华北第三兵团突向张家口外围据点发起攻击,吸引国民党军西援。傅作义急调第三十五军等部连夜增援,并令两个军主

30、力西移。当傅作义发觉东北野战军入关后,又急调第三十五军速返北平,并从天津调八个师加强北平防务。第三十五军东返时,被华北第二兵团包围在新保安。傅系主力分别被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切断了西逃的退路。东北野战军主力十一个纵队先后入关,多路穿插,分别包围了北平、天津、塘沽,封闭了华北国民党军南逃的通路。依据中央军委“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的指示,东北、华北野战军协同作战,仅用二十余天就完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战役分割和战略包围任务。,第二阶段各个歼灭被围守军。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指示,逐次围歼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的国民党军。 12月22日,华北第二兵团首先向新保安发起总攻,全歼傅作义精

31、锐部队第三十五军军部及两个师。23日,张家口守军七个师向北突围,企图撤回绥远。华北第三兵团和东北第四纵队全力堵击追歼,23日晚解放张家口,24日于张家口东北地区全歼十一兵团五万四千余人。1949年1 月14日,东北野战军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歼灭的战法,以二十二个师的兵力向拒绝放下武器的天津守军发起总攻,经过二十九小时激战,至15日全歼国民党军十三万余人。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天津解放。塘沽守军五万余人于1 月17日从海上逃走,塘沽解放。 第三阶段傅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在张、津、塘相继解放后,防守北平的二十五万国民党军陷入了重围的境地。中共中央为保护古城北平,力争通过

32、谈判实现和平接管;同时又要求部队不放松强攻的准备。经双方多次谈判,以及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配合工作,于1 月21日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22日,傅作义所辖八个军二十五个师全部开出城外,听候改编。1 月31 日,人民解放军入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此次战役,人民解放军以伤亡三万九千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五十二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实现了就地解决傅作义集团的目标,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 军事战场的节节胜利 (四)渡江战役 共42天(4.206.2),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

33、线,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渡江战役,为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敌残余力量,并防备美帝国主义可能的军事干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以第2、第3野战军全部24个军约100万人的兵力,在长江下游实施渡江作战,夺取京沪杭,围歼敌主力于南京、镇江、芜湖间三角地区,前出浙赣线及赣北、闽北广大地区。其中以第2野战军3个兵团9个军为西集团,在马当至贵池间,以第3野战军4个兵团组成中、东两个集团,在贵池至

34、芜湖和扬中至江阴间,实施渡江作战。另以第4野战军第12兵团两个军及中原军区部队,位于武汉正面牵制白崇禧团,配合作战。渡江战役统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指挥。 1949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派出了代表团到北平与中共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提交南京政府代表团,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签字。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军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4月20日夜,人民解放军中集团(第7、第9兵团)首先在裕溪口至棕阳镇段发起了进攻,至21日拂晓

35、,将敌长江防线拦腰斩断。23日攻克铜陵、南陵、芜湖等地,击溃当面之敌,继续向宣城方向急进。随后,东、西两个集团于21日夜同时发起进攻,至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第4野战军第12兵团解放了浠水、汉川等地,继续向江边推进。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突击力量的打击下,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完全崩溃。南京以东敌人向上海、杭州逃窜,企图确保淞沪;南京以西敌人向南逃窜,企图在浙赣线组织新的防御。据此,我第2野战军即直插浙赣线,断敌退路,迂回汤恩伯集团之侧背,协同第3野战军作战,割断敌汤、白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乘势直出闽、赣。29日,第3野战军在郎溪、广德地区全歼南逃之敌5个军。5月7日,第2野战军主力,控制浙赣路800余

36、里。汤恩伯集团所余之24个师,20余万人,退据上海。第3野战军第9、第10两兵团,于12日对上海发起进攻,至27日解放上海。除汤恩伯率5万人乘军舰逃窜外,其余15万余人全部被歼。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同时,第3野战军第7兵团解放了浙东、浙南。第2野战军一部,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了浙西、闽北及赣东北、赣中及九江、南昌。第4野战军第12兵团2个军于5月14日由鄂东、蕲春、黄岗地区渡江,白崇禧集团南逃,人民解放军乘胜解放武汉。 渡江战役从4月20日起至6月1日结束,突破了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解放了苏南、皖南、浙江、闽北、赣中等广大地区并攻占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大城市,歼敌40余万人。

37、此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二 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二)杨家沟会议 (三) 土地改革,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二 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分析了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指出蒋介石国民党20年的统治,“就是卖

38、国独裁反人民的统治。到了今天,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认识到了蒋介石的滔天罪恶,盼望本军从速反攻。”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还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项基本政策。,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二 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二)杨家沟会议(十二月会议) 中共中央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毛泽东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十大军事原则,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两倍

39、、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 ,力求在敌 我 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

40、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 ,补充自己 。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 ,主要在前线。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 保护民族工商业。,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二 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三) 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10.10,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

41、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三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42、(一)国统区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二)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三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国统区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1.掠夺性接收。 2.加强特务活动,镇压爱国民主力量。 3.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 4.投靠美帝国主义,出卖中国利益。,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三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二)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1.学生运动 2.民主党派和民众人士 3.农民运动 4.工人斗争 5.边疆地区的斗争,第二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四 新中国的成立 (一)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二)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三) 开国大典,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四 新中国的成立 (一)七届二中全会

43、的召开 1949.3.5 -3.13 西柏坡 召开政协会议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两个务必“,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有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了会议并作了报告。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

44、的正确政策。报告对革命胜利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做了估计。号召全党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作出了不祝寿、不送礼、不以领导人名字命名地名等项重要规定。这次会议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作好了充分准备。,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四 新中国的成立 (二)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1949.9.21 _9.30 北京 662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

45、单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

46、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石坯自青岛运来,碑芯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

47、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幅汉白玉石大浮雕,折射出了人民对近代史中各种势力和形形色色人物的评价。 第一幅就是“焚烧鸦片”,第二幅“金田起义”,第三幅“武昌起义”, 第四幅“五四运动”,第五幅“五卅运动”,第六幅“南昌起义”, 第七幅“抗日游击战争”,第八幅(组)“胜利渡长江”,以及两旁的“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四 新中国的成立 (三) 开国大典 1949.10.1 北京 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

48、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阅兵式,朱德总司令身着戎装,在聂荣臻陪同下,乘阅兵车先后检阅了排列在东长安街的海军代表部队,陆军的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和西长安街的骑兵师。 随后,分列式开始,首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方队。接着,步兵师以 3个建制步兵团和临时编组的冲锋枪、轻机枪、通信、重机枪、轻迫击炮、重迫击炮、战防炮、山炮各一个营的阵容接受检阅。炮兵师以75毫米野炮、 105毫米榴弹炮、37和75毫米高射炮的阵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进,均用中型卡车或十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