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477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20090709.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智能电网研究与汇报 二零零九年 七月,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和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 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 第三部分 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研究 第四部分 江苏开展智能电网的技术分析,美国智能电网发展里程碑,美国EPRI开始“Intelligrid”(智能电网)研究,2001,2003,布什总统要求DOE 致力于电网现代化,DOE发布“Grid 2030”,DOE启动电网智能化(GridWise)项目,2004,DOE与 NETL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MGI)”研究, The Modern Grid Initiative : a Vision for the modern grid.

2、 Mar. 2007. NETL,2005,之后,研究机构、信息服务商和设备制造商与电力企业合作,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电网方案和实践,2009,2030,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智能电网,第一部分,EPRI:电力科学研究院 DOE: 美国能源部 NETL:联邦能源技术中心,欧洲智能电网发展里程碑,成立“智能电网(SmartGrids)欧洲技术论坛”,提出智能电网远景,制定(1)欧洲未来电网的远景和策略;(2)战略性研究议程;(3)战略部署文件。,2005,2006,各国开展自己的智能电网建设探索,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智能电网,(3)SDD Strategic Deploym

3、ent Document 战略部署文件,(1)European Smartagrids Technology Platform :Vision and Strategy for Europes Electricity Networks of the Future 欧洲智能电网技术平台:欧洲未来电网的远景和策略,(2)Strategic Research Agenda for Europes Electricity Network of the future 欧洲未来电网的战略研究议程,第一部分,“智能电网”是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术语和称谓 :“The Smart Grid”, DOE,USA,

4、2008 2008.11.11-11.13,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Joint US-China Cooperation on Clean Energy JUCCCE-),聚思-“Smart Grid” special session 2008.11.18-中美绿色能源论坛 “Smart Grid” Special session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advanced Automation and planningby S.S.Venkata, Univ. of Was

5、hington, USA, -IEEE DLP Tutorial, Dec.22, Beijing, China.,第一部分,总体驱动因素,美国:2003年美加大停电后,美国电力行业决心利用信息技术对陈旧老化的电力设施进行彻底改造,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以期建设满足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分析为特征的灵活应变的智能电网.,欧洲:发展智能电网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欧洲智能电网的兴起主要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以及电力需求趋于饱和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第一部分,将整个能源产业链转换成智能的构架,(1)供电的安全性问题 一次能源的缺乏、 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供电能力 (2)环境问题 京

6、都协议 气候变化 保护自然 (3)国际电力市场 提供低廉的电价和提高能效 进行创新和提高竞争能力 有关垄断的规程修订,第一部分,欧洲发展智能电网具体驱动力,第一部分,作为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未来欧洲电网应满足如下需求: (1)灵活性(Flexible),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2)可接入性(Accessible),使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其是推广用户对可再生、高效、清洁能源的利用; (3)可靠性(Reliable),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电力需求; (4)经济性(Economic),通过技术创新、能源有效管理、有序

7、市场竞争及相关政策等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欧盟理事会在2006年的绿皮书(Green Paper)欧洲可持续的、竞争的和安全的能源策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Competitive and Secure Energy)”强调,欧洲已经进入一个新能源时代,能源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必须是供电的可持续性、竞争性和安全性。,第一部分,(1)美国能源部(DOE)是电网智能化研究的发起者和重要的投资者。 (2)“电网智能化联盟” 成员包括: 跨国技术公司:AREVA、GE、IBM; 电力公司和电网运营商:AEP、Bonneville电力管理局、PJM及法国ED

8、F; 研究机构:美国电科院EPRI、Battelle、RDS和SAIC。 (3)电网智能化架构委员会(GWAC)由一系列的专家组成,受美国能源部的部分资助,从事制定建立未来电网架构的原则。 (4)2005年欧洲委员会正式成立“智能电网欧洲技术论坛” 。欧洲还将成立“智能电网协会” 。 (5)IEC去年底筹建SG3“智能电网”战略组。,智能电网研究机构,第一部分,输电侧: 目前有EPRI、ABB、PJM等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研究。 PJM公司认为广域测量技术是保证大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输电网的基础,因此PJM目前主要从同步相量技术和高级控制中心的研究建设着手开展智能输电网的工作。 配电

9、和用电侧: 目前建设的智能电网主要有两个方面:智能电表和智能家电。 美国: Xcel Energy 公司在Boulder建设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 意大利: 安装和改造了3000万台智能电表,建立起了智能化计量网络,每年大约节省5亿里拉。 法国: 将目前使用的2700万只普通电表 全部更新为 “智能电表” 。,智能化实践最新成果,第一部分,美国智能化实践最新成果,Boulder(伯尔德): first Smart Grid City 2005年人口280,440人,第一部分,埃克西尔能源公司,智能电网城市第一阶段于2008年8月到位,整个城市的实施将持续整个2009年,联盟预计于2009

10、年底开始评估。,美国的智能电网试点城市:位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西北40公里的小城波尔得(Boulder), 这个拥有九万四千多人口的风光秀美的山城,将成为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智能电网技术将能源使用的决定权交给消费者,由他们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可以预计的好处包括节省电费、智能管理、更强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支持混合动力车的接入,以及使家庭设备的智能化。,Boulder 的智能屋,第一部分,实现智能电网后的应用举例: 1) “电网友好型”电器的应用 - 当电网低于正常频率时,联网的干衣机加热部件就停止做功,当电网稳定后又恢复工作。烘干衣服只是比平常多几分钟而已,但是

11、,把那些电器脱离电网,就等同于把发电站开启了; 2) 高效监控和管理用电商品 - 例如,电冰箱和空调压缩机等能“相互通信”,确保它们不会同时启动,以便降低高峰电量需求; 3) 智能电表 - 为消费者提供可变价格,促进用户和电网的深度交互,同时降低人工抄表成本。,智能电网围绕两个核心问题 (1)能源的优化利用: 改变单一能源供给结构 提高单位能源转化效率 降低用户总体能源损耗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益 (2)碳排放量的降低: 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气体排放量 提高清洁能源的供给比例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 部分实现用户住宅的零排放,一个目标: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 (1)维护能源生态平衡 (2)降

12、低大气环境变化,第一部分 小结,降低碳排放按照电力流的方向来考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户; 按照技术可行性和阶段性: 生产、消费是重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储能装置和电动汽车;节约能源消费的利益驱动;解决电能实时消费的瓶颈,达到能源经济使用; 传输是关键:电网是间接承担降低碳排放的载体,降低损耗也就是降低排放;损耗有两种:一种是技术线损,侧重于设备本身的材料应用、制造水平和设计能力;一种是管理线损,侧重于电网结构、运行方式、调度水平;,第一部分 小结,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和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 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 第三部分 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研究 第四部分 江苏开展

13、智能电网的技术分析,(1)到目前为止,智能电网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2)一般来言,智能电网是指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把发、输、配、用各个环节互联成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型网络; (3)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第二部分,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第二部分,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第二部分,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相对传统电网,智能电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

14、性、适应性、经济性、开放性。 智能电网具有如下八大基本特点: 1) 安全:抵御攻击,侧重电力网和通讯网; 以特高压为主体,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整个电网构成了坚强的网架。无论是电力网络还是通信网络,在遭到外部攻击或自然灾害时,智能电网均能快速预警并有效抵御对电网造成的危害。,第二部分,智能电网特点,2) 自愈:稳定可靠,侧重网架结构和调度运行控制; 智能电网运行时将进行持续的自我评估,以便及时检测、分析和响应,在必要情况下恢复电力网络和通信网络组件。实时的故障预测分析能给出整个电网的健康状况和薄弱环节。即使故障发生,也能够自动快速隔离故障,并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电网的自愈特性使电网服务

15、瓦解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二部分,智能电网特点,3) 兼容:发电资源,侧重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和储能 电网采用“即插即用”技术,在传统电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接入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系统,实现多种能源的兼容并蓄。分布式能源的广泛部署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储能系统的大量使用将有利于移峰填谷,减少电力设施和电厂的投资建设。,第二部分,智能电网特点,4) 交互:电力用户,侧重智能电表和智能电器; 用户通过实时了解电网供需信息,根据峰谷情况自由的选择如何用电,甚至可以选择是否向电网输送电力。通过电网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响应,实现移峰填谷,减少电力基本建设和运行费用;同时,由于减少

16、了备用电厂的数量而优化了环境。需求响应还鼓励用户替换低效率的终端设备,积极发挥用户自身设备的作用,达到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整体用电方案最优。,智能电网特点,第二部分,5) 高效:资产优化,侧重输送容量和资产全寿命管理; 通过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在线评估及状态检修等先进技术,使电网设备得到全过程最优化的运营管理,实现电网潮流的合理分布,促进电网高效运行,从而实现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大幅度提高电网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智能电网特点,第二部分,6) 优质:电能质量,侧重电力电子设备和电量实时平衡; 智能电网通过应用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对受影响的电能实施无功补偿等

17、措施,确保电能的优质供应。根据用户的需求,电网能供应更高质量的电能。减少用户侧接入负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并降低用户侧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加强对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监控和管制。,智能电网特点,第二部分,7)集成:信息系统,侧重集中集成和开放式共享; 将电网中的能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资产寿命管理系统、市场运营计量系统和运行维护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依托专家智能网络分析,对各个流程进行最优化,形成了全面的辅助决策支持体系,使企业管理高度规范化、精细化,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集成,实现大电网的集团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促进资产的高效利用。,智能电网特点,第二部分

18、,8) 协调:电力市场,侧重监管规则和交易模式; 智能电网将通过增加发电渠道、高效的需求响应、储能、可靠的配电系统来促进电力市场的参与程度。提高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可靠性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建立电力交易规则,加强电力监管机制,促进发输配用的和谐发展,达到全社会能源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智能电网特点,第二部分,传统电网和智能电网的主要区别,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数字化电网和智能电网的主要区别,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和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 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 第三部分 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研究 第四部分 江苏开展智能电网的技术分析,第三部分,20090318-0402

19、国网公司智能电网:国际会议发布稿,体系研究报告 20090412-0419 国网公司智能电网:研究框架 20090422-0430 国网公司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 2009年5月公司特高压会议2个议题 1)特高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设环保,系统规划运行; 2)智能电网。,第三部分,建设国际领先、自主创新、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 (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发布稿提纲),一、建设中国智能化电网的重要意义: 1、建设坚强的智能化电网,是落实能源战略的重要实践。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供应体系,是中国能源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坚强的智能化电网是能源运输综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设坚强的智

20、能化电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智能化电网为核心的高效能源体系,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建设坚强的智能化电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供应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能源投资效益,带动相关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三部分,二、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定义、内涵及发展目标 名称:坚强的智能化电网(Strong & Smart Grid) 总体发展目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数字化、自

21、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主要特征:技术上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 管理上实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 基本内涵: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 基本构架:电网基础、技术支撑、智能应用、标准规范 应用环节: 发电、线路、变电、配电、用户、调度,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两条主线,四个体系,五个内涵,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上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 管理上实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坚强智能电网的技术特征: (1)数字化:数字化电网、数字化电表与数字化用电设

22、备 (2)信息化:市场信息、电网信息、用户信息与宽带通信形成的信息平台 (3)自动化: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高级智能调度),变电站自动化与用户用电系统智能控制 (4)互动化:电网、发电与用户以信息为基础的互动,第三部分,三、实施计划 实施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 进度安排:分为研究试点、全面建设、引领提升三个阶段推进实施 四、国家电网公司倡议 加强交流,广泛合作 共同努力,建立国际标准及规范 采取措施,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 携手共进,推动能源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特高压为核心大电网的技术特色,高效协同的 发展特色,一体化的 运营特色,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为

23、特征的管理特色,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先进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全维度智能化高级电网调度技术 电网节点支撑技术 实时安全监测及辅助决策系统 优化运行、预防控制、紧急控制、校正控制、恢复控制的智能决策应用 可预测、可调节、平滑转移的潮流控制技术 建立电网智能决策平台 建立电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与控制技术 分布式能源系统接入技术 先进的供电安全快速预警及控制技术 电网智能自愈技术,先进的双向用电信息管理体系 双向互动的智能表计 智能家居与高效能设备 用户电源与储能设备智能接入 用户通信与能源一体化等增值服务技术 用户电压自动调节技术 充电站技术,智能电网装备技术 先进

24、通信体系架构 电网快速仿真及建模 状态检修、资产全寿命管理 统一模型的电网信息支持平台,第三部分,2020年,2015年,2012年,实现发电侧与电网之间的协调发展,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有效衔接,能够满足电网稳定运行的要求 机组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指标满足电网稳定运行的要求 实现机组重要运行参数在线监测,包括实时煤耗、实时排放等环保指标,实现电力统一规划 机组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指标满足电网自动控制运行的要求 实现机组主要设备工况和缺陷的在线监测,为电网提供事故预警信息,实现电网对机组运行参数的在线人工控制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运行试点,实现电网对机组运行参数的在线自动控制 可再生能源大

25、规模并网运行,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融合发展,能够满足电网智能运行的要求 机组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指标满足电网智能运行的要求 实现机网信息的双向交换和数据传送,机网信息交互与控制技术 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即插即用”,发 电,建设坚强的输电网络,构建灵活、合理的配电网架结构, 为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建成特高压两纵两横骨干网架;推进广域测量技术的普及,实现全网实时可观测;初步建立安全监测及辅助决策系统;完成智能调度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构建标准智能支持原型平台;开展电网快速仿真及建模研究 形成智能控制终端的标准体系;完成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系统标准化平台研发,电网更安全可靠,输电

26、更经济环保,能源更清洁多样,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事故预警、故障识别、安全评估、辅助决策、自动控制系统,部分实现自愈功能 构建动态多维虚拟化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智能电网在地理信息范畴的智能化 实现分布式发电的有序接入和退出 实现智能控制终端的自适应、自组织,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灵活输电设备关键技术 电力市场交易运营系统研发 状态检修系统、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研发; 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标准模型及交换服务,特高压骨干网架完全建成,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形成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为核心的坚强电网 实现从系统监测到与控制措施实施的完全闭环

27、 强大的电网自愈能力 智能调度系统全面推广,坚 强 电 网,为双向互动营销奠定基础, 初步建立营销管理现代化体系,建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建立公司总部营销实时信息平台 建设双向互动营销试点 实施更具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 优化完善营销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推广双向营销体系 建立增值服务体系 推动智能楼宇、智能家庭、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 大幅度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用电信息集中采集主站、通信、终端相关技术 智能表计技术 智能用户交互终端 用户门户技术,实现用户用电优化建议 智能家居与高效能设备 用户通信能源一体化技术,提升电网综合服务水平,带动社会协调发展,满足用户个

28、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允许用户向电网提供多余的电力 建成汽车电网,用户电压自动调节技术 用户电源与储能设备接入技术 充电站技术,用 电,高级潮流控制技术 多级电力市场协同运营核心技术 状态检修、资产全寿命管理的智能分析决策 智能变电站分布分析决策技术 快速预警及控制技术 在线风险评估,自动识别电网薄弱环节 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协调优化调度,高级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决策技术 复杂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8,第三部分,智能电网建设涉及输配电到用电的各个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输配电网规划建设,信息、通信和控制系统建设 发电侧:新能源发电联网控制,风电、太阳能发电 输配电系统:调度控制中心建设和控制系统开发;

29、灵活输电设备和技术;智能装备研究与应用;电网大容量储能技术;智能化变电站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 用户侧:营销系统建设,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和互动;智能化用电装置研发与应用,发电:大型能源基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抽水蓄能; 线路: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网、电网规划技术、运维检修、输电设备、电力电子; 变电:数字化变电站、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及全寿命管理; 配电:配电网、配电设备、配电线路、配电终端、分布式电源(含微网)并网/保护/隔离等带来的变化; 用电:分布式电源(含微网)并网/保护/隔离等带来的变化、储能技术、用电信息采集、双向互动; 调度(运行控制、生产管理):安稳、调度业务、支持平台; 信

30、息通信:信息体系与架构、信息一体化统一建模(物理、数据、逻辑、业务)、信息安全;通信体系与架构、通信安全;,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和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 智能电网概念定义和特点 第三部分 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研究 第四部分 江苏开展智能电网的技术分析,江苏特色坚强智能电网是 基于两元网络(电力网、通信网); 应用三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设备技术、新能源技术); 涵盖四大系统(高级计量、高级配电、高级输电、高级资产管理); 突显八大特点(安全、自愈、兼容、交互、优质、高效、集成、协调); 的现代化电网。,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智能电网的“两元网络”,第四部分,“三新技术”的内容,第四部

31、分,“四大系统”内容,智能电网四大组成部分: 高级计量系统 高级配电系统 高级输电系统 高级资产管理系统,第四部分,高级计量系统 的主要特征如下: 1)技术先进-是指自主创新并消化吸收高级计量、控制、通信、互动机制等新技术; 2)经济高效-是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降低损耗和及时费用回收; 3)服务多样-是指光纤通道论文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分布式能源接入; 4)灵活互动-是实现电能、信息和业务的双向交互; 5)友好开放-指充分利用电网资源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第四部分,高级计量 系统架构图,第四部分,高级配电系统 是以配电网及其相关资产为中心,针对其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等,综合采用

32、各种先进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实现延长设备寿命,确定资产更换优先顺序,降低配电网改造成本和防止配电网故障等目的,最终使供电企业能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高级配电系统最核心的功能是高级配电自动化(ADA),ADA主要关注所有可控设备和功能的完全自动控制,以改进系统的控制和运行。,“四大系统”内容,第四部分,通过建立高级配电系统,可以实现下面功能需求: 建立设备的地理信息系统,实时上传配电生产信息,实现生产营销一体化; 系统故障管理、自适应保护系统和供电恢复,实现配电网自愈; 能量与通讯系统的集成。采用开发和基于标准的构架集成数据通讯网络和智能设备,用于支持未来的电力

33、交换系统; 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提供用户入口应用,包括自动读表功能、需求相应、窃电检测、远方开断、电能质量管理等。,第四部分,高级输电系统 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技术、输电网高级监测技术,高级输电系统可以保证电能的安全、可靠、稳定和高效传输。,“四大系统”内容,第四部分,高级资产管理系统 是四大高级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运行成本和运行效率,同时也为规划、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四大系统”内容,第四部分,高级资产管理具有如下功能: 收集和分析三大系统的运行结果; 了解电网资产“健康”信息,实现资产利用率的最大化; 优化资

34、产方式,确保资产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指导输配电规划; 促进状态维修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指导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 完善客户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电力工程和资源的全过程管理。,第四部分,高级计量系统 为其他三个系统提供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并提供带时标信息;高级配电系统 使用高级计量系统收集的配电信息,来改善配电系统运行;高级输电系统 使用配电系统相关信息来改善运行,避免输电阻塞;高级资产管理系统 使用其他三个系统提供的信息来提高电网设备运行效率和资产使用率。,第四部分,截止2008年底,江苏电网系统规模如下: (a)总装机容量 统调电厂80座,机组639台(含427台风电机组)

35、,总装机容量5025.125万千瓦,其中火电机组容量4654.65万千瓦,核电机组20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11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60.475万千瓦; (b)电网输电线路规模 500kV线路108条,总长度8566公里(含省际联络线); 220kV线路860条,总长度17632.5公里。 (c)电网变电容量规模 500kV变电所、开关站28座,变压器46台,变电容量3625万千伏安。 220kV变电所、开关站317座,变压器590台,变电容量8907万千伏安(不含电厂220kV升压变容量)。,第四部分,现状: 近几年江苏可再生能源利用(包括大型风能、光伏发电和垃圾发电等)快速发展,已开始实

36、现低风速风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但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运行控制、发电出力预测和电网接纳能力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接入系统的控制技术不够成熟; 江苏电源结构以火电和区外来电为主,水电、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快速调节电源严重不足,电网调峰调频等问题日益突出,需深入开展新能源调峰技术研究及机网协调技术研究。,第四部分,工作建议: 新能源开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以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电及并网为目标,预测新能源的输出功率,研究并网运行控制技术,进一步研究小型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相关关键技术。 新能源调峰关键技术研究:根据接入系统各种大型能源的运行规律,参考电网供需平衡,研究

37、新能源对电网峰谷的调节能力,合理调配各种能源在电网中的接入和退出时刻,优化平衡电力需求。此外,研究大规模应用储能装置对电力峰谷调节能力。 机网协调技术研究:充分研究一体化AGC控制,通过应用一次调频技术,实现全厂站或区域性AGC调节,促进机网协调的技术进步,优化系统运行。,第四部分,现状: 积极采用输电新技术,固定串补、无功补偿器等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在高压系统中得到应用; 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在龙泉政平直流输电工程中安全运行多年; 提升线路安全运行水平方面,江苏逐步开展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状态检修等重大技术研究,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深化设备检修模式,提高一次输电装备的智能化技术水平; 需

38、要研究防灾减灾技术; 需要深入探索特高压电网与江苏电网的协调运行及控制方式。,第四部分,工作建议: 特高压网架建设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研究特高压对江苏电网主设备、二次系统和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特高压网架防御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案,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 输电线路智能在线监测技术:结合江苏地形地貌、气象等特点,实时采集输电线路导线(或金具)的实际运行温度,以及导线测温点所在微气候区内的环境气象参数,并把与输电线路相关的各种外部信息融合到地理信息系统中,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的三维输电模型,构建可视化智能输电系统,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状况的

39、实时测控,及输电线路的输送余量分析,使输电环节具有快速故障判断和快速故障恢复功能,以利于全面实施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第四部分,现状: 变电站基本实现综合自动化,实施了变电站程序化操作试验研究,提高现场标准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调度运行水平。 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绝大部分实现了无人值班。 在无锡建立了110kV数字化变电站试点,随后在淮安、徐州两地区分别建成了110kV数字化变电站,目前正在规划实施更高电压等级数字化变电站建设。 但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息共享程度还未达到智能电网的要求,各电压等级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不够完善,数据综合利用效能不够,还没有达到高度实用化程度。,第四部分

40、,工作建议: 变电站智能化应用技术:在总结目前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数字化变电站相关测试技术研究,建立数字化变电站的相关技术标准,逐渐开展更高电压等级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推广应用更高电压等级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加强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共享,开展数字化变电站与配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接口技术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数字化变电站在故障预测、智能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及实现方法,推进变电站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的进程。,第四部分,现状: 大力推广20kV,并逐步实施10kV至20kV的升压改造工程; 通过安装在用户侧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测与控制,建立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41、,系统内现已接入156681个用户和105006个终端; 在电能质量方面,建立了覆盖全省大型电能质量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系统; 由于配电网技术不够成熟、网架结构相对较薄弱、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不高等原因,导致网架结构调整频繁、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并且大部分配电自动化设备还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第四部分,工作建议: 配电自动化建设:从重要城市的实用型配电自动化建设和馈线自动化建设入手,合理优化配网电压等级,逐步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实现配电生产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并推广应用。研究配网自动化对配电设备的要求,研究配电基础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确保信息的共享和集中处理。开展智能配电网工程建设试点,在配电网灵活自愈

42、方面取得突破。 配电网智能运行和控制:建立并利用基于二维坐标的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故障定位功能,加强配电网的快速维护能力;提高配电设备的智能化和远程控制能力,扩大配变的监测范围,实现变压器寿命管理和负荷控制;通过连续在线自我评估,分析配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研究基于评估结果的快速故障诊断和快速自愈功能。,第四部分,现状: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方面,建设了一套具有示范作用的“电能信息采集与运行管理系统”,建立了电能信息一体化采集与监控平台; 在用户合理用电方面,通过定期的采集用户定量,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多种电费缴费方式,让用户及时缴纳电费,减少拖欠情况; 建立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4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标准化程度较低,电能表及采集终端型式多样、智能化水平不高; 支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等营销核心业务运行的通信网络和信息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面向用户侧的通信网络资源不足,电网与用户的互动性不强,双向互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第四部分,工作建议: 构建电力用户互动网络体系架构及标准规范:根据用户和电网功能需求以及技术、政策可行性来制定合理的互动平台体系架构,并建立用户和电网相关组件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提出相应的标准体系规范,促进系统建设的标准化运作和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性,为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标准基础。 建设高级计量应用系统:研究智能表计或智能终

44、端在供电平衡、实时电价、负荷控制等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应用,建立智能表计的技术规范;建设全覆盖、全采集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智能电网一体化信息平台和用户管理与互动服务提供实时、准确的基础数据。,第四部分,工作建议: 需求侧管理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托高级计量应用系统,开展能效诊断等智能需求侧管理技术研究,开发需求侧智能化管理系统,依靠各种电价刺激信号实现高峰电力资源向高附加值用户倾斜,降低高峰负荷,提高电网设施利用率。 建设双向互动平台:建立双向交互的门户系统,增加用户的参与渠道,加大用户参与力度,推动先进的电能利用方式;开展用电方案最优选择的研究应用。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45、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率。 智能示范小区建设:选择合适的示范智能小区,根据电网和用户需求,提出电力和信息互动网络的通用设计方案、建设方案、以及项目评估方案,并进行实施。,第四部分,现状: 江苏重点开展了地区调度系统综合数据平台研究和建设等工作,省、市、县三级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全面建成,基本实现了高速信息网络通信,省调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OPEN-3000型能量管理系统。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管理理念的提升,相对于特高压电网和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电网调度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智能电网运行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调度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没达到虚拟现实要求; 数据采集的技术标准和

46、功能尚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各环节协调与统一; IEC61970系列标准没有引入管理模型,对电网模型表述不够完整; 电网在线安全分析、控制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对大容量风电、太阳能等间歇性电源的预测和调控能力不足。,第四部分,工作建议: 大电网安全稳定智能控制技术: 在江苏电网现有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控制系统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电网安全稳定智能控制技术,深化预警系统的应用,提高电网调频能力,实现区域机网协调,提高电网安全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大电网智能调度:深入研究虚拟现实、管理模型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技术,使调度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在线评估、动态预警、辅助决策和功率闭环调节等功能,构建江苏电网一

47、体化智能调度体系。实现满足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市场需求的日前调度计划和安全校核;构筑从年/月度、日前到实时的安全运行防线;实现基于预测的电网运行风险在线预防控制;构建省级电网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第四部分,(1)推动一个多维度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为分布式“即插即用”新能源的应用、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实现电力市场的高度有序协调; (2)建成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坚强的城市配电网架,满足电力负荷增长需求,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和谐; (3)建设一体化的实时数据交互平台,开放式共享电源、电网、用户等市场主体的交易和运行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的集中、集成和实时交互;,发展目标,第四部分,(4)构建两个“双向”网络:一个“双向”输配电网络和一个“双向”高速数字通讯网络。通过电网节点潮流和数字信息流的“双网双向”流动,实现电网和用户的高度互动; (5)深化三大电网新技术应用:新材料技术超导和新型导线等,新设备技术特高压设备、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表计等,新能源技术清洁燃料、可再生能源及储能,提升电网整体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 (6)建成四个电网高级应用智能系统:高级输电系统、高级配电系统、高级计量系统、高级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电网安全、自愈、兼容、高效、优质目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