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598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课程标准.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 读,向老师们问好,教学过程结构图示,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简介,基础教育新课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教育部2004年6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话会议,周济部长指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将有2567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即将全面进入新课程。 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2005年在江苏省实施,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

2、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划人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科学),科目(生物),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课程结构,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 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

3、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1 课程目标,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知 识,自然观、世界观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参与社会决策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 力,正确使用一般实验器具, 和操作技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一览,三个选修模块,1. 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

4、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

5、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3. 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6、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2 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提高生物 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

7、施中的核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 的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与

8、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3 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共同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共同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 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三个共同必修单元的内容属于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极为迅速和活跃的领域。学

9、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最基础) 三个选修单元旨在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引导他们关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同时考虑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分别侧重生物技术、生物学与社会、生物科技进展,为他们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高中生物课程各模块关系图,“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

10、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

11、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分子与细胞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组成细胞

12、的分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的研究也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单元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单元的基础。它还反映了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1

13、 组成细胞的分子,遗传与进化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六部分。 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 本单元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对促进经济与社会

14、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1 遗传的细胞基础,稳态与环境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 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多细胞生物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适应多变的环境。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种群数量不断变化,群落也处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形成稳态。人类的活动对生态

15、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关于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实验、调查和搜集资料等活动,特别是了解当地生态系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 1 植物的激素调节,现行

16、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比较,4 教学建议,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 按照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例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又要培养相关的能力,还要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对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同

17、样重要,缺一不可。 教师要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全面落实三个方面目标的要求。,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只有这样,标准规定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在同时拥有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时,教师应首选现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

18、通过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1、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学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学实验。,2、增加低成本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和物种分布差异很大,课程标准提供的活动建议难以适应各地学校的条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条件不具备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设计低成本实验,提高实验或

19、其它实践活动的开出率。 3、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 4、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渗

20、透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2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性的、国家的、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尝试参与社会决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学教学还应注意介绍相关的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学生选择学习和职业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础。 3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

21、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生物科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此外,生物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也是相互影响的。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对

22、于标准中的“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包含科学史的内容应认真完成。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教学建议的分类,美国科学标准对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转变的要求,5 评价建议,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评价应以标准为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评

23、价的内容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学生学习记录卡是教师用于系统观察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工具,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工具。通过记录卡,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记录卡只限于教师和学生本人之间进行交流,不宜向家长、同学和其它教师公开。 记录卡可由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学生的出勤情况;开学初学生学业基础的测试结果;学生的课堂表现;

2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实验课表现的评价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等。,档案夹评价与标准化测验评价的区别举例,2、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教学过程和评价策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应有不同的评价策略。,3、善于利用纸笔测验,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 纸笔测验仍然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评价方式之一。在提倡多元化评价的同时,要充分利

25、用好传统的纸笔测验。在制作纸笔测验试题时,应注意实现以下转变:,4、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可利用实验操作检核表等工具。利用检核表评价操作行为时,要依次列出需要检核的项目及操作行为要点,然后,观察被检核者是否表现了这种行为,并予以记录。检核表的制作应以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为依据。,5、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应根据探究活动的类型来设计,例如,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可包括完成以下工作的情况。 1)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确定一个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回答的问题;说出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作出一种可检验的假设。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6、;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5)作出假设和预期; 2) 制定实验计划 明确实验目的;陈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描述观察或测量变量的方法;列出重要的步骤和材料器具。 (4)确认变量;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3) 实施实验计划 执行实验计划中规定的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重复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4) 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解释结论;说出假设是否得到支持;完成实验报告;对探究过程

27、进行反思和评价。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6、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调查问卷、访谈、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等途径进行。在建立的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卡、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都应该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内容。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可以是针对学生个人的,也可以是针对学生集体的。评价结果的表述可以是等级评定,也可以是对被评价者的行为、志趣、态度等的客观描述,还可以是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等等。,评 价 建 议 分 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