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646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报 告 提 纲,回归原点的反思与追问: 我们到底需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1.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迫切需要 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2.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大力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国力竞争:表层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人才为中心的竞争。 核心素养解决两大问题:个人自我发展,社会健康发展。 国际趋势:三个国际组织、十个国家和两个地区将核心素养放在教育改革的首

2、位。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教育改革效果不理想 课程体系需要重视顶层设计,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与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组成联合攻关项目组,共96名研究人员参与,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总体设计,进行6个子课题研究,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 研究分工:山东师范大学牵头负责小学生核心素养 辽宁师范大学牵头负责初中生核心素养 华南师范大学牵头负责高中生核心素养 河南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牵头负责大学生核心素养 最终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缘起,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 三个原则:科学性、

3、时代性与民族性,报 告 提 纲,(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位,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基本特点,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功能,(二)研究目标与原则,面向未来 立足现实 文化传承,(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济南、广州、连云港等多次会议,(三)研

4、究思路与方法,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专家研讨,意见征询,形成框架,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四)研究过程与工作概况,开展项目研究的顶层设计,细化研究方案。,实施子课题研究,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共完成六个子课题研究报告。,召开50余次总项目及子课题研讨会,整合研究成果;进行多轮意见征询,征询130余人次的学科专家、课标组专家、课程教材专家、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总框架。,报 告 提 纲,三、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二、理论思考与指标遴选依据,一、核心素养研究的支撑性研究,1957年 最高国务会议 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5、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 教育法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 年 义务教育法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007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 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2001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

6、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1. 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围绕“德、智、体”主线, 具体内容随

7、社会发展而变化,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1957年 最高国务会议,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5年 教育法,2006 年 义务教育法,2007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2001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 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教学实践,具体、细致、教师教学相关,必须落实国家和社会的期望,2.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2.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为了提高组织成员国的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个体为适应全球化社会

8、而获得自身完满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简称DeSeCo)项目。 在OECD启动核心素养研究之后,组织12个国家(奥地利、德国、美国、法国等)开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并提交本国报告。随即带动国际各国和地区(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并推动本国或者本地区教育改革和测评的发展。,国 际 背 景,2.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芬兰、匈牙利、澳大利亚、新

9、西兰、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共15个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文献梳理 40余万字。,整体呈现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统一的趋势,2.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OECD,日本,台湾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 盟,Page 22,新加坡,Page 23,美国,Page 24,俄罗斯,2.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四种取向虽不尽相同,最终均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均重视自主发展(自主性)、社会参与及互动(社会性)、文化学习(工具性,强调人类智慧文明成果的掌握与运用、精神生产工具的使用等)三大领域,2. 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3. 基于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分析,两汉时期经学

10、思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性三品 以孝为核心的汉代经学,魏晋时期 玄学思想 魏晋风度,隋唐时期 佛学与中国文化 儒学: 韩愈 李翱,宋明理学 周敦颐 张载 程颢、程颐 朱熹理学 陆九渊 王阳明,清代朴学 戴震,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教育制度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人才选拔,魏晋南北朝 学校设置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隋唐时期 宋代教育 教育政策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人才选拔,明代教育 教育政策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人才选拔 学规,清代 教育政策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与方法 人才选拔 学规,教育家: 孔子 朱熹 王守仁 黄宗羲 王夫之 颜元 张之洞,3. 基于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分析,先秦诸子 百

11、家思想 先秦儒家(孔子、孔子后学、孟子、荀子) 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老子、庄子),家国情怀,孝亲爱国 民族情怀 乡土情感,社会关怀,仁民爱物 心怀天下 奉献社会,人格修养,诚信自律 崇德弘毅 礼敬谦和,文化修养,人文历史知识 求学治学方法 文字表达能力 追求科技发明,第一步:将每个学科课标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进行核心素养编码,4.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标分析,4.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标分析,现状,问 题,1. 研究目的与方法,5. 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目的: 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见和看法。 研究方法:,调查参与人员与访谈开展情况,个别访谈 进行了33次个别访谈

12、,其中包括著名企业家、自然科学领域院士等。,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共调查专家566人。,焦点小组访谈 开展了48场不同领域专家小组访谈会,共涉及575位专家。,对访谈内容进行文本转录,形成了约351万字的文本材料,基于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编码体系包含健康与安全、知识基础、学习与发展、与人交往、公民意识共五个大项。,各地区访谈结果的一致性,五个分课题组的访谈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访谈总体研究结果,公 民 意 识,与人交往,学习 与 发展,知 识 基 础,健康与安全,五个分课题组对国外核心素养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问卷调查结果的一致性,问卷调查的总体研究结果,健康素养,学会学习,健康素

13、养,学会学习,合作能力,批判与创造,沟通与交流,创新与创造力,团队合作,问卷调查结果: 访谈结果:,人际交往与合作,基于实证证据对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建议,5. 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小结,访 谈 中 被 提 及 频 次 在 前 十 的 指 标,问 卷 调 查 中 认 可 度 在 前 十 的 指 标,尊重与包容,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与实践,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法律与规则意识,法律与规则意识,三、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一、核心素养研究的支撑性研究,二、理论思考与指标遴选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以增强学生

14、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为目标 体现学生应该具有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信念和价值要求 以文化修养的不断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支撑条件,最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社会参与及互动过程中。,文化性(工具性):掌握和运用 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社会性:处理 好个体与群体、 社会、国家、国 际等之间的关系,自主性:培养 和发展身体、 心理、学习等 方面的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修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领域以动词的形式命名,反映其动态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理念,文化修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参与社会的必要基础, 自主发展和社会

15、参与是促使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二、理论思考与指标遴选依据,一、核心素养研究的支撑性研究,三、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政策分析,国际比较,课标分析,传统文化,实证研究,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各领域之间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领域内具体指标紧密关联、循序渐进,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结构体系。,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12个指标,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修养,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10个指标,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修习,社会参与,自我管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9个指标,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个指

16、标(2016年6月24日版),(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基本内涵,(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基本内涵,(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

17、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基本内涵,报 告 提 纲,(一)与党的教育方针的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从两个层面落实和具体化: 第一,“德智体美”领域内素养的落实和具体化。“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在德智体美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为此,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首先应该把“德智体美”领域内的素养进行具体化。,(一)与党的教育方针的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从两个层面落实和具体化: 第二,跨领域素养的落实

18、与具体化。通过跨领域素养的培养,更深入地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整内涵。,(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养提出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需要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习三个领域内不同核心素养的整合作用,以文化修养的不断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支撑条件,最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社会参与及互动过程中。,(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应该树立的国家理想与信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从公民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规定了学生应具有

19、的信念和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从公民个人角度规定了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中,集中体现为“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国家意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政治认同)、“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等方面。,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中,体现为“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

20、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中,集中体现为“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等方面。,(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文化资源。,为了在核心素养体系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

21、创新的精神,项目组系统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关于人才培养的素养要求,分析了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体现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内容。 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中主要表现为:国家认同、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等方面。 这些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层面的素养整合发挥作用,并通过其他素养的支撑,最终引导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结束语,从全球经验来看,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一套有系统规划、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完整育人目标体系。,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