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4111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几种常见的脑室肿瘤,张明,病例一 临床资料: 男,54岁;主诉:头晕,走路不稳3月余,病理诊断: 脉络丛乳头状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是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在儿童较常见,少数见于成人,常伴有脑积水。占脑内肿瘤的0.3%-0.7%,占儿童脑肿瘤的2%-5%。 好发于10岁之内的儿童,5岁之内者占50%-86%;男性略多于女性。 本病的好发部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 儿童最常见在侧脑室三角区及第三脑室; 成人最常见在第四脑室。 幕上脉络丛乳头状瘤因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脑脊液引起脑积水,幕下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第四脑室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脑积水。,病理,肿瘤来源于脑室

2、脉络丛组织。故大多数发生在脑室内,一般体积不大,呈粉红色,结节样生长,与肿瘤周围脑组织境界清楚。肿瘤表面成细小的乳头状或颗粒状(桑葚状)。切面粗糙且组织易于落,质地较脆,很少发生囊变和出血坏死,亦可见到细小的钙化颗粒。许多穿支血管,无血脑屏障。,CT表现,CT平扫:扩大的脑室内见团块状高密度灶,其内可见钙化:病灶形态欠规则,分叶状,周边可见结节样改变,颗粒感较明显; 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清楚;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效应(只有肿瘤较大压迫脑室壁才导致脑组织水肿效应)。,右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M,MRI表现,MRI扫描:脑室内乳头状或分叶状实性软组织肿块,信号基本均匀; 增强扫描:明显

3、强化,调节窗宽窗位后仔细观察,瘤内可见细小颗粒状或桑葚状不均匀强化区,此为脉络丛乳头状瘤特征性征象,反映了病理上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的特点。,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右侧脑室三角区内脉络丛乳头状瘤,女,45岁,病变呈实性,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呈颗粒状改变,脑室系统扩张明显,女,10岁,位于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病变呈囊实性,囊性为主,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平扫 MRI扫描,病例二 临床资料: 男,1岁, 主诉:喂奶后呕吐伴眼球活动障碍7天,第三脑室内的脉络丛乳头状瘤,鉴别诊断,室管膜瘤: 儿童好发第四脑室,成人好发侧脑室(与上病例相

4、反),增强后扫描强化程度远不如脉络丛乳头状瘤明显,且肿块内常合并出血、钙化、囊变、坏死。,中枢神经细胞瘤: 肿瘤好发于青壮年人;好发于侧脑室前2/3处近孟氏孔区或透明隔,常占据一侧脑室,而向双侧脑室生长,在这脑室内肿瘤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其另一个有特点的征象是常表现为附着于透明中隔,有时以宽基底连接,有时以细基底相连。同时多伴有结节硬化。临床可有结节硬化的三联征。 脑膜瘤: 肿瘤轮廓光整,多伴有囊变,不伴有交通性脑积水或阻塞远端脑积水可资区别;主要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病例三 男,3岁,头痛,抽搐,T2WI T1WI T1WI-增强,病理诊断: 室管膜瘤,室管膜瘤,发病部位:主要发生于脑

5、室内,以第四脑室最多见,侧脑室次之,约占8%,三角区为其好发部位。 发病年龄:两个高峰期:10-15岁;40-50岁 病理分四型:上皮型、乳头型、粘液型和细胞型,后者常见。,室管膜瘤CT表现,CT平扫:混杂密度,以等/略高/略低密度为主,肿瘤钙化、小圆点钙化、囊变及坏死多见 CT增强:实性部分及囊壁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MRI平扫:肿瘤T1WI稍高信号,因肿瘤常有囊变、钙化,少数可合并出血,使信号不均匀,囊变区T1WI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钙化灶在T1WI、T2WI上一般都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灶周水肿较轻。,MRI表现,病例四: 女,23岁,进行性头痛两月伴左眼视

6、力下降,病理诊断: 中枢神经细胞瘤,发病率占颅脑肿瘤的0.5%,为良性神经元肿瘤; 年龄:好发于年轻人;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内前2/3处孟氏孔区,以一侧脑室为主向双侧脑室生长为特征,中枢神经细胞瘤,肉眼观呈边界清,分叶状肿块,坏死、囊变常见,出血可见。 光镜下结构类似于少枝胶质瘤。 电镜下证实为神经源细胞的异常分化。,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学,中枢神经细胞瘤 影像学,CT平扫:稍高密度。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与钙化、囊变坏死和出血有关。,中枢神经细胞瘤伴钙化,中枢神经细胞瘤 影像学,MRI平扫:T1WI等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其宽基底附着于侧脑室上壁。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与钙化、囊变坏

7、死和出血有关。,中枢神经细胞瘤伴钙化,中枢神经细胞瘤伴出血,病例五 男,29,头痛,呕吐,肿瘤边缘见血管影,病例六 男,24,头痛,呕吐,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脑室内发生0.5%-5% 年龄:中老年人,40-70岁,发 病高峰45岁 部位:侧脑室三角区好发,左侧多见,脑膜瘤,WHO分类: 良性脑膜瘤(88-94%) 间变性脑膜瘤(5-7%) 恶性脑膜瘤(1-2%),常侵犯脑实质,1、蘑菇、分叶状肿瘤具有恶性倾向,复发率较高;肿瘤大小与复发性无关 2、肿瘤内存在坏死灶者恶性程度高 3、钙化灶出现为肿瘤非侵袭性一个重要体征(本观点有待考证) 4、脑膜尾征是肿瘤沿硬脑膜浸润的标志 5、肿

8、瘤周围组织水肿效应与复发率呈正相关,脑膜瘤病理学与生物学特征,CT平扫:呈较均匀性高密度;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钙化常见,囊变、坏死少见),侧脑室脑膜瘤伴钙化,MRI平扫: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钙化常见,囊变、坏死少见),侧脑室脑膜瘤,右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左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钙化明显),过渡型脑膜瘤(WHO I级),脑室肿瘤占中枢神经肿瘤10%左右 根据起源可分为两类: 一、起源于脑室系统肿瘤 二、起源于脑实质而长入脑室系统的肿瘤,脑室肿瘤总结,1、有一定的发病年龄和好发部位; 2、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 3、瘤周水肿不明显,脑积水常

9、见,脑室肿瘤总结,脑室肿瘤总结,脉络丛乳头状瘤: 儿童最常见在侧脑室三角区及第三脑室; 成人最常见在第四脑室; 病灶形态欠规则,分叶状,周边可见结节样改变,明显强化 。 室管膜瘤: 儿童好发第四脑室,成人好发侧脑室(与上病例相反),增强后扫描强化程度远不如脉络丛乳头状瘤明显,且肿块内常合并出血、钙化、囊变、坏死。,中枢神经细胞瘤: 肿瘤好发于青壮年人;好发于侧脑室前2/3处近孟氏孔区或透明隔,常占据一侧脑室,而向双侧脑室生长,在这脑室内肿瘤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其另一个有特点的征象是常表现为附着于透明中隔,有时以宽基底连接,有时以细基底相连。同时多伴有结节硬化。临床可有结节硬化的三联征。 脑膜瘤: 侧脑室三角区好发,左侧多见 肿瘤轮廓光整,多伴有囊变,不伴有交通性脑积水或阻塞远端脑积水可资区别;主要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脑室肿瘤总结,试题: 1、以下肿瘤中,最好发于儿童第四脑室的是: A 、脉络丛乳头状瘤 B 、室管膜瘤 C 、中枢神经细胞瘤 D 、脑膜瘤 E 、星型细胞瘤,试题:,2、室管膜瘤常见的钙化为: A、索条状钙化 B、斑片状钙化 C、结节状钙化 D、散在点状钙化 E、蛋壳样钙化,试题,3、下列肿瘤中,儿童最好发的脑室肿瘤是 A、脑膜瘤 B、中枢神经细胞瘤 C、星形细胞瘤 D、室管膜瘤 E、脉络丛乳头状瘤,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