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投稿.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44884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与投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写作与投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写作与投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写作与投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写作与投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与投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与投稿.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彭超群 联系电话:0731-8877197 传 真:0731-8877197 电子信箱: 网 址: 联系地址: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写作前的准备 论文写作 论文投稿,写作前的准备 制定写作计划 选择投稿期刊 阅读“作者须知” 决定作者名单 正确表达作者地址,制定写作计划 1)仔细考虑所阐述结论的可靠程度,并将它们与已有的认识相比较,然后再决定是否确要准备发表论文。,2)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在结果(或数据)整理与分析中应认真、仔细地思考将要采用哪些插图和表格。,3)检索并查阅参考文献。对参考文献的选择与标引在论文的撰写中最容易被轻视,

2、同时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因此,在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或数据)的同时,一定要充分重视检索并查阅重要的相关文献,要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4)组织论文。把打印稿分别送交给参与研究与写作的合作者评阅,请他们多提批评性意见。如果是给英文期刊投稿,投稿前最好请英语母语的同行或合作者做最后的阅审,这对于提高论文的表达质量、增加稿件的录用机会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投稿期刊,期刊声誉 2.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 3. 国际传播 4. 摘要与索引 5. 发行量 6. 出版速度,7. 主题范围 8. 以前发表论文的情况 9. 版面费 10. 服务质量 11. 电子版,表1 国际综合性学科类期刊 排名(期刊

3、总数19),表2 国际化学类期刊排名 (期刊总数310),表3 国际物理学类期刊 排名(期刊总数173),表4 国际材料科学类期刊排名 (期刊总数172),表5 2004年国内化学类期刊总被频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表6 2004年国内物理学类期刊总被频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表7 2004年国内材料科学类期刊总被频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表8 2004年国内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总被频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阅读“作者须知” 通过”作者须知“可以了解的信息主要有: 1)刊物的宗旨和范围;不同栏目论文的长度、主要章节的顺序安排,等。 2)投稿要求(如:投稿的份数、可否以电子版形式投稿、图表如何投寄

4、等);采取何种体例格式(如:页边距、纸张大小、文献和图表的体例等)。 3)如何履行同行评议?如果期刊采用的是双盲形式的同行评议,应如何避免在稿件中出现可识别作者身份的信息,等。,决定作者名单 在学术论文中署名的个人作者应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需要强调的是,作者的署名不仅仅意味着荣誉和利益,同时也表明了责任,即:参与署名的所有人都有义务对所发表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

5、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正确表达作者地址 作者地址不仅有助于作者身份的识别,同时也是期刊编辑部或读者与作者联系所必需的信息。标署地址时应注意: 尽可能地给出详细的通讯地址,以免按论文中地址抄录的邮件无法寄达作者本人。,论文写作,表格和插图的制作 量和单位的使用 参考文献的选择与标引 正文的结构和撰写,科技论文的结构 题名的拟定 关键词的选取 摘要的撰写,科技论文的结构 科技论文的作者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你为何要开始写作?你做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这4个问题在论文中有固定的格式来阐述和回答,即论文的IMRD结构:引言(Introduction)、材料

6、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和讨论(Discussion);再加上题名(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致谢(Acknowledgements)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论文。,题名的拟定 科技论文的题名是论文的画龙点睛之处, 是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 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 即: 题名应“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题名的主要作用 1) 吸引读者。 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label),一般的读者通常是根据题名来考虑是否需要阅读摘要或全文, 题

7、名如果表达不当, 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使真正需要它的读者错过阅读论文的机会。 2) 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 文献检索系统多以题名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 因而这些词必须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 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漏检。,题名撰写的基本要求 1)准确(Accuracy):题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作为论文的“标签”, 题名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化, 也不宜过于烦琐, 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 2)简洁(Brevity):题名应当言简意赅, 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具体而言, 题名最好不超过25个汉字, 或100个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标点)。 3)清楚(Clarity):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

8、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 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关键词的选取 关键词的作用 关键词的特征 关键词的选取方法 关键词选取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的普及,科技工作者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而是主要依赖计算机,通过关键词检索,从各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因此,关键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论文不标注关键词, 电子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读者就检索不到,可以说关键词选用是否得当,关系到文献被检索的概率和成果的利用率。,关键词的特征,关键词包括两类词: 1) 叙词(正式主题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

9、叙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直接从文章的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文章其它内容中抽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或词组),即汉语主题词表中的上位词、下位词、代替词等非正式主题词或词表中找不到的自由词。,关键词与摘要一样,也是论文主题内容的浓缩,但比摘要更精练,更能揭示论文的主题要点。 关键词通常应具备下述三个特点: 1)关键性,对全文内容具有串联作用; 2)便于检索和索引,易于计算机技术处理; 3)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关键词的选取方法 1) 根据标题标引关键词。有的论文从标题上就一目了然,选出关键词。 2) 根据摘要标引关键词。有时单从标题上不

10、能直接找出适当的关键词,即可从摘要中寻找适当的关键词。 3) 根据学科标引关键词。有的论文用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出适当的关键词,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论文论述的内容,并根据学科和研究方向选取关键词。,关键词选取中存在的问题 1)关键词不关键。如果选出的关键词不关键,就失去了关键词的本质意义。 2) 外延太大,失去检索意义。如果关键词外延太大,读者就很难或者无法依照关键词检索到该论文。 3) 以动词、形容词等作关键词,造成了关键词数量的庞杂和检索的困难。 4) 以字或句子作关键词。 5) 关键词太多或太少。规范规定,每篇论文一般可选取38个关键词。这是为了保证从多个渠道检索到该论文。,摘要

11、的撰写 摘要是 “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作为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摘要对于增加期刊和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机会、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摘要的基本内容 1) 目的: 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 方法: 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 3) 结果: 观察、实验的结果, 数据, 得到的效果, 性能等。 4) 结论: 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假设,

12、启发, 建议, 预测等。 5) 其他: 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 但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摘要的撰写技巧 1)尽量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 2)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 3)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和使用非同行熟知的缩写;必须避免使用图表。 4)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 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 5)查询拟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 以了解其对摘要的字数和形式的要求。,英文摘要的撰写 标题和副标题的转译 1) 标题的类型大致上可分为短语型和句子型两类。 短语型标题是确定好中心词, 再进行前后修饰。 标题中可以应用缩写, 共知共用的不必

13、加注, 也不要缩写点。 冠词(the, a, an)一般省略。 2) 标题的写法可以是全部大写、 第一字母大写或实词第一字母大写。 3) 标题中的并列词之间用逗号(,), 最后两个词之间用and, 不能用中文顿号(、)。 4) 主标题与副标题间用冒号(:)或英文破折号(), 但最好不用副标题。,词、句的翻译 1) 对于文章的标题,翻译应力求简单明了,直接反映文章的主题。 2) 摘要正文的第一句不得与标题重复,以免被检索系统收录后有关人员用计算机联机检索时出现差错。 3) 尽量用简单的词汇而不用复杂、生僻的词汇。 4) 遇到专业术语较多的情况,应查阅有关的行业标准。 5)对于较长的句子,翻译时应

14、按英语的表达习惯尽量简化,方法是多用介词或将长句适当地分割成若干短句。 6)译文力求简洁通顺,可用动词时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7)在文摘的翻译中,为使表达直观,应注意以重要的事实作句子的开头。,时态的运用规律 介绍研究背景,通常用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说明研究目的,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说明主题内容,通常用一般现在时或被动语态;实验结果一般用过去时; 结论或建议通常用一般现在时。,正文的结构与撰写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 通常包括引言(Introduction)、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研究)结果(Results)、 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15、 and conclusion)等主要方面(即IMRD结构的写作模式)。,引言的基本内容与写作要点 1) 介绍研究背景:尽量准确、清楚且简洁地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对研究背景的阐述做到繁简适度;在背景介绍和问题的提出中,应引用“最相关”的文献以指引读者。 2) 提出研究问题:通过对研究背景的介绍, 指出有某个问题或现象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进而就把焦点转到要探讨的研究问题。 3) 阐述研究目的:旨在将作者研究的任务具体化, 并可根据情况说明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有什么贡献或创新。,材料与方法的基本内容与写作要点 1) 对材料的描述应清楚、准确: 材料描述中应该清楚地指出研究的对象的数量、来

16、源和准备方法。 对于实验材料的名称,应采用国际同行所熟悉的通用名。 2) 对于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方法”的描述中应给出足够的细节信息以便让同行能够重复实验, 避免混入有关结果或发现方面的内容。必要时, 应该完整地描述选择某种特定方法的理由。如果方法新颖、且不曾发表过, 应提供所有必需的细节; 如果所采用的方法已经公开报道过, 则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结果的主要内容与写作要点 1)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不能简单地将实验记录数据或观察事实堆积到论文中, 应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代表性的数据。 2)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如果只有一个或很少的测定结果,

17、 在正文中用文字描述即可; 如果数据较多, 可采用图表形式完整、详细地表述, 文字部分则用来指出图表中资料的重要特性或趋势。 3) 适当说明原始数据, 以便让读者能清楚地了解作者此次研究结果的意义或重要性。,讨论的基本内容与写作要点 1)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 简洁、清楚:讨论的重点要集中于作者的主要论点, 尽量给出研究结果所能反映的原理、关系和普遍意义。 2)推论要符合逻辑, 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结果进行推理时要适度, 论证时一定要注意结论和推论的逻辑性。 3)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尽可能清楚地指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 并解释其支持还是反对已有的认识。,结论的主要

18、内容 1)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 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 2)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3) 应注意的是, 撰写结论时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 也不能在结论中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表格和插图的制作,表格和插图的选取原则 表格的编排 插图的制作,表格和插图的选取原则 表格和插图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格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 图形则可以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 因此,对于表格或插图的选择, 应视数据表达的需要而定: 如果强调展示给读者精确的

19、数值, 就采用表格形式; 如果要强调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或变化趋势, 则采用图示方法。,表格的编排 1) 表注 表注内容包括解释说明获得数据的实验、统计方法、缩写或简写等。 2) 栏头 栏头包括列头和行头。 栏头的内容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变量。 3) 数据(或资料) 除非要列举一定数量的精确数据, 否则就不要使用表格。 4) 表格的形式 表格的形式一般采取三线表(3条水平线, 没有垂直线)。,插图的制作 1)插图实际上是表格的直观化。 对于可以用较短的文字清楚表述的数据, 就不要以图形的方式来表达。 2)所选用的字母和符号应清楚、易读; 尽量使图的大小接近作者所希望印刷出版后的尺寸。 3)坐标图中标

20、值应尽量取0.11000之间的数值。 4)避免提供需缩小50%以上的原照片。地图或显微照片中要以图示法表示比例尺, 以免印刷时缩放而造成比例尺失真。,我国从1985年9月开始推行国际单位制,并从1991年1月起,不再允许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是指国际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存在的问题: 1)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如比重、比热、原子量、质量百分比浓度等。 2)未使用国家标准的量符号。如质量符号不用m,而用W、P或Q等;用多个字母构成一个量符号,如用CHT作“临界高温”的符号。,量和单位的使用,3) 使用已废弃的非法定单位或单位符号。前者如1斤、千克力(kgf)、卡(cal)、

21、摩尔浓度(M)等;后者如K (开尔文)、rpm(转每分)等。 4) 同一篇文章中的单位时而用中文符号,时而用国际符号,在组合单位中两种符号并用,如“m3/秒”。 5) 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有的甚至把单位的全称,作为标准化符号使用。如ppm, hr, day等。 6) 量符号及其下标符号、单位及词头符号正斜体、大小写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7)词头使用错误,如独立使用、重叠使用等。 8)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在单位符号上加下标、复数形式以及其他说明性字符。 9)使用单位张冠李戴,如把平面角的单位符号用作时间单位等。 10)在图表等中用特定的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未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表示

22、法。,参考文献是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论文内容的某种缘起及延伸,同时也可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进一步查询资料或信息的线索。 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有:1)注明前人的相关工作,并说明研究的背景、依据等;2)避免作者不必要地重复论述已有的方法、结果和结论;3)论证作者的观点。,参考文献的选择与标引,参考文献的引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所选用文献的主题必须与论文密切相关,可适量引用高水平的综述性论文(以概括一系列的相关文献); 2)必须是亲自阅读过的,若为间接引用(即转引某篇论文的引文),则需要提及是从哪篇文献中转引的; 3)尽可能引用已公开出版、而且最好是便于查找的文献,即同等条件

23、下应优先引用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4)尽量避免引用非公开出版物; 5)优先引用最新发表的同等重要的论文; 6)一般不引用专利和普通书籍(如大学本科生教材等); 7)避免过多地,特别是不必要地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8)确保文献各著录项正确无误。,选取参考文献的基本原则,1)遵从相应期刊的标注形式,并且将引证标注放在句子中实际提及引文内容的地方,即:引证标注并非全部放在句子末尾。 2)避免“随意”引用文献,更不能在正文的次级标题中直接标引文献。如果某篇文献值得引用,就应告诉读者为什么,即: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及“的显著贡献”,而没有关于报道了什么的线索,或者不提及的结果与作者目前的结果是如何有联系的

24、。 3)要尊重引文的作者。评论他人研究的不足或欠缺时,绝不可以说“Smith(1997) totally overlooked”,或“Smith(1997) ignored”;应将这种表达转化为“Smith(1997) did not study”。 4)要确保正文中所标引的文献都包含于文末的文献书目中,反之亦然。,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引,论文投稿,稿件的录入与排版,稿件的投寄,投稿后的通讯:与编辑的联系,校样的改正,一稿多投问题,论文投稿 绝大多数科技期刊都有其特定的投稿要求,如:录入与打印的版式、应该投寄稿件的份数、投稿形式(是否需要以电子版形式投稿)寄,等等。认真、严格地执行拟投稿期刊有关

25、投稿方面的要求,不仅可以节省作者和编辑的时间,同时也有助于稿件的顺利发表。,稿件的录入与排版 大多数的期刊编辑部对所有新收到的稿件首先要进行打印版式方面的审查,最基本的要求通常有:稿件必须是电脑录排、双倍行距、单面打印,所投寄稿件的份数、图表设计、体例版式等是否合乎要求。稿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就有可能在编辑部初审后被直接退回,或等待作者补齐欠缺材料后再送交同行评议。,稿件的投寄 1)务必遵照期刊的要求将稿件投寄给指定的收稿人或收稿单位。 2)仔细检查稿件内容和拟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以确保满足拟投稿期刊的全部投稿要求。 3)随稿附上一封所有作者签署的投稿信,简要说明拟投稿的栏目、稿

26、件的重要性、并声明未曾发表过、建议的审稿人等。,4)避免邮寄超大号的图片(一般不能超过210mm280mm);如果需要邮寄稿件的软盘文件,就尽量使用专门的包装,或者用两片硬纸板保护软盘。 5)与编辑部联系的所有信件、磁盘、打印稿或复印件等,都应标注通讯作者的姓名,磁盘上还应标明电子文档使用的是哪种软件、哪种版本。 6)一定要保存一份稿件的原件或复印件,以防不测(如:稿件或原始图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同时电脑中保存的文档也丢失或损坏)。,投稿后的通讯:与编辑的联系 大多数期刊会尽量在收到稿件的68周内形成一个是否录用的决定,如果作者在投稿2个月后仍没有收到有关稿件处理的信息,发E-mail或打电话

27、询问一下编辑也没有什么不妥当。,投出的稿件不外乎有3种结局:录用、退改、退稿。稿件不做任何修改即被录用的情况通常是很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收到的可能是改后录用、改后再审或退稿的决定。 如果只需要对稿件进行较小的修改,就应该马上认真修改后再投寄出去。 如果建议进行较大的修改,就应该静下心来对文章和所提建议进行全面认真的考虑。一般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审稿人发现稿件中存在有严重的问题,并且审稿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就应该遵循审稿人的意见,并对稿件做出相应的修改。,2)审稿人或编辑也有可能对稿件产生严重的误解。如果作者认为审稿人的批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案。其一是把稿件投向另一刊物,

28、以期望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审;其二是再次投稿给该刊,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或论据,对审稿人的意见逐项进行详尽的申辩(一定不要使用带有敌对情绪的词语),以期望稿件能送交给其他审稿人进行再次评审。 如果作者收到的是一封退稿信,应该仔细阅读退稿信并决定采取何种处理措施。,1)完全性退稿(即编辑不会再对稿件予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再次投稿给同一家刊物或进行申辩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稿件中的确存在严重问题,最好不要把它改投给其他的刊物,以免影响作者本人的声誉。如果稿件中还有值得保留的内容,可以将其改写成一篇全新的文章,然后再尝试重新投稿。 2)稿件包含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有些资料有误或实验有缺陷。作者可以按照

29、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正,然后再考虑重新投稿。,校样的改正 绝大多数期刊都需要作者对期刊重新排版的打印稿进行校核。校核的目的是排除各种错误,以使最后发表出来的论文尽量完美无瑕。 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以正常速度通读文稿,检查内容有无遗漏,然后放慢速度,逐字检查,最好另请他人一同校对,以避免作者的习惯性错误。,2)对于专业术语、表格中数据以及图片等要特别注意,因为只有作者才有可能对其中的错误最为敏感。 3)在错误之处的旁边做标记,同时在距改正目标较近的页边空白处(左侧或右侧)也做出注记;对于易与英文字母相混淆的数字或符号,应加注文字说明,反之亦然;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等如改动太

30、多或标注不清时,应在空白处重新写出正确的式样。,4)不要对校样稿进行改写、加写或重写。因为作者拿到的校样是已经过编辑加工、准备发表的稿件,如果作者擅自对校样进行大幅修改,不仅对编辑很不礼貌,而且会引起版式和页码方面的变动,这有可能会受到经济惩罚或使得稿件被重新送交同行评议。 5)若需要增删参考文献,一定不要忘记校改正文中需要改动的参考文献注记。,一稿多投问题 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国际上也称该种现象为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多余发表(redun

31、dant publication)或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一稿多投是科学界严厉指责的行为,因为其:1)不必要地浪费了期刊版面及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2)对相关期刊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3)搅乱了依据科学成果的发表所建立的学术奖赏机制;4)违反了版权法。 一稿多投行为如果在稿件的同行评议过程中被发现,通常会被简单地退稿,有些期刊编辑部可能会在退稿的同时函告作者所在单位的相关部门。,如果一稿多投行为事实上已经发生(即文章已经发表),相关的期刊有可能会采取以下制裁或处罚措施: 1)在一定期限内拒绝一稿两投作者向该刊继续投稿;2)在刊物上刊登关于该作者一稿多投的声明,并列入目次页;3

32、)可能在某特定专业群体的刊物中对一稿多投的行为进行通报;4)可能通知作者所在单位。,通常情况下,以下重复投稿或发表不属于一稿两(多)投: 1)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公开发表过的全文;2)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以上新数据的学术论文;3)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以上再次投稿均应事先向编辑说明,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以免可能会被编辑或审稿人误认为是相同或相似成果的重复发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 发展概况与投稿须知,主办

33、单位和办刊宗旨 编辑委员会构成 4次大的发展 现状与学术影响 思考与展望,本刊发展概况,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两种学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行。19911999年为季刊,20002003年为双月刊。中文版从2004年起改为月刊, 英文版继续为双月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突出有色金属材料(包括先进材料)及冶金的专业特色,及时报道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紧密跟踪科技发展新动向, 鼓励学术争鸣,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国有色金属

34、学会会刊 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主 任 委 员 康 义 副主任委员 黄伯云 钮因健 邱冠周 学 术 顾 问 陈家镛 何继善 黄培云 师昌绪 王淀佐 魏寿昆 委 员(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曹楚南 陈 景 陈启元 崔 昆 范志康 方炳祺 方 正 傅恒志 古德生 顾松青 关绍康 郭景杰 韩雅芳 胡岳华 胡壮麒 蒋继穆 介万奇 李元元 梁成浩 刘 林 刘业翔 聂祚仁 彭超群 邱定蕃 邱竹贤 阮雪榆 史 彬 孙 军 孙扬善 唐 电 屠海令 涂铭旌 王尔德 王福会 汪旭光 闻立时 谢建新 谢佑卿 熊维平 徐滨士 徐惠彬 徐祖耀 杨焕文 杨显万 殷恩生 曾苏民 张传福 张 荻 张新明 张曾荣 周鸿章 周克崧 周

35、 廉 钟 掘 朱衡君 朱 静 左铁镛 Y.Austin Chang G.Gottstein J.Hirsch H.Y.Sohn P.Somasundaran A.B.Tsepelev V.T.Zabolotny 主 编 黄伯云 副 主 编 邱冠周 钮因健 张曾荣 编辑部主任 彭超群,1994年下半年起,英文版被SCI和Ei等6大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国际影响开始上升。 1995年底,中文版和英文版内容完全分离,信息量比创刊时扩大一倍以上。 2000年中、英文版同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小十六开本改为大十六开本,信息量再次扩大一倍以上。 2004年起,中文版改为月刊,中、英文版信息总量比改月刊前扩

36、大15%;实行精品期刊战略,逐步实施远程组稿、审稿和编校工作。2005年,与荷兰爱思唯尔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表9 收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文摘/检索系统一览表,表10 收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文摘/检索系统一览表,表11 19982004年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表12 19982004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 期刊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表13 2004年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影响因子前10名排序,表14 2004年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前10名排序,思考与展望 以人为本,建设高水平编辑队伍 编辑是学术期刊在国家创新体

37、系中的功能的主要实现者和推动者。将以编辑为本,培养优秀编辑,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创新水平高、政治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编辑队伍。 提高刊物的国际化程度,办成有较大国际影响的知名期刊 学术期刊国际化是指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和编委的国际化,较短的发表周期等。我们将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同时着手,建立起国际化的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和编委会,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增加知识创新的含量。,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信息传播功能,逐步实现网上组稿、收稿、审稿和发稿。凭借SCI和E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与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网、维普网等数据库,进一步扩大学报的读者面,提高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

38、力。,提高刊物的数字化建设水平, 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拓宽信息传播范围,扩大信息量和发行量,进一步提高刊物影响力,增加载文数,扩大期刊的信息量;增加发行量,尤其是海外发行量,扩大期刊覆盖面, 与海外著名大学图书馆及研究机构建立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影响力。,本刊投稿须知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以及防止泄密的需要, 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投稿协议上签名, 并请有关单位在保密审查表上盖章同意发表。 本刊编辑在收稿后3个月内, 确定该文是否刊用, 并发函通知作者。 稿件一经刊出, 即付稿酬, 稿酬中已包含论文在电子版和网络版刊载时应付的稿酬。,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

39、, 对所发稿有相应版权。本刊所载论文在向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机构报送时, 不再征求作者同意。 稿件经评审录用后, 请作者在邮寄修改稿时附寄相关电子文件。电子文件格式最好是Word.x系统生成的文档格式, 其他格式的文件均应转换为纯文本文件。,参考文献: 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新的、重要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应少于15条。采用顺序编码制。 为便于国际检索,本刊特要求将非英文的参考文献译成英文,并请将中文版上的中文文献分别注录中、英文两套。 在参考文献表中: 作者不超过3个的姓名都写, 超过3个的,余者写“, 等”或“, et al”。 姓名之间用“,”分隔。,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

40、名后”。 国外作者姓名的名字部分应缩写,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 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字母大写, 其余小写。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其中空格、 标点符号照写)举例如下 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标引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译著:标引序号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论文集: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A. 编者. 文集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终止页码.,学位论文: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年份. 专利:标引序号申请者. 专利名P. 国名及专利号, 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标引序号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R. 报告代码及编号, 地名: 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EB/OL. http:/,日期.光盘文献(数据库):标引序号作者. DB/CD.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