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中寻找规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4817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变中寻找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在变中寻找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在变中寻找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在变中寻找规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在变中寻找规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变中寻找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变中寻找规律.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变”中寻找规律,以2013浙江文综39题为例,嘉兴秀州中学 周崴 2014411 绍兴嵊州,39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

2、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主要是中国落后了;关键是西方腾飞了;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

3、其历史意义。(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11分)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2012年39题(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

4、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11年39题(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一、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1更重视对历史的宏观把握 :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大势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2)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

5、发展的特征。 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2 综合性进一步提高:古今会通、中西贯通的大历史意识 本题内容涉及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2)问“五位一体”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须结合必修一、二、三这三个模块相关知识作答。第(3)问在同一时间轴上进行中西对比。 3 史学新动态的引入更积极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

6、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4 半开放性试题初次尝试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历史认识、历史评价的多元化;答题的选择性;(不说理由不得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基本原则。 5 设问措词上有所变化 (2)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是不是要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依葫芦画瓢?,二、仅仅是39题吗? 38题(1)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2)

7、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3)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同样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着笔。 38题(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同样重视历史的思辨和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三、仅仅是2013吗? 2012年39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同样从宏观的角度、同样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同样通过中西对比命题。 2012年39(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命题技术层面上的新角度

8、。 *半开放性试题的引入、乡土历史的渗透也许是2013最显性的变化。 那么隐性的是什么?,四、仅仅是浙江卷吗? 以开放性试题为例 2011广东文综38题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41题 材料(略)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

9、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12年广东文综39题(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规定;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2北京卷37题“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0、。,2013北京卷 (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2013(新课标全国)41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略)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略)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结论:史论结合下的开放性、选择性试题已是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比较成熟的题型。浙江卷的稳重性和渐进性可见一斑。,四、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寻轨迹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备考策略 1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全面、客观地看问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找例子,如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 古代希腊的直

11、接民主制;中国“双半”社会 近代的三权分立制; 对冷战的评价;朝鲜战争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 经济全球化;战争与科技 儒家思想,四、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寻轨迹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备考策略 2教会学生多维度地看问题: “举一反三”式地用不同的史观解释历史,四、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寻轨迹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备考策略 3帮助学生用历史的逻辑建立事物间的关系: 同伴讨论,用史实说明理由 七年战争与_ ;甲午战争与_; _与浪漫主义;_与一战爆发; 石油危机与_;苏联解体与_; ,四、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寻轨迹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备考策略 4在自主复习的状态下做大事年表,强化古今会通和中西贯通的大历史意识 两类大事年表 (1)有阶段特征的中外对比表 (2)小专题式大事年表 5教师精选经典题型,学生自主练习 6提醒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心时政,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