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49708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药物学第一章 总论 PP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 用 药 物 学,第一章 总论,1-1 绪 论,一、药物学的概念,化学组成、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药物,药物化学,药理学,二、药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三、药物学课程的主要任务 四、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1、药物的通用名 2、化学结构特点 3、主要化学性质 4、药物的主要作用、应用、不良反应,1-1绪 论,五、药物学学习方法,1.总论部分: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2.各论部分:药物分类及各类代表药; 掌握共同点,区别不同点 ,抓特点,3.牢记药物的两重性、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4.实验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告的书写,1-2 药物基本知识,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药物

2、和药品的概念、两者的区别 * 药物的分类: 1、天然药物 2、化学合成药物 3、生物药物 *化学药物的概念 二、药物的命名 通用名:概念 化学名: 商品名:概念、与通用名的区别,又称国际非专利药名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 INN)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 是依据INN结合我国情况制定的中文药品命名。中国药典收载药物的英文通用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N),中文通用名采用CADN。 INN由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过程中向WHO提出,由

3、WHO审定后向全世界公布,不受专利和行政保护。 INN不能和已有的名称(包括商品名)相同, INN中对同一类药物常采用同一词干, CADN对这种词干规定了相应的中文译文。,药物的通用名,药物的商品名 是药物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受所使用的名称,由制药企业自行选择,可进行注册和申请专利保护,代表着制药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声誉。 药品商品名在选用时不得暗示药物的疗效和用途,且应简易顺口。,药物的化学名 药物的化学名准确的反映出药物的化学结构,作为药师应掌握药品的化学命名方法。 中文的药品化学名是根据中国化学会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 ,

4、CA)系统一致,然后将其它的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标出。(注意:取代基的先后顺序与英文命名不同),举例:,2-(二乙氨基)-N-( 2,6-二甲基苯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药物化学名的组成:取代基的位置+取代基+母体+官能团,盐酸利多卡因,如:盐酸硫胺(VitaminB1) 氯化-4-甲基-3(2-甲基-4-氨基-5-嘧啶基)甲基-5-(2-羟乙基)噻唑嗡盐酸盐,举例:,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 N-(4-Hydroxyphenyl)acetamide 通用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aracetamol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举 例:,化学名:2-(4-异丁基苯基)丙酸

5、通用名:布洛芬、 Ibuprofen 商品名:芬必得,三、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一)药物质量评定原则: 1、药品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最重要指标 2、药物的纯度 *纯度的概念 *杂质及其来源的途径 (二)药物的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级标准,药典(Pharmacopoeia) 是一个国家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性的约束力,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较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作用与用途、用法和用量等,以作为药品生产,检验和使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 1953年版 1963年版 1977年版 1985年

6、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2005年版 2010年版,部数 一部:收载中药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本内容:,凡例 + 品种正文 + 附录 + 索引,练习:,1、甘油栓的贮藏法 2、盐酸吗啡的鉴别 3、甘草的性状 4、略溶的含义 5、生物制品的贮藏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局颁药品标准收载品种包括: 1、近年批准生产的品种; 2、药典曾收载而现版药典未列入的品种; 3、批准时间长,疗效肯定,生产使用较多,但由于要求提高质量标准需进一步修订的品种; 4、地方标准中疗效肯定,生产使用多的,经修订、提高,升为部颁标准的品种。,其他

7、国家药典,1. 美国药典(USP) 2. 英国药典(BP) 3. 日本药局方(JP) 4. 国际药典(Ph.Int.) 5. 欧洲药典(Ph. Eru),四、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政策 (一)国家基本药物:概念 (二)制定和遴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原则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一)药品分类管理及其意义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概念 处方药(POM):是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OTC):是对于那些可自我认识和辨别症状,并能自我治疗的疾病,消费者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不需凭执业医师处方就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

8、小,通常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造成体内蓄积中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又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和绿色OTC标记。,OTC的基本特性: (1)应用安全;(2)质量保证; (3)疗效确切;(4)使用方便; (5)标识详细;(6)价格合理。,本 节 知 识 要 点,药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药物的命名(通用名、化学名、商品名) 药品的质量标准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处方药 非处方药,药 物,机 体,药效学,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有何作用?,如何作用?,1-3 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抑制,(二)药物作用的方式及类

9、型,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防治作用-不良反应): 1、防治作用:预防与治疗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意义?,2、不良反应:概念 具体表现: (1)副作用 (2)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3)后遗效应 残存效应 (4)继发反应 二重感染 (5)停药反应 反跳现象 (6)变态反应 与遗传体质有关 (7)特异质反应 “蚕豆病” (8)耐受性 耐药性(抗药性) (9)药物依赖性 精神依赖 躯体依赖,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随着用药目的的改变,防治作用与副作用可相互转化,例:阿托品应用,毒性反应:药物在用量

10、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急性毒性反应 慢性毒性反应,三致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沙利度胺(反应停),“海豹肢”畸形新生儿,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阈剂量)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继发效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例:二重感染,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出现原有病情加剧的现象,也称撤药反应/反跳现象。,变态反应(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变态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作用无关,不易预知,但过敏体质者易发生,结构相似的药物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少剂量即

11、可产生超出常人的强烈药理效应。是一类与遗传异常有关的反应,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例:蚕豆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服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时较易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或消失。,耐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也称抗药性。,药物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心理依赖性、习惯性)精神药品 身体依赖性 (生理依赖性、成瘾性)麻醉药品,思考题: 就以下几个项目比较几种不良反应的异同点。,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一)药物的构效关系,非特异性结构药物

12、,药理与结构的关系较少,主要受理化性质的影响,特异性结构药物,依赖于药物分子的特异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特定的受体的作用有关,尿嘧啶,氟尿嘧啶,吗啡,哌替啶,-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5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无效量,中毒量,致死量,极量,剂量,作用强度,最小有效量,(二)药物的量效关系,1、药物的剂量:,1、药物的剂量: 无效量 有效量 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 极量 中毒量 安全范围 概念 致死量 半数有效量(ED50) 半数致死量(LD50),2、量效曲线的意义: 量量关系: 量质关系: 个体差异 : 高敏性和低敏性 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映药

13、物内在活性的大小。 效价:效价强度与等效剂量成反比。等效剂量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强。 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三、药物的作用机制:,1、改变理化环境 2、参与和干扰细胞代谢 3、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4、影响酶的活性 5、作用于载体 6、影响免疫功能 7、作用于受体,四、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1.受体的概念、特性 概念: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内的大分子化合物,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体内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并与之结合,传递信息,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特性:(1)敏感性(2)特异性(3)饱和性 (4)可逆性(5)多样性,2、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方式:化学键,受体激动剂:概念 受体拮抗剂(阻

14、断剂):竞争性和非竞争性,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条件: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亲和力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内在活性或效应力,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分类,药物与受体结合,发挥药效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亲和力;(2)内在活性,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作用不同,将药物分为: (1)受体激动药;(2)受体拮抗药,补充:受体的调节,药动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 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药物的体内过程:,排泄,(生物转化),1-4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跨膜转运的方式:,1、被动转运,2、主动转运,被 动 转 运,1、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多数药物以简单扩散的方

15、式转运,3、膜孔扩散(滤过),2、易化扩散,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一)吸收及其影响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剂型,,脂溶性,,解离度,分子,注射剂 口服溶液剂 口服固体制剂,吸收的影响因素:,2、药物的给药途径,(1)消化道吸收 首关消除,口服给药,舌下给药, 直肠给药,(2)皮下、肌肉组织的吸收,(3)皮肤、黏膜和肺泡的吸收,3、吸收环境,首关消除,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2、药物的给药途径,(1)消化道吸收 首关消除,口服给药,舌下给药, 直肠给药,(2)皮下、肌肉组织的吸收,(3)皮肤、黏膜和肺泡的吸收,3、吸收环境,分布: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到达各

16、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局部器官血流量,药物的理化性质,(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4)两种药物合用时可同时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3)结合后结合型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不能跨膜转运,影响其在体内分布,(2)结合后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1)结合是可逆性,特点:,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分布: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局部器官血流量,药物的理化性质,(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药物

17、代谢的方式:氧化、还原、 水解、结合等,(三)代谢,药物代谢的酶系:肝药酶,药物代谢的结果:活化、灭活、 维持活性、产生毒性,肝药酶诱导剂 肝药酶抑制剂,排泄:药物从体内以原形药或代谢产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1、肾排泄,2、胆汁排泄,3、其他,药物排泄的最主要途径,肝肠循环,乳汁、唾液、汗腺,(四)排泄,主要器官:肾、肺、胆道、乳腺、汗腺、唾液腺,肾排泄,酸酸碱碱促吸收 酸碱碱酸促排泄,三、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及药代动力学参数,.,(一)时量关系,(二)生物利用度 概念: 意义: (三)表观分布容积 (四)半衰期 (五)稳态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 t1/2,(1)概念: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

18、时间,(2)意义:, 确定给药间隔, 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 估计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是药物分类的依据,1-5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不同给药途径出现作用的快慢顺序依次为: 静注吸入舌下肌注皮下口服直肠皮肤给药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及疗程:,(三)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1、联合用药的目的: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达到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延缓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的目的. 2、配伍禁忌: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混合时,发生了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五)心理因素 (六)机体对药物反应性的变化 1、耐受性 2、依赖性,变态反应和特异反应,高敏性和耐受性,(四)病理因素(肝功能、肾功能),(三)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二)性别因素(女性),(一)年龄因素(儿童、老人),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