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49921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273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3页
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3页
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3页
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3页
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ppt(2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http:/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p15 (3)(加)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P13- p15,http:/ 1/3 p6,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两类两级) 国家级: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方级: 地方环境质

2、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 2/3 p6,http:/ 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环境标准的特性:强制性与推荐性 地方严于国家级标准,(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3/3 p8,http:/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熟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熟悉)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http:/ p8,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

3、家环境标准执行,http:/ p8,标准的等级跟着功能区走。 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反之则宽松一些。 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与对应的标准等级(三个级别) 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五类)及对应标准等级(五个级别),http:/ p10,排放标准限值分级别。根据不同工业行业的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量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处理技术等因素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制。 环境质量标准分级别。,http:/ p8,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由行业标准时优先执行时行业排放标准。,http:/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工作程序

4、熟悉(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p18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正式工作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http:/ (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http:/ (2)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等 (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http:/ p20,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划分评价等级。对各单项环

5、境要素而言,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不同工作等级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不同: 一级要求全面、详细且深入,对环境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并应当采用定量化计算来完成; 二级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的描述;(定量与定性结合); 三级仅须进行一般性评价,以定性为主。 对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要包含所有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http:/ 1/2 p30,内容 (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

6、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http:/ 2/2 p30,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标和照片,以使提出的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核。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制专题报告。,http:/ (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 (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 (4)掌握(熟

7、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5)(加)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http:/ p2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 (2)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 (3)凡是可以定量表述的内容,如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等,应通过分析尽可能给出定量分析; (4)工程分析要突出重点,表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 (5)工程分析应在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技术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http:/ p23,施工阶段; 运行阶段; 退役阶段。,http:/ p22,(1)宏观背景分析。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总体规划和

8、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 (2)工艺过程分析:通过对工程选址、选线、各时段及工艺过程的分析,了解各污染源强、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生产清洁水平等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要注意有没有敏感区域。 (3)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的储运。通过对建设项目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核定这些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等。 (4)交通运输。给出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运等),物流输入、输出平衡表。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环境影响的类型、因子、性质及强度。,http:/ 2/2 p22,(5)场地的开发利用。通

9、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分析项目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协调性,以及项目建设开发利用土地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 (6)非正常工况分析。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漏泄等情况时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污染物种类与强度,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 (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敏感点目标出发,分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和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 (8)生态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各种生态影响作用因子,结合工程发生的具体环境,分析其影响范围、性质、特点和程度,尤其注意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工程分析。,http:/ p23,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

10、污染源强,其中应注意非正常工况污染源强的核算与确定。 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开发利用分析。,http:/ p21,(1)类比分析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但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也较高。在平工作等级较高、评级时间允许,且又有可参考的相同或是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该方法; (2)物料平衡法:以理论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在理论计算中的设备运行状况均按理想状态考虑,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 (3)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是最为简便,当评价工作等级要求较低、评价时间短或是无法去类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法的情况下,可以采

11、用此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以上两种发放的补充,但是采用该方法所获得的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差,不适用于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建设项目。,http:/ p23,从范围确定与参数筛选、资料收集及其有效性、调查深度与广度三方面考虑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包括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搜集现有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搜集现有资料时,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这些

12、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http:/ p24,(1)地理位置; (2)地质环境; (3)地形地貌; (4)气候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大气环境; (8)土壤与水土流失; (9)生态调查; (10)声环境 ; (11)社会经济; (12)人文遗址; (13)人健康状况等。,http:/ p24,收集资料法: 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资料, 不足: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 现场调查法: 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

13、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的不足。 这种方发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遥感 法: 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楚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海洋等。 此方法调查精密度低,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http:/ (2)掌握(熟悉)常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特点; (3)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 (5)(加)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http:/ 对已确定的评价项目,应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对

14、环境产生的影响; 2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及当地环保要求,确定分析、预测和评估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 3 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1)熟悉(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 p28,http:/ p28,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情况下此方法简单,应首先考虑。 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一般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数据、参数,不能采

15、用前两种方法时,可采用该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采用此方法。 专业判断法: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http:/ p28,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 建设阶段; 生产运行阶段; 服务期满阶段 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 生产运行阶段的预测: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服务期满阶段的预测,http:/ p29,范围:范围大小、形状取决于工作等级、工程特点和环境特性及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等 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 1 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 2 环境影响的结果预测; 3 多方案情况下环境影响比较预测; 4 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实施效果预测; 5 生态系统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变化预测和敏感生态问题预

16、测。,http:/ p30,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 应用原则: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影响的特征,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http:/ 1/2 p31,原则:报告书的结论就是全部评价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出建设项实施过程各阶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的环境的关系。明确一般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规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得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要求:应该文字简洁、准确,同时最好分条叙述,以便阅读。,http:/ 2/2

17、 p32,内容: (1)概括地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要说明环境中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 (2)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 (3)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 (4)对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 (5)对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http:/ 1.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2)掌握各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http:/ 具体作法是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根据其最大等标排放量Pi大小来确定,(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1/2 p33,http:/ 2/2 p34,划分工作等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排放量指采取污

18、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量,采取措施前的排放量按非正常工况处理,相应做事故排放情况下的空气质量预测。 (2)某些无1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按日均限值计算。 (3)评价工作等级可根据项目性质、投资总额和产值、地形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作适当调整,但上下不超过一级。 (4)某些危害严重而又没有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物,评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http:/ p35,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另外,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边界外的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区域内是不是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区。 16-20、10-14、4-6km 一般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以

19、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距形划分评价区的范围。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为主轴。,http:/ (2)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 (3)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 (4)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http:/ p35,固定污染源: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和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关于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线源、体源; 一、二级评价项目,评价拟建项目污染源及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 移动污染源:,http:/ p36,一级: 1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2主要污

20、染物排放量的统计; 3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4危害严重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统计; 5点源、面源统计; 6点源、面源的参数调查; 7 不同类型面源的调查 8颗粒物密度及粒径分布统计 9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调查与统计。,http:/ p37,监测项目:筛选出的污染因子 监测布点原则: 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原则; 布点数目:一级评价项目10,二级6,三级13(区内无例行监测点)或0。 监测制度: 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二期(夏、冬季),每期至少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d有效数据; 二级项目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作二期;全期至少监测5d; 三级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d,必要时作一

21、期监测。,http:/ p37,分析各点、各期、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 1h平均浓度最高值 1h平均浓度值 日均浓度波动范围 日均值超标率 不同功能区浓度变化特点及平均超标率 浓度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 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的相关特点,http:/ (2)掌握(了解)对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 (3)掌握大气稳定度分级; (4)熟悉(了解)地面气象资料和高空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http:/ p38,根据气象台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以及二者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条件方面的差异确定该气象台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

22、项目所在地里条件基本一致,则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的探空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其他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 如果气象台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应进行气象现场观测。 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的资料。,http:/ p38,一级项目,至少最近三年的气象资料; 二、三级项目,至少最近一年的资料。,http:/ p39,Pasquill稳定度分级 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 A、B、C、D、E,http:/ p41,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 1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 2年、季(期)风玫瑰图; 3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 4季(期

23、)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图线图; 5年、季(期)风向,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及年、季(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 高空气象资料调查内容: 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年、季(期)的规定时间逆温层及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和强度, 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 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等,http:/ (2)(加)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选用原则; (3)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多源叠加的技术要求; (4)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http:/ p41,内容: 小时平均和日平均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 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 评价区域年长

24、期平均浓度分布图。 其中一级评价项目还应包括非正常条件下及施工期间的环境质量预测内容。,http:/ (导则7.3内容),三级评价项目,建议采用正态模式进行预测; 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采用正态模式(包括某些修正的正态模式)或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预测,预测中应估计到地形的影响及气象平均场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尽可能估计污染的迁移转化规律。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在可能出现背风涡以及下沉、下洗气流的复杂地形或高大建筑物附近,必要时,还应通过室内模拟(风洞、水槽)试验进行预测。,http:/ p42,一级评价项目可按下述规定执行: 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

25、进行叠加; 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 对于评价区的其它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应尽可能叠加其地面浓度。 二、三级评价项目: 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 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 对于评价区的其他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可按监测数据为背景值对浓度进行叠加处理。,http:/ 1/2 p42,1 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 U10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保持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 2 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

26、式 U10小于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保持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 3 颗粒物模式 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粒径 15m的污染物、U10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保持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http:/ 2/2 p42,4 熏烟模式 主要用以计算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时,原不保积聚在这一层的污染物所造成的高浓度污染 。 5 面源模式 多个点源的叠加,适用条件与点源模式相同。 6 体源扩散模式 无组织排放源 7 线源扩散模式 8 日平均浓度计算 9 长期评价浓度模

27、式,http:/ (2)掌握(熟悉)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要求。,http:/ p48,评价指数:判别评价因子是否超标的一种计算方法。 污染分担率: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某种污染物对某敏感区域或者关心点的浓度贡献比率。,http:/ p48,对大气环境质量影质量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明确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可行性结论。,http:/ 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p61,划分依据: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及水质要求 划分等级:三个级别,见P62表4.1、表4.2 分级判据的基本内

28、容 污水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及清洁下水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污染物分类:持久性、非持久性、酸和碱、热污染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地面水域的规模:河流和河口分为根据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平均水深及水面面积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http:/ (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 (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5)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6)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7)掌握(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

29、点的原则。,http:/ p64,(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2) 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 (3)河流水环境状况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流段长度。 (4)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状况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http:/ 1/2 p65,平均水平不同,调查时期也有所不同。 河流、河口、湖泊、水库:丰水平期、平水期、枯水期 海湾:大潮期和小潮期。 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

30、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http:/ 2/2 p65,http:/ 1/2 p66,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横断面、纵断面、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流量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点。 感潮河口:根据评价等

31、级和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 潮差和历时等。,http:/ 2/2 p66,湖泊、水库: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丰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成及稳定时间)等。 海湾: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

32、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限等。,http:/ 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或测试; 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内容: a.点源的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 b.排污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 c.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 d. 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进出、水的水质状况等。,http:

33、/ p67,原则: 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内容: a.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 b.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废水共同排放; c.排放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它变化等数据。,http:/ p68,水质

34、调查原则:水质调查尽可能使用现有数据资料,如数据不足时应实测。 水质参数选择的原则:水质参数包括常规与特征参数两大类。,http:/ 1/4 p68,河流水质 取样断面: 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水文特征突然化、水质急剧变化处、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 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 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取样点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 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 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

35、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http:/ 2/4 p70,河口 取样断面: 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上游同河流。 取样点:同河流部分相同。,http:/ 3/4 p70,源泊、水库 取样断面: 布设的取样位置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且能切实映源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待点。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 取样点 大、中型湖泊、水库: 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 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要找到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和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小型 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