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50724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课件】《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基础会计,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 (第三章、第二节),http:/ 课 型:新授课 教 材:基础会计第三版教材P38-44 授课班级:2009级全日制中专班农村经济管 理专业 授课时间:45分钟,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1、知识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http:/ 1、复式记账的概念 2、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含义与记账规则 教学难点: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和格式 2、专业名词和术

2、语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 教 具:三栏式账页,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复习导入(5分钟) 1、提问:(1)会计要素的恒等关系(会计平衡公式) (这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2)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哪些?其中已学过的是什么方法?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效果 切入点:“账户”是会计核算的工具,“复式记账”则是运用 这种工具的记账方法。,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30分钟) 一、复式记帐(8分钟) 1、概念本节内容的切入点。 2、为什么要采用“复式记 账”? 举例:一个家庭用银行存款购买电动自行车的例子,如果 采用单式记账情况会怎

3、样?采用复式记账情况又会怎样?比 较一下,哪种方法好? 让学生探讨并理解:“有来有往,金额相等” 3、了解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 减记账法,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http:/ 1、记账符号:“借”、“贷”二字的由来 (学生讨论:弄清、理解二字的含 义,这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的关键),关键呦!,http:/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大声朗读,达到脱口而

4、出。),http:/ (可设置双重性质的帐户),教师演示:,“应收账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购销往来”账户,4、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http:/ (老师强调这是本节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划分为“借方”、“贷方”及“余额”栏。 其中:左边“借方”,右边“贷方” 一方记录增加数, 另一方记录减少数, “余额”栏在最后,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 左边(借方) 右边(贷方),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http:/ (1)资产类账户 在黑板上用“T”型图表示 举例演示:以“银行

5、存款”账户为例说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与登记方法(结合教材第42页的例题讲解) 知识点: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生额,http:/ “T”型图表示: 举例演示:以“应付账款”账户为例说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登记方法 (结合教材第43页上面的例题表3-12讲解) 知识点: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http:/ (1)收入类账户 “T”型图表示: 举例演示: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为例说明收 入类账户的结构与登记方法 (结合教材第43页下面的例题表3-15讲解) 知识点:期末无余额(与权益类账户比较讲解),http:/ “T”型图表示: 举例演示:

6、以“财务费用”账户为例说明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登记方法 (结合教材第44页表3-17的例题讲解) 知识点:期末无余额(与资产类账户相比较讲解),http:/ 1、学生复习、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点,让学生相互探讨提问。 2、教师答疑。 3、学生练习,分别用“T”型图表示出“原材料”、“营业费用”、“实收资本”、“其他业务收入”等账户结构。 (老师巡堂检查指导。),http:/ 1、 本节内容较抽象,与前一节所学知识联系密切,所以设计教学时先让学生做好课前复习、预习工作。 2、本节专业名词、术语偏多,内容偏枯燥。课堂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开展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容易理解并记住概念。,http:/ 3、在老师举例的同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多发问。 4、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以提高课堂效果。 5、因基础会计的每一个知识点前后联系密切,复习、预习工作重要,对复习、预习工作做得好的,上课勤于思考的学生予以表扬。,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