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5221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课件】调查报告.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调 查 报 告,http:/ 针对典型的问题、情况、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获得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综合发发现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一)较强的针对性。某一情况、某一社会问题、某一成功经验 (二)材料丰富翔实。 要列举大量的相关事例、统计数字和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意见。 “事实胜于雄辩” (三)提供规律性认识。价值在于研究。 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又是大量事实的理论归宿点。 三、调查报告的分类: (一)情况调查报告。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 四、制发机关:社会新闻团体和行政机关,http:/ (一)标题

2、 形式一: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 “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关于旅游消费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形式二:常规文章标题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用问题做标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形式三:正副标题 正标题常规文章标题 副标题用形式一 (二) 前言常见的三种类型: 1、提要式 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的概况 2、交代式 调查的目的方法范围背景时间 3、问题式 提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http:/ 1、用观点串联材料。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 2、以材料性质归类分层。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事

3、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 (四)结尾 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进行概括、升华。常见的写法三种: 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2、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撰写的注意事项: 1、写好调查报告的对策建议部分。 2、处理好多人调查与写好报告的关系。 3、解决调查报告中问题与建议重复的问题,http:/ -关于全国粮食涨价调查报告 粮价!粮价!最近,随着国际、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粮食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广东,每年的粮食产量约1400万吨消费量3700多万吨,稳定这1400万吨的产量对保障广东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要稳定粮食生产就

4、必须解决种粮的效益问题。那么,在粮价高涨的情况下,种粮是否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实现了增效?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否因此而提高?广东粮食产业的出路又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潮州、惠州、云浮等地,倾听粮农的声音。 现状篇 一亩一造收益:300元降到200元 尽管近期粮食价格一路高涨,李森荣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许多人以为最近粮价涨这么快,种粮的肯定挣大钱了,实际上,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涨得更快。”他告诉笔者,由于生产成本不断高涨,在近期粮食价格一路上涨的情况下,种粮的效益不升反降。 “前两年种一亩田每造有近300元的收益,现在粮价涨了,我们的收益反而仅有200元左右。”作为饶平县钱东镇的一名种粮大

5、户,李森荣向笔者算了一笔账:尽管与去年年底相比,每100斤米价格涨了7块钱左右,但是各种农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却要高于这部分的收益。“以上涨最为严重的化肥为例,现在化肥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上涨了50%,其中复合肥涨幅更是惊人,从去年年底每袋(100斤)100多元,涨到现在每袋230多元。”“农药也涨了20%。人工成本也大幅上涨,一个女工一天需要50元,男工要60元。柴油价格的上涨更是有目共睹。”,http:/ 李森荣告诉笔者,按照现行的价格,他今年的稻田到6、7月份收割之后,每亩地大约有1000斤的产量、800多元的产值,各级政府对种粮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每亩大概有五六十元,但是平均每亩地大概

6、需要300多元的人工开支,需要花费化肥250元左右、农药20多元、柴油三四十元。再加上种子、尼龙、竹子、农机维修等各种小额的开支,每亩地的利润所剩无几。“一般来讲,每亩耕地每造大概需要100斤左右的复合肥,去年以来复合肥的上涨就足以吞噬米价上涨所带来的利润。”李森荣说。 “生产资料涨那么多,种粮成本越来越高。近年来天气异常频繁,干旱天多、洪涝也多,种粮越来越不容易。”云浮市云安县前锋镇罗坪村的农民张平也表示,他无法评价目前的粮价算不算高,但是种粮的效益确实不高。张平还指出,最近物价上涨严重,农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在上涨,在种粮效益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农村的生活其实更困难了。 稳定粮食生产

7、必须解决种粮效益问题 李森荣和张平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笔者从省农业厅获悉,2004年-2006年3年间我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18.8%。2007年农资价格继续攀升,特别是肥料价格涨幅很大。目前,化肥价格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0%,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位。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物资与服务费用、土地租金、人工等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种粮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据调查,2007年我省每亩耕地种粮的平均净利润只有150元左右,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粮价的上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不大。,http:/ 然而,笔者连日来深入潮州、惠州、云浮等地采访却发现,从我省的情况来看,近期粮价的上涨更多的是各

8、种生产资料上涨之后带来的一个连锁反应,粮价上涨虽然对稳定粮食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基本上没有提高种粮的效益。 症结篇 大部分农民耕种的依然是一亩几分地 然而,尽管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广东的种粮业仍碰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引导种粮产业走向规模化以提高其效率和竞争力?调查数据显示,到2006年广东全省经营20亩以上水稻的种植大户只有12.8万户,面积只有443万亩,这与4千万亩的耕地面积比起来无疑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耕种的依然是一亩几分地,经营分散、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经营分散导致成本高亟待改变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小片的土地肩负着解决农民自身

9、温饱问题的重任,但是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耕种自家的一亩几分地变得越来越不划算。”专家指出,随着农民可以选择的职业越来越多以及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的转移,广东应该积极引导种粮产业走向规模化,由专业的农民来负责生产。“道理很简单,100亩耕地由20人耕种与由两个人耕种,肯定后者收入大大增加。”,http:/ “近年来,地力不断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种粮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云安县罗坪村的张平了解到省委、省政府改善农田基本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之后显露出许多的期待和喜悦。 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广东在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农收入方面不遗余力,效果显著,但是依然任重道远。比如说,目前广东依然没有一家真正有实力的化肥

10、企业,化肥需要大量从省外调入,化肥市场依然比较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广东的化肥怎么能不贵?”“如果广东能够扶持一两家有实力的化肥企业,那么对稳定化肥的价格和质量将有比较好的作用。” “另外我们呼吁上级政府应该对种粮大县进行财政补贴。”专家指出,由于发展农业的财政收入要远低于工业,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大县的财政扶持力度,以提高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出路篇 走产业化品牌化之路让广东米像日本米一样值钱 从广东的情况来讲,要如何解决种粮的效益问题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对此,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一项重要的措施便是为种粮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和经营环境。 加大种粮补贴年内已落实19亿 “我们采取的一

11、项措施是加大对种粮的补贴,缩小种粮与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的效益差距。”据了解,今年我省已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4项补贴资金19亿元,并且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贴正在研究制定之中。,http:/ 推广良种良法也是提高种粮效率的重要措施。据了解,目前我省粮食平均亩产量只有340公斤,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省农业厅提出,未来几年将通过普及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单产。据了解,与普通的品种相比,一个良好的水稻品种,可以提高30%的产量。这不单单对提高广东的粮食产量有重大的意义,对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我省今年还计划通过财政扶持的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600万亩,通过推

12、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效率,降低农民的肥料成本。 种粮也要走科技化品牌化 有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基础之后,走科技化与品牌化的道路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这种观点在惠州市种粮大户钟振芳身上得到了成功实践。“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尿素从每包70多元上涨到130元;与2005年相比,人工从每天35元上涨到五六十元。”尽管对近期生产成本的加对他来说,,http:/ 钟振芳是惠州乃至全国有名的种粮大户。据了解,2000年,农村出现了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导致农田无人耕种的现象,钟振芳当时相信种水稻一定也可以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便开始大面积扩大种植规模,走科技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同时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农机”

13、的经营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6800亩,其中,合作农业为10000亩。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种粮的平均收入从原来的700元提高到4500元以上。在2007年他成为我国10位种粮标兵之一,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 “用传统的方式去种粮肯定是不行的。”钟振芳表示,目前,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高,粮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问题,因此,优质、安全甚至保健等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走科技化、品牌化已是广东种粮产业的必然之路。他告诉笔者,他生产的“秋杨富硒米”尽管一公斤卖到200元,但是单单供应深圳、东莞、惠州几个市场就供不应求。 “如果广东的大米能够像日本的大米一样高质量,并像日本大米一样一斤卖到百元,我们种粮的效益问题就解决了,农民有了积极性,粮食生产的稳定问题也随着解决了”,钟振芳说。,http:/ 此篇文章摘自月日的南方日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