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53997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要1.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迎观看,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 “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起义,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

2、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解放后,傅作义担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谁?,傅作义在和平解放北京的过程中,没有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反抗到底,为了保住北京城市的文明古籍,体院楼阁等等,傅作义宁愿自己做了战俘,和平解放北京,照顾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保护。,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

3、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宽仁慈爱;亲爱。 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 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明唐顺之廷试策:“盖虽天心仁爱,欲以助陛下宵旰之忧,而隆嘉靖之治,意者民之危苦无聊,所以感伤和气者,亦容有之乎!” 瞿秋白乱弹红萝卜:“对于这种寄生虫的攻击,暴露,讥刺只嫌太温和了,太仁爱了。” 同时也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仁爱,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

4、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也强调“仁者自爱”;墨子则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纵观浩瀚的历史大潮,随处可见国人践行“仁爱”的举动。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究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从古至今,中国人始终奉行“仁爱”原则,与人为善,同他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3.

5、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

6、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信小故事,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

7、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商鞅变法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竖了一根大木头,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就在大家犹豫不

8、决时,有一个人却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赏给他五十两银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所说的话是算数的,在推行他所立的新法的时候人们都严格遵守。,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解释,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

9、怀宁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曾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