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0618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技术-5章汽车零件质量检验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汽车零件的质量检验,5、1 概 述,对清洗后的汽车零件,应按技术要求对其进行检验,将其确定为可用的、需修的及报废零件三类,此项工序称为零件的检验及分类。 1.可用零件是指 虽有一定的损伤,但其尺寸及形状位置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符合大修技术标准,仍可继续使用的零件; 2.需修零件和报废零件是指 损伤已超出允许范围,不符合大修技术标准,不能继续使用的非可用零件。 报废零件:如果零件已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不符合经济要求时; 需修零件:如果通过修理能达到大修技术标准,且保证使用寿命又符合经济要求时。,511 保证零件检验质量的措施,零件检验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零件的质量。质量合格的零件应既具

2、有可靠的与汽车技术性能相适应的工作性能,又具有与汽车其他零件相平衡的使用寿命。为保证零件检验质量,应贯彻、执行以下措施。 (1)严格掌握零件的技术标准。 (2)按零件的技术要求正确选用相应的检验设备及工具。 (3)提高检验操作技术水平。 (4)防止检验误差。应特别注意以下3方面 工作。 检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校正,使其保持应有的精度。 注意温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必要时需进行修正。 应该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这样可大大降低由于操作不当或读数不准而引起的误差。 (5)建立合理的检验规章制度。,512 零件检验的主要内容,在汽车修理中一般应对其零件逐个进行检验,检验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

3、方面。 (1)几何精度的检验。 (2)表面质量的检验。 (3)力学性能的检验。 (4)隐蔽缺陷的检验。,513 零件检验的方法,零件检验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 (1)感觉检验法。 (2)仪器、工具检验法。 (3)物理检验法。,513 零件检验的方法,零件检验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 (1)感觉检验法。是指检验人员只凭直观感觉(基本不用检验设备)来鉴别零件技术状 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便,费用低,但此法不能进行定量检验,不能用来检验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且要求检验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经验。,513 零件检验的方法,零件检验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 (2)仪器、工具检验法。大量检验工作是

4、用仪器、工具进行的。根据仪器、工具的工作原理、种类不同,可以分为通用量具、专用量具、机械仪器和仪表、光学仪器、电子仪器等。,513 零件检验的方法,零件检验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 (3)物理检验法。是指利用电、磁、声、光、热等物理量通过工件引起的变化来检测零件技术状况的检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实现要与仪器、工具检验法结合进行,多用来检验零件内部的隐蔽缺陷。这种检验对零件本身无损坏作用,故称为无损伤检验。 无损伤检验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磁粉法、渗透法、超声波法等多种方法。,零件的拆卸原则,1、拆卸前应该熟悉被拆总成的结构 2、掌握合适的拆卸程度 3. 合理使用拆卸工具和设备

5、4.采用合理的拆卸顺序 5.注意核对装配记号和做装配记号 6.拆卸的零件要分类存放,汽车的拆卸工艺,汽车的拆卸一般不是按照结构进行分类的,而是将汽车划分成若干个拆散单元,按工作部位进行分工,以平行交叉的作业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汽车的一般拆卸工艺 (1)拆去车箱(轿车拆开机罩)。 (2)排放出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处的润滑油和冷却液。 (3)拆卸下电器设备和各部导线。 (4)拆下转向器和驾驶室。 (5)拆下传动轴。 (6)拆下变速器。 (7)拆下发动机附属离合器(轿车有时带变速器)。 (8)拆前、后桥总成。 2、从车上拆下轿车发动机的工艺 按从外到内,从附属零件到主要零件的

6、顺序,具体结构具体分析,以既能保证拆卸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为目的进行解体。,汽车零件的检验与分类,学习目标: (1)了解零件检验与分类的重要性,并了解零件检验与分类的技术条件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2)掌握形位误差检验项目和方法。 (3)掌握零件隐伤检验的项目和方法。 (4)掌握零件和组合件平衡检验的内容和方法。,2.2.1 零件的检验分类,汽车零件的检验和分类是汽车大修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修理质量和修理成本 。 1. 汽车零件检验分类的技术条件 零件检验分类的技术条件是确定零件技术状况的依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零件的主要特性,包括零件的材料、热处理性能以及零

7、件的尺寸等; (2) 零件可能产生的缺陷和检验方法,并用简图标明缺陷的部位; (3) 缺陷的特征; (4) 零件的极限磨损尺寸、容许磨损尺寸和容许变形量或相对位置偏差; (5) 零件的报废条件; (6) 零件的修理方法。,2.2.1 零件的检验分类,2. 汽车零件检验分类技术条件的确定方法 (1)经验统计法。是根据长期使用和修理汽车时所积累的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后来确定的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试验研究法。是在实际使用条件或在实验室工作条件下,通过试验和测量,制取零件的磨损特性曲线,再根据试验曲线寻求零件磨损量对机件使用性能出现明显影响的时期来确定零件的极限磨损值相应的使用期限以及与汽车或

8、总成大修周期的关系等来确定零件的容许磨损尺寸。 (3)计算分析法 。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的,由于零件的工作条件极为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现有的计算方法还不能完全反映零件的实际磨损情况。但是计算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给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函数关系,对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法都有参考价值。,2.2.1 零件的检验分类,3. 零件检验方法的分类 汽车零件的检验方法可根据检验的技术要求不同,分为外观检验、形位误差的检验、零件隐伤的检验等。 零件的外观检验主要检视零件的外部,看外部是否有明显的破裂、较大的划痕或锈蚀,零件是否有显著的裂纹、变形或磨损。 零件因磨损引起尺寸的改变,零件因变

9、形引起形位误差的变化,需运用通用或专用的测量量具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来确定零件的技术状况。是零件检验的重点。 零件隐伤的检验是用于损伤是在零件的内部有隐蔽的缺陷,必须采用专用的方法进行检验,一般有磁力探伤法、荧光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水压试验等。,2.2.2 零件形位误差的检验,零件形位误差的检验是汽车修理技术检验中的重要项目,关系到汽车的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必须认真做好。 1、圆度与圆柱度的检验 以同一横截面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直径差的一半作为圆度误差值。 圆柱度误差的测量,在汽车维修中常以沿轴线长度上任意方位和任意截面测得的最大最小直径差的一半作为圆柱度误差值。 圆度和圆柱度的测量通常用于孔类

10、和轴类零件,如发动机的汽缸承孔或汽缸的磨损的检测,曲轴轴径磨损的检测,凸轮轴轴径磨损的检测等。如图2.1和图2.2。,2.2.2 零件形位误差的检验,2、轴线直线度误差的检验 轴线的直线度是指轴线中心要素的形状误差。 在实际的检测中,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常用简单的径向圆跳动来代替,这样获得的检测结果是近似的,但是在汽车维修检测中,已经能够满足技术要求的精确度。 直线度的检测多用于轴类零件或孔类零件的检测,特别是在工作时受力易于产生弯曲变形的零件上。例如发动机的曲轴弯曲变形、凸轮轴的弯曲变形、气缸体的曲轴轴承承孔的轴线变形,底盘的传动轴的弯曲变形等。 如图2.3。,2.2.2 零件形位误差的检验,3

11、. 平面度的检验 零件的平面度表示实际平面的不平程度,是零件表面的形状公差。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平面度检验一般采用直尺和塞尺法。 如图2-4所示,利用等于或大于被检测平面全长的直尺,按图示的AA、A1A1、BB、B1B1、CC、C1C1方向用塞尺在直尺和被检测平面之间测出每隔50mm处的间隙值,所有方向间隙的最大值为平面全长上的平面度,各个方向上相临两点间隙差的最大值为5050mm范围内的平面度误差 4. 平行度的检验 一般是检测零件的轴线间的平行度。其方法是如图2.5所示,采取加装测量芯轴,然后利用测量芯轴的外轮廓线代替被检验零件的轴线的方式来进行测量。,2.2.3 零件隐伤的检验,检验零件隐

12、伤的方法有:磁力探伤、荧光探伤、水压试验等。 1、磁力探伤 磁力探伤是利用电磁原理来检验金属零件的隐蔽缺陷,适用于能被磁化的金属零件隐伤的检验。其原理是当磁通量通过被检零件时,若零件内部有裂纹,则在裂纹部位会由于磁力线的外泄形成局部磁极,产生一对有S、N极的局部磁场,如图2-6所示,若在零件表面上喷洒磁性铁粉,或将铁粉与油的混合液通过零件表面,铁粉就被磁化并吸附在裂纹处,从而显现出裂纹的位置和大小和裂纹方向。 用磁力探伤法检查零件时,根据裂纹可能产生的位置和方向,可采用纵向磁化法及周向磁化法和联合磁化法。 零件经磁化检验后,必须进行退磁,否则,会因有磁性吸附铁屑,导致零件在使用中产生磨损。退磁

13、方法有直流退磁法和交流退磁法。 直流退磁法适用于直流磁化的零件,它是利用原直流磁场不断改变其磁场方向,并逐渐将磁化电流降低到零。 交流退磁法是将零件从交变磁场中慢慢退出或者将零件放在交变磁场中,逐渐减少磁场电流,直至电流为零。,2.2.3 零件隐伤的检验,2、荧光探伤 荧光探伤是利用渗透到缺陷内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激发后发出可见光,将零件表面上的缺陷显示出来。 荧光探伤适用于从表面开始的裂纹,不但能检验能被磁化的金属零件,还能检验不能被磁化的其它金属零件以及非金属零件。 检验零件表面缺陷时,在零件表面涂一层渗透性好的荧光剂,它能渗透到零件表面细微的裂纹中去,保持1020min,再经过293K3

14、13K的水的冲洗,然后在358K温度下快速烘干12min后,在零件表面上均匀地撒上一层氧化镁干粉,1015min后,用压缩空气吹掉多余的粉末,再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就可以显现裂纹的部位、大小、方向。,2.2.3 零件隐伤的检验,3. 水压试验 发动机缸体、缸盖和散热器等零件的裂纹的检验,通常采用水压试验的方法进行,如图2-9所示为缸体检验。其方法是:将气缸盖及气缸衬垫装在气缸体上,将水压机的出水管接头与气缸前端水泵入口处连接好,堵住其他水道口,然后将水压入水套,在300kpa400kpa的压力下,保持5min,观察气缸体和气缸盖有无渗漏。如果发现气缸体、气缸盖由里向外有水珠渗出,表明该处有裂纹

15、。,2.2.4 零件与组合件平衡的检验,造成零件和组合件产生不平衡的原因有:零件的尺寸误差大;零件的材料质量不均匀;装配误差,使零件的旋转中心或轴线发生偏移;零件磨损或加工使同轴度误差加大;使用不当,导致零件弯曲、凹陷或破裂等。 1、零件静不平衡及检验 对于汽车上那些旋转直径大于长度的零件,如飞轮、离合器从动盘、手制动盘等盘类零件,其静不平衡状态,如图2-10所示 零件的静不平衡检验在一个专门的检验台架上进行。 2、零件动不平衡及检验 经过静平衡检验的零件,还可能是动不平衡的。如处于静平衡状态的零件,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动不平衡,多发生在直径小于长度的轴类零件,如曲轴、传动轴等。检验在动

16、平衡机上进行,允许不平衡值见表2.1。,复习思考题解答,1、何谓汽车解体?为什么说汽车解体在目前汽车维修过程中更重要? 答:将汽车按规定的工艺和技术要求由整体拆解成总成和组合件,最后拆解成零件的工艺过程,称汽车解体。 在目前汽车维修过程中,由于旧件修复工作量日益减少,所以,汽车维修过程中汽车的拆装作业的比重上升了,汽车解体的质量直接影响汽车或总成的修理质量、在厂工日、维修成本,因此,解体在维修中更重要。,复习思考题解答,2、零件的拆卸原则有哪些?如何拆卸零件? 答: (1)拆卸前应该熟悉被拆总成的结构。 (2)掌握合适的拆卸程度 。 (3)合理使用拆卸工具和设备。 (4)采用合理的拆卸顺序 。

17、 (5)注意核对装配记号和做装配记号 。 (6)拆卸的零件要分类存放 。,复习思考题解答,3、汽车的一般拆卸工艺是什么? 答: (1)拆去车箱(轿车拆开机罩)。 (2)排放出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处的润滑油和冷却液。 (3)拆卸下电器设备和各部导线。 (4)拆下转向器和驾驶室。 (5)拆下传动轴。 (6)拆下变速器。 (7)拆下发动机附属离合器(轿车有时带变速器)。 (8)拆前、后桥总成。,复习思考题解答,4、零件的检验方法有哪些?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检验方法有外观检验、形位误差检验、零件隐伤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破裂、划痕、锈蚀等。 形位误差的检验包括园度和圆柱度误差检验、轴线直线度误

18、差的检验、平面度的检验和平行度的检验。 零件隐伤的检验包括磁力探伤、荧光探伤、水压试验等,复习思考题解答,5、零件形位误差检验的项目和检验方法有哪些? 答: (1)圆度与圆柱度的检验。利用量缸表或外径千分尺测出孔或轴的圆度和圆柱度。 (2)轴线直线度的检验。利用百分表测量,常用径向圆跳动来代替。 (3)平面度的检验。一般采用直尺和塞尺法检验。,复习思考题解答,6、零件隐伤检验的项目和检验方法有哪些? 答: (1)磁力探伤。将零件置于磁场中,使之磁化,在裂纹处形成磁极,磁极吸附喷洒的磁粉,显现出裂纹的大小和部位。 (2)荧光探伤。把荧光物质渗透到零件裂纹内,经过水冲、烘干,撒上氧化镁干粉,吹掉多余粉末后,用紫外线灯照射,发现隐伤。 (3)水压试验。给一定的水压,维持一定的时间,观察被检验件有无渗漏。,复习思考题解答,7、零件平衡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有哪些? 答: (1)零件静不平衡检验。在书图2.11所示的检验台架上进行。 (2)零件动不平衡的检验。在动平衡机上进行检验。,复习思考题解答,8、零件经过检验后是如何分类的? 答:零件经检验,零件按技术状况分为可用零件、需修零件和不可用零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