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1012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猪病学课件附红细胞体病.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zoonosis,概述,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 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等首次从鼠体内发现,现已在世界30多个国家发现,我国1981年发现此病,,病原,支原体科(Anoplasmataceac)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 虫体呈球形、卵圆形、月芽形或逗点状、短杆形等多种形态,大小为0.31.3 m0.52.6m 。 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游离于血浆或附于红细胞表面,多附于红

2、细胞边缘,被寄生细胞变形为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形。游离于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作摇摆、扭转、翻滚等运动。,病原,由于折光关系,附红细胞体在镜下发亮。苯胺色素易于着染,革兰氏染色阴性,姬氏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为蓝色。电镜下显示多形态、无细胞壁,由单层限制性膜裹着,无核或其他细胞器。 附红细胞体在红细胞上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以RPMI 1640为基础培养基,添加40的犊牛血清,在普通恒温箱(37)可进行传代培养。,病原,附红细胞体的运动不受红细胞溶解的影响,镜下将0.1%稀盐酸加入新鲜血滴中使红细胞破坏,其活动力仍不减弱。但加入0.1%碘液后可使其停止运动,这一特性具有鉴别作用。 附红细胞体对干

3、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对化学药物敏感。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体。,Eperythrozoon suis Eperythrozoon spp.,10000X,Acridine orange stained blood smear,流行特点,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但大部分是隐性感染。各阶段猪的感染率达。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 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猪虱、蚤等吸血节肢动物可以起到传播作用,此外,污染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 多发于59月,与吸血昆虫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同步,冬季消失。 应激是

4、导致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多见于饲养密度大的猪场,特别是月龄断奶时期,受应激因素的影响,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症状,各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潜伏期天。 初期发热,可达以上,发抖、聚堆;采食量明显下降; 胸、耳后、腹部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部出现紫红色斑块;严重者呼吸困难,咳嗽,步态不稳。随着病情发展,病猪可能出现皮肤苍白、黄疸,哺乳猪和保育猪群中僵猪的比例明显升高。 母猪妊娠后期容易发生流产或死胎; 产后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耳朵出血点,皮肤毛孔性出血,腹下出血,指压不褪色,皮肤苍白黄疸,腿部皮肤有出血斑,臀部皮肤出血斑,皮肤苍白黄染,耳皮肤发绀,皮肤苍白,剖检病变,主要是贫血与黄

5、疸。 全身性黄疸。 皮肤及粘膜黄染或苍白,血液稀薄、颜色变淡。 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充满粘稠胶样胆汁。脾肿大变软,边缘有点状出血。 淋巴结水肿、柔软,切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或出血斑点; 胸腔、腹腔及心包囊积有淡红色液体。 肺间质水肿; 结肠和直肠黏膜上有粟粒大小、深陷的溃疡。,皮下黄染,小肠与肠系膜弥漫性黄染,心包浆膜黄染,胸肋膜弥漫性黄染,喉头粘膜和气管外膜黄染,胃浆膜弥漫性黄染,胃粘膜弥漫性黄染与散在出血斑,腹股沟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出血,肾肿大出血,肾肿大苍白,肝黄染、淤血,肝脏有局灶性的坏死灶,肺间质水肿、出血,肺出血,实验室诊断,1)从高热病猪耳静脉采血涂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油镜下检查有无虫体。 2)血清学:IHA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ELISA方法,但抗体的产生与病原数量的增多有暂时的相关性。抗体的产生呈波浪形,常出现假阴性。只适用于群体检查。 3)分子生物学:PCR、DNA探针。,预防,灭蚊、驱蚊和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 预防 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应激的发生可以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 阉割、断尾时注意器械消毒;注射时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 药物预防 可用土霉素克拌吨饲料,连用天。,治疗,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应用VB12、铁制剂等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