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2546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5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缺铁性贫血的营养防治,一、定义: 1、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指外周血红细胞容积减少、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成年男性血浆血红蛋白130g/L; 成年女性血浆血红蛋白 120g/L; 孕妇血浆血红蛋白 110g/L。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我国最常见的贫血之一。,二、概况: 缺铁性贫血(IDA)是与人群健康相关的、最常见、最重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 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 2岁以内婴幼儿为24.2% 60岁的老人21.5% 育龄妇女20.6% 中晚期孕妇约50左右,广东: 贫血患病率为14.

2、2%。 男:10.0%, 性别差异 女:16.7% 城市:12.3% 城乡差异 农村:16.1%,城市为33.8% 婴幼儿贫血 农村为31.7% 从月龄来看,36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 城市:68.6% 孕妇贫血为55.2% 农村:46.2% 乳母贫血患病率为34.4%,城乡分别为37.1%和32.6%。,广东贫血人数估计:1160万。 城市414万 城乡分布 农村746万 男:426万 男女分布 女:734万 生育期女性(1555岁)贫血人数达到531万,占总数的45.8%。,三、铁缺乏的原因: 1、食物铁摄入不足:经济、不良饮食习惯。 2、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低:许多因素干扰。 3、需要量

3、增加: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月经失血等。 4、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四、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疲乏无力、心慌、气短、头晕;面色、口唇苍白等。症状和贫血程度相关。 2、影响生长发育:身体和智力发育。 3、活动和劳动耐力下降。 4、免疫和抗感染能力下降。 5、消化道改变。 6、皮肤毛发变化。 7、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8、抗寒能力降低。,五、诊断: 机体铁缺乏发展到贫血,经历三个阶段: 贮存铁缺乏期 红细胞生成铁缺乏期 缺铁性贫血期 根据不同的生化指标改变,可以判断铁缺乏的程度。,(一)诊断依据: 1、HB 2、红细胞形态改变:小细胞低色素性 3、血清铁蛋白(SF) 4、总铁结合力(TIBC)

4、5、其它: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锌原卟啉(ZPP)、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等指标异常。,(二)诊断标准: 1、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标准: (1)男性:HB130g/L 女性: HB120g/L 孕妇: HB110g/L 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显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铁(SI)10.7mol/L, 总铁结合力(TIBC)64.4mol/L。,(4)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TS)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mol/L 血液锌原卟啉(ZPP) 0.96m

5、ol/L (7)血清铁蛋白(SF)14g/L (8)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2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2、贮存铁缺乏期的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1)血清铁蛋白(SF)14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3、红细胞生成铁缺乏期的诊断标准 符合贮存铁缺乏期的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符合者即可诊断。 (1)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TS)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mol/L 血液锌原卟啉(ZPP) 0.96mol/L (3)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六、营养防治: 1、健康宣教重视 2、铁强化食品开发、生产、购买 3、少量多次进食含铁丰富的食品 4、铁剂补充硫酸亚铁,疗效好,经济。 5、其它: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的措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