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4727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6.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学基础(出版项目管理导论).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出版学基础 (理论研究),主讲:罗紫初 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项目管理通论 (出版学通论) (出版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生班),主讲:罗紫初 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学基础 (理论研究),主讲:罗紫初 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项目管理通论 (出版学通论) (出版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生班),主讲:罗紫初 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掌握出版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出版活动与出版事业组织的基本规律,从而为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讲:出版活动及其构成 第二讲:出版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三讲:出版活动的特征与功能

2、第四讲:出版事业的组织与建设 第五讲:出版资源与生产活动的组识 第六讲:出版物市场消费需求与流通活 动的組织 第七讲:出版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八讲:我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出版学原理,罗紫初著,武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主要参考资料: 1、出版学基础研究,罗紫初等编,山西人民社2005年出版 2、选题论,赵航著,辽教社1995年出版 3、编辑学理论研究,吴飞著,浙大社2002年出版 4、编辑学概论,向新阳著,武大社1995年出版 5、出版学新论,张志强编著,苏大社2003年出版 6、出版学,余敏主编,中国书籍社2002年出版 7、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著,山西人民社2005

3、年出版 8、出版学导论,罗紫初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一讲 出版活动及其构成,一、出版的涵义 出版的概念: 所谓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该概念内涵由下列四层意思(四个要素)组成: (1)作品。出版是对己有作品进行深层次开发的社会活动 (2)编辑。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其具有适合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 (3)复制。对编辑加工好的作品进行大量复制,使其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某种载体形式。 (4)发行。将复制的出版物进行广泛传播。(公之于众),二、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1、出版主体。 2、出版资源 3、出版方式 4、出版目的 因从事出版活动的目的不同,而形成了出

4、版业经营者的不同类型: a、奸商:尔虞我诈,雁过拔毛; b、官商:趾高气扬,以权牟利; c、钱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 d、庸商:吃喝拍吹,钻营渔利; e、儒商:以才取财,弘文得利。,三、出版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1、从出版资本价值形态的变化看出版活动过程的整体关系,从资本价值形态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一项完整的出版活动,这一过程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A G W P WG Pm G 为投入出版过程的预付货币资金形态 W为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资金(A为劳动力,Pm为生产资料) P为生产过程 W 为产品资金价值形态 G为通过流通过程收回的货币价值形态。,在整个出版活动过程中,出版资本的总循环由三个主要阶段

5、组成: 第一阶段:G W,这是出版投资阶段。 第二阶段:P W,这是出版资本增值阶段。 第三阶段:WG,出版资本原值与增值部分的价值实现阶段。 2、出版物资供应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关系。 (1)物资供应对生产的影响。(先导作用) a、物供为生产提供资源 b、物供影响出版物物质形态的质量 c、物供影响出版物的生产成本 (2)生产对物供的影响。(拉动作用) a、生产总量决定物供总量 b、生产品种结构决定物供结构 c、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物供方式的变化,3、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编辑加工与印制的关系。 (1)编辑过程对印制过程的影响: a、形成出版物内容,使印制具有意义 b、为印制过程提供条件。 (2)印制过程

6、对编辑过程的影响: a、使加工过的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物质形态 b、将编辑思想通过有形产品体现出来。,4、出版物生产与流通的关系,(1)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 一是决定流通的内容 二是决定流通的方式 三是决定流通的效益。 目前生产阻碍流通发展的情况: a、盲目生产造成流通不畅 b、生产工艺设备落后加大了生产成本影响流通 c、全要素生产率低下,使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 (2)流通对生产的影响 a、价值实现功能 b、效益促进功能 c、市场开发功能,5、出版物流通与消费的关系,(1)流通对消费的先导作用 a、流通为消费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满足需求) b、流通能对读者消费进行引导(引导需求) c、流通水平的

7、发展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创造需求) (2)消费对流通的动力作用 a、消费规模的发展,促进流通规模的扩大 b、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流通市场行情的变化 c、消费水平的发展,促进流通质量的提高。,第二讲 出版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出版学的学科定义 出版学是研究出版物供求矛盾产生与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出版学研究对象的几类观点简评 1、规律说 2、矛盾说 3、文化现象说 4、出版要素及其 关系说,三、我们对出版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我们认为,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出版物的商品供求矛盾。其具体理由如下。 1出版物的商品供求矛盾是出版领域的特有的矛盾。(矛盾的特有性) 2出版物的商品供求矛盾是出版领域的

8、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性) 3出版物商品供求矛盾是出版活动中各种经济关系的综合反映。(矛盾的基本性) 四、出版学的学科性质 对出版学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简评。,1、交叉学科 2、综合性社会科学学科(文科综合) 3、综合性学科(文理综合) 4、我们的主张(应用文科) 出版学为什么不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为此我们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学科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2、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属了哪类现象? 3、为什么将出版学看成综合性学科 的理由不能成立? 我们主张:出版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目前我国出版界对出版学学科性质的几类认识:,1、学科的独立性。 理由:a、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 b

9、、具有其他学科代替不了的研究任务 c、具有雄厚的实践基础 2、学科应用性。 理由:a、在出版学研究内容中,主体是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以揭示学科研究对象运动规律为基本任务的研究 应用研究:以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活动科学运行为基 本任务的研究 b、研究领域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系统 c、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专业性特点 3、学料的社会科学性。 理由:学科属性由研究对象决定。 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出版物的商品 供求矛盾)是一种社会现象。,五、出版学的研究内容,目前需要重点探讨的方向是:(硕士生层次) 1、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2、出版事业发展研究 3、出版物市场营销研究 4、出版技术及媒体整合研究 5、出版队伍

10、建设研究(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 6、国际化发展研究(走出去战略) 为此,我们提倡三多: 1、多搞调查研究 2、多搞实证研究 3、多搞定量研究,“十一五”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重点,1、积极推动现代内容产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数字出版 3、努力构建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 4、加强出版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5、大力发展现代印刷、复制产业 6、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业发展 7、积极实施“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 8、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新闻出版业发展,六、出版学的学科体系,(一)、出版学的相关学科 概念:是指与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有着直接的紧密联系的学科。 出版学的基础学科,即为出版学知识体系 相关

11、学科的基本类型: 构建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 出版学的交叉学科,即与出版学在研究内 容上有某些交叉或某些相通性的学科 具体的相关学科: 1传播学。 2文化学。 出版学的基础学科 3经济学。 4新闻学。 5图书馆学。 出版学的交叉学科 6文献信息管理学。,(二)出版学的分支学科,1、构成出版学分支学科的基本条件: a、研究对象与出版学研究对象紧密相关 b、研究成果能构成对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 c、己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知体系(标志:有一系列论文,具有一定质量的代表性专著) 2、 出版学分支学科现状。 目前的学科体系,出版学大体由五类分支学科组成: 1、探讨出版活动基本原理及一股规律的学科 2、研究

12、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学科 3、研究出版物生产流通过程的学科 4、研究出版活动环境的学科 5、研究出版活动组织技术与方法的学科,3、分支学科划分的新思路,(1)可从出版产品类型来划分分支学科。 出版学可分为:图书出版学,期刊出版学,报纸出版学,音像制品出版学,电子出版物出版学,网络出版学。 然后再按大类细分,如图书编辑学、图书发行学、读者学等等。 (2)可以影响出版活动的因素来划分分支学科。 出版学可分为:出版学原理、出版经济学、出版文化学、出版社会学、出版法学、出版美学、出版心理学、比较出版学、出版市场学、出版史,等等。 (3)可参考经济学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出版学分支学科。 出版学可分为三类: 出

13、版学基础,出版史 理论出版学(着重从整体上把握出版规律) 出版文化学, 载体出版学 出版经济学 应用出版学 过程出版学 专门出版学(版权、人才、质量等) 技术出版学(侧重出版技术与方法研究) 财务、统计、 数字化 技术、 网络传输技术,等等,第三讲 出版活动的特征与功能,一、出版活动的基本特征 1、事业性与产业性相统一 2、商品生产与非商品生产相统一 3、实现价值与传播文化相统一 二、出版活动的政治功能 概念:是指出版活动所具有的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功用与机能。 内容: 1、舆论导向功能 2、思想教育功能 3、社会整合功能 三、出版活动的文化功能 概念:是指出版活动所具有的影响社会文化生活的功用

14、与机能。,内容: 1、文化选择功能 2、文化创造功能 3、文化传播功能 4、文化积累功能 四、出版活动的经济功能 概念:是指出版活动所具有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功用与机能。 内容: 1、产值构成功能 2、经济促进功能 3、经济服务功能 五、出版活动的社会功能(狭义的) 概念:是指出版活动所具有的影响社会公共生活与环境的功用与机能。 内容:1、知识交流功能 2、社会调控功能 出版为教育提供物质技术条件。 出版为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社会教育功能 出版培育出有教育意味的环境。 出版直接向广大民众传播知识。 4、消遣娱乐功能,第四讲 出版事业的组织与建设,第一节 出版业宏观管理系统建设 1、

15、出版业组织系统的建设。 建设现状:组织系统构成 基本特征 建设思路(未来趋势): a、从组织上彻底实行政企分开 b、改组行业协会,使其在宏观管理中真正起作用。 c、改变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职能。 2、出版法律法规建设 现行出版业法律法规体系:(三类) a、国家通用的法律法规 b、国务院颁发的出版行政管理法规 c、新闻出版总暑颁发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在出版法律法规建设上目前存在的问题,3、出版政策建设(主要是经济政策建设),书业经济政策的涵义:指国家为扶持出版业发展而针对出版业实际情况,从经济上对出版业的运行所作出的一些特殊的规定。 其具体作用为:a、保证作用 b、扶持作用 c、调控作用 (一) 定价

16、政策 1、沿革。发展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 2、特点 。a、保本薄利 b、统一售价 c、灵活掌控 3、发展趋势: a、按内容定价 b、按市场行情定价 c、按经营策略定价,(二)税收政策,1、现状。 目前出版企业应邀纳的税金:增值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房产税、土地使用面积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 目前享受的税收优惠: a、科技书刊、大中专教材出版,实行增值税先缴后返制度。 b、对县和县以下新华书店发行实行增值税先缴后返。 c、对科技类音像制品的经营,实行增值税先缴后返制度。 d、对59家综合科技类报社实行增值税先缴后返制度。 2、问题。 a、书业经营者

17、税负过重。 b、税负无差别。 3、改革思路。 a、减轻税负 b、实行差别税率。,(三)财政信贷政策,1、现状。 对出版业的银行信用贷款实行优惠政策的情况: a、对民族贸易县,贸易贷款年利率优惠2.89; b、课本发行贷款充分保证,但利率上无优惠。 对出版业实行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况: a、国家设立了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b、对部分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发行实行财政补贴政策。通过国家民委审批。 c、对书刊出口实行财政补贴。 2、问题。 a、资助力度不够。 b、资金来源有限。 c、不少重要出版项目因缺少资金而难以实施。 3、完善财政信贷政策的思路,a、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扩大资金来源。 b、财政信

18、贷政策的优惠范围,将会打破所有制界限。 c、严格资助审批程序,确保需要帮助的出版项目能得到帮助。 (四)稿酬政策 1、沿革。 2、现状。 a、字数稿酬制(基本稿酬印数稿酬) 两种付酬办法: (著作稿20-120元,翻译稿10-100元) b、版税制(按付印册数码洋的3-12 支付) 3、问题。 a、按字数付酬,不能体现书稿的质量价值。 b、付酬标准偏低。 c、版税制推行存在诸多障碍。 4、改革方向。 a、实行版税制。 b、提高字数稿制时的印数稿酬标准。,第二节 出版企业建设,一、加强出版企业建设的意义 1从企业在出版事业发展中的地位看。(事业主体、市场主体) 2从出版机构的发展现状看。(存在诸

19、多问题:在思想观念方面,企业意识淡薄,因而对企业的基础建不够重视;在组织结构方面,规模统一,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扭曲;在运行机制方面,自主权乏缺,政府保护的经营特权存在,不善于按市场机制要求运作,运行效率低下,以民营的席殊书屋为例。) 3从出版业对外开放的要求看。 (同国外的书业跨国集团竞争,要按 国际惯例办事),二、出版企业建设的主要内容,1.企业组织建设 我国的出版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规模结构统一,致使出版资源配置扭曲,强力支撑出版市场的力量缺乏。所以,在企业组织建设上,目前的重点是通过资产重组,对出版发行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 具体的建设内容是下列两个方面 (1)组建出版企业集团。 组建集

20、团的目的是优化出版资源配置,追求出版活动的规模效益。通俗地讲,就是要通过联合发展,获取112的效果。 目前企业集团组建中存在的问题是:资产构成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源整合重组不力,运行效率不高。 目前全国共成立了25家出版集团,据中国图书商报2007、04、03的一篇文章分析,其中有数据统计的23家,竞争力排名如下:(作者分生产力、销售力、资源力、赢利力、影响力和组织力六个方面对集团竞争力进行分析),出版集团出版能力排序: 1、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 13、云南出版集团(云南) 2、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 14、河南出版集团(河南) 3、中国出版集团(中央) 15、河北出版集团(河北

21、) 4、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 16、辽宁出版集团(辽宁) 5、淅江联合出版集团(淅江) 17、江西出版集团(江西) 6、山东出版集团(山东) 18、吉林出版集团(吉林) 7、科学出版集团(中央) 19、山西出版集团(山西) 8、四川出版集团(四川 ) 20、重庆出版集团(重庆) 9、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 21、贵州出版集团(贵州) 10、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 22、作家出版集团(中央) 11、安徽出版集团(安徽) 23、武汉出版集团(湖北) 12、广东出版集团(广东) 出版集团建设应明确的三个问题: a、为什么要组建企业集团 b、建什么样的集团 c、怎样组建出版集团,(2)发展

22、连锁经营组织。 概念:连锁经营是指使用同一商号经营同类出版物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釆用统一进书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 类型:按总部与分店的关系分,有三种基本类型: (1)正规连锁。集中管理,分散经营。七个统一:进货、折扣、库存、核算、管理、商号、服务规范。 (2)自由连锁。主体集中,自愿联合。 (3)特许连锁。所有权独立,经营权集中。 意义: a、新形势的要求。 b、新华自身发展需要。 规模优势 c、连锁经营本身的经营优势决定 信息优势 分工优势,发展思路: A、抓队伍。选人、用人。 B、抓品牌。产品进货、卖场服务。 C、抓信息。信息系统的建设、

23、信息反馈 D、抓物流。配送及时 E、抓管理。严格的成系列的管理制度。,2.企业制度建设。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经营自主的现代企业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明晰化 行为主体化 组织公司化 管理科学化。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首先,是形势要求。 其次,是现状需要。(现行 的企业制度需要改造) 此外,是制度本身优势决定。,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构建: (1)清产核资,明晰产权。 (2)构建多元化产权结构。 (3)构建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结构) (4)建章立制。 (5)完善企业基本制度改革。 干部制度 用工制度 分配制度 新华书店等国有书

24、业企业的 股份制改造: 要克服观望等待思想; 清产核资要改变观念; 配套攺革措施要跟上,3.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为企业全体成员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具有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 企业文化内涵的四个层面 : 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 加强出版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 (1) 目的:自觉地、系统地围绕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并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设计与有意识地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优良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a、健康向上并富有个性; b、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c、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2)加强出版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A

25、、从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看: 基本功能: a、内聚功能 b、创造功能 c、辐射功能 d、吸引功能 e、调节功能 B、从企业文化的具体作用看; C、从书业企业的实际需要看。 (3)如何加强出版企业的企业 文化建设: a、企业文化建设的发起阶段; b、企业文化的形成阶段; C、企业文化的成熟阶段。,第三节 出版物分销网建设,一、出版物分销网的概念 是指各种类型的出版物分销网点在业务上互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网状组织结构。 出版物分销网点的摡念:是指较长时间、相对固定地担负某些出版物分销任务的最小单位的出版物分销机构。 按照各自承担任务的不同,出版物分销网点又可分为批发网点、零售网点、储运网点等类型

26、;每一类网点又可按不同的标准细分为若干种。各种类型的出版物分销网点通过业务联接起来,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所以称之为出版物分销网。 我国出版物分销网的构成如下图所示。,二、出版物分销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这是一种文化建设 对产业-这是一种市场建设 对企业-这是一种渠道建设 三、出版物分销网建设原则与重点方向 1、分销网建设的基本原则: a、分销网建设规模与速度要与社会经济及科技文化的发展相协调 b、要因地制宜地发展 c、各类网点要合理配置,联合发展 2、当前我国出版物分销网建设的重点方向 a、积极发展农村分销网点 b、积极发展城市专业性网点,第五讲 出版资源及生产活动的组织,第一节 出版

27、资源及其开发 一、出版资源概述 1、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资源,即资财之源,通俗地讲,就是财富的来源。 资源的三种基本属性: 经济性 稀缺性 多用性 出版资源的概念 所谓出版资源,是指与出版产 品形成直接相关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出版资源的概念包含了几层意思: 出版资源是相对于出版物的生产过程而言的,是与产品形成有关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与出版过程其它环节相关的要素不能称之为出版资源。 出版资源是与出版产品形成直接相关的要素集合。与产品形成只是间接相关的要素不能称之为出版资源,如纸张是重要的出版资源,但作为造纸原料的木材以及生长木材的森林,则都不是出版资源。 出版资源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与出版物生产直

28、接相关的要素是各种各样的,由此决定出版资源也是一个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集合体。,2、出版资源的类型 (1)出版物选题资源 1)作者资源。 2)旅游文化资源。 3)历史文化资源。 4)现实的社会文化资源。 5)国际出版资源。,(2)出版物生产要素资源 构成出版物生产要素来源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统称为出版物生产要素源。 (1)出版物生产物质资源。 (2)出版物生产智慧资源。 (3)出版物生产资本资源(如图),(4)出版物生產資訊資源。,3、出版资源的特点,(1)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结合。,(2)消耗性與可再生性並存。,选题资源的可再生性:指由一种选题资源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各种类型的出版产品。 包括:

29、 不同体裁的产品:小说到剧本,散文到剧本等 不同载体的产品:图书到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 不同角度的产品:注、补、续、订、考等 不同深度的产品:一、二、三次文献,书目,文摘等 不同组合的产品:文集,选集等 不同视点的产品:水煮三国,大话西游,品三国,论语心得等,(3)有限性与无限性相对。,某一時間 某一區域 某一專門類型,有限性,無限性,就具體的出版活動而言 就出版生產要素資源而言,就出版活動整體而言 就出版選題資源而言,二、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出版资源配置的涵义 所谓出版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一定方式 使出版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 (1)出版选题资源的配置能为出版产品的生产提供原

30、材料。 (2)出版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能为出版物物质形态的制造提供基本条件。 (3)出版资源的配置质量对出版物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与标准 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出版资源在各项不同的出版活动之间,以及出版活动的各项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 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 (1)所开发的出版资源的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2)关于某一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类出版资源的配置是否相互协调。 (3)用于配置出版资源的成本是否合理。,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引导资源消费,以最少的资源耗费来获取最大的运行效益。 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

31、两个方面认识。 1.目前我国出版资源配置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还远没有达到“优化”的程度,其主要表现如下。 选题资源开发乏力,短缺现象严重。 出版物质资源浪费严重。 出版业内资源意识普遍较差。 资源开发的地区性特征明显。 国际出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资源配置手段落后。,2.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作用 优化配置出版资源,能促进出版物质量的提高。 优化出版资源配置,能有效 地降低出版物生产成本。 优化出版资源配置,能促进我国出版业运行机制的改革以及出版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优化出版资源配置,能提高我国出版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三、出版资源优化的手段、原则及要求,1、

32、出版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及其选择 出版资源的市场配置 所谓出版资源的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 机制的作用使出版资源在各类出版物生产活动之间 自由流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市场配置的 核心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是指与出版物市场活动相关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与影响方式。它的核心部分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大机制构成。 出版资源的市场配置,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包括 : 产权的独立性与分散性。 资源的流动性。 信息的及时性。 竞争的充分性。,出版资源的政府配置 所谓出版资源的政府配置,是指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出版资源进行计划、协调与分配。 出版资源政府配置

33、手段的运用,是通过各种行政调控方式来实施的。 通过出版产业政策及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来对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与导向。 通过各年度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的下达来对出版资源配置进行指导与安排。 通过各种出版法规的制定来对出版资源配置进行监督与规范。 通过对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督来对出版资源配置进行控制与引导。,基本思路:我国现阶段出版资源配置手段的选择,应采用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相结合的模式,并逐步扩大市场配置的比重,缩减计划配置的比重,并最终实现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性手段的目标。其理由有以下四点。 1.两种手段各有所长。 a.客观性:符合市场实际,针对性、目的性强 长处 b.自主性:经营者责、权、利

34、明确,有自主权 c.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信号进行调整 市场配置 a.自发性(滞后性):缺乏组织 短处 b.盲目性: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挥 c.利己性(以企业目标为主) a.时效性:见效快,如企业兼并重组,完全让市 场决定很难实现 长处 b.公益性:能将社会目标放在首位 政府配置 a.主观性:脱离客观实践较普遍 短处 b.依赖性:与上级讨价还价的能力不断提高,而 企业自身的运行效率却难以提高,我国出版资源配置手段的现实选择,2.市场配置实施的社会条件还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四个条件: a.产权不独立; b.资源的流动性有限; c.信息系统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及时性要求很难达到; d.竞争不充分。 3

35、.市场配置手段自身的缺陷,及我国国情要求,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市场配置。 a.市场配置的自发性,盲目性会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 b.市场配置本身不具有实现多种社会目标的功能; c.市场配置的种种缺陷可以依靠法制建设来弥补,但我国国情是:目前法制还很不健全。 4.政府配置手段的运用,目前依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a.出版业产权多属国有; b.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体制改革不仅从形式上还未彻底完成,而且从实质上讲还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c.人们思想观念、意识还未能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上级向下级发号施令的感情基础还在。 1.目前出版资源配置只能实行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相结合的模式; 所以结论

36、是: 2.要逐步向以市场配置为主体的方向转变。,2、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统一目标原则。 协调配置原则。 择优配置原则。,四、 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我国出版资源开发现状(问题) 在出版资源开发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版业内资源意识普遍较差。 具体表现为: (1)对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 (2)缺乏出版资源开发理念; (3)缺少出版资源保护意织。 2、选题资源开发不力,短缺现象严重。 具体表现为: (1)原创性作品少; (2)重复版现象较为普遍; (3)跟风、抄袭现象严重 3、出版生产要素资源中的物质资源浪费严重。 具体表现为: (1)生产机构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 (2)编校质

37、量不高而造成产成品报废; (3)因版式与装帧设计不科学而造成材料浪费。,4、资源开发的地区性特征突出。 具体表现: (1)就地取材个视野不宽阔; (2)地方保护使市场分割加剧。 5、国际出版资源开发利用不尽人意。 具体表现: (1)版权引进总量不多: (2)地区引进不平衡; (3)直接开发海外文化资源少。 原因: a、出版者外语不过关,交流受阻: b、版权贸易知识乏缺; c、开放不够,对海外书业资源缺少调研。 6、资源配置手段落后。 具体表现: (1)以计划配置为主,市场供求脱节; (2)不善于运用经济杠杆配置资源; (3)网上出版资源开发不力。,2、出版资源开发的原则,A、充分利用原则 出版

38、资源所具有的多用性特征,决定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取决于其用途被开发的程度。若各项用途都得到于较充分的开发,那么出版资源的利用效率就高,出版经营者的效益也会相应提高。 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1)多项用途的综合性开发 (2)主要价值的深层次开发; (3)资源品牌价值的延伸式开发。 、 B、协调配置原则。 这是指各类出版资源的配置要互相配套、相互协调,构成最佳组合。 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1)出版选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出版要素资源的配置相协调; (2)各类出版要素资源的配置相互协调; (3)同类出版资源的配置相互协调。,C、成本合理原则。 出版资源的经济性特征,决定其开发与利用必须以支付成本为代价。因

39、此,在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精打细算,尽量避免出版资源的浪费。 出版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主要有两类: (1)由于选题资源开发不充分所造成的浪费; (2)由于物质生产要素资源的盲目配置所造成的浪费。 D、择优配置原则。 这是指在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做到优质优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确保重点出版项目中的优秀资源配置。 在具体的资源配置实践中贯彻此原则,要重点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突出重点。通过对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方向的资源倾斜配置,逐步形成自已的经营特色。 (2)适应需求。通过资源配置能使出版产品在内容、物质形态、价格等方面都适合一定读者的要求。,4、出版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

40、题,1、强化出版资源意识。 现阶段我国出版界要重点培养的资源意识: a、资源市场意识; b、资源战略意识; c、资源保护意识。 2、重视与加强出版资源市场调查。 调查的内容: a、一定区域内的出版资源存量及其分布情况; b、该区域内出版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状况; c、该区域内出版资源价格状况。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出版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政府配置 市场配置 4、加强出版资源信息网的建设。,第二节 出版物生产的构成与特点,1、出版物生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所谓出版物生产,是指出版业生产经营者利用一定的出版资源,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出与之相适应的出版物产品的过程。 出版物生

41、产的构成要素: 出版业生产经营者。 出版资源。 市场需求。 生产过程。,2、出版物生产的性质特征 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相比,出版物的生产在性质上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出版物生产就目的而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相并重的生产。 出版物生产就过程而言,是精神产品生产与物质产品生产相结合的生产。 出版物生产就产品形态而言,是商品生产与非商品生产相统一的生产。,3、出版生产活动性质对出版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出版人的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 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是指出版工作者所具有的在事业上将为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多作贡献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的价值认知 。 市场意识 是指出版工作者所具有的能较为敏捷地自觉

42、反映与出版物市场相关的各种要素存在的心理机能。 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是一个成功的现代出版人所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1、出版人文化追求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实际上由两层基本涵义组成: 在事业目标上,出版人应努力追求为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多作贡献 。 为此要求: a. 认真作好选题规划; b. 严格选题把关,确保每个选题的科学价值及其成功运作。 在思想素质修炼上,出版人应努力追求能保证事业目标实现的各种文化个性的不断完善。 为此要求: a. 锤炼科学的价值观 b. 树立全面的效益观。一是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短期效益与长

43、远效益的关系。 c. 培养正确的创新观。创新要以弘扬主流文化为方向;创新要与民族文化相适应;创新不能流于低俗。,2、出版人市场意识的概念及其构成 概念:出版人的市场意识,即出版工作者头脑中所具有的自觉反映与出版物市场相关的各种要素存在的机能 目前我国出版人必须重点强化的市场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种: 商品意识 出版人要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对象,即各种类型的出版物是商品,并自觉地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出版实践中。 信息意识 出版人要能敏锐地捕捉到与出版物市场相关的信息,且灵活地运用信息来提高出版。运行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培养出版人的信息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 a. 努力捕捉各种类型信息,逐步提高

44、对出版信息感知的全面性; b. 积极进行信息分析与整理,尽力将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提炼成有效信息 ; c. 善于从各种管道搜集积累信息,并及时使各种零散的信息转化成系统信息。,资源意识 出版人要能充分认识出版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在实践中自觉地重视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在出版实践中,以下两类资源应该作为开发与保护的重点而予以特别关注,因此也是出版人培养资源意识的两项主要内容。,作者资源意识 。 每个出版人都能意识到: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能为出版业带 来财富。并要在实践中按这一认知来处理好出版人,尤其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b. 品牌资源意识。 一个以文化追求为事业目标的出版单位,在经过若干年

45、的奋斗积累后,便可通过飞自己所推出的一系列优秀出版产品而形成一个个的品牌。出版者要意识到这些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出版资源,不仅需要加以认真保护,而且要充分进行延伸开发,放大品牌效应。,促销意识 出版人要充分认识促销的重要性,各出版环节的运作都要围绕促销来进行 。 出版人要克服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偏差,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新对促销的认识:,a. 树立促销投资观念。要将宣传促销活动作为一种出版投资行为对待 。,b. 树立促销系统观念。出版人要充分认识到促销是一项系统工程。,c. 树立促销长效观念。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来组织促销活动。,3、优秀的出版家是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的完美结合。 概要地说,文化追求是出版人追求

46、的价值目标,市场意识是实现这一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的完美结合,才能造就优秀的出版家。 文化追求是出版人追求的价值目标,它决定着出版人市场意识的作用范围与方向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 出版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传播文化。出版活动是出版人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出版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出版人应把文化追求作为价值目标。 b. 出版产业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C. 出版单位存在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文化贡献。出版单位的文化贡献在于:要通过出版物传播先进文化,唤起民众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民众的智力水平,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市场意识是实现出版人文化

47、追求的重要条件,它决定着实现文化追求的机制与手段。 出版人的市场意识对于文化追求的意义,可按市场意识的内容构成具体概括成以下四点: a.商品意识有助于优秀出版产品的顺利推出。 b. 资源意识有助于出版资源条件的创造。 c. 信息意识有助于社会成员文化需求的更好满足。 d. 促销意识有助于优秀出版物作用的充分发挥。 出版人应作到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两者兼备。 a.出版工作性质决定了出版人必须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两者兼备。 近现代众多优秀的出版家,无一不是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两者兼备的典范 。 前面提到的职业出版家邹韬奋、陆费逵以及非职业出版家鲁迅先生的事例。,b. 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出版人同

48、时具备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两大素质。 一方面,在出版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出版业界很容易出现放弃文化追求的情况。 另一方面,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过去出版业,尤其是国有出版单位所享有的经营优惠条件都已不复存在。出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书业市场激烈竞争中自主实现,为此要求出版人又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c. 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出版人必须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两者兼备 综上所述,新时代赋予了现代出版人更多的责任,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如果出版人放弃文化追求,就会走偏路;而缺乏市场意识,就会走不动路。只有文化追求与市场意识兼备,才能在传播先

49、进文化的康庄大道上奋然前行。,一、出版项目运作策划 1. 出版项目运作策划的涵义 出版项目策划运作是整个出版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版策划的概念:出版策划是以出版企业发展为目标的策划,是指策划者通过广泛收集与出版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来谋划、确定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对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行动方案进行设计,以此为出版全部过程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出版策划由三种基本类型组成:,第三節 出版物生產的一般過程分析,出版项目运作策划是出版策划中使用最多、也最为重要的策划类型。 出版项目运作策划的概念: 指策划者在某项出版活动正式运作之前,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实态,对该项出版活动的具体目标、步骤、产品、资源、效益等构成要素进行构思与设计,并形成系统、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