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4995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中国古代史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2).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隋朝的兴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隋唐制度,一 隋朝的兴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隋朝灭亡与唐朝的建立,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赵翼廿二史札记,周武帝时袭父爵为随国公。 576年 从伐齐,授定州总管。 578年 周宣帝即位,以皇后父拜上柱国、大司马。 580年 五月。周宣帝卒,静帝即位。近臣郑译等矫诏引坚辅政。七月,平定相州尉迟迥等反抗。十二月,进爵随王。 581年 正月加九锡,二月篡位。,唐初 阎立本绘 历代帝王图,隋文帝杨坚,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隋书高祖纪

2、),八路平陈示意图,隋,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或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伊质泥斯都,狼所生也,号为突厥。此说虽殊,然终狼种也。(周书突厥传) 其俗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裘褐,贱老贵壮。有死者,停尸帐中,家人亲属多杀牛马而祭之,绕帐号呼,以刀划面,血泪交下,七度而止。于是择日置尸马

3、上而焚之,取灰而葬,表木为茔,立屋其中,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尝杀一人,则立一石,有至千百者。 佗钵可汗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其下曰:“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隋书突厥传),突厥石人像,新疆温泉县发现,新疆昭苏县发现,制度变化过程: 1.隋文帝取消郡 2.隋炀帝改州为郡 3.唐高祖改郡为州 4.唐太宗州上设道,制度变化要点: 1.隋文帝改地方行政三级制为两级制,唐太宗时又出现向三级制回归的倾向。 2.自唐以下,郡的设置基本消失,县以上为州。到明代,州也大部分消失,县以上为府或州。,(宰相)牛弘尝从容问炫曰:“案周礼士多而府史少,今

4、令史百倍于前,判官减则不济,其故何也?”炫对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悉繁,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复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谚云老吏抱案死。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弊,职此之由。”弘又问:“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舍,其事何由?”炫对曰:“齐氏立州不过数十,三府行台递相统领,文书行下不过十条。今州三百,其繁一也。往者诸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其繁二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其可得乎?”弘甚善其言而不能用。

5、 隋书刘炫传,煬帝此舉,為其國促數年之祚,而為後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者矣。(顾炎武),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焉。 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隋代运河图,含嘉仓砖铭 记录粮食入仓时情况,隋文帝铸五铢钱,含嘉仓粮窖遗迹,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 仁寿三年五月皇太子广为众生敬造流通供养,敦煌发现,隋炀帝杨广,炀帝登基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余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

6、灭,实自取之。 通典卷7食货典历代盛衰户口,我兄征辽东 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 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 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 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 幽魂泣野草 悲损门内妻 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 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 负其白骨归 隋炀帝时挽舟者歌, 忽闻官军至 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 斩头何所伤 隋大业长白山谣,隋末群雄 并起形势,王世充,李虎,独孤信,杨忠,宇文泰,李 昞,唐 高 祖,隋 文 帝,隋 炀 帝,周 宣 帝,周 武 帝,周 明 帝,周 静 帝,独孤 夫人,独孤 皇后,杨 皇 后,独孤 皇后,宇文 夫人,窦 毅,唐 太 宗,窦 皇 后,周 隋 唐帝室 亲属关系图,洛阳、虎牢之

7、役 唐朝平定北方的关键一战,吾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趁其弱,必出其阵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 唐太宗李世民语(资治通鉴卷192) 盖出诸敌人阵后,或由侧面迂回,或由正面直突,其所恃者乃速度甚大与威力极猛之骑兵。然则此种战术之能利用与否,端视其军中骑兵质量而定,固甚明也。此唐军之所以能竟胜隋末北方群雄者。 汪籛唐初之骑兵,唐初名将李靖 日本庆长版君臣图像,晚清汪宗沂辑李靖兵法,北宋中期开始流传的李卫公问对 可能是伪作,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崛起与武周政权 开元盛世,陈寅恪先生

8、(一八九一九六九),上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中 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 下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唐太宗,下图 昭陵六骏之一 唐太宗墓石雕 唐太宗所乘战马 左图 李渊造像记 唐太宗幼年患病,李渊礼佛祈祷后病愈,因造佛像还愿,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而北军统制之权实即中央政柄之所寄托也。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陈寅恪),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 兩漢之賢君六七作 何貞觀之政獨赫然耳目之間哉 盖兩漢之時世已逺 貞觀之去今猶近

9、 遷固之文髙古爾雅 而所紀之事略 呉氏之文質樸該贍 而所紀之事詳 是則太宗之事章章較著扵天下後世者 豈非此書之力哉夫太宗之扵正心修身之道 齊家明倫之方 誠有愧扵二帝三王之事矣 然其屈已而納諌 任賢而使能 恭儉而節用 寛厚而愛民 亦三代而下絶無而僅有者也 元 戈直 貞觀政要題辭,太宗十八舉義兵 白旄黄鉞定兩京 擒充戮竇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業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 三十有五致太平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來歸獄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 以心感人人心歸 今來一百九十載 天下至今歌舞之 白居易七德舞,唐 吴兢 著,十八学士图局部 宋人画,唐太宗著帝范 日本刊本,睠彼吐蕃,僻在西服,皇运之始,早申朝贡。太宗文武圣皇帝德

10、侔覆载,情深亿兆,思偃兵甲,遂通姻好。数十年间,一方清静。金城公主,朕之小女,长自宫阙。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始允诚祈,更敦和好,则边方宁谧,兵役休息,遂割深慈,为国大计。 唐中宗金城公主降吐蕃制,阎立本绘 步辇图,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拉萨大昭寺,唐,唐高宗朝疆域,吐 蕃,靺 鞨,新罗,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意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

11、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下狱死,籍没其家。朝士流贬者甚众,皆坐与仪交通故也。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 “二圣”。 资治通鉴卷201唐高宗麟德元年,李唐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

12、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摒弃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武则天登上帝位,是通过种种办法取得普通地主的支持和拥护的。普通地主给她提供了比较广大的社会基础。 汪籛,大云经残卷 敦煌发现 藏大英博物馆,汝于彼佛暂一闻大涅槃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分之一。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 大云经

13、 (天授元年)十月,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其撰疏僧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 资治通鉴卷204,唐后行从图 唐 张萱 作,则天大圣皇帝,内辅外临,将五十载,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 唐中宗诏 武后自高宗时挟天子威福,胁制四海。虽逐嗣帝,改国号,然赏罚己出,不假借群臣,僭于上而治于下,故能终天年,阽乱而不亡。 新唐书后妃传赞 古来无道之君好杀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廿二史札记,乾 陵,吐 蕃,唐,新罗,突 厥,唐玄宗前期疆域,后突厥亦称东突厥第二汗国 682年复国 745年亡于回纥,突厥文字母表,汉 突厥文合璧阙特勤碑(七三二年立),突厥

14、文苾伽可汗碑 735年立 1889年发现,突厥文暾欲谷碑 720年立 1897年发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齊穀斗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麵三十二文,絹一疋二百一十二文。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 上:唐壁画商旅图,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棋布栉比 街衢绳直 自古帝京 未之比也 元 李好文长安志图,唐都长安 面积84平方公里 盛时人口近百万,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15、,大明宫麟德殿模型,唐开元铁牛 山西黄河蒲津浮桥遗址 现存四尊 每尊重约三万公斤,江 总 书 记 题 词 : 国宝 国宝 一定要保护好 !,山西蒲津渡四牵牛铁人 通常认为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民族,西安附近出土的波斯银币 东罗马金币 阿拉伯金币,唐代绢画 弈棋仕女图,唐三彩陶女立俑,唐玄宗封禅泰山玉册文,用玉石仿古代竹简制成十五支玉简,张萱 明皇纳凉图,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人绘 太真上马图,元杂剧唐明皇 秋夜梧桐雨插图,华清池“莲花汤”,杨贵妃墓,三 隋唐制度,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征兵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铨选与考课 律令格式,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

16、记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中男年十八已上者亦依丁男给),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亩,寡妻妾以三十亩,如为户者则减丁之半。凡田分为二等,一曰永业,一曰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凡给口分田,皆从便近。 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 武德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始定均田。所授之田,十分之二分为世业,余以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唐会要卷83租税上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卖充住宅、邸店、碾硙者,虽非乐迁,亦听私买)。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虽居狭乡,亦听依

17、宽制。其卖者不得更请。凡卖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年终彼此除附。若无文牒辄卖买,财没不追,地还本主。 通典卷二食货典田制下,唐初所公布的所谓均田令,自始就不曾认真推行过。其在下令之后所确曾做过的工作,只是把全国各地民户私有的土地一律更换其名称,凡在一户丁口平均二十亩的数量之内的,一律改称为世业田;超出此数之外的,一律改称为口分田。实际上还应算是一种具文,在其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是不曾起过任何作用的。 邓广铭唐代租庸调法研究(1954年),通过以上的探讨,唐开元末年西州高昌县均田制实施的情况明确了。尤其是对从来都下不了结论的土地收授是否实行的问题来说,现在以确凿不移的事实证明了它确实是被实行了的。土

18、地收授的事实不仅表示它本身的事实,还表示在均田制实施后面存在的唐朝国家权力的性质。 西嶋定生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均 田制实施情况以给田文书、退 田文书为中心(1959年),唐手实残卷,唐授田文籍残卷,诸府皆曰折冲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号,而关内二百六十有一,皆以备宿卫。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府勘契乃发。若全府发,则折冲都尉以下皆行;不尽,则果毅行;少则别将行。 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

19、,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新唐书兵志,昨夜見軍帖 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 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 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 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 歸來見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勲十二轉 賞賜百千彊 出門看火伴 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蘭是女郎,蒲昌折冲府文书,谷霁光 著,唐西州营名籍,唐发兵鱼符,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关系表,大唐六典 开元时官修政书 记载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规范官制,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20、,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苏张之辨说、荆聂之胆气、仲由之武勇、子房之筹画、弘羊之书计、方朔之诙谐,咸以是而晦之,修身慎行,虽处子之不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条 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方其取以辞章,类若浮文而少实。及其临事设施,奋其事业,隐然为国名臣者,不可胜数。遂使时君笃意,以为莫此之尚。 新唐书选举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吴宗国先生 著,清 徐松 撰 汇集了唐五代科举的零散资料,(卢承

21、庆)擢考功员外郎,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新唐书卢承庆传 ,中郎将田海请于旧长城堑 东至辽海 西至临洮 各阔十步 深三丈 并仰审利害 匈奴犷俗,戎狄兽心。为恶比于豺狼,作逆愈于枭獍。同夫猛虎,饥乃食人;类比苍鹰,饱则高飏。汉施亭堠,三边于是不虞;秦筑长城,四海由其大乱。东渐巨海,西至流沙。路阻三十六蕃,途经八千余里。掘三丈之堑,下彻九泉;阔十步之壕,旁通万岭。鬼兵自役,尚自难全;人力所营,如何克济。边夷未损,中国已空。非直顿失天心,亦复徒伤地脉。所请非计,无理在

22、知。 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三,唐代文官俑,唐律疏议笺解 中华书局版 北京大学历史系 刘俊文教授笺解,律之为言,整齐画一之谓,亦轻重得平之谓也。讲求斯道者,莫不以唐律为最善。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序,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至唐始集其成。 明史刑法志,十恶,与,八议,礼的精神最基本的是两条:一曰异贵贱,一曰别尊卑。反映到唐律,则集中表现为等级制和家族制。 等级制以确立唐代社会的等级结构为基础,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即:严别君臣,优崇官贵,异罚良贱。 家族制以划定唐代家族的宗法结构为基础,主要原则亦可概括为三条,即:亲属一体,五服制罪,尊长优越。刘俊文,左上 散颁刑部格残卷 左下 水部式残卷 下 天宝官品令残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